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很多人鍾情于雲南古城建水?

建水是位於雲南南部, 紅河中游北岸的一個縣城。 建水土地廣闊, 氣候溫和, 早在舊石器時代, 就有人類活動的遺跡, 古已有“糧蔗之鄉”的稱謂。 百里滇山, 十裡壩子, 三裡古城。 三箭之地一寺, 五箭之隔一廟, 七裡之遙一橋, 八裡之遠一塔。 這些寺寺塔塔有如章章節節歌歌曲曲, 記述和頌揚著建水悠久光輝的歷程。 建水歷史上文風盛行, 古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譽。 元代初期創建文廟廟學, 明朝以後又相繼建學政考棚、州學、書院、府學等等, 成為滇南最高學府。 學風興盛, 文名鵲起。 明清開科取士, 有時雲南一榜舉人中,

臨安學士竟占半榜之多, 故又有“臨半榜”的美稱。

彩雲之南, 有一座古韻悠長的, 歷史文化名城, 及國家重點名勝區的邊陲城鎮。

全國的名城古鎮中, 能同時獲得這兩項桂冠的並不多, 但建水得到了。

建水深藏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 民族風情以及眾多的、至今保留完好的古建築、古文物、古遺風等十分豐富。

那裡有四個城門, 而每個城門都有特色:東門有雄關樓、西門有井源泉、北門有山巒秀、南門有溪水流, 風光各異。

城中文物眾多, 四處飄逸著古風, 遍地散發著古韻, 真有看不盡的美景, 說不完的往事。

因此我對建水神往已久, 苦於不能成行。 這次終於如願以償。

我們是從東門進入建水。 老遠就看到了, 有“小天安門”之稱的朝陽樓, 其風格, 與北京天安門如出一轍。 卻比北京天安門早建28年, 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雖歷經多次戰亂和地震, 仍舊巍然屹立。

建造朝陽樓的工匠是師傅, 建造天安門的工匠是徒弟, 所以朝陽樓是三層, 天安門只有兩層。 這是古人師徒之間, 尊師重道的禮讓表現。

“小天安門”正面頂層飛簷下, 懸掛著“雄鎮東南”四字的楷書巨匾, 為清代書法家塗日卓所寫, 雖然筆力雄健剛勁, 但並非極品。

背面頂層飛簷下懸掛的是“飛霞流雲”四個繁體狂草。 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狂草筆法龍飛鳳舞, 瀟灑飄逸。 很像是唐代書法大家懷素的傑作。 因為草書中, 我最崇拜的就是懷素的狂草, 所以熟悉他的墨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