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深圳GDP果然2.24萬億!常住人口一年增近62萬

深圳GDP果然2.24萬億!常住人口一年增近62萬

胡文

2月1日, 深圳市統計局官網公佈了深圳2017年經濟統計資料。

誠如此前所預披的一樣, 深圳2017年GDP達2.2438萬億元,

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三。 深圳市統計局宣佈, 初步核算並經廣東省統計局核定, 全年全市生產總值22438.39億元(含R&D支出納入GDP部分, 含深汕特別合作區), 按可比價格計算, 比上年增長8.8%。 從全年看, 經濟增速升中趨穩, 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的增速分別為8.6%、8.8%、8.8%和8.8%。

分產業看, 第一產業增加值18.54億元, 增長52.8%;第二產業增加值9266.83億元, 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13153.02億元, 增長8.8%。 因R&D支出納入GDP和深汕特別合作區計入深圳, 三次產業結構為0.1:41.3:58.6。 人均GDP達18.31萬元, 按2017年平均匯率折算為2.71萬美元。

分行業看, 工業增加值8688.26億元, 增長9.1%, 占GDP比重38.7%;建築業增加值596.50億元, 增長5.1%, 占比2.7%;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324.35億元, 增長5.2%, 占比10.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380.06億元, 增長0.9%, 占比1.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22.32億元,

增長10.5%, 占比3.2%;金融業增加值3059.98億元, 增長5.7%, 占比13.6%;房地產業增加值1882.10億元, 增長1.7%, 占比8.4%;其他服務業增加值4765.45億元, 增長16.2%, 占比21.2%。

工業生產增長加快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87.62億元, 增長9.3%, 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創2014年以來新高, 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增速分別為7.6%、7.8%、9.7%和9.3%。 從主要經濟類型來看, 股份制企業增長10.8%, 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6.3%。

前十大工業行業增加值6978.94億元, 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86.3%。 其中, 除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金屬製品業有所下降外, 其他八大行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前三大行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2%、7.5%、6.0%。

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為5743.87億元、5302.47億元,

分別增長13.1%、12.7%, 分別比上年提升4.6個、2.9個百分點, 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8個、3.4個百分點, 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71.0%、65.6%。

工業百強企業實現增加值4677.55億元, 增長10.5%, 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1.2個百分點, 工業百強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91.7%, 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8.5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57.8%。

固定資產投資超5000億元

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5147.32億元, 增長23.8%, 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創1994年以來新高。 其中, 房地產開發投資2135.86億元, 增長21.6%, 比上年回落10.4個百分點;非房地產開發投資3011.46億元, 增長25.4%, 比上年提高7.4個百分點。

全年全市基礎設施投資1163.45億元, 增長29.2%, 比上年提高8.0個百分點, 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22.6%,

比上年提升0.9個百分點。 工業投資915.89億元, 增長27.5%, 比上年提高10.4個百分點, 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352.97億元, 增長71.9%, 比上年提高56.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4235.88億元, 增長23.4%。 民間投資額2627.29億元, 增長22.5%, 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51.0%。

全年全市商品房屋銷售面積671.03萬平方米, 下降8.9%。

消費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16.19億元, 增長9.1%, 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創2015年以來新高。 其中, 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5335.28億元, 增長9.3%;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680.91億元, 增長7.3%。

全年全市商品銷售總額31486.79億元, 增長10.1%, 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 其中, 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增長56.4%, 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5.9%, 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5.5%, 日用品類增長13.6%, 通訊器材類增長7.2%, 服裝鞋帽針織類增長5.7%, 金銀珠寶類增長5.5%,

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4.4%, 書報雜誌類增長2.3%, 汽車類下降1.3%。

進出口增速扭負為正

據海關統計, 全市進出口總額28011.46億元, 增長6.4%, 比上年提高10.8個百分點, 創2014年以來新高。 其中, 出口總額16533.57億元, 增長5.5%, 比上年提高10.0個百分點;進口總額11477.89億元, 增長7.9%, 比上年提高12.1個百分點。

新興產業支撐持續增強

全年全市新興產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大未來產業)實現增加值9183.55億元(已剔除行業間交叉重複), 增長13.6%, 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 占GDP比重達到40.9%, 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其中, 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增加值4592.85億元, 增長12.5%;互聯網產業增加值1022.75億元, 增長23.4%;新材料產業增加值454.15億元, 增長15.1%;生物產業增加值295.94億元, 增長24.6%;新能源產業增加值676.40億元, 增長15.4%;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671.10億元, 增長12.7%;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2243.95億元,增長14.5%;海洋產業增加值401.45億元,增長13.1%;航空航太產業增加值146.64億元,增長30.5%;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慧裝備產業增加值639.64億元,增長15.1%;生命健康產業增加值98.12億元,增長19.5%。

還有一些重要資料如下。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32.13億元,同口徑增長10.1%,其中稅收收入2654.89億元,增長11.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94.70億元,增長9.1%。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114.74億元,增長9.4%;利潤總額2024.21億元,增長13.6%;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65.73%,比上年提升25.0個百分點。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8330.3億元,增長21.1%,營業利潤2078.1億元,增長37.2%。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1362.4億元,增長13.2%,營業利潤778.5億元,增長66.9%;互聯網和其他服務營業收入1447.5億元,增長50%,營業利潤491.3億元,增長49.5%;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1292.5億元,增長18.9%,營業利潤288.4億元,增長20.0%。

截止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69668.31億元,增長8.2%;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46329.33億元,增長14.3%。

初步統計,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252.8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15‰,死亡率為1.6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52‰。

根據以上資料,“文過是非”點評如下。

一、在2017深圳經濟中,工業增長強勁是一大亮點,從而給實體經濟的發展以充分信心,深圳正在成為跨越產業空心化擔憂的城市。其中,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又是龍頭,這是深圳堅持不懈產業升級的成果。

二、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增加值4765.45億元,增長16.2%,是所有行業中增長最快的。這預示了深圳在服務業發展方面依然擁有巨大空間。

三、包括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大未來產業的新興產業發展,未來將成為深圳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加上R&D支出納入GDP這一統計方法的改變,深圳將成為全球新興產業發展的聚集高地。

四、深圳固定資產投資首次突破5000億元規模,這將為經濟發展增添更大後勁。與此同時,房地產開發投資2135.86億,增速比上年回落10.4個百分點,但對經濟增長沒有大的影響。這預示在今年房地產調控中,深圳依然有足夠底氣。

五、來自深汕合作區的產值為47.3億元,儘管還比不上深圳任何一個區,但增長空間巨大。在產值計入深圳GDP總量後,深圳對深汕合作區的產業投入以及基礎設施將加大。深汕合作區作為一塊飛地,這是今後深圳經濟的一大看點。

五、深圳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將近7萬億元,增長8.2%,繼續位居全國第三。儘管深圳距離第二位上海的11.25萬億依然有較大差距,但增速遠遠高於上海的1.8%,差距正在縮小。

六、從人口看,深圳2017常住人口增長了61.99萬人,比2016年增加量多增了9萬人,顯示深圳對人口和人才吸引力依然不減。在二線城市普遍發力吸引人口和人才的背景下,人口持續增長將為深圳經濟保持動力。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過是非

增長12.7%;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2243.95億元,增長14.5%;海洋產業增加值401.45億元,增長13.1%;航空航太產業增加值146.64億元,增長30.5%;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慧裝備產業增加值639.64億元,增長15.1%;生命健康產業增加值98.12億元,增長19.5%。

還有一些重要資料如下。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32.13億元,同口徑增長10.1%,其中稅收收入2654.89億元,增長11.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594.70億元,增長9.1%。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114.74億元,增長9.4%;利潤總額2024.21億元,增長13.6%;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65.73%,比上年提升25.0個百分點。

全年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8330.3億元,增長21.1%,營業利潤2078.1億元,增長37.2%。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1362.4億元,增長13.2%,營業利潤778.5億元,增長66.9%;互聯網和其他服務營業收入1447.5億元,增長50%,營業利潤491.3億元,增長49.5%;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1292.5億元,增長18.9%,營業利潤288.4億元,增長20.0%。

截止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69668.31億元,增長8.2%;全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貸款餘額46329.33億元,增長14.3%。

初步統計,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252.8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15‰,死亡率為1.6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52‰。

根據以上資料,“文過是非”點評如下。

一、在2017深圳經濟中,工業增長強勁是一大亮點,從而給實體經濟的發展以充分信心,深圳正在成為跨越產業空心化擔憂的城市。其中,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又是龍頭,這是深圳堅持不懈產業升級的成果。

二、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增加值4765.45億元,增長16.2%,是所有行業中增長最快的。這預示了深圳在服務業發展方面依然擁有巨大空間。

三、包括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大未來產業的新興產業發展,未來將成為深圳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加上R&D支出納入GDP這一統計方法的改變,深圳將成為全球新興產業發展的聚集高地。

四、深圳固定資產投資首次突破5000億元規模,這將為經濟發展增添更大後勁。與此同時,房地產開發投資2135.86億,增速比上年回落10.4個百分點,但對經濟增長沒有大的影響。這預示在今年房地產調控中,深圳依然有足夠底氣。

五、來自深汕合作區的產值為47.3億元,儘管還比不上深圳任何一個區,但增長空間巨大。在產值計入深圳GDP總量後,深圳對深汕合作區的產業投入以及基礎設施將加大。深汕合作區作為一塊飛地,這是今後深圳經濟的一大看點。

五、深圳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餘額將近7萬億元,增長8.2%,繼續位居全國第三。儘管深圳距離第二位上海的11.25萬億依然有較大差距,但增速遠遠高於上海的1.8%,差距正在縮小。

六、從人口看,深圳2017常住人口增長了61.99萬人,比2016年增加量多增了9萬人,顯示深圳對人口和人才吸引力依然不減。在二線城市普遍發力吸引人口和人才的背景下,人口持續增長將為深圳經濟保持動力。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過是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