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廣電總局發佈史上最嚴禁令 停播節目一律不得複播

本報記者 于淼 實習生 李潤琪報導

前段時間, 引發各方關注的某知名嘻哈歌手因歌詞涉及低俗、媚俗等內容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點名批評,

該歌手在參加錄製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的播出鏡頭也因此被全部剪掉。

毫無疑問, 這一做法和廣電總局近日發佈的《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節目備案管理和違規處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有著直接的關係, 廣電總局對電視節目備案管理、違規處理等方面的規定再度升級。 《通知》表示, 所有受到廣電總局整改、警告、停播處理的節目, 全網禁播, 一律不得複播、重播或變相播出, 包括不得通過各種形式轉移到互聯網新媒體上播出, 受到警告的節目必須立即退出黃金時段。

有網友評論稱, 這是廣電總局史上最嚴禁令。 各大電視節目要重新整改和編輯節目內容和形式, 不符合要求的也將面臨停播的命運。

在源頭上做好把關

對於該《通知》的發佈究竟會給今後的電視節目帶來怎樣的變革和影響, 記者採訪相關專家進行了分析和解說。

“這一《通知》聚焦廣播電視端, 涉及廣播電視的重點節目備案和違規處理兩大塊, 可以說是‘限娛令’、‘限廣令’、‘限童令’之後的又一重要文件。 ”文化產業副主編鄒銀娣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通知》明確, 廣播電視開辦國際新聞節目、軍事節目須提前一個月, 電視上星綜合頻道播出歌唱選拔、晚會、引進境外模式節目和在黃金時段播出的綜藝娛樂、真人秀、訪談脫口秀、婚戀交友、才藝競秀、情感故事、遊戲競技類節目頻道須提前兩個月, 向省級新聞出版廣電局備案。 省級新聞出版廣電局審核同意後,

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

廣電總局的這一要求也是在盡可能地避免今後出現各種雷同節目, 讓觀眾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而不是觀看讓人產生審美疲勞的電視節目。

“這次的《通知》一如既往地重申了以往檔中所宣導的精氣神, 重點是對具體執行落實的要求做了進一步的細化, 特別是對於影響力較大的電視上星頻道, 如引進境外模式節目、在黃金時段播出的綜藝、真人秀等重點節目都必須提前兩個月向省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 省裡審核通過之後再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 ”鄒銀娣繼續說道。

從檔的內容來看, 被要求的節目基本涵蓋了當下所有的綜藝形式:綜藝娛樂、真人秀、競賽、脫口秀、婚戀交友等節目都需要提前兩個月審核。

對此, 信達證券文化傳媒行業首席研究員溫世君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總局態度是一貫的, 近年來已經在多個場合、多次強調了針對不同平臺一視同仁的監管政策:對網路內容和廣電內容實行”同一尺度、同一標準。 嚴格的監管是一種正向淘汰, 一些打“擦邊球”的網路內容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壓力, 這為合規經營的內容供應者“騰出”發展空間。 這在一定程度上, 正在重塑中國線上視頻的市場競爭格局, 或者說, 機遇亦在其中。

“可以說是在源頭上做好了把關, 避免庸俗、低俗、媚俗等不良導向的節目播出, 也減少了節目播出之後再下令整改給行業、給觀眾帶來的不良影響。

”鄒銀娣補充說道。

提升電視節目品質

對於受到處理的問題節目, 《通知》表示, 總局將在《收聽收看日報》和每週全國電視電話宣傳例會上予以公開通報、點名批評, 個別典型案例可通過媒體公開曝光。

值得注意的是, 此《通知》最重要的一點:以後只要是受到整改、警告、停播的節目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的變相複播, 轉到網路平臺也不行。

記者瞭解得知, 讓不少網友擔心的大型勵志體驗真人秀節目《極限挑戰》之前因各種因素也遭到過停播的情況。 雖然, 這檔節目被網友稱作正能量十足的節目, 但是, 有部分內容確實在播出和引導上有些不妥。 畢竟, 看節目的不僅僅是單一的群體。

針對有問題的節目, 《通知》則強調會建立問題節目資料庫,將受到總局整改、警告、停播處理的節目名稱、問題、所屬製作播出機構、處理情況等統一搜集、歸檔、備查。

有業內人士提出,前幾日備受關注的《演員的誕生》,經過了無數的吐槽和爭議之後終於播出了最後一期,這個節目自從播出以來就遭到了各種不滿和質疑,到了後期的袁立事件直接把它推向深淵,本來這是一檔很好的表演類節目,後期因觀眾質疑聲增大也遭到停播整頓的情況。

這也為今後的節目播出有了一個很好的範例,讓各電視臺對將要製作播出的節目進行更好地編輯和修改。

對此,鄒銀娣指出,電視節目播出前有了更嚴格的審核,播出後若違規也有了更嚴厲的處罰,就意味著電視節目的違規成本大大提高了。這有利於督促製作方在製作環節就更加重視節目內容的打磨,有利於進一步提升電視節目的品質,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電視節目同質化。

“對於此次《通知》我覺得有很大的積極影響,我本身是個愛看電視的人,有時候孩子也會跟著一起看,《通知》實行之後,希望今後可以看到更多發揚積極向上類的電視節目,也可以讓我的孩子觀看到更有意義的東西,而不是各種俗套的節目內容。”北京市民魏女士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說道。

做中國人自己的電視節目

因此,《通知》的發佈不僅讓之前存有問題的節目不能播出之外,對今後的節目製作播出有了更具體的實施條例,可以避免出現更多讓受眾質疑的節目內容。

對於今後電視節目的製作和播出,中研普華研究員許俊龍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提出,首先來說,電視節目的製作一定要在國家對行業的政策限制的基礎上進行製作,對於不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內容要進行識別和刪減;其次,電視節目在進行製作的過程要充分考慮節目內容的意義是否可以給消費者帶來積極的影響;最後,電視節目在進行製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基於人民群眾的生活,同時深刻瞭解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創作。

“《通知》的出臺一方面利用政策從國家的角度規範了電視節目,提高了電視節目的健康性,對於媚俗、低俗、庸俗的節目進行抵制,發揚高品質、有品位的電視節目,直接提高了電視節目的品質。另一反面對於國民意識形態的引導有重要的作用。我國國民人均閱讀的時間較少,較多的知識和文化都是從電視、電影、廣播等娛樂的途徑接收到的,加強廣播電視節目的備案,有利於人們群眾健康思維的建立。”許俊龍補充說道。

除此之外,《通知》還強調,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要嚴格執行播前三級審查、重播重審等基本制度,進一步建立完善節目審查標準、實施細則和問責制度,認真梳理製作、播出各環節風險點,強化管控措施。各級收聽收看機構要對廣播電視節目全天候、不間斷監測評估,辨析突出問題,對違規有害內容要及時研判處理。

對此,鄒銀娣則提出,現階段需要著眼于打造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創節目,做中國人自己的電視節目,自覺地與傳統文化、主流價值觀進行多維度、深層次的融合。電視節目作為傳播最廣的媒介,除了熱熱鬧鬧,還要爭取給觀眾留下一些有價值的內容、有意義的思考,做到既有意思,又有意義,才能實現“叫好又叫座”,在收視率、業內外口碑兩方面收穫雙贏。

中國產經新聞

新增長時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

投稿:cien2015@163.com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通知》則強調會建立問題節目資料庫,將受到總局整改、警告、停播處理的節目名稱、問題、所屬製作播出機構、處理情況等統一搜集、歸檔、備查。

有業內人士提出,前幾日備受關注的《演員的誕生》,經過了無數的吐槽和爭議之後終於播出了最後一期,這個節目自從播出以來就遭到了各種不滿和質疑,到了後期的袁立事件直接把它推向深淵,本來這是一檔很好的表演類節目,後期因觀眾質疑聲增大也遭到停播整頓的情況。

這也為今後的節目播出有了一個很好的範例,讓各電視臺對將要製作播出的節目進行更好地編輯和修改。

對此,鄒銀娣指出,電視節目播出前有了更嚴格的審核,播出後若違規也有了更嚴厲的處罰,就意味著電視節目的違規成本大大提高了。這有利於督促製作方在製作環節就更加重視節目內容的打磨,有利於進一步提升電視節目的品質,同時也可以有效減少電視節目同質化。

“對於此次《通知》我覺得有很大的積極影響,我本身是個愛看電視的人,有時候孩子也會跟著一起看,《通知》實行之後,希望今後可以看到更多發揚積極向上類的電視節目,也可以讓我的孩子觀看到更有意義的東西,而不是各種俗套的節目內容。”北京市民魏女士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說道。

做中國人自己的電視節目

因此,《通知》的發佈不僅讓之前存有問題的節目不能播出之外,對今後的節目製作播出有了更具體的實施條例,可以避免出現更多讓受眾質疑的節目內容。

對於今後電視節目的製作和播出,中研普華研究員許俊龍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提出,首先來說,電視節目的製作一定要在國家對行業的政策限制的基礎上進行製作,對於不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內容要進行識別和刪減;其次,電視節目在進行製作的過程要充分考慮節目內容的意義是否可以給消費者帶來積極的影響;最後,電視節目在進行製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基於人民群眾的生活,同時深刻瞭解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創作。

“《通知》的出臺一方面利用政策從國家的角度規範了電視節目,提高了電視節目的健康性,對於媚俗、低俗、庸俗的節目進行抵制,發揚高品質、有品位的電視節目,直接提高了電視節目的品質。另一反面對於國民意識形態的引導有重要的作用。我國國民人均閱讀的時間較少,較多的知識和文化都是從電視、電影、廣播等娛樂的途徑接收到的,加強廣播電視節目的備案,有利於人們群眾健康思維的建立。”許俊龍補充說道。

除此之外,《通知》還強調,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要嚴格執行播前三級審查、重播重審等基本制度,進一步建立完善節目審查標準、實施細則和問責制度,認真梳理製作、播出各環節風險點,強化管控措施。各級收聽收看機構要對廣播電視節目全天候、不間斷監測評估,辨析突出問題,對違規有害內容要及時研判處理。

對此,鄒銀娣則提出,現階段需要著眼于打造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創節目,做中國人自己的電視節目,自覺地與傳統文化、主流價值觀進行多維度、深層次的融合。電視節目作為傳播最廣的媒介,除了熱熱鬧鬧,還要爭取給觀眾留下一些有價值的內容、有意義的思考,做到既有意思,又有意義,才能實現“叫好又叫座”,在收視率、業內外口碑兩方面收穫雙贏。

中國產經新聞

新增長時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

投稿:cien2015@163.com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中國產經新聞數字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