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天下崔姓來源

姓氏:【崔】

拼音:Tzui

郡望:博陵郡

名人:崔琦,崔灝,崔子忠,崔健

勝跡:缺

文獻:仙源崔敦五堂支譜

歷史:在大陸, 崔姓是第七十四大姓, 但是在臺灣,

崔姓並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之列。 遠祖始于西周時期, 姜太公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 被分封于齊國, 為公爵, 傳到齊丁公時, 他有兩個兒子, 他把王位傳給嫡長子姜季子, 但是, 他辭讓不受, 讓位給胞弟叔乙。 叔乙即位後, 把崔邑(今山東章丘西北)一帶的地方封給他, 讓他居住。 從此, 季子的子孫便在崔邑居住下來, 並以“崔”為姓。 因此, 崔姓起源于齊國公族之姓, 薑姓。 崔氏世代在齊國擔任重要官職, 直到春秋齊景公時, 崔杼在政治鬥爭中失敗, 崔氏遂遷出齊國, 避居魯國。 到了秦朝時候, 崔氏族的崔意如被封為東萊侯。 到了漢朝時, 崔業繼承了這一爵位, 並且在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清河東北)定居下來。 崔業的弟弟崔仲牟, 另居博陵安平。
此兩人的後代在漢魏南北朝及隋唐時代時候發展成大族, 名人輩出, 史稱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 後來這兩支崔姓氏族發展遷徙, 又進一步分出鄭州崔氏, 鄢陵崔氏, 齊州崔氏, 青州崔氏等, 僅僅在隋唐兩代, 崔氏就出了二十三位宰相;與盧、李、鄭、王並稱為五大著姓。

姓氏起源:

崔姓出自於西周時期的齊國, 有將近三千年的歷史, 曾經長期是山東望族和中國著姓。 根據多種古籍的記載, 崔氏出自薑姓。 齊國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諸侯國之一, 建都於臨淄(今山東淄博市), 開國君主是呂尚。 呂尚本來姓薑, 因為他的先祖被封于呂(今河南南陽), 從其封姓, 故稱為呂尚。 呂尚的兒子丁公佶, 是齊國的第二代國君, 他的嫡子叫季子,

本來應該繼承君位, 但卻讓位給弟弟叔乙(即乙公得), 而自己則住到食埰地崔邑(今山東章丘縣西北), 後來以邑為氏, 就是崔氏。

而這位丁公佶, 相傳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兒子。 由此可見, 崔氏中國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後代, 追本溯源還是上古時期炎帝神農氏的子孫。 他們的得姓, 算起來大約有三千年的歷史了。  

聚集地:

崔氏發源於山東省境內。 其後在漢晉南北朝、隋唐這段漫長的時期裡, 一直稱盛於清和、博陵兩部之間的武城安平兩地。 其間, 崔氏還繁衍到了河南、陝西、山西、甘肅等省。

西晉時被列為北方氏族之首。

唐代以後崔姓大批南遷, 主要分佈於今天的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省。

宋代時, 崔氏最集中的地方在清河和博陵。

東漢末年的時候, 軍閥混戰, 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余避亂入朝鮮, 後發展成為朝鮮族大姓;西晉至唐代, 崔氏還分佈於今山西、浙江、江蘇、廣西、安徽、陝西、甘肅等省的一些地方;宋代以後, 崔氏分佈地更廣, 有的於清代以後移居東南亞一些國家。

堂號

孟氏的堂號主要有"噤李堂"。 "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夠開口吟詩。 傳說唐朝崔顥游黃鶴樓, 在樓上題了一首詩, 文情俱佳。 後來李白也游黃鶴樓, 見到崔顥的詩, 便不敢在上面題詩了, 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 崔顥題詩在上頭!" 

歷史名人:

崔氏對歷史的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人才輩出, 史不絕書。

東漢有文學家崔洇、書法家崔瑗、政治家崔是, 都是涿郡安平(今屬河北)人。

南北朝時期的崔氏名人大都出自清河東武城(今山東武城縣),

如北魏有崔宏, 官至史部尚書, 封白馬公;崔浩, 官至司徒。 經學家崔靈恩, 精通三禮三傳, 初仕北魏, 後來回歸南朝梁, 為國子博士, 死于桂州, 任刺史。

北魏有史學家崔宏。 在唐代, 崔氏出了三位詩人:崔國輔, 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另一說法是吳郡(治所在今江蘇蘇州市)人;崔顥, 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崔護, 博陵(郡治今河北定縣)人;任宰相的多達27人。 (《新唐書·宰相世系》中說:"崔氏定著十房……宰相二十三人", 該書《校勘記》又增補了4人, 共27人), 于此可見唐代崔氏地位顯赫之一斑。

北宋有畫家崔白, 濠梁(今安徽鳳陽東)人, 擅於畫花竹、禽鳥, 尤其工於秋荷鳧雁, 設色比較淡, 改變了宋初畫院流行的黃筌父子濃豔細密的畫風。 王安石曾經作詩讚揚他"莫道今人不如古"。還有經學家崔子方,浩陵(今屬四川)人。

明末有畫家崔子忠。清代有學者崔述。

近代有經學家崔適。 

王安石曾經作詩讚揚他"莫道今人不如古"。還有經學家崔子方,浩陵(今屬四川)人。

明末有畫家崔子忠。清代有學者崔述。

近代有經學家崔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