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最窮上市公司:賬上只有178元!網友:我竟比上市公司有錢……

堂堂一家A股上市公司, 共有552名員工, 賬上只剩178元, 這樣的事情你能信嗎?但它偏偏就是發生了!

A股戴帽公司*ST華澤, 因為“窮”而當了一次網紅的上市公司, 已經停牌近兩年。

而且投資者發現, 這家公司的官方網站最近兩周突然無法打開, 而公司給出的答覆竟然是因為欠費暫停了。

不少網友都笑稱:這件事情我可以吹一輩子了, 我居然比一家上市公司更有錢!

這個上市公司居然窮到了這個地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最窮上市公司:賬上只有178元!

央視財經頻道記者輸入華澤公司的網站地址後發現, 該網站確實已經停止運營,

而功能變數名稱也已被人搶注後標價售賣。

這家公司全名為成都華澤鈷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範圍包括有色金屬、礦產品的銷售等, 1997年就在深交所上市, 算得上老牌上市公司。

一家上市公司到底有多窘迫, 才會連自己的官方網站都保不住呢?記者來到位於四川成都的華澤公司註冊辦公地址,

寫字樓的樓層標牌上並沒有公司資訊, 記者找到門牌號所在房間後發現, 裡面只有一名工作人員。

成都華澤鈷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因為它工商註冊地還沒有辦理變更, 所以它註冊地還是在這邊, 實際上它的辦公地早就是在西安了。 在成都, 服務的物件主要就是原來上市公司化纖廠的退休員工, 沒有其他業務。 這邊還有3、4個人, 都是以前老的上市公司的。 工資拖欠幾個月了。

一家A股上市公司, 居然缺錢到連自己的官網都做不起了?做一個官網需要很多錢嗎?

記者諮詢了網站運營人士, 其實網站運營有貴有便宜, 從一兩千到幾千上萬都有, 剛開始只需要幾千塊錢, 後面每年只要幾百或一千元就夠了。

窮到連幾千塊錢都拿不出來了, 而還有更驚人的。 公司財報顯示:

2015年、2016年, 公司分別淨虧損1.55億元、4.04億元;

2017年前三季度, 公司淨虧損1.15億元;

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 ST華澤賬上資金只有100多萬元;

母公司資產負債表下,

貨幣資金更是只有不到178元。

記者調查發現, 華澤真正運營總部在陝西西安。 公司前身為成都聚友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底, 陝西華澤鎳鈷金屬有限公司注入股權後借殼上市, 隨後, 股票更名“華澤鈷鎳”, 2016年3月1日起, 公司因重組事項停牌, 重組失敗後停牌至今。

陝西華澤鎳鈷金屬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我們從2016年下半年以後, 整個公司的資金鏈就斷了, 所以整個公司來說生產經營全部都停了。

工作人員介紹, 在西安的分公司下屬500多名職工的工資和社保均有拖欠, 因此職工大量流失在外自謀生路, 但並未與華澤解除勞動關係。

陝西華澤鎳鈷金屬有限公司 工作人員:總公司這邊現在大部分已經都離職了, 我們現在留在這的也就剩20來號人了。 工資沒有正常發放。 給他撐著, 最起碼讓它保住殼, 咱得有人去管。

資本市場起起落落很正常, 上市公司出現經營虧損, 也可以理解。 但記者調查發現, ST華澤走到今天這步田地, 卻並非是因為簡單的經營不善。

2016年,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對ST華澤2015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這份財報顯示,在公司18.64億元的其他應收款中,有14.97億元為違規占款。“公司巨額資金遭實際控制方、關聯企業陝西星王集團佔用”的消息就此曝光。

從ST華澤此後多份公告可以看出,董事會其他成員對這種大股東佔用資金、掏空上市公司的行為極為不滿,不過,當記者嘗試採訪一位元董事會成員時,還是遭到了拒絕。

成都華澤鈷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監事: ST華澤就是行政處罰書要準備下達了,具體時間不清楚,我就知道在最後的關頭了,馬上要下處罰書了。

近兩年,證監會立案調查和處罰了多起關聯資金佔用的案件,包括七星科技、南源電力等,但近15億元的非經營性資金佔用並不多見。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ST華澤的股票共有65669戶投資者,人均持股4224股。按照停牌前12.50元的收盤價算,平均每位投資者有52800元被套。

相關方面律師表示,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即便通過訴訟維權,也往往會面臨訴訟程式時間長、涉及人數眾多等難題;

而且此類案件的證據收集和認定,都是非常難的。

北京藍鵬(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李力:雖然說對這塊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實際情況是大股東,有些行為或者操作的方式,你要想去查或者去認定他是違法或者犯罪這個是非常難的,現實生活中。他形式上有合同,或者有供銷合同、或者有投資合同,但實際上他有一些其他的目的你還是不好界定的。

讓監管來得更猛烈一些

拜大股東所賜,一家原本有500多員工的上市公司,最後卻窮困潦倒至此。大股東輕易就能把上市公司當成自家提款機,說到底還是違規成本太低,現有法律並不能有效遏制他們的行為。目前我們能看到相關責任人可能面臨的處罰,除了市場禁入,也就是90萬元的罰款。這個數字和15億元的佔用資金相比,實在是九牛一毛。

我們期待更全方位的監管、更嚴厲的監管,讓大股東有“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忌憚,才能杜絕此類事件的屢屢發生。

2016年,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對ST華澤2015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這份財報顯示,在公司18.64億元的其他應收款中,有14.97億元為違規占款。“公司巨額資金遭實際控制方、關聯企業陝西星王集團佔用”的消息就此曝光。

從ST華澤此後多份公告可以看出,董事會其他成員對這種大股東佔用資金、掏空上市公司的行為極為不滿,不過,當記者嘗試採訪一位元董事會成員時,還是遭到了拒絕。

成都華澤鈷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監事: ST華澤就是行政處罰書要準備下達了,具體時間不清楚,我就知道在最後的關頭了,馬上要下處罰書了。

近兩年,證監會立案調查和處罰了多起關聯資金佔用的案件,包括七星科技、南源電力等,但近15億元的非經營性資金佔用並不多見。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ST華澤的股票共有65669戶投資者,人均持股4224股。按照停牌前12.50元的收盤價算,平均每位投資者有52800元被套。

相關方面律師表示,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即便通過訴訟維權,也往往會面臨訴訟程式時間長、涉及人數眾多等難題;

而且此類案件的證據收集和認定,都是非常難的。

北京藍鵬(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李力:雖然說對這塊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實際情況是大股東,有些行為或者操作的方式,你要想去查或者去認定他是違法或者犯罪這個是非常難的,現實生活中。他形式上有合同,或者有供銷合同、或者有投資合同,但實際上他有一些其他的目的你還是不好界定的。

讓監管來得更猛烈一些

拜大股東所賜,一家原本有500多員工的上市公司,最後卻窮困潦倒至此。大股東輕易就能把上市公司當成自家提款機,說到底還是違規成本太低,現有法律並不能有效遏制他們的行為。目前我們能看到相關責任人可能面臨的處罰,除了市場禁入,也就是90萬元的罰款。這個數字和15億元的佔用資金相比,實在是九牛一毛。

我們期待更全方位的監管、更嚴厲的監管,讓大股東有“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忌憚,才能杜絕此類事件的屢屢發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