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5分鐘帶你穿越8000年,寒假提升孩子傳統文化最佳紀錄片來了!

-1-

《如果國寶會說話》

“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 請注意查收。 ”

“國寶留言持續更新, 請注意查收。 ”

什麼情況?國寶活了?還留言, 要不要來個脫口秀?

剛剛開年, 央視又放大招, 惶惶百集, 一百件文物重器自己站到台前, 開口說起悠悠歷史。

雖然央視的出身決定了它的正式海報是這樣的。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

走近看卻發現裡面的畫風竟然是這樣的。 如果國寶會說話, 它們會說些什麼呢?

你們究竟是國寶還是活寶?古鏽的外表下藏著一顆萌炸了的心。 央視你確定拍的是紀錄片嗎?

其實攝製組很辛苦, 攝製組足跡遍佈全國, 拍攝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 50餘處考古遺址。 可是最終卻四兩撥千斤地用短片的形式來呈現國之重器, 完全卸去了歷史的厚重感, 也沒有獵奇和神秘感的渲染, 更避免了高冷的學術詞彙, 就連解說都捨棄了黃土地般的厚重腔,

顯得輕靈巧致。

一句話, 這片子看起來一點不累。

擔心它不像動畫片那樣吸引人?來看看下面幾個片段。

現代的笛聲什麼樣?

一千年前的笛聲什麼樣?

九千年前用仙鶴腿骨製成的笛子吹出來的聲音又什麼樣?

就不信你不好奇。

最早龍的形象是蜷曲的, 很像小北鼻在媽媽肚子裡的樣子

——那它的媽媽是誰?

仿佛聽到了面對神提問的大人內心崩塌的聲音。

最後要告訴大家,雖然長達一百集,但每集只有5分鐘的內容,短小精悍,不傷眼,更節約時間!

-2-

《故宮100》

這部片子,視角寬闊、底蘊深厚。

看看古代學霸們的終極夢想。春末夏初,科舉考試的最後一關“殿試”在紫禁城結束,考試的前三名:狀元、榜眼和探花,接受皇帝的接見後走出皇宮,享用了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走過的道路,這是天下讀書人夢境中最漫長的一段路。

愛哭的不一定是壞孩子,光緒帝小時候就很愛哭。溫書的時候,突然哭了起來,不知道為什麼。飯前讀書的時候又哭了。每到這時候,他的老師翁同龢多是給予鼓勵,這樣的老師應該一人發一個。

喜歡哼哼哈嘿的孩子,可以借著片子過把得勝將軍癮。

一場慘烈的戰爭後,戰敗者被千里迢迢押解到京師,當做戰俘在午門獻給皇帝,這個儀式叫“獻俘禮”。成千上萬的戰俘,顫抖著跪在廣場上,不敢抬頭。午門城樓的最高處,皇帝端坐。威嚴的氣勢中,君王忽然粲然一笑,下令赦免。

-3-

《我在故宮修文物》

皇宮裡的手工課是什麼樣子?剪刀、膠水、刷子、筆,鑷子、錘子、放大鏡,都能用來修復價值連城的文物。原來做手工也可以是一種職業。

這部片記錄的是故宮裡的文物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生活故事,內容涵蓋了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各個領域。

小孩子也許不理解文物的歷史價值,可是對那些美麗的物件敲敲打打、描描畫畫的過程,一定是他們感興趣的。

友情提示:把家裡的貴重物品藏好,修理工具收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4-

《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故宮》的原班人馬進入首次對華人媒體全面開放拍攝的盧浮宮,就有了深入探索東西方文化的12集大型紀錄片。畫面、音樂、配音一如既往地無可挑剔。

全球化時代的孩子,不必再經歷幾百年前不同文化間幼稚的相互猜測與模仿,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很容易地構建起全球化的視野。紀錄片也是他們的管道之一。

這部片子的片時較長(40多分鐘一集),敘述方式也較為成人化。建議分段給孩子看,覺得厭倦就停下。不需要看懂,只需要初步認識一些東西方文化符號,對兩種文化的形貌特徵有個大致的認識,明白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5-

《大唐西遊記》

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它的歷史原型是什麼樣的?那些故事究竟有幾分真假?這部紀錄片會告訴你答案。

《大唐西域記》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它給唐王朝帶來了什麼?

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師,動畫又是通往孩子內心最好的媒介,這樣的片子當然受歡迎。

-6-

《漢字五千年》

天地人口手,上下左中右。

正在識字啟蒙期的孩子,如果能夠對這種文字的由來和演化有更多一些的瞭解,對於漢字自然會多一分親近感。漢字所包含的東方造字法——具象、隱喻和會意,也更符合孩子的思維方式。

關於上古造字的傳說撲朔迷離,動物的甲骨、青銅器、竹片、絹帛都曾經被用來寫字,這些具象化的敘述比起橫豎撇捺的死記硬背來不知好玩多少。

片子採用成人化的敘述方式,兼具學術口吻,適合年齡較大並有適當古代歷史基礎的孩子。篇幅長,可以分段觀看。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留下了許多讓世人驚歎的文化寶藏。用一種孩子喜歡且接受的方式,讓孩子生髮對民族文化的探究、熱愛之情,提升傳統素養,文化自信,寓教於樂,何樂而不為呢?

很像小北鼻在媽媽肚子裡的樣子

——那它的媽媽是誰?

仿佛聽到了面對神提問的大人內心崩塌的聲音。

最後要告訴大家,雖然長達一百集,但每集只有5分鐘的內容,短小精悍,不傷眼,更節約時間!

-2-

《故宮100》

這部片子,視角寬闊、底蘊深厚。

看看古代學霸們的終極夢想。春末夏初,科舉考試的最後一關“殿試”在紫禁城結束,考試的前三名:狀元、榜眼和探花,接受皇帝的接見後走出皇宮,享用了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走過的道路,這是天下讀書人夢境中最漫長的一段路。

愛哭的不一定是壞孩子,光緒帝小時候就很愛哭。溫書的時候,突然哭了起來,不知道為什麼。飯前讀書的時候又哭了。每到這時候,他的老師翁同龢多是給予鼓勵,這樣的老師應該一人發一個。

喜歡哼哼哈嘿的孩子,可以借著片子過把得勝將軍癮。

一場慘烈的戰爭後,戰敗者被千里迢迢押解到京師,當做戰俘在午門獻給皇帝,這個儀式叫“獻俘禮”。成千上萬的戰俘,顫抖著跪在廣場上,不敢抬頭。午門城樓的最高處,皇帝端坐。威嚴的氣勢中,君王忽然粲然一笑,下令赦免。

-3-

《我在故宮修文物》

皇宮裡的手工課是什麼樣子?剪刀、膠水、刷子、筆,鑷子、錘子、放大鏡,都能用來修復價值連城的文物。原來做手工也可以是一種職業。

這部片記錄的是故宮裡的文物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生活故事,內容涵蓋了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各個領域。

小孩子也許不理解文物的歷史價值,可是對那些美麗的物件敲敲打打、描描畫畫的過程,一定是他們感興趣的。

友情提示:把家裡的貴重物品藏好,修理工具收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4-

《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故宮》的原班人馬進入首次對華人媒體全面開放拍攝的盧浮宮,就有了深入探索東西方文化的12集大型紀錄片。畫面、音樂、配音一如既往地無可挑剔。

全球化時代的孩子,不必再經歷幾百年前不同文化間幼稚的相互猜測與模仿,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很容易地構建起全球化的視野。紀錄片也是他們的管道之一。

這部片子的片時較長(40多分鐘一集),敘述方式也較為成人化。建議分段給孩子看,覺得厭倦就停下。不需要看懂,只需要初步認識一些東西方文化符號,對兩種文化的形貌特徵有個大致的認識,明白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5-

《大唐西遊記》

西遊記的故事家喻戶曉,它的歷史原型是什麼樣的?那些故事究竟有幾分真假?這部紀錄片會告訴你答案。

《大唐西域記》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它給唐王朝帶來了什麼?

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師,動畫又是通往孩子內心最好的媒介,這樣的片子當然受歡迎。

-6-

《漢字五千年》

天地人口手,上下左中右。

正在識字啟蒙期的孩子,如果能夠對這種文字的由來和演化有更多一些的瞭解,對於漢字自然會多一分親近感。漢字所包含的東方造字法——具象、隱喻和會意,也更符合孩子的思維方式。

關於上古造字的傳說撲朔迷離,動物的甲骨、青銅器、竹片、絹帛都曾經被用來寫字,這些具象化的敘述比起橫豎撇捺的死記硬背來不知好玩多少。

片子採用成人化的敘述方式,兼具學術口吻,適合年齡較大並有適當古代歷史基礎的孩子。篇幅長,可以分段觀看。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留下了許多讓世人驚歎的文化寶藏。用一種孩子喜歡且接受的方式,讓孩子生髮對民族文化的探究、熱愛之情,提升傳統素養,文化自信,寓教於樂,何樂而不為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