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份免費的“年貨”,有點兒特別……

狗年春節將至, 千家萬戶喜氣洋洋, 張燈結綵, 處處洋溢著一股濃濃的年味。 春節貼對聯是我國流傳至今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慶習俗。

可以說, 對於中國人來講, 對聯是人們辭舊迎新時的必有之物。

對聯的由來

南朝《荊夢歲時記》記載, 每逢歲時, 人們便掛桃符來驅鬼避邪、迎喜接福。 這是對聯的萌芽。

五代時, 桃符上的神像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聯語。 《茅亭客話》記載:蜀後主孟昶曾寫了一副“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的對子, 是我國最早的對聯。 宋代受詩詞的影響, 對聯在對仗方面前進了一大步。

宋代的一位大文豪王安石曾寫有著名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古詩中的”新桃“就是如今的對聯, 詩詞所描述的過年習俗, 延續到了今天。 小編聽說, 最近, 銅梁的書法家們, 把這份特別的”年貨“送到了群眾身邊……

1月31日下午,區書法家協會的書法家們來到土橋鎮慶林村,為當地村民寫春聯、送祝福。

到達村裡後,擺放好筆墨紅紙,書法家就立刻開始為村民書寫春聯。 “‘一年四季行好運,八方財寶進家門’,麻煩幫我寫這副!”“我要一個‘福’字!”活動現場,書寫春聯的桌子前,擠滿了陸續趕來的村民。

在熱情的鄉親面前,書法家們紛紛揮毫潑墨,針對村民的不同需求,現場創作了一副副崇德向善、平安和諧、吉祥如意的春聯,一副副紅紅火火的春聯帶著辭舊迎新的美好祝願,為即將來臨的春節增添了濃濃的喜慶氛圍。

繼之前到土橋為群眾寫春聯之後, 2月1日, 銅梁區書法家協會的50名書法家又來到城區明月廣場, 現場為廣大市民寫春聯, 送上濃濃的新年祝福, 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書法家寫的春聯,比買的有意義。”市民譚昌文吃過早飯正準備去買副春聯,經過明月廣場看到書法家現場免費寫春聯,就去領了一副。拿著心儀的春聯,他高興地說:“這個字寫得很漂亮,我很喜歡。”

接下來,區書法家協會還將去到太平、蒲呂等鎮街,為更多群眾送去春聯。

讓我們為可愛的書法家們點贊吧!

點擊以下內容查看往期更多精彩

長按二維碼,添加微信

和小編做朋友吧!

↓↓↓

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書法家寫的春聯,比買的有意義。”市民譚昌文吃過早飯正準備去買副春聯,經過明月廣場看到書法家現場免費寫春聯,就去領了一副。拿著心儀的春聯,他高興地說:“這個字寫得很漂亮,我很喜歡。”

接下來,區書法家協會還將去到太平、蒲呂等鎮街,為更多群眾送去春聯。

讓我們為可愛的書法家們點贊吧!

點擊以下內容查看往期更多精彩

長按二維碼,添加微信

和小編做朋友吧!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