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深圳北望,東莞巨變!有個數據最有意思!

深圳北望, 東莞巨變!有個數據最有意思!

胡文

2月1日, 東莞市統計局網站公佈了東莞市2017年主要經濟資料。 作為緊鄰深圳的重要城市,

關注東莞, 對於瞭解深莞惠都市圈乃至珠三角的經濟發展態勢, 十分必要。

2017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82.12億元, 按可比價計算, 比上年增長8.1%, 增速在全省排第五位。 其中, 第一產業增加值23.63億元, 下降0.3%;第二產業增加值3593.84億元, 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3964.65億元, 增長7.2%。 三大產業比重為0.3 : 47.4 :52.3。

2017年,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16.97億元, 比上年增長10.0%, 增速在珠三角九市排並列第2位。 先進製造業增加值1675.49億元, 增長13.7%, 增速比全市平均水準高3.7個百分點, 其中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18.6%;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1292.23億元, 增長15.0%, 增速比全市平均水準高5.0個百分點。 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比重分別達到50.5%和39.0%, 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0.6個和0.8個百分點。 工業五大支柱產業實現增加值2288.28億元,

增長12.9%。 在手機“三巨頭”產量增長較快的帶動下, 占比最大的電子資訊製造業實現增加值1148.43億元, 增長16.7%, 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5.6個百分點。 2017年, 全市規上工業企業數實際增加1956家, 2017年底, 規上工業企業總數超過7800家。

2017年,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1712.83億元, 比上年增長10.0%, 增速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2017年, 房地產開發投資702.15億元, 比上年增長9.2%;房屋竣工面積471.02萬平方米, 增長102.4%;新建商品房網上簽約銷售面積811.54萬平方米, 下降23.6%;新建商品房網上簽約銷售金額1281.94億元, 下降12.2%。 12月末, 全市商品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553.68萬平方米, 增長3.3%;商品房待售面積301.67萬平方米, 下降13.2%;其中, 住宅待售面積152.18萬平方米, 下降15.0%。

2017年,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87.88億元, 比上年增長8.8%。 其中, 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511.00億元,

增長8.8%;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76.88億元, 增長9.3%。 限上批發零售業通過公共網路實現零售額159.57億元, 增長36.5%, 占限上批發零售業零售額的比重為13.2%。 從限上主要商品零售情況看, 受汽車限購, 汽車購置稅恢復, 基數較大等因素影響, 汽車類零售額增長放緩, 僅增長1.1%;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增長13.3%;在手機銷售旺盛帶動下, 通訊器材類零售額增長67.4%。

傳統消費保持較快增長, 限上住宿業實現營業額40.86億元, 比上年增長10.1%;其中五星級酒店營業額增長11.0%, 四星級酒店營業額增長18.0%。 限上餐飲業實現營業額52.87億元, 增長10.3%。 4家倍增計畫商貿企業實現銷售額合計27.88億元, 增長73.4%, 增速比全市平均水準高64.6個百分點。

2017年, 全市進出口總額12264.4億元, 比上年增長7.5%。 其中出口7027.4億元, 增長7.4%;進口5237.0億元,

增長7.6%。 一般貿易出口增長29.1%, 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3.4%, 比上年提高7.4個百分點。 實際外資17.2億美元。 新簽超千萬美元項目23宗, 同比增加1宗, 涉及合同外資7.96億美元。

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2.00億元, 比上年增長11.2%;其中, 來源於稅收收入增長14.3%, 占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0.9%, 排名全省第一;非稅收入下降0.4%, 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61.20億元, 增長10.0%;其中, 民生類支出增長較快, 全市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5.57億元, 增長37.0%;醫療衛生支出46.38億元, 增長56.6%;節能環保支出22.99億元, 增長37.8%。 按可比口徑計算, 全市稅收總額2010.57億元, 增長16.6%。 其中, 國稅總額1505.80億元, 增長15.9%;地稅477.77億元, 增長19.0%。

全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74.32億元, 增長3.9%, 占GDP比重為6.3%。 12月末, 各項本外幣存款餘額12497.97億元, 增長8.3%;住戶存款餘額5160.71億元,

增長4.4%。 各項本外幣貸款餘額6986.26億元, 增長6.7%。

全市工商登記戶數達到100.09萬戶, 比上年末增長19.1%;註冊資金15835.87億元, 增長29.8%。 其中私營企業37.63萬戶, 增長27.1%;私營企業註冊資金9310.13億元, 增長39.6%。 從新登記註冊情況看, 2017年, 全市工商新登記戶數22.31萬戶, 增長28.3%;其中, 新登記企業10.15萬戶, 增長23.5%;新登記個體戶12.16萬戶, 增長32.7%。 市場主體數量保持較快增長, 經濟活力增強。

2017年, 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739.48億元, 比上年增長9.0%, 增速高於同期GDP增速0.9個百分點, 占GDP的比重為49.3%。 民營工業實現增加值1420.36億元, 比上年增長18.4%, 增速比全市工業平均水準高8.4個百分點, 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達到42.8%。 民間投資1146.97億元, 增長8.1%, 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7.0%。 民營經濟繳稅總額1397.50億元, 增長19.2%, 占全市稅收總額的70.4%;其中私營企業繳稅357.90億元, 增長32.8%。12月末,全市民營經濟登記註冊戶數97.46萬戶,增長19.3%;個體工商戶58.69萬戶,增長14.9%。

2017年,全市GDP超500億元、400億元、200億元和100億元的鎮街再添新成員,9個鎮街經濟總量實現新跨越:虎門、長安達500億元,南城街道達400億元,大嶺山、麻湧達200億元,樟木頭、道滘、中堂、石龍達100億元。在全市33個鎮街(含松山湖)中,全部鎮街經濟規模均超60億元,經濟總量達500億元以上的鎮街有虎門和長安2個,400-500億元的有東城和南城2個,300-400億元的有厚街、松山湖、塘廈、常平4個,200-300億元的有大朗、鳳崗、寮步、清溪、大嶺山、麻湧6個,100-200億元的有14個,100億元以下的有5個。

東莞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880元。在全國率先建立覆蓋全民、城鄉一體、多層次的醫療保險體系。基本養老金多年連調。2017年,全市中小學(幼稚園)共1663所,比上年增加64所,在校學生148.13萬人,增加5.73萬人。全面實施“學位補貼”政策,完善企業人才子女入學機制,新增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公辦學位和財政補貼民辦學位6.8萬個,比上年增加78.3%;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隨遷子女學生共計80.1萬人,位居全國城市前列。

2017年,全市新建截汙管網767.8公里。成功舉辦亞洲馬拉松錦標賽,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首次獲得綜治工作最高榮譽“長安杯”,成為全國第九個版權示範城市,中國十佳會展城市,順利通過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城市和水生態文明城市考核驗收。東莞充滿活力的經濟形象、生態宜居的城市形象、和諧友善的文明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

據此,“文過是非”點評如下。

一、從綜合經濟實力來看,東莞GDP規模相當於深圳的33.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當於深圳17.7%,本外幣存款餘額相當於深圳的17.9%,固定資產投資相當於深圳33.2%,進出口總額相當於深圳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當於深圳44.6%。也就是說,東莞經濟規模約深圳三分之一,但產出含金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二、以製造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依然在東莞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比深圳三次產業結構為0.1:41.3:58.6的結構比例,東莞三大產業比重為0.3 : 47.4 :52.3,第二產業的比重明顯高於深圳。同時,民營經濟發達也是東莞一大亮色。

三、深圳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87.62億元,增長9.3%,創2014年以來新高。但東莞增速比深圳還高,東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16.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尤其是東莞先進製造業增加值1675.49億元,增長13.7%;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1292.23億元,增長15.0%。儘管上述兩項只有深圳的29.1%和24%,但增速均高於深圳的13.1%和12.7%。這說明,東莞的產業升級同樣很快。

四、在傳統消費中,高端酒店營業額的增長是一大亮點,明顯高於住宿和餐飲業的增速。這說明,消費升級在東莞表現同樣十分明顯。

五、東莞201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702.15億元,相當深圳房地產開發投資2135.86億元的32.8%。但東莞新房銷售面積811.54萬平方米,已經超過深圳新房銷售面積671.03萬平方米,但深圳降幅僅為8.9%,東莞降幅則高達23.6%。這組資料很有意思,說明深圳住房供應過於緊張,低於東莞已是明顯信號;同時在調控之下,東莞尤其是臨深地區受深圳影響更大。

六、鎮域經濟發展強勁是東莞一大特點。從與深圳相鄰或者受深圳影響較大的鎮區來看,長安以500億元排在第一陣營,塘廈和松山湖以300億元拍在第三陣營,鳳崗以200億元排在第四陣營。從長遠來看,受電子資訊製造業高速增長的影響,松山湖有望衝擊第一陣營。

七、從增速高於深圳的工商登記戶數來看,東莞創業活力持續不減;從中小學在校學生人數增量來看,又保持著對外來人口吸引力,這在中等城市中十分重要且難能可貴。

八、從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來看,東莞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包括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首獲綜治工作最高榮譽“長安杯”,全國第九個版權示範城市,中國十佳會展城市等榮譽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以及“長安杯”的獲得,證明東莞已經脫胎換骨。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過是非

增長32.8%。12月末,全市民營經濟登記註冊戶數97.46萬戶,增長19.3%;個體工商戶58.69萬戶,增長14.9%。

2017年,全市GDP超500億元、400億元、200億元和100億元的鎮街再添新成員,9個鎮街經濟總量實現新跨越:虎門、長安達500億元,南城街道達400億元,大嶺山、麻湧達200億元,樟木頭、道滘、中堂、石龍達100億元。在全市33個鎮街(含松山湖)中,全部鎮街經濟規模均超60億元,經濟總量達500億元以上的鎮街有虎門和長安2個,400-500億元的有東城和南城2個,300-400億元的有厚街、松山湖、塘廈、常平4個,200-300億元的有大朗、鳳崗、寮步、清溪、大嶺山、麻湧6個,100-200億元的有14個,100億元以下的有5個。

東莞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880元。在全國率先建立覆蓋全民、城鄉一體、多層次的醫療保險體系。基本養老金多年連調。2017年,全市中小學(幼稚園)共1663所,比上年增加64所,在校學生148.13萬人,增加5.73萬人。全面實施“學位補貼”政策,完善企業人才子女入學機制,新增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公辦學位和財政補貼民辦學位6.8萬個,比上年增加78.3%;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隨遷子女學生共計80.1萬人,位居全國城市前列。

2017年,全市新建截汙管網767.8公里。成功舉辦亞洲馬拉松錦標賽,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首次獲得綜治工作最高榮譽“長安杯”,成為全國第九個版權示範城市,中國十佳會展城市,順利通過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城市和水生態文明城市考核驗收。東莞充滿活力的經濟形象、生態宜居的城市形象、和諧友善的文明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

據此,“文過是非”點評如下。

一、從綜合經濟實力來看,東莞GDP規模相當於深圳的33.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當於深圳17.7%,本外幣存款餘額相當於深圳的17.9%,固定資產投資相當於深圳33.2%,進出口總額相當於深圳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當於深圳44.6%。也就是說,東莞經濟規模約深圳三分之一,但產出含金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二、以製造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依然在東莞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相比深圳三次產業結構為0.1:41.3:58.6的結構比例,東莞三大產業比重為0.3 : 47.4 :52.3,第二產業的比重明顯高於深圳。同時,民營經濟發達也是東莞一大亮色。

三、深圳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87.62億元,增長9.3%,創2014年以來新高。但東莞增速比深圳還高,東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16.97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尤其是東莞先進製造業增加值1675.49億元,增長13.7%;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1292.23億元,增長15.0%。儘管上述兩項只有深圳的29.1%和24%,但增速均高於深圳的13.1%和12.7%。這說明,東莞的產業升級同樣很快。

四、在傳統消費中,高端酒店營業額的增長是一大亮點,明顯高於住宿和餐飲業的增速。這說明,消費升級在東莞表現同樣十分明顯。

五、東莞201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702.15億元,相當深圳房地產開發投資2135.86億元的32.8%。但東莞新房銷售面積811.54萬平方米,已經超過深圳新房銷售面積671.03萬平方米,但深圳降幅僅為8.9%,東莞降幅則高達23.6%。這組資料很有意思,說明深圳住房供應過於緊張,低於東莞已是明顯信號;同時在調控之下,東莞尤其是臨深地區受深圳影響更大。

六、鎮域經濟發展強勁是東莞一大特點。從與深圳相鄰或者受深圳影響較大的鎮區來看,長安以500億元排在第一陣營,塘廈和松山湖以300億元拍在第三陣營,鳳崗以200億元排在第四陣營。從長遠來看,受電子資訊製造業高速增長的影響,松山湖有望衝擊第一陣營。

七、從增速高於深圳的工商登記戶數來看,東莞創業活力持續不減;從中小學在校學生人數增量來看,又保持著對外來人口吸引力,這在中等城市中十分重要且難能可貴。

八、從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來看,東莞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包括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首獲綜治工作最高榮譽“長安杯”,全國第九個版權示範城市,中國十佳會展城市等榮譽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以及“長安杯”的獲得,證明東莞已經脫胎換骨。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過是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