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莊蝶

作者:小瀑布 / 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796篇原創首發文章

繼“豹隱”、“鹿蕉”、“犀照”之後, 第四篇, “莊蝶”來了。

何謂“莊蝶”?“莊周夢蝶”此典出自《莊子•內篇•齊物論》,

簡稱為“莊蝶”。 莊子認為生與死、禍與福、物與影、夢與覺等, 都是自然變化的現象, 聖人任其自然, 隨之變化。

1月23日秦朔朋友圈在鐘書閣舉辦的第一次簽售會暨讀者分享會中, 90後作者魯舒天說, 他從小背誦古文, 他對每一個字都懷有尊重和感情, 所以他喜歡推敲文字。 我是從小讀些傳統文化思想, 對於很多語言不求甚解, 喜歡它們攜帶的一縷思想和曼妙境界。 我個人感覺, 每個人的小時候, 大抵是影響他們的一生的, 特別是十二三歲的時候。

這兩三年從事媒體相關的工作,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覺得世事變幻莫測, 所以這個時候, 似乎重讀《莊子》更有意義一些。

在這篇中, 請允許我來講講《莊子》中的幾個天然夾帶主旨思想的詞。

第一個詞, 是“物化”。 物化在莊子裡出現數次, 如“知天樂者, 其生也天行, 其死也物化。 靜而與陰同德, 動而與陽同波”。 天樂是什麼?就是與自然和諧。 物化在這裡是指“同萬物而變化”;又如, “工倕旋而蓋規矩, 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 故其靈台一而不桎”,

物化在這是指“隨事物一道變化”, 工倕是堯時代的匠人, 我國工匠精神源遠流長, 技藝流傳都是神乎其神, “庖丁解牛”這樣的故事不鮮見。

再如“仲尼曰:古之人, 外化而內不化, 今之人, 內化而外不化。 與物化者, 一不化者也。 安化安不化, 安與之相靡, 必與之莫多。 ”這句話很有意思, 外化、內化、物化、安化紛紛冒了出來。 外化是外表適應環境;內化是內心受環境干擾, 不能凝寂持守;物化是同萬物變化;安化是安然聽任變化。 順應外物變化的人, 內心必定純一凝寂而不離散遊移, 安然聽任變化與不變化, 與外物一道變化, 並且不會有所偏移。 如下面這個得道了的冉相氏, 他就能做到“日與物化者, 一不化者”(即:天天隨外物而變化,

而其凝寂虛空的心境卻一點也不會改變)。 外物變化, 外表適應環境, 內心始終如一。 這就是莊子反復告訴我們的東西。

“物化”的最完整的解釋出現在這段——“昔者莊周夢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 俄然覺, 則蘧蘧(qú)然周也。 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 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 則必有分矣。 此之謂物化。 ”物化, 如果簡單解釋成“同萬物變化”、“順應萬物變化”, 還是不太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莊周夢蝶這個典故裡, 則說, 這是物我的交合和變化, 那是個神奇的交互過程, 在雙方本質不變的情況下完成了交互, 誰也沒有改變, 誰也沒有損失, 誰也不成功, 誰也不失敗, 就像能量守恆的公式一樣。 我們如今追求的“萬物互聯”, 從思想層面上,

是為了我們內心更加堅定沉著。

第二個詞, 叫“天籟”。 天籟到底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 它不是自然界的聲音。 也不是風吹過萬種孔竅所發出的各種不同的聲音, 那可能是地籟。

子遊曰:“地簌則眾竅是已, 人簌則比竹是已, 敢問天簌。 ”子綦曰:“夫吹萬不同, 而使其自己也,鹹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解釋一下,子遊說地籟是從萬種竅穴裡發出的風聲,人籟是人們從各種不同的竹管裡發出的聲音。那什麼是天籟?子綦說,天籟雖然有萬般不同,但使它們發生和停息的都是出於自身,發動者還有誰呢?直譯過來似乎仍然令人迷惑。要看完整個《齊物論》才能明白。天籟,其實是心感萬物所發之言,就是“物論”。物化是同萬物變化,物論是感萬物而言。莊子真是巧妙。《齊物論》以莊周夢蝶結尾,齊“物論”就是齊“心”,為了“喪我”,蝶我皆忘,自然本心沒有迷惑與困擾。

第三個詞,叫“葆光”。“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解釋一下——“誰能真正通曉不用言語的辯駁、不用稱說的道理呢?假如有誰能夠知道,這就是所說的自然生成的府庫。無論注入多少東西,它不會滿盈,無論取出多少東西,它也不會枯竭,而且也不知這些東西出自哪裡,這就叫做潛藏不露的光亮。”《莊子》裡充滿辯證、矛盾統一的事物。成玄英注疏:“葆,蔽也。至忘而照,即照而忘,故能韜蔽其光,其光彌朗。”

我們熟知的處世哲學韜光養晦,韜光養晦的底氣是自己有永不枯竭的才能和勇氣。“韜光”最早出現在南朝梁國太子蕭統所寫的《靖節先生集序》的序裡面有“聖人韜光,賢人遁世”一句。“養晦”的字面意思是隱形遁跡,修身養性,引申之意為隱退待時。《詩經》中就有“遵養時晦”之記。莊子裡的“葆光”,早就把這些意思表達得很全面了,有才智而不外露,深藏不露,是大智慧。

第四個詞,叫“縣解”。簡單解釋就是解除“倒懸之苦”。倒懸,即人被倒掛者,處境困難。據說,佛教就有這樣的語言形容人生之苦,梵語“盂蘭”,中文即譯為“倒懸”,意思是人生前若作惡多端,死後魂魄便沉淪於闇(àn)道,有倒懸之苦。人類的思想是相通的,苦難也是相通的,所以宗教可以突破國界。

在《莊子·養生主》裡,寫著“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說的是,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弔喪,對老聃弟子說的話——“偶然地來到世上,你們的老師他應時而生;偶然地離開人世,你們的老師他順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順從自然和變化,哀傷和歡樂便都不能進入心懷,古時候人們把這樣做叫做自然的解脫,好像解除倒懸之苦似的。”

這裡講一個人,叫孫祿堂(1860-1933)。中華武術的集大成者,甚至被稱為“中華最偉大的武術家”,他還自學了《易經》等傳統文化思想。74歲的時候,他向夫人預言自己要去世了。夫人讓他做全面體檢,中西醫都說什麼事也沒有。這年秋天,孫祿堂回到故里,每天習拳練字,不吃不喝二十天。到了12月16日早上,他對家人說,仙佛來接引了,讓家人去戶外燒紙,並囑咐家人不要傷心痛哭,“吾視生死如遊戲耳。”中華文化的這種傳承方式,真的是靠心去繼承的,而看待生死灑脫的人也始終存在。

第五個詞,叫“鑑于止水”。《莊子》裡還記載著很多孔子的話。如“仲尼曰:‘人莫鑑於流水而鑑于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孔子回答說:“一個人不能在流動的水面照見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靜止的水面,只有靜止的事物才能使別的事物也靜止下來。”

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太浮躁了,怎麼可能有“正見”?怎麼可能有真正的自我?怎麼可能逍遙遊?囿於一隅之見、一偏之好,心有所取、執以為得,心被物染著、失之不淨。

我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亂世裡的有些人反而特別算得准別人的命運,比如民國時期的張其鍠,他是曾國藩女婿(聶緝椝)的女婿,是文武全才。他不僅會讀經寫字作文,而且懂軍事知識,更因為在當縣令期間中了盜賊埋伏之後,廣求武藝高師,刻苦練習,最終能夠以一抵十,可見其心智、毅力和行動能力都很強大。更重要的是,他還能射覆和占卜,射覆是中國文化裡高雅技藝,近於占卜術的猜物遊戲,即便別人換了物品,他也能猜中。但他跟隨了吳佩孚,張其鍠算准了自己51歲大限,最後僅兩個月誤差。他也算准了他岳父的大限。如果那時候他算到後隱退,執意離開吳佩孚,閉門十年讀書的話,本來他是可以改命的,但他視吳為生死之交。正如余世存先生所講“一切想改變命運的人,都需要洗心退藏於密,才能有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之效”。於是我明白了,越是亂世,越要生駐葆光,內心越要隱秘安寧。

第六個詞,叫“攖寧”。“攖寧”意思是不受外界事物的紛擾,保持心境的寧靜。這是莊子所宣導的極高的修養境界,能夠做到這一點也就得“道”了。

“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

解釋為:我還是持守著並告訴他,三天之後便能遺忘天下,既已遺忘天下,我又凝寂持守,七天之後能遺忘萬物;既已遺忘萬物,我又凝寂持守,九天之後便能遺忘自身的存在;既已遺忘存在的生命,而後心境便能如朝陽一般清新明徹;能夠心境如朝陽般清新明徹,而後就能夠感受那絕無所待的‘道’了;既已感受了‘道’,而後就能超越古今的時限;既已能夠超越古今的時限,而後便進入無所謂生、無所謂死的境界。摒除了生也就沒有死,留戀於生也就不存在生。作為事物,‘道’無不有所送,也無不有所迎;無不有所毀,也無不有所成,這就叫“攖寧”。

攖寧,意思就是不受外界事物的紛擾,保持心境的寧靜。莊子裡有個得道的不老女神——“女偊”,最古老版本的“天山童姥”。南伯子葵問她怎麼得道的?她說,遺忘天下,繼而遺忘萬物,繼而遺忘自己,那時候心境就會像朝陽,就能感受到了“道”,繼而能夠超越時空,無所謂生死。生與死,都是自然的。

這裡再提到一個人,陳攖甯,近現代道家文化貢獻最突出的一位。十五歲時,他得了肺結核,當時無藥可醫。他就自學中醫,也開始學習道書養生。他立志“費四十載光陰,閱千百部秘笈,打起全副精神,專求這一件事”,他成為明《道藏》編定以來,通讀全書的屈指可數的幾個人之一。他師從至少五個名師,掌握多種秘而不宣的攝生、養生之道。他對養生中的靜功有著深刻的研習,他把“聽息法”跟莊子的“心齋”相聯繫,“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通過靜功主要可以降低精神能量的損耗,治療失眠等精神困擾。

在這個“浮名浮利不自由”的世界裡,我們不必經常成群結隊地學習社交,也要懂得自學和內修。

小瀑布,原來的水姐。秦朔朋友圈主編。

代表作: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而使其自己也,鹹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解釋一下,子遊說地籟是從萬種竅穴裡發出的風聲,人籟是人們從各種不同的竹管裡發出的聲音。那什麼是天籟?子綦說,天籟雖然有萬般不同,但使它們發生和停息的都是出於自身,發動者還有誰呢?直譯過來似乎仍然令人迷惑。要看完整個《齊物論》才能明白。天籟,其實是心感萬物所發之言,就是“物論”。物化是同萬物變化,物論是感萬物而言。莊子真是巧妙。《齊物論》以莊周夢蝶結尾,齊“物論”就是齊“心”,為了“喪我”,蝶我皆忘,自然本心沒有迷惑與困擾。

第三個詞,叫“葆光”。“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

解釋一下——“誰能真正通曉不用言語的辯駁、不用稱說的道理呢?假如有誰能夠知道,這就是所說的自然生成的府庫。無論注入多少東西,它不會滿盈,無論取出多少東西,它也不會枯竭,而且也不知這些東西出自哪裡,這就叫做潛藏不露的光亮。”《莊子》裡充滿辯證、矛盾統一的事物。成玄英注疏:“葆,蔽也。至忘而照,即照而忘,故能韜蔽其光,其光彌朗。”

我們熟知的處世哲學韜光養晦,韜光養晦的底氣是自己有永不枯竭的才能和勇氣。“韜光”最早出現在南朝梁國太子蕭統所寫的《靖節先生集序》的序裡面有“聖人韜光,賢人遁世”一句。“養晦”的字面意思是隱形遁跡,修身養性,引申之意為隱退待時。《詩經》中就有“遵養時晦”之記。莊子裡的“葆光”,早就把這些意思表達得很全面了,有才智而不外露,深藏不露,是大智慧。

第四個詞,叫“縣解”。簡單解釋就是解除“倒懸之苦”。倒懸,即人被倒掛者,處境困難。據說,佛教就有這樣的語言形容人生之苦,梵語“盂蘭”,中文即譯為“倒懸”,意思是人生前若作惡多端,死後魂魄便沉淪於闇(àn)道,有倒懸之苦。人類的思想是相通的,苦難也是相通的,所以宗教可以突破國界。

在《莊子·養生主》裡,寫著“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說的是,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弔喪,對老聃弟子說的話——“偶然地來到世上,你們的老師他應時而生;偶然地離開人世,你們的老師他順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順從自然和變化,哀傷和歡樂便都不能進入心懷,古時候人們把這樣做叫做自然的解脫,好像解除倒懸之苦似的。”

這裡講一個人,叫孫祿堂(1860-1933)。中華武術的集大成者,甚至被稱為“中華最偉大的武術家”,他還自學了《易經》等傳統文化思想。74歲的時候,他向夫人預言自己要去世了。夫人讓他做全面體檢,中西醫都說什麼事也沒有。這年秋天,孫祿堂回到故里,每天習拳練字,不吃不喝二十天。到了12月16日早上,他對家人說,仙佛來接引了,讓家人去戶外燒紙,並囑咐家人不要傷心痛哭,“吾視生死如遊戲耳。”中華文化的這種傳承方式,真的是靠心去繼承的,而看待生死灑脫的人也始終存在。

第五個詞,叫“鑑于止水”。《莊子》裡還記載著很多孔子的話。如“仲尼曰:‘人莫鑑於流水而鑑于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孔子回答說:“一個人不能在流動的水面照見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靜止的水面,只有靜止的事物才能使別的事物也靜止下來。”

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太浮躁了,怎麼可能有“正見”?怎麼可能有真正的自我?怎麼可能逍遙遊?囿於一隅之見、一偏之好,心有所取、執以為得,心被物染著、失之不淨。

我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亂世裡的有些人反而特別算得准別人的命運,比如民國時期的張其鍠,他是曾國藩女婿(聶緝椝)的女婿,是文武全才。他不僅會讀經寫字作文,而且懂軍事知識,更因為在當縣令期間中了盜賊埋伏之後,廣求武藝高師,刻苦練習,最終能夠以一抵十,可見其心智、毅力和行動能力都很強大。更重要的是,他還能射覆和占卜,射覆是中國文化裡高雅技藝,近於占卜術的猜物遊戲,即便別人換了物品,他也能猜中。但他跟隨了吳佩孚,張其鍠算准了自己51歲大限,最後僅兩個月誤差。他也算准了他岳父的大限。如果那時候他算到後隱退,執意離開吳佩孚,閉門十年讀書的話,本來他是可以改命的,但他視吳為生死之交。正如余世存先生所講“一切想改變命運的人,都需要洗心退藏於密,才能有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之效”。於是我明白了,越是亂世,越要生駐葆光,內心越要隱秘安寧。

第六個詞,叫“攖寧”。“攖寧”意思是不受外界事物的紛擾,保持心境的寧靜。這是莊子所宣導的極高的修養境界,能夠做到這一點也就得“道”了。

“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攖寧。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

解釋為:我還是持守著並告訴他,三天之後便能遺忘天下,既已遺忘天下,我又凝寂持守,七天之後能遺忘萬物;既已遺忘萬物,我又凝寂持守,九天之後便能遺忘自身的存在;既已遺忘存在的生命,而後心境便能如朝陽一般清新明徹;能夠心境如朝陽般清新明徹,而後就能夠感受那絕無所待的‘道’了;既已感受了‘道’,而後就能超越古今的時限;既已能夠超越古今的時限,而後便進入無所謂生、無所謂死的境界。摒除了生也就沒有死,留戀於生也就不存在生。作為事物,‘道’無不有所送,也無不有所迎;無不有所毀,也無不有所成,這就叫“攖寧”。

攖寧,意思就是不受外界事物的紛擾,保持心境的寧靜。莊子裡有個得道的不老女神——“女偊”,最古老版本的“天山童姥”。南伯子葵問她怎麼得道的?她說,遺忘天下,繼而遺忘萬物,繼而遺忘自己,那時候心境就會像朝陽,就能感受到了“道”,繼而能夠超越時空,無所謂生死。生與死,都是自然的。

這裡再提到一個人,陳攖甯,近現代道家文化貢獻最突出的一位。十五歲時,他得了肺結核,當時無藥可醫。他就自學中醫,也開始學習道書養生。他立志“費四十載光陰,閱千百部秘笈,打起全副精神,專求這一件事”,他成為明《道藏》編定以來,通讀全書的屈指可數的幾個人之一。他師從至少五個名師,掌握多種秘而不宣的攝生、養生之道。他對養生中的靜功有著深刻的研習,他把“聽息法”跟莊子的“心齋”相聯繫,“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通過靜功主要可以降低精神能量的損耗,治療失眠等精神困擾。

在這個“浮名浮利不自由”的世界裡,我們不必經常成群結隊地學習社交,也要懂得自學和內修。

小瀑布,原來的水姐。秦朔朋友圈主編。

代表作: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