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全國PPP綜合資訊平臺專案管理庫2017年報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財政部PPP中心

編輯:牛綺思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8年第5期)

編者按:

“十三五”開局之後,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改革作為一項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 正在發揮積極的牽引作用。 為了更好地對全國PPP項目進行全生命週期監管, 建立統一、規範、透明的PPP大市場, 財政部於2015年3月組織搭建了全國PPP綜合資訊平臺, 對2013年以來全國所有PPP項目實現線上監管、動態資料分析、案例分享等。 這一平臺被業界譽為是國內最權威的PPP大資料庫。

自2016年4月起, 財政部PPP中心授權《中國經濟週刊》獨家首發PPP綜合資訊平臺專案庫季報。

PPP改革推行4年以來, 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發展。 2017年, 是PPP專案規範實施年。

截至2017年12月末, 全國PPP綜合資訊平臺專案庫共收錄PPP專案14424個, 總投資額18.2萬億元;其中, 處於準備、採購、執行和移交階段項目共7137個, 投資額10.8萬億元, 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兵團和19個行業領域。 國家示範項目697個。

國家示範專案情況

截至2017年12月末, 國家示範項目共697個, 總投資1.8萬億元。 其中, 2014年第一批示範專案22個(最初為30個, 陸續調出8個), 總投資714億元;2015年第二批示範專案162個(最初為206個, 陸續調出44個), 總投資4861億元;2016年第三批示範專案513個(最初為516個, 陸續調出3個), 總投資11957億元。

(一)落地專案數和投資額穩步增加, 落地率持續增長

PPP專案進展狀況按全生命週期分為識別、準備、採購、執行和移交5個階段。 執行和移交兩個階段專案數之和與準備、採購、執行、移交4個階段專案數之和的比值為專案落地率。 目前尚無移交階段專案。

示範項目總體推進良好, 準備、採購階段示範項目數和投資額均逐月減少, 落地(即已簽訂PPP項目合同進入執行階段)專案數和投資額逐月增加。 截至2017年12月末, 落地項目597個、投資額15303億元、落地率85.7%;季度環比增加25個項目、562億元, 落地率提高3.6個百分點;年度同比增加234個項目、5923億元、35.9個百分點。 (2016年12月末至2017年12月末, 國家示範項目各階段專案數季度變化情況見圖1。 )

第一批22個示範項目自2016年末以來、第二批162個示範項目自2017年3月末以來已100%落地。 第三批示範項目中落地項目413個, 12月當月新增落地項目15個, 落地率為80.5%。

(二)市政工程類專案保持首位, 河南、雲南、山東落地項目數居前三

PPP項目涉及能源、交通運輸、水利建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市政工程、城鎮綜合開發、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旅遊、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社會保障、政府基礎設施和其他19個一級行業。

示範項目涵蓋除政府基礎設施外的18個行業, 截至2017年12月末, 落地專案已全部覆蓋這18個行業。

597個落地示範專案中, 市政工程類267個, 占44.7%;交通運輸類62個, 占10.4%;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類53個, 占8.9%, 上述三類數量季度環比分別增加11個、1個、2個, 年度同比增加87個、25個、23個;其他各類共215個, 占36.0%。

按地區統計, 河南已有53個示範專案簽約進入執行階段, 居全國第一;其他依次為雲南49個、山東(含青島)46個、安徽38個、河北38個、湖北28個、福建(含廈門)28個、內蒙古27個、湖南27個, 其餘各省份均不足25個。 上述9省份合計占落地示範項目總數的55.9%。

管理庫專案情況

2017年10月,

為進一步優化管理, 全國PPP綜合資訊平臺專案庫劃分為管理庫和儲備清單。 截至12月末, 管理庫內共有7137個專案處於準備、採購、執行和移交階段, 投資額10.8萬億元;與9月末季度環比淨增項目359個(已扣除本月退庫項目數)、投資額6376億元;與2016年12月末年度同比淨增項目2864個、投資額4.0萬億元。 其中, 已落地(即簽約進入執行階段)專案2729個, 投資額4.6萬億元。

(一)專案地區集中度較高

截至2017年12月末, 管理庫專案按專案數排序, 前三位是山東(含青島)、河南、湖南, 分別為692個、646個、528個, 合計占入庫項目總數的26.1%。 按投資額排序, 前三位是貴州、湖南、河南, 分別為8453億元、8251億元、7870億元, 合計占入庫項目總投資的22.8%。

各地年度同比淨增項目數前三位的是湖南、內蒙古、河南, 分別為262個、232個、222個, 合計占管理庫年度同比淨增數的25.0%。各地年度同比淨增投資額前三位的是新疆、湖南、貴州,分別為4300億元、3877億元、3496億元,合計占管理庫年度同比淨增數的29.4%。

(二)專案行業集中在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截至2017年12月末,管理庫內各行業PPP專案數前三位元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合計占管理庫項目的59.2%;投資額前三位元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城鎮綜合開發,合計占管理庫總投資的71.6%。(2017年12月末管理庫專案數行業分佈情況見圖2。)

行業年度同比淨增項目數前三位元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分別為1065個、412個、268個,合計占管理庫季度環比淨增專案數的60.9%。行業年度同比淨增投資額前三位元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城鎮綜合開發,分別為11103億元、10729億元、4224億元,合計占管理庫季度環比淨增專案數的65.7%。

(三)可行性缺口補助類項目投資額超50%

按照三種回報機制統計,截至2017年12月末,管理庫中使用者付費項目1323個,投資額1.6萬億元,分別占管理庫的18.5%和14.7%;政府付費項目2884個,投資額3.3萬億元,分別占管理庫的40.4%和30.6%;可行性缺口補助(即政府市場混合付費)專案2930個,投資額5.9萬億元,分別占管理庫的41.1%和54.7%。使用者付費類專案的比重呈逐季度小幅下降趨勢,可行性缺口補助類和政府付費類專案的比重變化趨勢則相反。(2016年9月末至2017年12月末管理庫專案數按回報機制占比統計情況見圖3。)

PPP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

(一)民營企業參與示範專案規模達1/3

截至2017年12月末,597個落地示範專案的簽約社會資本資訊已入庫,包括333個獨家社會資本項目和264個聯合體項目。簽約社會資本共981家,包括民營340家、港澳臺27家、外商16家、國有569家,另外還有類型不易辨別的其他29家,民營企業占比34.7%。

民營、含民營及外資的聯合體兩類項目數合計280個、投資額4948億元,分別占落地項目數、投資額的46.9%和32.3%。民企參與的行業領域17個,其中市政工程112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30個、養老20個、水利建設15個、醫療衛生15個,其餘皆為15個以下。

(二)西部地區交通運輸領域專案投資額占比超50%

截至2017年12月末,就管理庫交通運輸領域專案數而言,西部地區位列四大區域之首,為449個專案,占比44.5%。中部地區、東部地區、東北地區分別為276個、244個、39個。

就投資額而言,西部地區以19647億元位元列第一,占比61.7%。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分別為6137億元、5128億元、912億元。

(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專案數和投資額繼續增長

基本公共服務主要包括文化、體育、醫療、養老、教育、旅遊等6個領域。截至2017年12月末,管理庫中基本公共服務專案數和投資額分別為1350個、1.1萬億元,分別占管理庫的18.9%和10.4%。

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專案數季度環比淨增29個、年度同比淨增523個,投資額季度環比淨增312億元、年度同比淨增4594億元。項目數前三位是教育343個、旅遊310個、醫療衛生261個;投資額前三位是旅遊4261億元、教育1753億元、醫療衛生1599億元。

(四)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專案落地較快

公共交通、供排水、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水利建設、可再生能源、教育、科技、文化、養老、醫療、林業、旅遊等多個領域PPP項目都具有支持污染防治和推動經濟結構綠色低碳化的作用。按該口徑,截至2017年12月末,管理庫中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項目3979個、投資額4.1萬億元,分別占管理庫的55.8%、38.0%。

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落地項目1556個,投資額1.9萬億元;季度同比淨增落地專案183個、投資2682億元;年度同比淨增項目764個、投資額1.0萬億元。

(五)PPP模式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全國大多數省份已開始應用PPP模式解決“三農”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管理庫中農業領域專案68個,投資額627億元。其中,山東(含青島)、貴州、河南位列項目數前三,分別為10個、8個、8個,合計占管理庫農業領域專案數的38.2%;江蘇、山東(含青島)、河南位列投資額前三,分別為123.3億元、77.1億元、70.8億元,合計占管理庫農業領域專案投資額的43.3%。

(六)近半數貧困縣探索運用PPP模式脫貧攻堅

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的資訊,目前15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680個縣(共832個,以下統稱貧困縣)中,394個貧困縣已探索運用PPP模式支援脫貧攻堅,且有專案進入管理庫,占貧困縣總數的47.4%。按省份統計,貴州、內蒙古、湖南的貧困縣PPP項目數排名前三,分別為290個、143個、124個。

394個貧困縣的管理庫項目共計1272個,投資額1.1萬億元。其中,落地項目350個,投資額2847億元。從行業領域看,項目數前三位元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旅遊,分別為451個、146個、126個,分別占貧困縣項目總數的35.5%、11.5%、9.9%;投資額前三位元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旅遊,投資額分別為2608億元、1780億元、1559億元,分別占貧困縣項目總投資額的24.7%、16.8%、14.7%。

合計占管理庫年度同比淨增數的25.0%。各地年度同比淨增投資額前三位的是新疆、湖南、貴州,分別為4300億元、3877億元、3496億元,合計占管理庫年度同比淨增數的29.4%。

(二)專案行業集中在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截至2017年12月末,管理庫內各行業PPP專案數前三位元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合計占管理庫項目的59.2%;投資額前三位元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城鎮綜合開發,合計占管理庫總投資的71.6%。(2017年12月末管理庫專案數行業分佈情況見圖2。)

行業年度同比淨增項目數前三位元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分別為1065個、412個、268個,合計占管理庫季度環比淨增專案數的60.9%。行業年度同比淨增投資額前三位元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城鎮綜合開發,分別為11103億元、10729億元、4224億元,合計占管理庫季度環比淨增專案數的65.7%。

(三)可行性缺口補助類項目投資額超50%

按照三種回報機制統計,截至2017年12月末,管理庫中使用者付費項目1323個,投資額1.6萬億元,分別占管理庫的18.5%和14.7%;政府付費項目2884個,投資額3.3萬億元,分別占管理庫的40.4%和30.6%;可行性缺口補助(即政府市場混合付費)專案2930個,投資額5.9萬億元,分別占管理庫的41.1%和54.7%。使用者付費類專案的比重呈逐季度小幅下降趨勢,可行性缺口補助類和政府付費類專案的比重變化趨勢則相反。(2016年9月末至2017年12月末管理庫專案數按回報機制占比統計情況見圖3。)

PPP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

(一)民營企業參與示範專案規模達1/3

截至2017年12月末,597個落地示範專案的簽約社會資本資訊已入庫,包括333個獨家社會資本項目和264個聯合體項目。簽約社會資本共981家,包括民營340家、港澳臺27家、外商16家、國有569家,另外還有類型不易辨別的其他29家,民營企業占比34.7%。

民營、含民營及外資的聯合體兩類項目數合計280個、投資額4948億元,分別占落地項目數、投資額的46.9%和32.3%。民企參與的行業領域17個,其中市政工程112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30個、養老20個、水利建設15個、醫療衛生15個,其餘皆為15個以下。

(二)西部地區交通運輸領域專案投資額占比超50%

截至2017年12月末,就管理庫交通運輸領域專案數而言,西部地區位列四大區域之首,為449個專案,占比44.5%。中部地區、東部地區、東北地區分別為276個、244個、39個。

就投資額而言,西部地區以19647億元位元列第一,占比61.7%。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分別為6137億元、5128億元、912億元。

(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專案數和投資額繼續增長

基本公共服務主要包括文化、體育、醫療、養老、教育、旅遊等6個領域。截至2017年12月末,管理庫中基本公共服務專案數和投資額分別為1350個、1.1萬億元,分別占管理庫的18.9%和10.4%。

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專案數季度環比淨增29個、年度同比淨增523個,投資額季度環比淨增312億元、年度同比淨增4594億元。項目數前三位是教育343個、旅遊310個、醫療衛生261個;投資額前三位是旅遊4261億元、教育1753億元、醫療衛生1599億元。

(四)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專案落地較快

公共交通、供排水、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水利建設、可再生能源、教育、科技、文化、養老、醫療、林業、旅遊等多個領域PPP項目都具有支持污染防治和推動經濟結構綠色低碳化的作用。按該口徑,截至2017年12月末,管理庫中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項目3979個、投資額4.1萬億元,分別占管理庫的55.8%、38.0%。

污染防治與綠色低碳落地項目1556個,投資額1.9萬億元;季度同比淨增落地專案183個、投資2682億元;年度同比淨增項目764個、投資額1.0萬億元。

(五)PPP模式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全國大多數省份已開始應用PPP模式解決“三農”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管理庫中農業領域專案68個,投資額627億元。其中,山東(含青島)、貴州、河南位列項目數前三,分別為10個、8個、8個,合計占管理庫農業領域專案數的38.2%;江蘇、山東(含青島)、河南位列投資額前三,分別為123.3億元、77.1億元、70.8億元,合計占管理庫農業領域專案投資額的43.3%。

(六)近半數貧困縣探索運用PPP模式脫貧攻堅

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的資訊,目前15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680個縣(共832個,以下統稱貧困縣)中,394個貧困縣已探索運用PPP模式支援脫貧攻堅,且有專案進入管理庫,占貧困縣總數的47.4%。按省份統計,貴州、內蒙古、湖南的貧困縣PPP項目數排名前三,分別為290個、143個、124個。

394個貧困縣的管理庫項目共計1272個,投資額1.1萬億元。其中,落地項目350個,投資額2847億元。從行業領域看,項目數前三位元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旅遊,分別為451個、146個、126個,分別占貧困縣項目總數的35.5%、11.5%、9.9%;投資額前三位元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旅遊,投資額分別為2608億元、1780億元、1559億元,分別占貧困縣項目總投資額的24.7%、16.8%、14.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