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萬達商業“引援”背後的小秘密 70億貸款恐令股權存在諸多變數

隨著騰訊、蘇寧、京東和融創“四巨頭”340億元聯合入股, 萬達商業的“引援”計畫令此前陷入困境的IPO之路可以重新提上戰略日程。 但該公司私有化過程中所涉及的約70億港元的銀行貸款, 以及退市投資人選擇不出讓股權的可能性, 都讓其股權結構撲朔迷離

文 |《投資時報》記者 孟楠

“阿裡提出了新零售、蘇甯提出智慧零售、京東提了一個無界零售, 下面我們就看看馬化騰還有什麼詞?”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一句玩笑式話語, 卻在其發言僅僅一個月後, 由他本人給出了答案——“新消費”。

2018年1月29日, 萬達集團官方發佈消息稱, 騰訊控股作為主發起方, 聯合蘇甯雲商、融創中國和京東340億元入股萬達商業, 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這將是全球互聯網公司和實體商業巨頭之間最大的單筆戰略投資之一。

萬達集團對此表示, 在引入新戰略投資者後,

萬達商業將更名為萬達商管集團, 1至2年內消化房地產業務, 萬達商管今後不再進行房地產開發, 成為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

據最新出臺的2018年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100榜顯示, 萬達僅以33億元位居第50位。 而前三甲碧桂園、萬科地產、中國恒大當月銷售均以超過600億元。

萬達集團進一步解釋稱, 萬達商業並非退出房地產開發, 而是將成立地產集團, 繼續開發萬達廣場等重資產房地產業務。

在235個萬達廣場、年客流量31.9億人次的強大誘惑下, 這宗表面上五方共贏、實則各取所需的戰略合作, 也隨著萬達集團官網公佈的初期交易框架公之於眾。

面對海量的線下消費場景和使用者資料, 無論是騰訊、京東, 還是蘇寧,

各自都將更好地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 尤其是在使用者大資料、支付和消費金融領域。 其中, 騰訊將推進與萬達旗下網路科技集團的戰略合作, 京東和蘇寧則通過各自倉儲物流以及線上優勢實現整體“融合”。

至於京東與蘇甯多項業務以及各自優勢重疊, 是否會產生本次戰略合作的內部競爭?蘇甯董秘辦向《投資時報》記者表示, 萬達商業是與京東、蘇寧分別簽署的協定, 雙方不影響, 各自獨立, 萬達方面將掌控合作的全域。 而線上下合作方面, 蘇寧相對比較有優勢, 與京東並不存在業務重疊問題。

不過, 與萬達集團已是第二次合作的蘇寧, 無疑將會線上下多業態零售佈局方面等到更多的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合作之後, 蘇甯董事長張近東更被坊間稱為目前唯一可以與馬化騰、馬雲、許家印和王健林四任首富同時存在合作關係的“全滿貫”贏家。

至於融創的位置相對比較尷尬, 但有蘇寧與恒大的合作案例在先, 作為本次戰略合作中唯一的純住宅地產商, 必然不只是充當財務投資者的角色。

本次戰略合作的“主人公”萬達商業可謂一掃過往的“陰霾”, 一方面解決了因無法完成7個月後的對賭協議被迫回購其私有化從H股退市投資人所持股份所需的全部資金, 另一方面, 重新定位的萬達商管集團, 將利用騰訊、蘇寧、京東海量線上流量和本身巨大線下商業資源開展多方面合作, 共同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中國“新消費”商業模式。

更重要的是, 隨著萬達商業變身為萬達商管集團, 其“地產商”色彩亦逐漸褪去, 這將有利於該公司在戰略投資者的助力下推動上市進程, 儘管新對賭協議規定完成上市的最終期限為2023年。

但當初參與萬達商業私有化的退市投資人在對賭協定終止後是否全部接受其回購條款?特別是退市投資人WD Knight III支付萬達商業私有化退市的71.67億港元系招行提供的貸款, 而本次引入340億元的目的是否一方面説明這些前白武士, 另一方面一旦出現有退市投資人拒絕回購前提下, 仍能實現股權融資?

針對上述問題, 記者與萬達商業董秘辦取得聯繫, 但對方表示不接受電話採訪及採訪函的回復。 記者通過走訪接近萬達商業的業內人士, 以及對該公司啟動私有化以來的資訊梳理後發現,本次戰略合作事實上仍存諸多變數。

戰略合作股權存變數

而通過京東公告中披露的50億元投資額可知,騰訊本次戰略合作的投資額為100億元,持股比例約為4.12%,而前者的持股比例則約為2.06%。

值得注意的是,戰略協定中僅投資額為準確數字,但本該同步浮現的持股比例都並未最終敲定。

一位接近萬達集團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該比例之所以沒有確定,有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首先,從目前萬達商業私有化相關概念股大漲的情況可以看出,退市投資人選擇繼續持有股份的可能性很大,更何況對賭協議中每年8%或10%業績補償的誘惑力,當然不及隨著騰訊等投資人加入後,萬達商業上市可能性增加帶來的資本回報。這種情況如若出現,則意味著萬達集團只能出讓自己持有的部分萬達商業的股份給騰訊等投資人,由此性質將會變成萬達商業的股權融資。

其次,若退市投資人全部接受萬達商業的回購,前者在後者私有化退市合計出資額為344.55億港元,如果按照8%或10%的利息計算,本次回購的金額合計為399.68億港元或413.46億港元。而本次340億元的戰略投資額折算成港幣為423億港元,即便算上通道費、管理費等常規費用,也可以覆蓋回購款總額。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騰訊等戰略投資人的340億元最終出現剩餘,同樣根據協定,萬達集團必須出讓與剩餘金額等值的萬達商業股份,那麼,這種情況也就意味著萬達商業完成回購的同時,進行了很小比例的股權融資。

無論上述哪種情況出現,都意味著萬達集團將出讓其所持有的部分萬達商業的股份,只是具體比例仍需等待最終的交割結果。

此外,根據中國證監會披露的最新情況顯示,萬達商業A股IPO最新排名為70名。儘管涉及到股權變動需要更新材料而令該公司上市進程按下了暫停鍵,但事實上,萬達商業目前的排名是從最高的46位下滑至目前的位次,而與其一同“落難”的還有排在第71位的富力地產和第72位的首創置業。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萬達商業已經在著手準備更新的材料,以求加快上市進程。同時,記者瞭解到,本次戰略合作中,在萬達商業已與投資者簽署了新的對賭協定。其中,投資方要求萬達商業要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上市,即最晚上市時間比此前的對賭協議要求推遲了五年有餘。而在此期間萬達商業不可以更改其主營業務,且2019年租金的淨收益要達到190億元,如果低於業績要求,投資方有權要求萬達方面給予現金補償。

對於是否存在上述對賭協議,萬達方面人士對記者表示,並不知曉該對賭協議,未來公司可能會在本次戰略合作的說明會上做詳細介紹,至於說明會的具體時間還不能確定。

股權融資實則解決70億港元債務

《投資時報》記者在對比萬達商業私有化退市前後的投資人名單及持股比例時發現,這兩部分內容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萬達商業發佈的兩次聯合公告顯示,聯合要約人,或者採取其他融資管道。

蹊蹺的是,目前萬達集團官網對於美國地產專案的連結已經失效,而是直接轉入萬達商業的官網。

至此,雖然萬達集團告別了對其而言“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2017,但以該集團為主導的“新消費”卻令目前硝煙彌漫的中國零售體系形成了新的格局,分別為“騰訊系”、“阿裡系”以及“不選邊、不站隊”的萬達“新消費”。

王健林曾表示,“不會做傷害其他方利益的事”,但曾經與馬雲一個億的玩笑式“對賭”,在坊間依舊被津津樂道。

以及對該公司啟動私有化以來的資訊梳理後發現,本次戰略合作事實上仍存諸多變數。

戰略合作股權存變數

而通過京東公告中披露的50億元投資額可知,騰訊本次戰略合作的投資額為100億元,持股比例約為4.12%,而前者的持股比例則約為2.06%。

值得注意的是,戰略協定中僅投資額為準確數字,但本該同步浮現的持股比例都並未最終敲定。

一位接近萬達集團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該比例之所以沒有確定,有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首先,從目前萬達商業私有化相關概念股大漲的情況可以看出,退市投資人選擇繼續持有股份的可能性很大,更何況對賭協議中每年8%或10%業績補償的誘惑力,當然不及隨著騰訊等投資人加入後,萬達商業上市可能性增加帶來的資本回報。這種情況如若出現,則意味著萬達集團只能出讓自己持有的部分萬達商業的股份給騰訊等投資人,由此性質將會變成萬達商業的股權融資。

其次,若退市投資人全部接受萬達商業的回購,前者在後者私有化退市合計出資額為344.55億港元,如果按照8%或10%的利息計算,本次回購的金額合計為399.68億港元或413.46億港元。而本次340億元的戰略投資額折算成港幣為423億港元,即便算上通道費、管理費等常規費用,也可以覆蓋回購款總額。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騰訊等戰略投資人的340億元最終出現剩餘,同樣根據協定,萬達集團必須出讓與剩餘金額等值的萬達商業股份,那麼,這種情況也就意味著萬達商業完成回購的同時,進行了很小比例的股權融資。

無論上述哪種情況出現,都意味著萬達集團將出讓其所持有的部分萬達商業的股份,只是具體比例仍需等待最終的交割結果。

此外,根據中國證監會披露的最新情況顯示,萬達商業A股IPO最新排名為70名。儘管涉及到股權變動需要更新材料而令該公司上市進程按下了暫停鍵,但事實上,萬達商業目前的排名是從最高的46位下滑至目前的位次,而與其一同“落難”的還有排在第71位的富力地產和第72位的首創置業。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萬達商業已經在著手準備更新的材料,以求加快上市進程。同時,記者瞭解到,本次戰略合作中,在萬達商業已與投資者簽署了新的對賭協定。其中,投資方要求萬達商業要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上市,即最晚上市時間比此前的對賭協議要求推遲了五年有餘。而在此期間萬達商業不可以更改其主營業務,且2019年租金的淨收益要達到190億元,如果低於業績要求,投資方有權要求萬達方面給予現金補償。

對於是否存在上述對賭協議,萬達方面人士對記者表示,並不知曉該對賭協議,未來公司可能會在本次戰略合作的說明會上做詳細介紹,至於說明會的具體時間還不能確定。

股權融資實則解決70億港元債務

《投資時報》記者在對比萬達商業私有化退市前後的投資人名單及持股比例時發現,這兩部分內容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萬達商業發佈的兩次聯合公告顯示,聯合要約人,或者採取其他融資管道。

蹊蹺的是,目前萬達集團官網對於美國地產專案的連結已經失效,而是直接轉入萬達商業的官網。

至此,雖然萬達集團告別了對其而言“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2017,但以該集團為主導的“新消費”卻令目前硝煙彌漫的中國零售體系形成了新的格局,分別為“騰訊系”、“阿裡系”以及“不選邊、不站隊”的萬達“新消費”。

王健林曾表示,“不會做傷害其他方利益的事”,但曾經與馬雲一個億的玩笑式“對賭”,在坊間依舊被津津樂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