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老子《道德經》:每天讀一遍有什麼用嗎?

有人在知乎上提問, “《道德經》現在全球都在讀, 西方很多國家都在用, 可是我卻讀不懂, 也就記下來幾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題主, 您的《道德經》是在武俠小說裡看的吧?

“每天讀道德經, 不一定會有什麼用, 除了朋友間聊天, 偶爾蹦出一句以顯逼格, 但是……”最熱門的回答是這樣的:“《道德經》不是用來讀的, 而是用來悟的, 結合生活, 工作, 經歷等等, 去猜透它。 它就像是一把尺子, 哪裡做的不好, 哪裡做的好, 用它一量, 就全知道了。 ”

《道德經》自問世以來, 在歷朝歷代都擁有一群“鐵粉”, 他們不僅讀, 還要為之做注。 據學者統計, 自先秦以來, 注經解經的至少有數百人。 最早的一位大概是戰國時期的韓非子, 他著有《韓非子·解老》。 到了兩漢魏晉時期, 注經的人數大大增多, 這其中出現了兩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一個是王弼, 另一個是河上公。 他們兩個人走的是不同的路線,

王弼的注解深得上層的喜愛, 而河上公的注解在民間流傳甚廣。

不僅如此, 《道德經》還擁有四位帝王級的粉絲, 所謂“帝王級”不帶有任何修辭上的意義, 因為這四個人分別是:唐玄宗李隆基, 宋徽宗趙佶, 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

而到了當今社會, 《道德經》更是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走到了大洋彼岸的華爾街。 據說, 華爾街的金融界人士以及一些企業的高管、創業者們也都很喜歡讀。

據教科文組織的統計, 《道德經》總共被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 歐美的譯本就有三百多種。 美國著名女科幻作家厄蘇拉·勒奎恩(Ursula K·Le Guin)就曾經與人合譯過。

厄蘇拉·勒奎恩(Ursula K·Le Guin)

其實不光是華爾街的金融界人士, 在國內的金融界人士中也流行讀《道德經》。 幾年前,黃明哲老師開設了一個解讀《道德經》的課程。這個課程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人的自我認知,人生的決策,道路的選擇等等。但出乎黃老師的意料,這個課程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管理者、以及創業者的目光。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抱著“尋求解決之道”的目的來參加課程的。

一位參加過黃老師課程的投資人士說,即便自己的物質生活非常豐富,他時常會覺得焦慮和迷茫,在茫茫無邊的掙錢迷霧中,如何找到一個理順自己人生思路的框架。聽講之後,他發現,道德經的天道思路,有填補信仰空白的作用。

同樣出乎意料的感覺,出現在更早之前的大學校園。黃老師曾經在學校裡開設過一門名為“《道德經》與修身養性”的選修課。這門課程甫一上線就遭到學生“瘋搶“,“搶課大戰”激烈異常,不時有學生遞交選課申請要求增加名額。黃老師及《道德經》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黃明哲老師是誰?

黃明哲,中國人民大學博士,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副教授。黃老師自學生時代起就與《道德經》結下了不解之緣,求學期間又結識了哲學領域的辯證法大家陳志良先生,兩人時常在一起討論哲學問題,而談的最多的就是《道德經》。多年來,黃老師一直潛心研讀《道德經》,以歷代帝王家注釋為藍本,對其中的思維方式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

這樣一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典籍究竟憑什麼能夠成為帝王貴族的“心頭好”,又因何能夠在金融領域和大學校園裡都成為“爆款”呢?這不單單是我們的疑問,同時也是黃老師思考過的問題。回到《道德經》本身,或許我們能和黃老師一起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黃老師看來,與其說《道德經》是一部傳統文化經典,不如說它是經典中的元典。所謂“元典”就是最元初的典籍,它帶有發端的性質。它往往代表著一個文明的基本思維方式。它不會去說教,而是去告訴人們你所處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你的面前有哪幾條路可以走。它所關注的是人的思維,塑造的是認知方式,提供的是智慧,揭示的是本質。

《道德經》五千字八十一章,看似碎片化的內容背後實際上是在向人們揭示著一種實相。它在告訴人們,我們的祖先對於人生的軌道,人生運作的軌跡,社會運作的軌跡,大自然運作的軌跡的認識。甚至在字裡行間提示著我們該找到那個看似神秘的“玄牝之門”。這五千字的背後存在著一種普世的方法論,這個方法論既適用于個體的人生決策,道路選擇,同時也適用於群體之間,無論是組織與組織,還是社會與社會,甚至是國家與國家。這個方法論的核心是“人道模擬天道”,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說的“道法自然”。

天地萬物之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它自有一套自己的運行規律。而一個人,一個公司,一個團體,一個組織,甚至是一個社會,如果能夠掌握這種運行模式是能夠像天地般長久的。這裡的“長久”絕非時間上的長短,而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道德經》中時常提到“有”和“無”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 0 到 1,從“無”到“有”,以少禦多,就像是一個轉換生成的機制,環環相扣,生生不息。

而人們常常提到的“無為”就是尊重系統內部運行規律的最好例證,從中可以看到管理上的智慧。

“無為”來自《道德經》中的那句“為無為,則無不治”。很多人會把它簡化為“無為而治”。它並非如人們從字面所理解的“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說要尊重系統的自組織,也就是系統自身的內部規律。任何系統都有一個關鍵點,只要把握住了這一個點,其他各部分都會按部就班的運行下去。一個旋轉的盤子,你只要找到其中的一個點,它會不停地旋轉,但如果你找不到這個點,或者找到了很多個點同時踩下去,那麼這個盤子最終的結果就會翻掉。所以要“為無為”,明白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該放手讓他人去做的,哪些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這一點對決策者和管理者來說至關重要。

同時《道德經》也承認,天地萬物雖然長久,但也並非完美無缺。事實上,正是因為自然有缺,才提供了不斷向前發展的可能。我們常說,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一直延續了下來,雖然經歷過無數次的“破碎”但最終也沒有徹底“毀壞”。這跟我們的祖先承認萬物存在缺憾,做事保留餘地不無關聯。“求缺”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智慧,而這樣的智慧在《道德經》中並不少見。具體是哪些,還得你自己去看。與其說《道德經》提供的是知識,不如說它提供的是“智識”。有了知識你可以去理解一些問題,但有了“智識”你可以去解決一些問題。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道德經》是一部值得你去反復閱讀反復體驗的文化典籍。雖然它並不能為你提供成功的要義,但是它可以為你提供全新的啟迪。面對這樣一個流傳了千年之久的“爆款智慧秘笈”,你真的不想知道它裡面都說了些什麼嗎?

什麼?你說古文讀不懂,看書累眼睛?

沒關係。

古文讀不懂,我們請到了黃明哲老師做你的“領路人”。

看書累眼睛,我們可以換種方式——用耳朵聽。

友情提示:關注小編的頭條號,可以查看道德經的全文注釋以及動畫解讀,回復001獲取動漫版道德經視頻

免責聲明:本文文字、音訊、視頻轉載自網路,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者,故未標明作者。我們轉載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更正。

幾年前,黃明哲老師開設了一個解讀《道德經》的課程。這個課程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人的自我認知,人生的決策,道路的選擇等等。但出乎黃老師的意料,這個課程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管理者、以及創業者的目光。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抱著“尋求解決之道”的目的來參加課程的。

一位參加過黃老師課程的投資人士說,即便自己的物質生活非常豐富,他時常會覺得焦慮和迷茫,在茫茫無邊的掙錢迷霧中,如何找到一個理順自己人生思路的框架。聽講之後,他發現,道德經的天道思路,有填補信仰空白的作用。

同樣出乎意料的感覺,出現在更早之前的大學校園。黃老師曾經在學校裡開設過一門名為“《道德經》與修身養性”的選修課。這門課程甫一上線就遭到學生“瘋搶“,“搶課大戰”激烈異常,不時有學生遞交選課申請要求增加名額。黃老師及《道德經》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黃明哲老師是誰?

黃明哲,中國人民大學博士,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副教授。黃老師自學生時代起就與《道德經》結下了不解之緣,求學期間又結識了哲學領域的辯證法大家陳志良先生,兩人時常在一起討論哲學問題,而談的最多的就是《道德經》。多年來,黃老師一直潛心研讀《道德經》,以歷代帝王家注釋為藍本,對其中的思維方式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

這樣一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典籍究竟憑什麼能夠成為帝王貴族的“心頭好”,又因何能夠在金融領域和大學校園裡都成為“爆款”呢?這不單單是我們的疑問,同時也是黃老師思考過的問題。回到《道德經》本身,或許我們能和黃老師一起找到問題的答案。

在黃老師看來,與其說《道德經》是一部傳統文化經典,不如說它是經典中的元典。所謂“元典”就是最元初的典籍,它帶有發端的性質。它往往代表著一個文明的基本思維方式。它不會去說教,而是去告訴人們你所處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你的面前有哪幾條路可以走。它所關注的是人的思維,塑造的是認知方式,提供的是智慧,揭示的是本質。

《道德經》五千字八十一章,看似碎片化的內容背後實際上是在向人們揭示著一種實相。它在告訴人們,我們的祖先對於人生的軌道,人生運作的軌跡,社會運作的軌跡,大自然運作的軌跡的認識。甚至在字裡行間提示著我們該找到那個看似神秘的“玄牝之門”。這五千字的背後存在著一種普世的方法論,這個方法論既適用于個體的人生決策,道路選擇,同時也適用於群體之間,無論是組織與組織,還是社會與社會,甚至是國家與國家。這個方法論的核心是“人道模擬天道”,也就是《道德經》中所說的“道法自然”。

天地萬物之所以能夠長久,是因為它自有一套自己的運行規律。而一個人,一個公司,一個團體,一個組織,甚至是一個社會,如果能夠掌握這種運行模式是能夠像天地般長久的。這裡的“長久”絕非時間上的長短,而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道德經》中時常提到“有”和“無”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從 0 到 1,從“無”到“有”,以少禦多,就像是一個轉換生成的機制,環環相扣,生生不息。

而人們常常提到的“無為”就是尊重系統內部運行規律的最好例證,從中可以看到管理上的智慧。

“無為”來自《道德經》中的那句“為無為,則無不治”。很多人會把它簡化為“無為而治”。它並非如人們從字面所理解的“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說要尊重系統的自組織,也就是系統自身的內部規律。任何系統都有一個關鍵點,只要把握住了這一個點,其他各部分都會按部就班的運行下去。一個旋轉的盤子,你只要找到其中的一個點,它會不停地旋轉,但如果你找不到這個點,或者找到了很多個點同時踩下去,那麼這個盤子最終的結果就會翻掉。所以要“為無為”,明白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該放手讓他人去做的,哪些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這一點對決策者和管理者來說至關重要。

同時《道德經》也承認,天地萬物雖然長久,但也並非完美無缺。事實上,正是因為自然有缺,才提供了不斷向前發展的可能。我們常說,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一直延續了下來,雖然經歷過無數次的“破碎”但最終也沒有徹底“毀壞”。這跟我們的祖先承認萬物存在缺憾,做事保留餘地不無關聯。“求缺”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智慧,而這樣的智慧在《道德經》中並不少見。具體是哪些,還得你自己去看。與其說《道德經》提供的是知識,不如說它提供的是“智識”。有了知識你可以去理解一些問題,但有了“智識”你可以去解決一些問題。

說了這麼多,其實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道德經》是一部值得你去反復閱讀反復體驗的文化典籍。雖然它並不能為你提供成功的要義,但是它可以為你提供全新的啟迪。面對這樣一個流傳了千年之久的“爆款智慧秘笈”,你真的不想知道它裡面都說了些什麼嗎?

什麼?你說古文讀不懂,看書累眼睛?

沒關係。

古文讀不懂,我們請到了黃明哲老師做你的“領路人”。

看書累眼睛,我們可以換種方式——用耳朵聽。

友情提示:關注小編的頭條號,可以查看道德經的全文注釋以及動畫解讀,回復001獲取動漫版道德經視頻

免責聲明:本文文字、音訊、視頻轉載自網路,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者,故未標明作者。我們轉載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更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