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關於康美藥業問題的討論!

關於您提出的這幾個問題, 一直以來也都是我在思考的, 在投資康美藥業的過程中比較令人疑惑的幾個點。 這裡我說說我自己的理解, 供參考:

1、醫院的建設和並購, 一是間接獲得並永久壟斷這家醫院藥品銷售的管道, 其利益是可以迅速體現的, 二是獲得直接的醫院投資回報, 例如投資梅河口中心醫院, 每年就可以獲得醫院收入的10%作為管理費, 這也是非常穩定的收益。 象並購梅河口中心醫院、通城人民醫院這樣的區域核心醫院, 是很多醫藥企業求之而不得的機會, 康美能拿下來, 是其綜合實力的體現。

由於醫院是一個半企業半行政機構, 牽扯的利益太多, 每一單收購的進行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克服很多障礙, 所以, 不是康美的擴張太激進, 而是想快都快不起來。 2017年的擴張速度遠遠低於預期。

2、康美近年來收購了很多醫療器械公司, 如果你跟蹤一下其收購的操作, 就發現他每一個並購的規模都不大, 而且溢價很小。 康美一般都是先和政府、醫院談好合作項目, 然後再以最低的代價收購當地的擁有經營牌照的小企業, 並購成功再注入資源和項目將並購回來的這些小企業做大。 和瑞康醫藥那種直接並購有一定規模的醫藥企業的模式相比, 康美這種操作發展速度慢, 但成本低, 穩妥。 再結合之前和公司溝通時,

他們提到因為價格問題放棄了很多並購的機會, 以及一直不願意花大錢去做廣告推廣等情況, 我覺得康美藥業的管理層的經營風格是偏於保守的, 每一筆錢花出去之前都要算清楚回報, 他們不是那種為了獲得某個機會就不惜代價去做的人。

3、藥品貿易和智慧藥房, 難的是怎樣獲得合作機會, 真的到了開始做的時候, 以康美的實力和經驗, 其實也就沒什麼難度了。

4、康美的中藥材貿易, 並不是簡單的轉手買賣, 而是從最早的種苗培育和中藥材種植等環節就開始介入了, 中間還涉及很多與農戶的交收、質檢、分揀、粗加工、倉儲和物流等環節, 整個經營週期很長, 環節也多, 30%的毛利並不過分。 同時, 康美管理著中國最大的中藥材市場和電子交易平臺,

對資訊的掌握也最多最及時, 這對他獲得貿易收益是有保障的。 康美掌握的中藥材資源, 首先滿足自用, 然後才是貿易。 這幾年自營的中藥飲片的發展速度快了, 中藥材貿易的規模也就小了, 估計就是由內部的資源調配造成的。

5、康美涉足藥材種植, 主要是通過和農戶合作的方式, 便於對藥材品質的管理和獲得穩定的貨源。 對部分珍稀藥材, 康美也會參與到種苗研發和種植技術的研究。 例如平地栽參技術就獲得很大的發展。

6、隨著康美業務規模越來越大, 越來越複雜, 鏈條越來越長, 管理難度確實也會越來越大。 這是他未來的一個難點, 暫時也沒看到更多關於這個問題的報導,

而且從經營效率上來看也還可以, 所以暫時就選擇相信管理層吧。

7、關於康美的融資, 有兩方面的擔心, 一是擔心他擴張太快, 資金跟不上, 二是奇怪他為什麼寧可承擔很大的利息成本也要保證賬上資金的極度充裕。 如果前面說的很多專案的推進進度實際上慢于康美的預期的觀點是成立的, 同時康美已經提前為此準備好了資金, 那麼, 康美賬上的資金是超過了它的實際需要的, 並為此支付了很多的閒置資金成本。 作為局外人, 我們無從知道康美的資金計畫是怎麼安排的, 但相信這一切肯定是管理層通過對業務發展需要和資金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後權衡和取捨的結果。 這裡只能選擇信還是不信,

沒什麼好解釋了, 是對是錯, 只能由結果來評判。

8、關於競爭, 一直都有。 康美能脫穎而出, 說明他有優勢, 而且隨著企業實力越來越強, 市場越來越規範, 康美的優勢會越來越突出。 在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產業鏈上, 暫時也看不到強有力的挑戰者。 而在大健康全生態模式的助力下, 康美獲得的藥品銷售管道(藥房託管、藥事延伸服務和醫院並購等)也是有相當的穩定性的, 管道拿下來, 利潤就有保障了。 全生態模式, 使康美的競爭維度高出對手一個維度, 一個市場拿下來。 就很難再有對手可以和他爭了, 這種地位是非常超然的。 我覺得未來比較理想的模式是康美藥業的規模越來越大, 成本越來越低, 然後在保證一定淨利率的情況下毛利率適度降低, 是企業在獲取利潤的同時,提高競爭門檻,也貢獻更大的社會效益。

關於企業的思考,往往都是在資訊不完全的情況下提出自己的一種假說,努力為許多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找答案,試圖自圓其說。錯漏之處不可避免,請隨時指正。

雖然我個人也是康美的小股東,但還是客觀提示一下康美藥業存在的風險,供大家探討,投資就得知道利弊,才能做到進退有度。市場裡談康美優勢的文章不少,但談缺點和風險的不多。

康美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激進擴張帶來的冒進風險。我個人觀察一年多,僅就去年一年,康美先後與不下15個地方政府簽署了規模龐大的投資協定,包括醫院建設、藥材種植、藥物配送、智慧藥房等。此外還涉及了多家醫療器械企業的收購。自建偏重於重資產,資金投入需求大,運營費用高,暫時看不到產出;收購溢價高,賣方不會便宜賣,而且未來也需要有效的整合。這麼極速的擴張一方面有利於搶佔先機,尤其是智慧藥房,已經搶的先機。但是,激進的擴張無疑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我想,企業領域激進擴張帶來失敗的案例已經舉不勝舉了。二是融資能力的考驗。大規模投入需要資金的來源。目前康美的擴張資金,一方面來自於利潤留存,但這方面“遠水難解近渴”,因為本身利潤裡現金含量一般,另一方面主要靠貸款、發債、股權質押。貸款和發債規模增長比較快,凸顯了資金需求的急切。大股東康美實業持股16.4億股,目前質押了13.2億股。三是競爭帶來的毀滅。這個屬於常態風險,每個企業都會面對。康美是中藥飲品的龍頭企業,但到目前市場佔有率僅僅3%左右,這個市場集中度很低,集中度低的市場意味著競爭激烈,競爭沒有秩序。四是藥材貿易的高毛利迷惑。藥材貿易在康美藥業收入中占比較大,而且毛利率也不低。一進一出,毛利率這麼高,我也比較迷惑。由於是局外人,不熟悉內裡,很難摸清真實原因。但這方面的懷疑,市場裡始終有,但公司至今未能解開謎團。期待有真正接觸公司貿易業務的同仁給予指點!(作者:金楓海客)

是企業在獲取利潤的同時,提高競爭門檻,也貢獻更大的社會效益。

關於企業的思考,往往都是在資訊不完全的情況下提出自己的一種假說,努力為許多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找答案,試圖自圓其說。錯漏之處不可避免,請隨時指正。

雖然我個人也是康美的小股東,但還是客觀提示一下康美藥業存在的風險,供大家探討,投資就得知道利弊,才能做到進退有度。市場裡談康美優勢的文章不少,但談缺點和風險的不多。

康美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激進擴張帶來的冒進風險。我個人觀察一年多,僅就去年一年,康美先後與不下15個地方政府簽署了規模龐大的投資協定,包括醫院建設、藥材種植、藥物配送、智慧藥房等。此外還涉及了多家醫療器械企業的收購。自建偏重於重資產,資金投入需求大,運營費用高,暫時看不到產出;收購溢價高,賣方不會便宜賣,而且未來也需要有效的整合。這麼極速的擴張一方面有利於搶佔先機,尤其是智慧藥房,已經搶的先機。但是,激進的擴張無疑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我想,企業領域激進擴張帶來失敗的案例已經舉不勝舉了。二是融資能力的考驗。大規模投入需要資金的來源。目前康美的擴張資金,一方面來自於利潤留存,但這方面“遠水難解近渴”,因為本身利潤裡現金含量一般,另一方面主要靠貸款、發債、股權質押。貸款和發債規模增長比較快,凸顯了資金需求的急切。大股東康美實業持股16.4億股,目前質押了13.2億股。三是競爭帶來的毀滅。這個屬於常態風險,每個企業都會面對。康美是中藥飲品的龍頭企業,但到目前市場佔有率僅僅3%左右,這個市場集中度很低,集中度低的市場意味著競爭激烈,競爭沒有秩序。四是藥材貿易的高毛利迷惑。藥材貿易在康美藥業收入中占比較大,而且毛利率也不低。一進一出,毛利率這麼高,我也比較迷惑。由於是局外人,不熟悉內裡,很難摸清真實原因。但這方面的懷疑,市場裡始終有,但公司至今未能解開謎團。期待有真正接觸公司貿易業務的同仁給予指點!(作者:金楓海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