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甲午戰爭後,日本也想廢除漢字,結果報紙登出來,國民都尷尬了

古代中華民族創造了十分燦爛的文化和科技, 尤其是漢字, 是最複雜的象形文字, 具有極高的文化造詣和內涵。 因此, 從古代開始周邊仰慕中華文化的小國紛紛以漢字為自己的文字, 成為其文化的一部分, 如越南、高麗、日本等。

而近代以來, 古老的中華在大清王朝末期日益衰落, 而且成為任人欺淩, 被動挨打, 不斷割地賠款的弱國。 尤其是, 在甲午戰爭後, 很多國家看到中華的衰落, 於是開始去中國影響, 而首先的就是廢除漢字。 如韓國現在漢字被廢除, 取而代之的是韓文。 越南漢字更是徹底, 現在其語言文字變成了拉丁文。 而日本曾經也想廢除漢字。

日本早在漢代開始就學習中華, 在唐宋時代達到高峰, 幾乎全面的中國化, 不僅都城建設, 人才選撥都按照大唐的來, 就連語言文字, 也徹底繼承漢字, 學習儒家文化。 而且, 從日本平安時代開始, 漢字被譽為高貴和有涵養的體現, 當時日本社會對於能夠掌握漢字的人非常尊重, 而且被看做知識淵博的表現。

因此, 其古代的史書, 其他書籍, 古籍, 日常的交流使用, 基本上都是漢字, 而且慢慢融入其文化, 民族之中。 但是明治維新之後, 日本感到大清的衰落, 而且全面向西方學習, 尤其是甲午戰爭打敗了大清。 於是, 國內對漢字的的態度發生了改變, 越來越多的廢除漢字的聲音開始出現。

很多學者專家關於廢除漢字的聲音和主張見於各大報紙。 但是很諷刺, 令全體國民無比尷尬的是, 當時的《朝日新聞》等媒體所刊登的廢除漢字的文章, 裡面幾乎全篇都是漢字。 而且更為嚴重的是, 如果一旦廢除漢字, 那麼意味著日本民族與自己古代的歷史, 文化, 傳統等徹底割裂, 古代的一切將無從認知了, 這無疑是毀滅性的。

因此, 最後要廢除漢字的聲音銷聲匿跡。

直到現在, 漢字在日本受到十分的重視, 而且政府規定, 小學和初中的學生需要掌握1600個漢字, 高中提高到近3000個, 大學需要掌握4000個漢字, 而且作為老師需要掌握至少6000個漢字。 而且, 每年全國還要舉行3次國民漢字能力測驗的考試, 可以說是十分的重視。

漢子不但沒有廢除, 反而愈加的重要, 這也說明日本人的理性和務實。 反觀已經廢除漢字的越南和韓國, 與自己的傳統文化, 與自己的歷史, 還有自己的祖先越來越多的割裂, 年輕人想學習古代的經典, 更是因為看不懂漢字而無從下手, 於是又開始要恢復漢字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