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純粹的人師考古學泰斗宿白病逝 聽他的課很累,全是乾貨

2月1日下午,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發出訃告: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宿白先生, 因病於2018年2月1日6時05分在北京逝世, 享年96歲。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官網首頁

對於這位曾在2016年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榮獲中國考古學會終身成就獎的考古學泰斗, 訃告中如此總結:

宿白先生是北京大學考古學科的主要創始人, 是中國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 是傑出的考古學教育家。 宿白先生領導創辦了北京大學的考古學專業, 規劃了中國考古學科的教學體系, 在北大任教逾七十載, 為新中國的文物考古事業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

2月2日, 北京大學紅五樓, 宿白先生的靈堂陳設簡單, 遺像、挽聯、弔唁者送來的鮮花之外, 餘下的是宿白先生的十余冊著作。

▲人們前來弔唁宿白先生

他的學生、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教授李志榮說, 宿白先生“96歲的生命凝結成了幾部書”。

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 先生是“唯一的老師”

“宿白先生是一個比較簡單的人。 ”2月2日上午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 北京大學教授、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這樣說道。

1992年, 杭侃考入北京大學考古系(現考古文博學院), 師從宿白先生學習歷史時期考古學,

一直到1998年獲博士學位。 2月1日上午獲悉宿白先生病逝, 杭侃在微信朋友圈寫道:“痛失恩師!”

杭侃說, 宿白先生一生的經歷並不複雜, 從少年開始求學、治學、講學, “一生做學術, 一生在北大。 ”

公開資料顯示, 宿白, 字季庚, 1922年8月3日生於遼寧瀋陽, 1952年院系調整後, 宿白任教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研究室, 1983年任北京大學考古學系首任系主任, 2000年出任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長;著有《白沙宋墓》《藏傳佛教寺院考古》《中國石窟寺研究》等著作。

▲宿白先生(右二)和北京大學考古專業1953級同學在洛陽實習 圖據網路

“宿白先生是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的主要創辦者之一, 也是中國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 ”杭侃說, 1952年, 北京大學創辦全國首個考古學專業, 宿白先生任教研室副主任, 主管文化部、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合辦的“考古工作人員訓練班”教學與行政工作, 很多考古學界的知名學者都是他的學生或者再傳弟子。

杭侃說, 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 宿白先生是“唯一的老師”, 是大家共同的老師,

有些先生歲數和宿白先生差不多大, 但也是宿白先生的學生。 對於宿白先生的病逝, 杭侃感慨:“唯一的老師走了, 剩下的都是他的學生。 ”

榮譽頭銜很多, 先生只認自己“就是個教書的”

宿白先生的一生中有過很多榮譽和頭銜:北大教授、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文化部國家文物委員會委員、美國洛杉磯大學客座教授、中國考古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考古學會終身成就獎……

而熟悉他的弟子們都知道, 宿白先生唯一自認的身份是“北京大學教員”。 杭侃向紅星新聞記者講述, 宿白先生生前曾反復強調自己“這一輩子就是個教書的”。

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教授李志榮說, 宿白先生自1952年任教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至2004年, 登臺授課的時間超過半個世紀,“先生選擇從最根本的學問上為中國立基,是純粹的人師。”

▲2017年8月3日是宿白先生95歲生日 圖據網路

杭侃向紅星新聞記者回憶了宿白先生授課的場景,“聽他的課很累。”杭侃說,宿白先生上課的內容全是“乾貨”,他會在課前準備好經過深思熟慮的講稿,上課就照著講稿念,不會為了課堂效果而去增加一些“有趣的故事”,但是學生們只要記錄下宿白先生課堂上所講,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文博系教授、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主任陳悅新還記得,二十多年前師從宿白先生時,一篇一萬餘字的論文,在一年之間,宿白先生指導她反復修改了20多次,“甚至一個逗號、一個句號使用不當,宿先生也會明確標示出來讓我修改”。

陳悅新說,這不僅是宿白先生在學術上嚴謹,也體現著他做人的態度,“宿先生的學問和人格,是合二為一的。”

腦子裡時刻裝著問題,“邊角料的時間都在做學術”

出版於1957年的《白沙宋墓》,是宿白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出版的考古報告之一。杭侃說,在中國歷史考古學草創時期,《白沙宋墓》的編寫無先例可循,其開創的編寫體例和對墓葬結構、墓室壁畫的精深考證,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歷史時期考古學的研究。

已故著名考古學家、曾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的徐蘋芳先生,在《重讀〈白沙宋墓〉》中寫道:重讀《白沙宋墓》,使我體會最深、獲益最大的是對宿白先生治學方法的認識,宿先生治學方法的精髓是“小處著手,大處著眼”。

杭侃說,宿白先生治學嚴謹,每篇文章都經過反復修改之後才會公開發表,絕大多數文章後來結集出版,每部文集結集出版的過程中,宿白先生都會親自加以修訂。

“宿白先生的文稿即使再版,也並不是原樣重印,許多文章都經過先生重新修訂。”杭侃說,宿白先生對待學問的態度,足以為後學者楷模。

田野調查是考古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在北大求學期間,杭侃時常跟隨宿白先生外出做田野調查,“一直到70多歲,宿先生一旦聽說某地有新的、重大的考古發現,還會親自過去看現場。”

杭侃回憶,有一次他隨宿白先生赴內蒙古、河北考察,“一天早晨我還沒有起床,先生已經調查完古城歸來。”杭侃說,宿白先生腦子裡時刻都裝著問題,隨時掏出本子來記錄。

“就算是邊角料的時間,他也在做調查、看材料。”杭侃說,宿白先生潛心治學,從不參加無謂的社交活動,而跟隨他外出做田野調查時,“他也不會刻意對你說什麼,但在他身邊,看他怎麼做,總可以得到言傳身教。”

不喜熱鬧非常低調,96歲的生命凝結成了幾部書

2月2日上午,在北京大學紅五樓,紅星新聞記者看到,宿白先生的靈堂陳設簡單,遺像、挽聯、弔唁者送來的鮮花之外,在靈堂前整齊地擺放著宿白先生的十余冊著作。李志榮說,宿白先生“96歲的生命凝結成了幾部書”。

▲在宿白先生遺像左下方擺放著他的十餘冊著作

在採訪杭侃的中途,有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工作人員推門進來,向杭侃諮詢宿白先生身後事的具體事宜,“要不要搞個網上靈堂什麼的?”杭侃說:“不用,宿先生不喜歡這些。”

在杭侃的印象中,宿白先生“不喜歡熱鬧,非常安靜,就是愛讀書、做學問”。

“他非常低調,很少去講述自己,很少接受媒體採訪,留下來的就是寫的十幾冊書。”杭侃說,瞭解宿白先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去讀他的書,“不過,想讀懂他,也不容易呀。”

2010年,宿白先生把自己的藏書全部捐贈給了北大圖書館,共計圖書11641冊,並金石拓本118種。杭侃說,宿白先生常說“自己的研究離不開北大圖書館”,他的職業生涯是從北大圖書館開始的。抗戰勝利以後,經馮承鈞先生介紹,宿白先生來到北大圖書館工作,“北大的藏書非常豐富,給宿先生的治學提供了很多便利。”

杭侃說,宿白先生一生心無旁騖、醉心考古,他非常喜歡的一段話是:“山間的小溪總是吵鬧,浩瀚的大海從不喧囂。”

END

紅星新聞實習記者丨王劍強 發自北京

編輯丨汪垠濤

登臺授課的時間超過半個世紀,“先生選擇從最根本的學問上為中國立基,是純粹的人師。”

▲2017年8月3日是宿白先生95歲生日 圖據網路

杭侃向紅星新聞記者回憶了宿白先生授課的場景,“聽他的課很累。”杭侃說,宿白先生上課的內容全是“乾貨”,他會在課前準備好經過深思熟慮的講稿,上課就照著講稿念,不會為了課堂效果而去增加一些“有趣的故事”,但是學生們只要記錄下宿白先生課堂上所講,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文博系教授、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主任陳悅新還記得,二十多年前師從宿白先生時,一篇一萬餘字的論文,在一年之間,宿白先生指導她反復修改了20多次,“甚至一個逗號、一個句號使用不當,宿先生也會明確標示出來讓我修改”。

陳悅新說,這不僅是宿白先生在學術上嚴謹,也體現著他做人的態度,“宿先生的學問和人格,是合二為一的。”

腦子裡時刻裝著問題,“邊角料的時間都在做學術”

出版於1957年的《白沙宋墓》,是宿白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出版的考古報告之一。杭侃說,在中國歷史考古學草創時期,《白沙宋墓》的編寫無先例可循,其開創的編寫體例和對墓葬結構、墓室壁畫的精深考證,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歷史時期考古學的研究。

已故著名考古學家、曾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的徐蘋芳先生,在《重讀〈白沙宋墓〉》中寫道:重讀《白沙宋墓》,使我體會最深、獲益最大的是對宿白先生治學方法的認識,宿先生治學方法的精髓是“小處著手,大處著眼”。

杭侃說,宿白先生治學嚴謹,每篇文章都經過反復修改之後才會公開發表,絕大多數文章後來結集出版,每部文集結集出版的過程中,宿白先生都會親自加以修訂。

“宿白先生的文稿即使再版,也並不是原樣重印,許多文章都經過先生重新修訂。”杭侃說,宿白先生對待學問的態度,足以為後學者楷模。

田野調查是考古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在北大求學期間,杭侃時常跟隨宿白先生外出做田野調查,“一直到70多歲,宿先生一旦聽說某地有新的、重大的考古發現,還會親自過去看現場。”

杭侃回憶,有一次他隨宿白先生赴內蒙古、河北考察,“一天早晨我還沒有起床,先生已經調查完古城歸來。”杭侃說,宿白先生腦子裡時刻都裝著問題,隨時掏出本子來記錄。

“就算是邊角料的時間,他也在做調查、看材料。”杭侃說,宿白先生潛心治學,從不參加無謂的社交活動,而跟隨他外出做田野調查時,“他也不會刻意對你說什麼,但在他身邊,看他怎麼做,總可以得到言傳身教。”

不喜熱鬧非常低調,96歲的生命凝結成了幾部書

2月2日上午,在北京大學紅五樓,紅星新聞記者看到,宿白先生的靈堂陳設簡單,遺像、挽聯、弔唁者送來的鮮花之外,在靈堂前整齊地擺放著宿白先生的十余冊著作。李志榮說,宿白先生“96歲的生命凝結成了幾部書”。

▲在宿白先生遺像左下方擺放著他的十餘冊著作

在採訪杭侃的中途,有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工作人員推門進來,向杭侃諮詢宿白先生身後事的具體事宜,“要不要搞個網上靈堂什麼的?”杭侃說:“不用,宿先生不喜歡這些。”

在杭侃的印象中,宿白先生“不喜歡熱鬧,非常安靜,就是愛讀書、做學問”。

“他非常低調,很少去講述自己,很少接受媒體採訪,留下來的就是寫的十幾冊書。”杭侃說,瞭解宿白先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去讀他的書,“不過,想讀懂他,也不容易呀。”

2010年,宿白先生把自己的藏書全部捐贈給了北大圖書館,共計圖書11641冊,並金石拓本118種。杭侃說,宿白先生常說“自己的研究離不開北大圖書館”,他的職業生涯是從北大圖書館開始的。抗戰勝利以後,經馮承鈞先生介紹,宿白先生來到北大圖書館工作,“北大的藏書非常豐富,給宿先生的治學提供了很多便利。”

杭侃說,宿白先生一生心無旁騖、醉心考古,他非常喜歡的一段話是:“山間的小溪總是吵鬧,浩瀚的大海從不喧囂。”

END

紅星新聞實習記者丨王劍強 發自北京

編輯丨汪垠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