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全球股市大跌,A股四百股跌停!機構:後市不悲觀

每日黑馬牛股推薦, 大盤、熱點分析, 乾貨分享, 只要您炒股就一定需要我!

導讀:今天, 全球市場可謂是哀鴻遍野......

繼2月2日的“黑色星期五”之後, 美國股市三大股指在2月5日再度出現集體重挫。

美國當地週二收盤, 道鐘斯指數大跌1175.21點, 一度跌約1600點, 創下美股歷史上最大單日跌幅。 標普500指數以4.1%跌幅, 創下了2002年9月3日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也是美國失去AAA債信評級以來的最大跌幅。

在美股崩盤拖累下, 今日開盤亞太股市就大跌, 日本股市更是觸發熔斷。 日股日經225指數開盤跌1.8%至22,267點, 東京證交所MOTHERS指數期貨觸發熔斷機制。

全球股市大跌

受到美股大跌的影響, 今日港股開盤即大跌超過1200點, 開盤報31028點, 比昨日收盤的32245點, 下跌了3.8%, 為近期港股最大的單日跌幅。

截至收盤, 滬指收報3370.65點, 跌3.35%, 成交額3188億。 深成指收報10377.61點, 跌4.23%, 成交額2408億。 創業板收報1598.12點, 跌5.34%, 成交額614億。 行業板塊幾乎全線殺跌,

僅有黃金股逆市走強, 兩市逾400只個股跌停, 行情極為慘烈。

4因素造成大跌, 白宮發出緊急回應

對於美股跌幅驚人, 綜合市場分析人士出的原因基本高度一致, 無外乎是這幾點:

週五美國強勁非農資料提振了市場對於美聯儲激進貨幣政策預期

美國聯儲局新任主席鮑威爾有望繼續推動結束超寬鬆貨幣政策

通脹預期升溫

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上行, 突破2.84%心理關口

華爾街交易分析人士則認為, 美股連續13個月的上漲行情, 出現獲利回吐也是必然現象。 畢竟從估值角度看, 美股市盈率已超過2007年金融危機之前, 為歷史第三高位, 僅次於2000年互聯網泡沫和1929年大衰退之前。 換句話說, 美股這輪長牛, 估值走高, 也該歇歇了。

白宮發言人Sarah Sanders就股市大跌問題發出聲明, 裡面說到:“總統關注的是長期經濟基本面, 我們的基本面依然非常強勁, 美國的經濟增長轉強, 失業率處於歷史低點, 勞工薪資增加。 ”

聲明還稱, “總統的減稅政策和監管改革將進一步增強美國經濟, 繼續為美國人民帶來繁榮。

人民日報1月便發出“警告”

對於這輪美股崩盤, 其實早在今年1月11日人民日報便提前對投資者做了警告。 當天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美股, 火爆背後有風險”的文章,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明。 文章稱美國股市存在出現整體20%左右下調的可能性,

因為:

首先, 當前美國股市的市盈率已經不低。 例如, 席勒週期性調整市盈率(利用過去10年經過通脹調整的盈利水準計算)今年初已達到33.38, 僅次於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前的最高水準, 超過了1929年股市泡沫破滅前的水準。 這說明美國股市的穩定性相對不足。

其次, 美國經濟目前可能已處於本輪復蘇的中晚期, 未來增速進一步上升的概率不高, 這可能會影響企業利潤增速的進一步增長。 事實上, 美國目前的復蘇主要由居民消費推動, 而居民消費增長與股市上升的財富效應密不可分。 一旦股市顯著下跌, 美國經濟增速可能出現顯著下滑。

再次, 由於當前美國經濟增速已持續超過其潛在增速, 正向產出缺口可能推動通脹率顯著上升, 而一旦核心通脹率顯著上升,美聯儲就可能加快貨幣緊縮的節奏。流動性收緊與融資成本的上升,有可能加劇美國股市的調整。

最後,張明表示,盛極必衰,規律使然。2018年美國股市走勢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應警惕和防範風險。

人民日報原文截圖

機構專家解讀:不可盲目悲觀,

兩類股是避風港

全球市場哀鴻遍野,多家券商和分析師對走勢進行瞭解讀。

申萬宏源:價值白馬和週期龍頭是避風港

申萬發佈策略稱,本周市場先後出現了三個方面的擾動:

(1)上市公司2017年報預告一月底集中披露,非龍頭低於預期的情況較多。(2)資管產品去杠杆,夾層融資和股權質押續作受限。(3)週五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2.8%,美股深幅調整,全球主要市場普跌。

當前的問題是儘管海外經濟仍很強,但短期很難再超預期,驅動海外股票市場的主要矛盾暫時由“經濟好”,切換為“通脹高,宏觀流動性緊”。國內方面,近期的變化是經濟增長預期由樂觀回歸中性,由“強復蘇”回歸“有韌性”,這種變化是合理的,但繼續發酵悲觀的經濟預期沒有必要。業績擾動和資金擾動出現,但市場並非沒有避風港,受益于經濟樂觀預期和業績確定性的價值和週期龍頭成為了市場的定海神針。

楊德龍:對A股走勢僅有短期影響

前海開源基金楊德龍認為,現在還不能確認美股已經見頂,還是一次大幅調整,一般一輪大牛市結束,至少會有幾次大幅震盪反復,第一次大調整往往有驚無險。中美兩國股市節奏是不同的,美股已經走了八年牛市,A股剛剛從底部爬升,美股市場的高位大跌對A股市場短期走勢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對中期走勢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歷史上看,A股市場的運行更多是自身因素決定的,而不是週邊市場。在市場震盪中,績優白馬股抗跌性強,勢必會受到更多資金關注,抱團取暖可能導致“一九分化”現象持續出現。

荀玉根:A股估值壓力不大

海通策略荀玉根表示,上證綜指、滬深300目前PE(TTM)分別為16.6倍、15.5倍,均處於歷史中低水準,A股整體的估值壓力不大。年初躁動行情結束,短期市場進入回檔休整期。參考歷史,躁動行情的漲跌跟基本面關係不大,更多源於短期資訊對情緒的擾動。

2018年銀行替代2017年白酒成為市場回檔時的避風港,源於盈利估值匹配度更優,機構配置需求更強,尤其是A股納入MSCI帶來的外資配置。調整期蟄伏等待,中期保持樂觀,趨勢性機會需等到3-4月盈利增長確認和監管政策落地。上半年偏價值,金融性價比最高。

華泰證券:美股或將繼續大幅調整

此前美股連創新高、獲利盤累積,美股持續多年的牛市已經表現出捆綁宏觀經濟、貨幣政策、金融穩定的特徵,我們認為這是典型的逼空行情,沒有調整過的市場蘊藏較大風險;我們認為,美股未來仍存在繼續大幅調整的可能性,這不是簡單的市場交易行為,可能演化成一輪影響較廣的金融危機的觸發點,美股市場的波動風險對國內股市也將形成負面影響。

天風宏觀:美股大調整是1987重演

美股高估值面臨利率政策轉向帶來的風險,全球流動性在收縮,外部環境越來越不利於高估值資產。存量資金下美股的“二八分化”可能會加劇,進一步向業績確定、成長性強的核心資產聚集,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先報復性上漲,然後泡沫破滅。

美股不會是1999重演,而是1987重演。機器人已經佔領了整個酒會。美股現在的狀況如同溫水煮炸彈,不知道炸彈的爆點,但知道水溫在上升。在泡沫中,人們總能找到各種理由解釋高估值的合理性,也就是所謂的“這次不一樣”;泡沫破滅後,人們在事後會發現高估值的各種不合理性。引發泡沫破滅的唯一原因就是估值太貴,不需要特殊催化劑。

“聰明資金”在配置這些品種

據東吳證券統計,2011年以來美股跌幅達2%以上,A股有六成概率會下跌。而隨著A股不斷國際化,與美股聯動性有望加強。

目前,來自海外資金已經成為A股重要增量資金。據統計,截至 2017年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所持股票資產已超過1萬億元,占同期 A 股自由流通股市值的 5.18%,占比較年初提升 1.97%,其中六成配置集中在滬市。

今年以來,人民幣走強背景下,借助滬、深港通的北上資金交投活躍,連續三個周突破了千億級別成交量級。

國泰君安指出,弱美元下,大宗商品、人民幣走強,是此輪週期股、銀行股行情的驅動因素之一。

據統計,截至1月末,A股申萬銀行和非銀金融行業合計獲北上資金增配62億元,持倉總額約945億元,增持中國平安最多,約合26億元,其次是平安銀行和中信證券;另外,白酒次龍頭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洋河股份、古井貢酒等互通標的,在昨日北上資金整體淨賣出背景下,獲逆勢加倉。

作者聲明

本人只做技術分享,精選個股失誤難免,嚴控倉位,盈虧自負。堅持寫作不易,請多“點贊及轉發”,謝謝

而一旦核心通脹率顯著上升,美聯儲就可能加快貨幣緊縮的節奏。流動性收緊與融資成本的上升,有可能加劇美國股市的調整。

最後,張明表示,盛極必衰,規律使然。2018年美國股市走勢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應警惕和防範風險。

人民日報原文截圖

機構專家解讀:不可盲目悲觀,

兩類股是避風港

全球市場哀鴻遍野,多家券商和分析師對走勢進行瞭解讀。

申萬宏源:價值白馬和週期龍頭是避風港

申萬發佈策略稱,本周市場先後出現了三個方面的擾動:

(1)上市公司2017年報預告一月底集中披露,非龍頭低於預期的情況較多。(2)資管產品去杠杆,夾層融資和股權質押續作受限。(3)週五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2.8%,美股深幅調整,全球主要市場普跌。

當前的問題是儘管海外經濟仍很強,但短期很難再超預期,驅動海外股票市場的主要矛盾暫時由“經濟好”,切換為“通脹高,宏觀流動性緊”。國內方面,近期的變化是經濟增長預期由樂觀回歸中性,由“強復蘇”回歸“有韌性”,這種變化是合理的,但繼續發酵悲觀的經濟預期沒有必要。業績擾動和資金擾動出現,但市場並非沒有避風港,受益于經濟樂觀預期和業績確定性的價值和週期龍頭成為了市場的定海神針。

楊德龍:對A股走勢僅有短期影響

前海開源基金楊德龍認為,現在還不能確認美股已經見頂,還是一次大幅調整,一般一輪大牛市結束,至少會有幾次大幅震盪反復,第一次大調整往往有驚無險。中美兩國股市節奏是不同的,美股已經走了八年牛市,A股剛剛從底部爬升,美股市場的高位大跌對A股市場短期走勢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對中期走勢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歷史上看,A股市場的運行更多是自身因素決定的,而不是週邊市場。在市場震盪中,績優白馬股抗跌性強,勢必會受到更多資金關注,抱團取暖可能導致“一九分化”現象持續出現。

荀玉根:A股估值壓力不大

海通策略荀玉根表示,上證綜指、滬深300目前PE(TTM)分別為16.6倍、15.5倍,均處於歷史中低水準,A股整體的估值壓力不大。年初躁動行情結束,短期市場進入回檔休整期。參考歷史,躁動行情的漲跌跟基本面關係不大,更多源於短期資訊對情緒的擾動。

2018年銀行替代2017年白酒成為市場回檔時的避風港,源於盈利估值匹配度更優,機構配置需求更強,尤其是A股納入MSCI帶來的外資配置。調整期蟄伏等待,中期保持樂觀,趨勢性機會需等到3-4月盈利增長確認和監管政策落地。上半年偏價值,金融性價比最高。

華泰證券:美股或將繼續大幅調整

此前美股連創新高、獲利盤累積,美股持續多年的牛市已經表現出捆綁宏觀經濟、貨幣政策、金融穩定的特徵,我們認為這是典型的逼空行情,沒有調整過的市場蘊藏較大風險;我們認為,美股未來仍存在繼續大幅調整的可能性,這不是簡單的市場交易行為,可能演化成一輪影響較廣的金融危機的觸發點,美股市場的波動風險對國內股市也將形成負面影響。

天風宏觀:美股大調整是1987重演

美股高估值面臨利率政策轉向帶來的風險,全球流動性在收縮,外部環境越來越不利於高估值資產。存量資金下美股的“二八分化”可能會加劇,進一步向業績確定、成長性強的核心資產聚集,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先報復性上漲,然後泡沫破滅。

美股不會是1999重演,而是1987重演。機器人已經佔領了整個酒會。美股現在的狀況如同溫水煮炸彈,不知道炸彈的爆點,但知道水溫在上升。在泡沫中,人們總能找到各種理由解釋高估值的合理性,也就是所謂的“這次不一樣”;泡沫破滅後,人們在事後會發現高估值的各種不合理性。引發泡沫破滅的唯一原因就是估值太貴,不需要特殊催化劑。

“聰明資金”在配置這些品種

據東吳證券統計,2011年以來美股跌幅達2%以上,A股有六成概率會下跌。而隨著A股不斷國際化,與美股聯動性有望加強。

目前,來自海外資金已經成為A股重要增量資金。據統計,截至 2017年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所持股票資產已超過1萬億元,占同期 A 股自由流通股市值的 5.18%,占比較年初提升 1.97%,其中六成配置集中在滬市。

今年以來,人民幣走強背景下,借助滬、深港通的北上資金交投活躍,連續三個周突破了千億級別成交量級。

國泰君安指出,弱美元下,大宗商品、人民幣走強,是此輪週期股、銀行股行情的驅動因素之一。

據統計,截至1月末,A股申萬銀行和非銀金融行業合計獲北上資金增配62億元,持倉總額約945億元,增持中國平安最多,約合26億元,其次是平安銀行和中信證券;另外,白酒次龍頭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洋河股份、古井貢酒等互通標的,在昨日北上資金整體淨賣出背景下,獲逆勢加倉。

作者聲明

本人只做技術分享,精選個股失誤難免,嚴控倉位,盈虧自負。堅持寫作不易,請多“點贊及轉發”,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