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TVB金句王卻被封殺

張繼聰遭到TVB無情封殺, 但他卻因《誇世代》獲得“TVB金句王”的稱號, 如今他投入到網劇的拍攝中, 邁進了新篇章。

張繼聰參演網劇

《誇世代》裡的張繼聰交換了身體,

這些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很有想像空間的特定環境了, 你可以說一些對白是情理之內但又是意料之外的東西, 那麼觀眾就會覺得很有趣。 ”

和《誇世代》監製陳維冠合作了多次, 張繼聰也力挺幕後團隊的實力, “劇本是一劇之本, 如果劇本沒有這樣的空間, 我們演員也很難有發揮, 就像是貧瘠的土地, 是沒有可能長出什麼東西的。 這個要歸功於每一次都遇到很好的編劇, 會刺激到我去想一些(創意)。 ”

 他懂得在娛樂圈找到身份認同

“我好像哪裡都不屬於, 其實我哪裡都屬於”

談及自己“坎坷”的跨界過往, 張繼聰用“奇妙的旅程”來概括, 他說:“我讀舞臺劇, 畢業的時候應該進劇團的, 但是我去做歌手了,

歌手那些人就當我是從演藝學院畢業的演員。 到我開始進TVB拍戲時, 別人又覺得我是歌手, 甚至很多觀眾不知道我是演員出身。 後來我去拍電影, 走來走去, 現在回到舞臺劇那邊, 那些人也不當我是演藝學院畢業的。 ”

他在樂壇、電視圈和電影圈遊走, 卻不會感覺到漂泊, 反而覺得是“老天最好的安排”。 他說:“當一個人很有標籤時, 某種程度上是局限, 你會限制了自己的角度。 就好像一個小鳥, 落到地上就只能看到地上的東西, 如果你一直在天上飛, 高空俯瞰, 你可以看到全域。 所以這些經驗, 除了累積不同的表演技巧外, 我更加體驗到不同工作的難處, 或者不同人厲害的地方。 我哪裡都不屬於, 其實我哪裡都屬於。 我少了很多標籤,

少了很多主觀的東西。 ”

有人會猜測, 張繼聰是否因為在樂壇的事業沒有起色, 才“被動”走進電視圈。 但張繼聰卻說, 主動和被動其實是個哲學問題, “人生你覺得自己很主動, 但最後你還是被動的, 冥冥中有安排。 我不會很主動去要求什麼, 或者得到什麼, 當然年輕的時候有, 30歲之後就沒有這些想法了, 我是比較隨遇而安的。 ”

 他懂得給自己找到新方向

“任何職業做到太舒服, 未必是件好事”

不久之前, 習慣了隨遇而安的張繼聰, 似乎又遇到一個“被動”事件。 他的經紀公司被指拖欠前TVB藝人佘詩曼的薪酬費用, TVB向張繼聰的老闆蕭定一追討。 消息稱, 2014年還是TVB藝人的佘詩曼, 拍攝蕭定一投資的《十月初五的月光》電影版時, 被傳因為張智霖要求改劇本而導致拍攝延期,

佘詩曼本人並無意追討“加班費”, 但TVB卻據理力爭。 最終, 這件事的受害人變成了張繼聰, 儘管當時《誇世代》還在熱播, 但身為男主角之一的他, 已經被TVB當成了透明人。

張繼聰的“躺槍”, 讓不少喜歡他的TVB觀眾感到可惜, 但他本人則已經接受了這次“封殺”, “演員的路是很難的, 一個很出色的演員都未必會得到觀眾的喜愛。 很感謝TVB給我的這段旅程, 我從來不覺得可惜, 這是一個很好的章節的完結。 接下來會在電影, 或者像《PTU機動部隊》這種合拍的網劇方面做更多作品。 ”

和新的團隊合作, 他可以找到新鮮感, 也可以學習新東西, “任何職業做到太舒服, 未必是好事來的。 我在TVB差不多6年, 明白了他們的運作和製作模式;在這邊(合拍劇)開工,

每個人都不認識, 我就要醒神一點。 每個導演的風格不同, 拍網劇的班底也不同, 我要清醒一點, 看一下人家怎麼拍。 我比較享受這種感覺, 演員就是要不停觀察, 要不然哪有那麼多靈感放到自己的角色裡面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