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最榜單:最痛苦的撤退——次新股

繼ST板塊後, 昨日次新股成為市場重災區。 次新股概念昨日下跌2.77%, 兩市有接近40只次新股跌停!

次新股跌停潮的出現有以下原因:首先、政策高壓監管,

資金大肆出逃。 在一月底, 證監會通報2017專項執法行動進展, 直指炒作次新股等四大市場亂象。

次新股炒作成為監管重點自然引發短期投機時間大量出逃, 股價持續殺跌。 值得關注的是, 違規高送轉也成為四大亂象之一, 次新股往往是高送轉的頻發區域, 這也對次新股產生影響。

其次、業績因素。 2016年以來上市的355家中小創次新股中, 有79家公司2017年度業績預減(及略減), 占比為22.25%。 中小創次新股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等成本上漲、遭受匯兌損失等。

與此同時次新股由於估值較高,

業績如不能持續增長, 高估值或難以為繼。 綜上所述, 投資者對次新股要保持謹慎, 不要盲目參與。

大盤觀點:昨日盤面金融、煤炭、鋼鐵再次扛起多頭大旗。 “分化”成為盤面的關鍵字, 一方面藍籌中金融與白酒產生分化;另一方面上證指數與市場其它指數產生分化。

特別是在次新股、St股暴跌後, 市場投機氛圍降至冰點, 我們預計短期盤面仍將保持分化格局, 不認識到金融、地產、週期是主流品種會被市場拋棄。

從上證指數的角度看, 指數低開高走, 震盪漲幅僅0.73%, 但全天實體陽線漲幅達到超過2%。 並且以最高點收盤, 從技術上看, 短期指數在金融、週期的帶動下仍有上沖空間, 但10日均線3510附近將形成壓力, 我們建議投資者繼續持倉主流品種, 倉位建議保持六成!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