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南京12座城門掛上“金箔春聯”,引故宮院長單霽翔點贊:有創意!

今天上午, 南京中華門城堡掛上了一對紅彤彤的巨幅春聯, 幾乎佔據了城牆高度的5/6。

春聯上寫著:“四十年豹變鼎新, 善政暖人心,

笑傲乾坤瞻北斗;九萬里龍騰致遠, 春風滋國脈, 激昂歲月振中華。 ”

據說, 這是專家學者從海內外對聯愛好者5000多人創作的6000余副春聯中, 精心挑選出的對子。

仰望春聯, 真是霸氣啊!

這個春聯不僅大, 而且“含金量”十足。

沒錯, 是真金!這對春聯創造性地結合了金箔元素。


承擔春聯金箔製作的技術團隊是來自南京金箔集團的工匠, 他們經過3個月的試驗, 最終採取了灑金的方式來實現金箔與春聯的融合, 使春聯氣勢磅礴更添華麗范兒。

之所以採用灑進工藝, 是因為單個面積相對小一點, 受熱脹冷縮的影響幾乎沒有,

同時在效果上也非常不錯, 光線的反射率很高, 看起來金光閃閃, 像一個個翩翩起舞的精靈。

當然金箔可不只是作為藝術品的點睛之筆, 它高大上的履歷說出來每一個都“舉世無雙”。

南京有2500多年生產金箔歷史, 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前集中著全國70%、世界60%的金箔生產量, 年創工業總產值15.6億元。

正在進行中的故宮養心殿保護修繕項目, 就用到了南京金箔。

這兩天,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還再次來到南京, 他沒有去南京博物院, 而是去了南京金箔集團車間考察金箔製作工藝。

當他聽聞明城牆掛金箔春聯的創意時, 也點了一個大大的贊:“這是非常好的形式, 結合了多種傳統文化!”

養心殿修復之所以要用南京金箔, 原因是早在明清時期, 故宮裡的雕樑畫棟以及皇室龍袍錦衣所用金箔均產自南京。

1969年的那次故宮大修, 故宮用了6公斤的南京金箔。 從2002年開始的故宮大修, 共使用南京金箔約247萬張, 價值超過2000萬元, 午門、太和門、神武門、壽康宮、慈甯宮等修繕工程均以專用金箔修繕。

於是近50年的故宮修繕工作, 用的都是南京金箔。

除了故宮,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布達拉宮、少林寺等國家級建築修復建造工程所用的金箔,也全來自南京。

更厲害的是,香港、澳門回歸時,國務院贈送的大禮“永遠盛開的紫荊花”、“盛世蓮花”都用的南京金箔貼金製作。

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今年是南京城牆連續第3年在城門上掛春聯,除了中華門,接下來幾天,集慶門、太平門、武定門、中山門、清涼門、解放門等11座城門也將陸續掛上巨幅金箔春聯。

“申遺”一直是最近幾年南京城牆最重要的使命。

2016年,聯合參與“中國明清城牆”申遺專案的八個城市——南京、西安、荊州、襄陽、臨海、壽縣、興城、鳳陽,已將申遺文本遞交國家文物局,隨後會遞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9年,“中國明清城牆”申遺專案將會出結果。

連續3年在城牆上掛春聯,出發點之一便是助力“中國明清城牆”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而讓金箔登上城門春聯,更能通過傳統文化元素的疊加,讓人們更加關注明城牆。

在這至關重要的一年,顯然要靠金箔給城牆加分。

明清時期,金箔靠裝點皇室龍袍和官衣,與城牆有過親密的接觸。如今,金箔通過跨界春聯,與城牆再相遇。

所長真心覺得,我們的傳統文化之間需要更多的融合互動。

祝福“中國明清城牆”申遺成功!

除了故宮,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布達拉宮、少林寺等國家級建築修復建造工程所用的金箔,也全來自南京。

更厲害的是,香港、澳門回歸時,國務院贈送的大禮“永遠盛開的紫荊花”、“盛世蓮花”都用的南京金箔貼金製作。

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今年是南京城牆連續第3年在城門上掛春聯,除了中華門,接下來幾天,集慶門、太平門、武定門、中山門、清涼門、解放門等11座城門也將陸續掛上巨幅金箔春聯。

“申遺”一直是最近幾年南京城牆最重要的使命。

2016年,聯合參與“中國明清城牆”申遺專案的八個城市——南京、西安、荊州、襄陽、臨海、壽縣、興城、鳳陽,已將申遺文本遞交國家文物局,隨後會遞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9年,“中國明清城牆”申遺專案將會出結果。

連續3年在城牆上掛春聯,出發點之一便是助力“中國明清城牆”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而讓金箔登上城門春聯,更能通過傳統文化元素的疊加,讓人們更加關注明城牆。

在這至關重要的一年,顯然要靠金箔給城牆加分。

明清時期,金箔靠裝點皇室龍袍和官衣,與城牆有過親密的接觸。如今,金箔通過跨界春聯,與城牆再相遇。

所長真心覺得,我們的傳統文化之間需要更多的融合互動。

祝福“中國明清城牆”申遺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