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看《暮雲深》之前,大家都覺得《琅琊榜》挺好的

說到權謀,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琅琊榜》中的梅長蘇。 運籌帷幄,

攪弄風雲。 但很多人不知道, 早在

2005年, 就有一篇權謀小說《暮雲深》風靡火爆, 書中人物陌楚狄甚至一度成為晉江論壇“引戰王”。 他雖體弱多病, 卻計謀深厚。 他將六皇子党核心人物方杜若的把柄透露給朝廷命官越臨川, 卻在皇帝和六皇子面前為方杜若求情以免死罪, 既削弱了六皇子党的勢力, 又賺足了六皇子的人情, 還合了聖上的心意。

越臨川在早朝上遞上了弄碧事件的摺子, 皇帝大略翻了翻, 看到“方杜若”三字, 眉頭一緊, 不動聲色地抬頭瞟了一眼自己的六兒子。

為他親傳旨意, 為他下令屠城, 為他夜鬧大理寺, 今日又要為他折騰出些什麼事來。

“此事已得確證?”

越臨川立在殿心道:“回稟陛下, 弄碧如今押在天牢, 方大人對此事前後供認不諱, 人證口供俱在, 事已定實。 ”

“按律判來該當何罪?”

“包庇謀反, 私縱死囚。 ”

“當何刑罰?”

“輕則斬, 重則剮。 ”

殿中一片抽泣之聲。

丞相史淵出列道:“方杜若素日敦良守紀, 為人為官多有口碑, 此事恐有隱情, 望陛下明察。 ”

“寡人知道他是你史台輔門生, 是否也算隱情啊?”

一句入耳, 史淵思及宋新儒與蘇瑾謙科舉朋黨的案子, 不敢再做他言。

皇帝道:“方杜若為方平居養子, 其父于我朝有功, 可按輕施刑, 著——”

“父皇。 ”毓清此時出列叩首。

皇帝暗暗有些頭痛,

只道:“講。 ”

“當日兒臣執掌長安治安, 盧府亦由兒臣手下兵丁看管, 方杜若放人出城, 全因兒臣疏忽瀆職, 肯請父皇同罰。 ”

“瀆職與縱囚輕重有別, 罰你半歲俸銀, 著方杜若——”

“父皇, 方杜若一介書生, 若非兒臣監管不嚴, 斷不能將人犯放出, 輕罪在他, 重罪在我。 ”

“他是當朝四品、朝廷命官, 知法犯法到如此地步, 罪行仍輕?”

“兒臣身為皇子, 當為朝堂表率, 更不應將己罪推與他人。 ”

皇帝見他以私廢公無理取鬧, 氣得嘴唇發白, 然而天家不睦朝堂不穩, 不好當堂因私情教訓兒子, 只道:“先前你征盧衡時, 他道與盧衡有舊, 前往勸他息兵, 誰料盧衡兵敗, 他竟縱出盧衡的唯一子息, 想他勸盧衡息兵是假, 為盧衡留後路是真。 如今寡人赦他謀反重罪,

給他個痛快斬刑, 你還嫌寡人罰得不夠輕?”

“父皇若不肯按罪施刑, 唯有父皇罰他, 兒臣罰己。 ”

聲音淡淡出口, 以命相逼。

文武百官此時全不敢喘半聲粗氣, 只恨三殿下出京辦差, 又盼殿中地板能突然多出一個洞來, 集體進去避避風頭。

皇帝怒目瞪著毓清, 面色青白不定。 他原下定決心必殺方杜若, 如今卻怕傷及愛子性命, 心中一時怒, 一時痛, 話已出口, 又無回轉餘地, 怒火愁火燒得病體難持, 只得倚在龍案上略做緩衝。 禮部排首一人這時行至殿中, 施禮道:“陛下, 請容微臣進言。 ”

皇帝坐直身形, 話音勉力出口:“講。 ”

“微臣以為, 方大人不可殺。 ”

此言一出, 殿中一片竊語之聲。

“⋯⋯為何不可?”

“回稟陛下, 一則近日益州大旱, 天降蝗災, 值此之際, 不可濫動生殺驚惹天怒。

二則方大人素日勤勉, 深諳工部政務, 治理黃河興修田渠多建功績, 貿然殺之, 痛失國才。 三則方大人自幼參佛, 此次私放人犯應為一時慈悲, 盧衡當日扣方大人為質, 險些將他殺害, 可見二人並無勾連。 四則人犯如今已然追回, 朝廷隱患已絕, 方大人此舉並未釀成大錯。 五則方老將軍昔年為陛下至交, 于我朝我國功勳卓著, 若其子當恕不恕, 恐老臣寒心。 ”

天理至國法, 國法至人情, 絲絲入扣鞭辟入裡。 一言既畢, 殿中默然, 百官皆暗自心道不愧禮部尚書陌楚荻。

皇帝暗暗吐出一口氣來, 心中對這個敢於此時出頭的臣子平添幾分感念, 向陌楚荻道:“依你之見, 此事如何處理?”

“禮部下屬鴻臚寺尚缺一名可使吐蕃的寺丞,

方大人修佛日久, 精通漢藏經典, 正堪此任。 ”

連降五級, 遠放天邊, 誠為現下最好的安排。 皇帝揚聲道:“准。 ”

一錘定音。 毓清低頭跪在地上, 放鬆了肩膀。 越臨川轉頭看著陌楚荻, 見那人素淨的臉色, 水一樣淡。

部分內容選自晉江大神戎葵開山之作《暮雲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