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蔡倫不僅發明了真正意義的紙,還無意發明了一種厲害的“防彈衣”

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堪稱改變了人類歷史的發展, 其中蔡倫發明“造紙術”更是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紙”其實早在蔡倫之前就曾出現, 不過因為質地太粗糙, 價格昂貴, 而且難以保存和正常使用, 因此整個世界的文明一直停滯不前, 就連當時最為先進的“中國”, 文字記錄都還停留在石頭、竹簡或者皇宮貴族專用的薄絹之上。

直到蔡倫利用稻草、碎布等發明出真正的“紙”(又叫蔡侯紙)之後, 世界文明才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中國也從此告別了笨重的石頭和竹簡。 可以想像一下, 如今的一本百頁的書, 放到“竹簡”時代要幾百斤重;古語“學富五車”, 如果是五車“竹簡”的話, 其實也沒幾本書。 由此可見, 蔡倫發明“紙”是多麼的重要。 但千萬別以為“紙”的作用就是寫字、畫畫, 估計蔡倫也萬萬想不到, 自己發明的“紙”還能運用到戰爭中——紙甲。

“紙甲”, 顧名思義“紙做的鎧甲”。 怎麼可能?鐵、銅做的鎧甲尚且防不住力道大的“飛弩”, 紙做的鎧甲恐怕是街頭崇拜軍人的孩子們身上穿的吧?別不信, “紙甲”絕不是“紙糊”的, 而是真真正正可以穿在士兵身上, 用以衝鋒陷陣的“鎧甲”。 早在五代十國時期, 南唐曾與後周交戰,

“紙甲”就已經出現, 《南唐書》記載“民間又有自相率、以紙為甲、農器為兵者, 號白甲兵。 ”熟悉冷兵器歷史的人一定對“白甲兵”有一定瞭解。

“紙甲”這種以紙為主要原料製成的鎧甲最早的出現和發明者並沒有確切記載, 《南史》中曾提到過“紙鎧”, 貌似是最早“紙甲”的記載, 但在《新唐書》中, “紙甲”是唐宣宗時期, 河中節度使“徐商”發明的“襞紙為鎧, 勁矢不能透。 ”後在北宋年間, 仁宗皇帝曾下令“詔江南、淮南州軍造紙甲三萬, 給陝西防城弓手。 ”就連北宋重臣司馬光在《涑水紀聞》也有記載, 可見“紙甲”大規模運用早在宋朝時就已經開始。

紙做的鎧甲, 其實想像一下就能知道它的好處, 肯定比鐵、銅所製作的金屬鎧甲要輕便的多;身上負荷少了, 衝鋒陷陣的士兵也能發揮出更強的戰鬥力。 正是因為紙甲輕便且不輸與“鐵甲”的堅硬, 因此在宋神宗期間曾特下嚴令“私造紙甲五領者絞!”私造5件“紙甲”就被判絞刑, 稱得上是“重罪”了, 但也從側面反映出“紙甲”在當時軍隊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可以說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管制軍備”了。

儘管“紙甲”如此重要, 可能還是有很多人難以想像“紙”做成鎧甲會是什麼樣子;這裡必須要搞清楚, “紙做的鎧甲”可不是“紙糊的鎧甲”。 在明朝《湧幢小品》對“紙甲”的製作也有描述“紙甲, 用無性極柔之紙, 加工捶軟, 迭厚三寸, 方寸四釘, 如遇水雨浸濕, 銃箭難透。 ”這裡就說的很清楚了, 用柔軟的紙加以大錘不斷的敲砸, 直到壓縮成“三寸”, 然後再用水浸濕, 經過反復多次這樣的過程, 最終成型的“紙甲”才是真正意義上能防火銃和飛箭的“鎧甲”。 其實“紙甲”的製作工藝之繁瑣, 不亞於可以“倒膜”, 大規模製作的金屬鎧甲。

“紙甲”大規模運用,最近的記載是在明朝抗擊“倭寇”的戰場上。由於當時以戚繼光、俞大猷為首的明軍抗擊倭寇的地點多是在南方近海,而且當時早期火器使用已十分廣泛,因此金屬鎧甲,包括“藤甲”都不適合作戰。《武備志》中就曾有這樣的記載“(南方)天雨地濕,鐵甲易生金肅爛,必不可用矣。倭夷土賊率用火銃神器,而甲有藤有角,皆可用;但鉛子俱能洞入,且體重難久。”這裡就很明確的指出了在明軍抗擊倭寇的南方近海主戰場,金屬鎧甲和藤甲的戰場缺陷。

正是因為金屬鎧甲和藤甲這種不可彌補的戰場缺陷,“紙甲”就成了明軍抗擊倭寇的重要“防彈衣”。俱傳,戚家軍十三戰十三捷,“紙甲”在其中也擔當著重要角色,堪稱功不可沒。也正是戚繼光的豐功偉績,紙甲一戰成名,並先後傳至日本、朝鮮等海外多地。

蔡倫發明了真正意義上的“紙”,但他肯定不會想到,“紙”的發明不僅世界文化得以推進,沒想到還被後世大規模運用到“戰爭”中。

“紙甲”大規模運用,最近的記載是在明朝抗擊“倭寇”的戰場上。由於當時以戚繼光、俞大猷為首的明軍抗擊倭寇的地點多是在南方近海,而且當時早期火器使用已十分廣泛,因此金屬鎧甲,包括“藤甲”都不適合作戰。《武備志》中就曾有這樣的記載“(南方)天雨地濕,鐵甲易生金肅爛,必不可用矣。倭夷土賊率用火銃神器,而甲有藤有角,皆可用;但鉛子俱能洞入,且體重難久。”這裡就很明確的指出了在明軍抗擊倭寇的南方近海主戰場,金屬鎧甲和藤甲的戰場缺陷。

正是因為金屬鎧甲和藤甲這種不可彌補的戰場缺陷,“紙甲”就成了明軍抗擊倭寇的重要“防彈衣”。俱傳,戚家軍十三戰十三捷,“紙甲”在其中也擔當著重要角色,堪稱功不可沒。也正是戚繼光的豐功偉績,紙甲一戰成名,並先後傳至日本、朝鮮等海外多地。

蔡倫發明了真正意義上的“紙”,但他肯定不會想到,“紙”的發明不僅世界文化得以推進,沒想到還被後世大規模運用到“戰爭”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