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呼和浩特滿族同胞迎新年 盡顯“民族風”

滿族剪紙非遺傳承人項靈芝製作剪紙。 烏婭娜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2月2日電 (烏婭娜)製作薩其馬、書寫滿語春聯、跳起太平鼓舞……2日晚間,

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 200余位滿族同胞歡聚一堂, 共同迎接即將到來的春節。

據公開資料顯示, 滿族春節古稱“元旦”, 滿語稱“阿涅業能業”, 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 源於漢族習俗, 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舉行, 流行於全國各地滿族地區。 滿族春節的節前要做傳統糕點薩其馬, 張貼對聯、窗花和“福”字等。

今年69歲的高金聲, 父親家族是鑲黃旗滿族, 母親家族是鑲紅旗滿族。 高金聲告訴記者, 春節時, 親朋好友之間要相互拜年, 互相聊聊這一年有什麼收穫, 而且家家戶戶門上都要貼“福”字, 寓意家裡福氣滿堂。

圖為民眾品嘗滿族傳統美食薩其馬。 烏婭娜 攝

“我家大大小小的門上已經都貼上了‘福’字啦!”高金聲笑著說。

“滿族在中國歷史上統一國家200多年, 離不開其他民族的幫助。 全國有滿族900萬人, 滿族老一輩總說只有‘善’和‘德’並存才能統一天下。 ”高金聲說道。

滿族剪紙非遺傳承人項靈芝告訴記者:“我對於春節的記憶就是一個個大紅的‘福’字, 小時候看到媽媽剪福字就意味著春節快到了。

從那時起她就愛上了用一張紅紙、一把剪刀創造出的藝術作品。

五福賀春、金狗報喜、喜上眉梢……具有濃郁春節氣氛的剪紙作品隨著項靈芝手上的剪刀活靈活現地呈現了出來。

用滿語寫春聯的舒效昌告訴記者, 滿文與蒙文的區別在於滿文位元組中的“圈”。 他說:“這是與蒙文相似的爽直中, 蘊含了滿族融百家所長的精神。 ”

而這樣的意義同時也體現在了滿族人愛吃的美食上, 薩其馬就是用許多圓形的麵條組合成一個方形輪廓的美食, 是滿族群眾最愛的甜食。

製作美食的朱琳說:“雞蛋、麵粉、葡萄乾、芝麻、蜂蜜的組合不僅是營養均衡的要求, 更是滿族人對甜蜜生活的嚮往。 ”

內蒙古是我國滿族聚居地之一,

呼和浩特滿族文化促進會秘書長于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內蒙古有滿族同胞40萬人, 首府呼和浩特有2.6萬, 而新城區又是滿族聚居區。 在過去300多年的歷史中, 各個民族在這裡融合相處。 為了挖掘、傳承和保護滿族文化, 2013年, 呼和浩特成立了滿族文化促進會, 我們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 讓生活在這裡的滿族同胞感受節日氣氛的同時弘揚滿族的年俗文化。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