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看經歷長知識:暴利大師斯坦利克羅!

一、百忍成金

在很多年以前, 一位年齡剛過三十的年輕人借了一萬美元, 買了三個交易所席位(這裡沒有寫錯, 六十年代裡, 一萬美元是可以買到三個會員席位, 後來才有修正), 自己開了一家清算公司。 他急著建立名聲, 讓大家知道他是很優秀的分析師和經紀商, 於是使出忍耐的功夫, 一直等到"幾乎百分之百"的成功機會才把客戶和朋友的錢投入。

那就是糖市, 他把自己的假設檢查了一遍有一遍, 盡己所有的去研究市場、研究所有的圖形, 不管過去的還是現在的圖形, 總是看了又看。 同時也向同行討教了不少糖的操作技巧。

接著, 在他終於滿意, 認為這就是他所等待的機會時, 便開始著手工作, 包括撰寫投資分析報告和市場快訊, 經由廣告、市場研討會、個人的接洽廣為宣傳。

他不休不眠的做, 一天工作十二到十四小時-----成果終於展現在眼前,

他為客戶和自己積累龐大的糖的多頭倉位, 平均價格是2.00美分/磅左右, 看仔細------是2.00美分/磅。 這位年青人算得很精:單是麻布袋成本加上裝糖的人工就超過袋裡面所裝糖的價值, 以那麼低的價格買進, 他怎麼會賠?但是他沒有把"墨非定侓"計算進去, 市場並沒有向他所想的那樣往上爬, 反而是繼續向下……一直跌到1.33美分/磅!他眼睜睜地看著這種事情的發生, 一直在接到追繳保證金通知書更證實了市場崩跌的事實, 但他仍覺得這件事不可思議。

在這段小小的潰敗過程, 雖然輸掉了約三分之一的資金, 但他仍然相信市場正處於歷史性的底點。 而且看到職業空頭殺出的情況, 未平倉合約大在減少, 再加上檢查了長期和季節性的圖形,

尋出長期走勢的可能端倪後, 他對自己更有信心, 相信多頭走勢終會來臨的。 市場持續走平之際, 他還是緊抱倉位不放達兩年——只要不砍倉, 就沒有賠錢, 損傷的只是每一個期貨到期的換月的成本。

糖(近月期貨)月線圖

從期糖月線圖上可以看到在1967年之前期糖已從下降趨勢轉為上漲趨勢,

而克羅先生則是在上漲後的回檔過程中逐步建倉的。 這正符合他“順大勢, 逆小勢”的操作策略。 但市場沒有馬上按照他的計畫走, 反而是繼續下挫。 這時候他沒有止損出場, 沒有去死搬“截斷虧損”的教條, 而是堅持緊抱倉位長達2年之久。 這是需要何等大的信心和耐心!想想如果市場沒有後來的飆漲, 而是繼續下跌。 他損失的不僅是金錢還有時間和機會的浪費。 這與有的交易者沒有認清趨勢, 在上升趨勢快要結束時買入被套牢不同。

最後, 救兵終於來到了, 大多頭市場終於在1969年降臨, 市場突破長期的盤整開始上揚, 多頭市場持續了五年, 並於1974年達到66美分/磅的高潮,豐厚的利潤接踵而至。

(東南亞的郭鶴年也不約而同的在倫敦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大量的買入糖, 獲利頗豐, 從此奠定了糖王和富豪的地位)。

這是多麼過癮的一趟旅程!也是絕佳的教訓, 告訴我們:"操作時務必保持耐性、嚴守紀律、以及把眼光放遠。 "

在經歷了一波期糖驚心動魄的行情, 1974年5月其間,美國小麥也結束了跌勢在350美分左右見底,連續數日放量上升近40美分左右(20美分停板),轉而下滑,一路持續,幾乎將升幅全部收復,而成交量逐漸萎縮,斯坦利·克羅又重新翻看了近十年的小麥的圖表,前面操作期糖的經驗告訴他,決定性的時刻又到來了。

但是,此時手握巨倉已經令他感到心神不安,為了避免在價格回檔時使自己驚慌平倉出場,他決定出國走走,以減輕市場對他的壓力。於是8、9月間他和妻子飛到了瑞士,在郊區租了一間農屋,與世隔絕隔,不接聽電話和閱讀報紙上的商品資訊。在瑞士期間,小麥的價格起伏跌宕,最高到了558美分,浮動利潤又增加了幾十萬美元。

回到紐約後兩個星期,他又忍受不住誘惑想去感受市場的脈搏,心情又開始緊張起來,他於是決定坐船到布羅克島和新港去遊玩兩個星期。

再次返回紐約之後,他感覺到市場有些不對勁,1974年12月9日早上,傳出的利多消息,本該令市場上漲3~4美分,但開盤反而下跌2美分,價格不能隨著利多消息而上漲,克羅覺得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的時刻到了。他打電話給經紀人,要他謹慎從事,慢慢地平倉,幾個小時內,250萬手的小麥多單全部出場,總共獲利130多萬美元(當時是20世紀70年代,相當於現在的數千萬美元)。7周之後,市價下挫了1美元。

七周後,市價跌去了一美元,這歷時數月行情是他連續多年獲勝記錄的高潮:他自己個人的帳戶由1萬8千美元上升到100多萬,陸續加入的合夥投資者的資金也由64.4萬美元上升到250萬美元。平完倉當天的中午,他送給他的妻子一個驚喜:一輛非常豪華的勞斯萊斯汽車,接著他們就關閉了在紐約的辦公室,收拾行李,銷聲匿跡江湖五年之久。

這就是大師斯坦利.克羅的期貨故事。

從上述斯坦利-克羅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克羅的成功在於他能夠憑藉精湛的技術來分析市場,然後以超人的意志堅定不移地執行交易。為了避免情緒的干擾,甚至不惜用鴕鳥政策,眼不見心不煩。這與有的交易者套牢後抱著“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不同。

但有人要問:為什麼斯坦利.克羅不在最高價時平倉呢?其實行情的最高價和最低價是不可預測的,如果沒有如此的堅持原則(破50%回檔才平倉)和耐性,盲目的去摸頂,就不會在驚心動魄和匪夷所思的高價中(糖價翻了33倍)賺到更多巨額的利潤了。

二、在贏時退場,力求簡單的交易!

斯坦利.克羅1960年進入全球金融中心華爾街。他在華爾街的33年之中,一直在期貨市場上從事商品期貨交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商品期貨暴漲行情中(也就是上文中講述的行情),用1.8萬美元獲利100萬美元。歲月流逝,財富積累,斯坦利·克羅帶著他在華爾街聚集的幾百萬美元,遠離這一充滿競爭的市場,漫遊世界,獨享人生。5年的遊歷中,斯坦利·克羅潛心研究經濟理論及金融、投資理論,並先後出版了5本專著,其中最著名的是《克羅談投資策略》。

(編者曾經給大家推薦過這本書,建議大家看看。《克羅談投資策略》:一本薄但全是精華的書!)

1981年之後他重返華爾街,並逐漸把目光移向亞洲,因為他相信21世紀將是亞洲的金融世紀。20世紀90年代他來到了香港投資公司,1998年到北京擔任投資顧問。他認為亞洲的交易者具有成功的潛質,很有進取心,充滿勇氣,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交易者。然而他們也有需要克服的缺點:當市場反轉時仍傾向於固執頭寸,不肯止損。

在他的投資生涯中,他對期貨投資的成功經驗首先強調的就是:期貨市場就像在非洲的原始森林,最重要的是求生存。判斷趨勢錯誤時就立即砍倉出場。風險控制和約束才是期貨投資成功的關鍵。參加期貨交易的朋友必須時刻牢記:市場永遠是對的!

他認為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市場哲學或者投資策略,都應該有控制風險的工具或者理念。他這種能有效控制風險的工具或理念被人們稱為墨菲法則。

墨菲法則的核心意思則是:當你擔心事情會朝著對你不利的方向發生時,結果往往很可能比你擔心的還要糟糕。

很多人對斯坦利·克羅能捕捉到超級大行情相當佩服,但最關心的是斯坦利·克羅是用什麼分析方法入市,斯坦利·克羅說,他主要是依靠技術分析法,研究大量的長期圖表和季節性的週期,他的座右銘是“KISS“。這並非是他生性愛談戀愛,KISS其實是“Keep It Simple,Stupid”的縮寫,意思就是說:務求簡單,簡單到不必用大腦的地步,不必迷信複雜的技術分析法。斯坦利·克羅操作期貨之所以那麼成功,靠的就是這點。像古龍武俠小說裡的李尋歡,簡單直接且快而准的一刀封喉,比任何複雜的武功都有效,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1999年,斯坦利.克羅病逝。

永遠牢記克羅最著名的一句話:只有時刻惦記著損失,利潤才可以照顧好他自己!

期贏家

笑笑

1974年5月其間,美國小麥也結束了跌勢在350美分左右見底,連續數日放量上升近40美分左右(20美分停板),轉而下滑,一路持續,幾乎將升幅全部收復,而成交量逐漸萎縮,斯坦利·克羅又重新翻看了近十年的小麥的圖表,前面操作期糖的經驗告訴他,決定性的時刻又到來了。

但是,此時手握巨倉已經令他感到心神不安,為了避免在價格回檔時使自己驚慌平倉出場,他決定出國走走,以減輕市場對他的壓力。於是8、9月間他和妻子飛到了瑞士,在郊區租了一間農屋,與世隔絕隔,不接聽電話和閱讀報紙上的商品資訊。在瑞士期間,小麥的價格起伏跌宕,最高到了558美分,浮動利潤又增加了幾十萬美元。

回到紐約後兩個星期,他又忍受不住誘惑想去感受市場的脈搏,心情又開始緊張起來,他於是決定坐船到布羅克島和新港去遊玩兩個星期。

再次返回紐約之後,他感覺到市場有些不對勁,1974年12月9日早上,傳出的利多消息,本該令市場上漲3~4美分,但開盤反而下跌2美分,價格不能隨著利多消息而上漲,克羅覺得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的時刻到了。他打電話給經紀人,要他謹慎從事,慢慢地平倉,幾個小時內,250萬手的小麥多單全部出場,總共獲利130多萬美元(當時是20世紀70年代,相當於現在的數千萬美元)。7周之後,市價下挫了1美元。

七周後,市價跌去了一美元,這歷時數月行情是他連續多年獲勝記錄的高潮:他自己個人的帳戶由1萬8千美元上升到100多萬,陸續加入的合夥投資者的資金也由64.4萬美元上升到250萬美元。平完倉當天的中午,他送給他的妻子一個驚喜:一輛非常豪華的勞斯萊斯汽車,接著他們就關閉了在紐約的辦公室,收拾行李,銷聲匿跡江湖五年之久。

這就是大師斯坦利.克羅的期貨故事。

從上述斯坦利-克羅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克羅的成功在於他能夠憑藉精湛的技術來分析市場,然後以超人的意志堅定不移地執行交易。為了避免情緒的干擾,甚至不惜用鴕鳥政策,眼不見心不煩。這與有的交易者套牢後抱著“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不同。

但有人要問:為什麼斯坦利.克羅不在最高價時平倉呢?其實行情的最高價和最低價是不可預測的,如果沒有如此的堅持原則(破50%回檔才平倉)和耐性,盲目的去摸頂,就不會在驚心動魄和匪夷所思的高價中(糖價翻了33倍)賺到更多巨額的利潤了。

二、在贏時退場,力求簡單的交易!

斯坦利.克羅1960年進入全球金融中心華爾街。他在華爾街的33年之中,一直在期貨市場上從事商品期貨交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在20世紀70年代初的商品期貨暴漲行情中(也就是上文中講述的行情),用1.8萬美元獲利100萬美元。歲月流逝,財富積累,斯坦利·克羅帶著他在華爾街聚集的幾百萬美元,遠離這一充滿競爭的市場,漫遊世界,獨享人生。5年的遊歷中,斯坦利·克羅潛心研究經濟理論及金融、投資理論,並先後出版了5本專著,其中最著名的是《克羅談投資策略》。

(編者曾經給大家推薦過這本書,建議大家看看。《克羅談投資策略》:一本薄但全是精華的書!)

1981年之後他重返華爾街,並逐漸把目光移向亞洲,因為他相信21世紀將是亞洲的金融世紀。20世紀90年代他來到了香港投資公司,1998年到北京擔任投資顧問。他認為亞洲的交易者具有成功的潛質,很有進取心,充滿勇氣,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交易者。然而他們也有需要克服的缺點:當市場反轉時仍傾向於固執頭寸,不肯止損。

在他的投資生涯中,他對期貨投資的成功經驗首先強調的就是:期貨市場就像在非洲的原始森林,最重要的是求生存。判斷趨勢錯誤時就立即砍倉出場。風險控制和約束才是期貨投資成功的關鍵。參加期貨交易的朋友必須時刻牢記:市場永遠是對的!

他認為每個人都應當有自己的市場哲學或者投資策略,都應該有控制風險的工具或者理念。他這種能有效控制風險的工具或理念被人們稱為墨菲法則。

墨菲法則的核心意思則是:當你擔心事情會朝著對你不利的方向發生時,結果往往很可能比你擔心的還要糟糕。

很多人對斯坦利·克羅能捕捉到超級大行情相當佩服,但最關心的是斯坦利·克羅是用什麼分析方法入市,斯坦利·克羅說,他主要是依靠技術分析法,研究大量的長期圖表和季節性的週期,他的座右銘是“KISS“。這並非是他生性愛談戀愛,KISS其實是“Keep It Simple,Stupid”的縮寫,意思就是說:務求簡單,簡單到不必用大腦的地步,不必迷信複雜的技術分析法。斯坦利·克羅操作期貨之所以那麼成功,靠的就是這點。像古龍武俠小說裡的李尋歡,簡單直接且快而准的一刀封喉,比任何複雜的武功都有效,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1999年,斯坦利.克羅病逝。

永遠牢記克羅最著名的一句話:只有時刻惦記著損失,利潤才可以照顧好他自己!

期贏家

笑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