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化工巨頭遠赴美國,中小企業能否迎來春天?

近期反貪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紅極一時, 很多情節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 因此人們的呼聲很大, 其中大風廠經營不善導致後面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 而大風廠正是代表了現在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的困境:低產能、環保問題嚴重、技術落後、人才流失嚴重, 不得不依靠政府的扶持和貸款做垂死的掙扎。

近年來, 由於國家加大環境整改力度, 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紛紛被淘汰出局,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 化工中小企業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化工巨頭赴美建廠不是空穴來風

美國政府鼓勵國內外製造業紮根落戶美國,

為美國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同時, 美國政府也為這些製造業提供相應的福利政策。

化工巨頭赴美建廠的原因

國內環保形勢嚴峻

出口難, 避免貿易摩擦

除人工成本, 美國其他成本更低

相對靠近消費低, 減少運輸成本

投資環境相對透明、成熟

美國政府政策支援

化工巨頭赴美建廠是逆襲還是流失?

“化工巨頭走出去”是好事情

巨頭企業實際上變成了跨國企業, 而它們在美國建廠其實不僅僅賺回了美國市場的錢, 本身也利用了美國的資金、技術、優惠政策。 所以“化工巨頭走出去”其實是一個雙贏的事情。

投資環境的全球競爭力問題

不少赴美建廠的報導中都會提到環保成本問題, 然而, 這些化工企業都會強調自己的技術絕對符合環保標準, 這不會給自己帶來成本壓力, 在國內是執行力的問題。 可見, 一個好的、可持續性的投資環境有建設的可能, 環保掐不死中國化工企業。 而要吸引高附加值的化工產業落根中國, 就需要技術水準更高的化工人, 需要更便捷高效的物流體系, 需要更加透明公平的投資環境。

小鹽觀點:

化工巨頭赴美建廠是為越來越高的成本壓力所推。 放在一些低端產業外遷的趨勢下, 不失為一次產業更新換代的機會, 也點出了全球化下投資環境的競爭問題。

化工中小企的機遇?

“如果美國大幅度減稅, 就縮小了我們性價比的優勢, 國內會遇到更大的困難”。 也就是說, 特朗普政府將企業最高所得稅從35%減到15%, 將吸引一大波的中國企業遠赴美國。 但是, 這些中國製造企業大多是中高端製造和巨頭企業。 對於一些中小型企業和一些中低端的製造企業,

還是會更傾向於留在國內。

在“一帶一路”的東風下, 國內化工巨頭將在海外逐漸落地, 將為一大批敢於冒險、捨得付出的化工中小企業帶來巨大的機遇, 以有限的資本完成轉型升級, 對於中國的全球佈局, 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對於國內化工產業的升級, 人工智慧、各種管理工具是必然的選擇, 隨著化工產業新技術和新材料的發展, 也將為化工中小企業帶來全新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