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百股跌停”後現局部反彈 股市在上演什麼戲碼?

作者 桂浩明(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中新經緯特約專家)

開始於去年年底的股市上漲行情, 在經過一段摧枯拉朽般的沖高後,

自上周起突然拐頭向下, 短短幾天不但回吐了近半漲幅, 還幾次出現個股大面積跌停的局面。 雖然與兩年半前的“千股漲停”相比, 時下的“百股跌停”只能算小巫見大巫, 但它對投資者信心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 而現在2018年的股市剛揭開序幕就遭此重創, 難免給全年的走勢蒙上了陰影。

與大盤缺乏扎實基礎過快上漲有關

話說回來, 這次股市的大跌, 雖然發生得有點突兀, 但實際上還是有章可尋的。 換言之, 也就是指數的回落, 乃至“百股跌停”的出現, 都有其內在的必然性。 大家都知道, 在去年12月份, 股市本身就一直處於調整過程中, 且交易重心逐漸回落。 但年底的時候, 隨著央行臨時性流動性管理以及差額準備率政策的實施或明確,

人們原來對於春節前資金面緊張的擔憂逐漸得到緩解。 而這個時候, 不斷傳出的房地產市場企穩的消息, 則刺激了一批估值相對便宜的地產股走強, 進而整體拉動了大盤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 此間原先在盤整行情中離場觀望的資金又捲土重來, 它們中有相當一部分當初投的就是金融等藍籌股, 現在則繼續在這些品種上加碼, 於是在市場上很快形成了藍籌股再度走強的特徵, 從而不僅推升了股指, 而且進一步強化了在之前就十分明顯存在著的結構性行情。 很多人注意到, 在股指站上3500點, 並且試圖向更高點位推進時, 已經出現了多數股票原地踏步或者掉頭向下、僅少數權重股繼續一路高歌的局面。

應該說, 這種局面本身就埋下了調整的伏筆。 原因很簡單, 經過去年幾乎整整持續一年的結構性行情, 滬深股市上個股與板塊的分化已經十分明顯, 其中很多績優股借此完成了價格回歸, 以往的低估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復存在。 因此, 到了去年年底, 它們也表現出了調整的要求。 在正常情況下, 調整如果充分些, 它們不是不可能再穩穩地上一個臺階的。 但還沒有進入2018年, 新的行情就展開了, 而且勢頭很猛, 驅動了指數連拉陽線, 突破多個整數關位元。 而由於市場本身的流動性狀況並沒有得到有效改善, 新增資金的缺乏就使得在少數股票逞強的同時, 多數股票不得不因為資金的抽離而下跌。

這種結構失衡的局面, 客觀上是對大盤的進一步上行構成壓力的, 並且終於在股指距離3600點僅一步之遙時, 行情開始逆轉。 現在回頭來看, 這波下跌, 與大盤在缺乏扎實基礎的情況下上漲過快是有密切關係的, 可以說既脫離基本面, 也沒有來自技術面的支援。

信託新規等因素也在起作用

然而, 如果僅僅是上漲過快, 應該不至於連續大幅度殺跌, 而且出現“百股跌停”的局面。 行情會演繹到這種狀態, 無疑還有其他因素。 1月底是深市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披露業績預告的最後時間點, 這次雖然絕大多數股市公佈的的都是預盈、預增、扭虧等正面資訊, 但也確實有公司披露了巨虧資訊, 甚至是不知道虧損有多少的負面資訊。

有句話說“好事不出門, 醜事傳千里”, 這些負面資訊迅速在市場上發酵, 不但給相關個股帶來了極大的衝擊, 而且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人們對作為證券市場基礎的上市公司品質的廣泛質疑, 於是個股風險發展成了大盤風險, 極大地拖累了大盤。

而就在此間, 有關“信託新規”將在1月份實施的消息在市場上不脛而走, 雖然事後知道, 其中所傳內容很多並不可靠, 信託將在規範中實施新老劃斷, 降杠杆也會有一個過程, 但很多投資者在情急之時, 首先想到的還是怎樣迅速撤離那些與信託有關的股票, 這就使得更多的股票因此蒙受巨大的拋壓。 在這種情況下, 部分被大股東用於質押的股票, 因為股價下跌而無法維持必須的質押率被迫平倉。 於是,市場上演了一輪多殺多的悲劇,其外在表現就是大家看到的“百股跌停”。在大盤並沒有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這種個股的大面積跌停,除了表明上市公司品質存在較多問題之外,還反映出市場建設薄弱、行情運行基礎差等更多深層次的問題。而其對投資者信心所帶來的打擊,則很難在短時間內得以修復。

從上週五的市場來看,持續下跌之後,做空能量有了一定的釋放,雖然還找不出有大量資金入場的信號,但要進一步殺跌,也確實沒有太大空間了,所以就有了局部的反彈。不過,由於此間歐美市場大跌,對境內市場帶來一定的心理影響,因此就短線而言,市場只能是以偏弱勢的整理為主,持續在3400點上方構築平臺,消化獲利盤和平倉盤。應該說,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過程,後市很難有所作為。進一步說,在這輪從沖高到回落的行情中,個股與板塊的分化十分嚴重,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是向價值回歸,但也有些只是投資者情緒化的產物,從價值投資的理論來看是機械的,從增長理論來看是不合適的,而如果這種格局得以無休止地延續,只能讓更多的投資者無所適從,而且股市的功能也不能得到有效發揮,這也就需要有一個及時而適當的調整。現在看來,在接下去的一段時間,市場應該認真反思這輪行情的成敗得失,努力去推進全方位的調整,從而能夠真正企穩,並且為隨後展開新的行情作好準備。2018年才剛剛開始,從全年來看,年初的這段行情不過是一個插曲而已,今年的股市,仍然是存在機會、有著很大希望的。(中新經緯APP)

【專家簡介】桂浩明,註冊證券分析師,現任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首席市場分析師。主要負責資本市場政策、股市大盤走勢及個股研究的策劃與管理,同時重點研究經濟趨勢與股市走向及特點,擅長於中長期行情分析。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於是,市場上演了一輪多殺多的悲劇,其外在表現就是大家看到的“百股跌停”。在大盤並沒有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這種個股的大面積跌停,除了表明上市公司品質存在較多問題之外,還反映出市場建設薄弱、行情運行基礎差等更多深層次的問題。而其對投資者信心所帶來的打擊,則很難在短時間內得以修復。

從上週五的市場來看,持續下跌之後,做空能量有了一定的釋放,雖然還找不出有大量資金入場的信號,但要進一步殺跌,也確實沒有太大空間了,所以就有了局部的反彈。不過,由於此間歐美市場大跌,對境內市場帶來一定的心理影響,因此就短線而言,市場只能是以偏弱勢的整理為主,持續在3400點上方構築平臺,消化獲利盤和平倉盤。應該說,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過程,後市很難有所作為。進一步說,在這輪從沖高到回落的行情中,個股與板塊的分化十分嚴重,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是向價值回歸,但也有些只是投資者情緒化的產物,從價值投資的理論來看是機械的,從增長理論來看是不合適的,而如果這種格局得以無休止地延續,只能讓更多的投資者無所適從,而且股市的功能也不能得到有效發揮,這也就需要有一個及時而適當的調整。現在看來,在接下去的一段時間,市場應該認真反思這輪行情的成敗得失,努力去推進全方位的調整,從而能夠真正企穩,並且為隨後展開新的行情作好準備。2018年才剛剛開始,從全年來看,年初的這段行情不過是一個插曲而已,今年的股市,仍然是存在機會、有著很大希望的。(中新經緯APP)

【專家簡介】桂浩明,註冊證券分析師,現任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首席市場分析師。主要負責資本市場政策、股市大盤走勢及個股研究的策劃與管理,同時重點研究經濟趨勢與股市走向及特點,擅長於中長期行情分析。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