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平安壹賬通宣佈完成首輪6.5億美元融資,開放技術助力金融科技發展

2月2日, 中國平安發佈公告稱, 集團旗下科技業務金融壹帳通完成6.5億美元首輪融資, 其投資方主要以IDG、SBI集團等境外投資者為主者。

數日前, 億歐曾報導, 金融壹賬通在完成首輪融資後, 估值將達到80億美元。 與此同時, 平安集團旗下多家科技子公司于近日分別順利完成定向私募融資, 其中平安醫保科技完成首輪融資11.5億美元。 而線上醫療及健康服務平臺平安好醫生, 除了獲得軟銀4億美元融資外, 更是向香港聯交所遞交IPO申請。

億歐此前曾有過介紹, 金融壹賬通上線於2015年底, 是由平安壹賬通、前海征信、銀行壹賬通三大業務整合而來, 其前身為平安金融科技諮詢公司。 金融壹賬通的業務主要通過平安壹賬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為金融機構, 包括銀行、保險、 證券、信託等在內的機構夥伴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據悉, 金融壹賬通目前的業務結構可以歸納成“三大業務平臺+開放式金融科技雲平臺”。

其中“三大業務平臺”是指零售銀行平臺、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同業交易平臺, 面向中小銀行、非銀金融企業以及網貸公司。

公告中還稱, 平安集團一直以來都積極發展創新科技支持主營業務發展。 通過結合集團科技戰略轉型的需要, 包括並不限於在未來合適的時機, 將部分科技業務對外進行各種方式的融資, 以實現股東價值的最大化。 而在過去的十年中, 平安一方面利用科技推動主營業務發展, 同時也積極地將自身所研發的先進科技, 為其他金融企業賦能, 將自身拓展成為協力廠商科技服務平臺。

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底, 其先後為超過450家銀行、2200家非銀機構夥伴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零售用戶端的使用量過10億人次, 機構端的交易量超12萬億, 交易量、合作銀行數、客戶規模等均呈現跨越式增長。 同時, 去年年底, 在深圳金融辦的指導下, 平安集團發起並由金融壹賬通承辦, 聯合230家會員銀行共同成立了“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深圳)聯盟”。

平安目前擁有科技研發人員超過兩萬名, 大資料科學家超過500人, 申請全球和國家各類專利量超3000項。 中國平安在人工智慧、大資料、雲平臺、區塊鏈和生物識別技術五大方面均有深厚積累。 在“金融+科技”戰略新藍圖指引下, 以五大技術為基礎, 深度聚焦金融科技領域將是平安未來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平安目前已將許多科技成果運用到了平安核心的金融業務中。

以保險行業為例, 金融壹賬通於2017年9月發佈了“智慧保險雲”, 並推出面向全行業開放的“智慧認證”、“智慧閃賠”兩大產品。 其中, “智慧認證”將給保險公司的投保、理賠、客服、保全等傳統模式帶來智慧化革新, 也為保險行業未來的遠端、線上、移動服務提供了廣闊空間。 “智慧閃賠”將為車險行業帶來超過200億元的滲漏管控收益, 帶動理賠運營效能提升40%以上。

2017年, 我國多家金融科技企業陸續登錄美國資本市場, 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金融科技新力量。 而金融壹賬通宣傳完成6.5億美元的首輪融資, 對於行業來說同樣具有非凡意義。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 將人工智慧、大資料、雲平臺等先進技術, 運用到金融領域,

定是未來的大趨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