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人如何置辦年貨?談年貨對於過年的意義

中國人辦年貨的形式一直在變, 但是年貨之于過年的意義, 一傳2000年。

談年貨的歷史, 往祖墳上刨, 得到漢朝。 過年的風俗始于漢朝。

古代的春節, 尤其是夏商周三代, 由於曆法的變化, 並不一定是在農曆正月初一。 直到漢武帝時期, 才規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 春節的日期才算固定下來。

在古人最早的認知中, 春節不是一個吉利的日子!"正月初一, 二月初二, 三月初三……一直到九月初九, 按照古人觀點, 都是陽中之陽的日子, 是災難性的日子。 "這就跟竹子一樣, 遇到節了——竹子哪兒都是光滑的、順的, 就節那個地方是疙瘩的,

所以, 這種日子叫節, 所謂春節, 就是春季裡最不吉利的日子!

日子不好過, 但還得過, 所以人們就想出各種過節的辦法:驅鬼辟邪、祈福迎祥。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各種過春節的習俗。

兩漢:餃子+爆竹

春節形成于漢朝, 過年期間最傳統, 也是最必不可少的年貨, 餃子和爆竹, 就是這個時期出現的。

沿襲上古到秦一脈的建制, 祭祀是漢代春節的主要節目, 主要是求個一國人整整齊齊。

過年飲食習俗上, 漢朝人著重在防病、健身的作用。 比如, 將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五種辛香料放在一起吃。 東漢一代醫聖張仲景, 把這些祛寒的藥材用面皮一包, 就是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 好玩不如……爆竹。

《通俗編排優》記載:"古時爆竹。

皆以真竹著火爆之, 故唐人詩亦稱。 後人卷紙為之。 稱曰"爆竹"。 火藥的配方還在煉丹術士手上的時候, 漢朝人用火燒竹, 畢剝發聲, 以驅除山鬼和瘟神。

唐、五代:屠蘇酒+春聯

爆竹確實很好玩, 到了唐代還是很流行。 估計王安石就很喜歡玩:"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

唐代的"年夜飯", 歲宴之上, 必不可少的節物有屠蘇酒, 敦煌文書中所記錄的節候賞物, 就有"歲日賞屠蘇酒、五辛盤、假花果, 膠牙餳"。

這種家家迎新的屠蘇酒, 據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 主要是為了"辟疫氣, 令人不染溫病及傷寒"。 跟漢代的餃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安石放了爆竹, 喝了點小酒, 又來了一句:"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根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 符長六寸, 寬三寸, 桃木板上書降鬼大神"神荼"的名字。

後來的桃符發展分為兩支。 古代普通人不認字, 神荼鬱壘就畫成畫吧, 就成了門神畫。 另一支, 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令學士題桃木板, 感覺學士文筆不行, 就自己來了一手:"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這是五代的事了。

兩宋:世界CBD的年貨海

大家都知道宋朝人會過日子。 《清明上河圖》中, 開封就是11世紀的曼哈頓, 世界的CBD。

《武林舊事》第三卷有一節《歲晚節物》, 羅列了一大堆年貨清單:

臘藥、錦裝、新曆、諸般大小門神、桃符、鍾馗、春帖、天行貼兒、金彩、縷花、幡勝、饋歲盤盒、酒簷、羊腔、果子、五色紙錢、糝盆、百事吉、膠牙餳。

"錦裝"即新衣服。 《東京夢華錄》雲:"正月一日年節, ……小民雖貧者, 亦須新潔衣服。 "

以上清單當中, 衣服、肉類、果品、門神、金彩和金銀紙也是咱們現代人過年要辦的年貨, 但是桃符、幡勝、糝盆、酒簷和百事吉放到今天就顯得頗為稀罕了。

清、民國:趕年集,辦年貨

到了清朝,過年之前有專門的集市,叫做"年集"。《京都風俗志 》:十五日以後,市中賣年貨者,棋布星羅,如桌幾筆墨。人 叢作書,則賣春聯者。五色新鮮,千張炫目,則賣畫幅者。以 及蘆棚鱗次,攤架相依,則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 之物,堆積滿道,各處皆然。人家鋪肆,擇日撢掃房屋,謂之 掃房,整頓內外一切什物,買麻秸、栢枝、米麵、菜蔬,果 品、酒肉,雞魚,凡食用之物,置辦一新,以預過年。

沈太俟在《春明采風志》中對老北京年貨市場、備年景象也有記載。寫道:"琉璃、鐵絲、油彩、轉沙、碰絲、走馬,風箏、鞬毛、口琴、紙牌、拈圓棋、升官圖、江米人、太平鼓、響葫蘆、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買辦一切,謂之忙年。"

《畫的夢》:"年集就是新年之前的集市。趕年集和趕廟會,是童年時代最令人興奮的事。"孫老先生1913年生人,他的童年,在民國。這個時候就有照片了。

民國之前,正月初一就是元旦。民國政府建立,定了新曆1月1日為元旦。但是過了2000年春節的中國人不管這個,依舊年三十守歲,年初一磕頭。

清、民國:趕年集,辦年貨

到了清朝,過年之前有專門的集市,叫做"年集"。《京都風俗志 》:十五日以後,市中賣年貨者,棋布星羅,如桌幾筆墨。人 叢作書,則賣春聯者。五色新鮮,千張炫目,則賣畫幅者。以 及蘆棚鱗次,攤架相依,則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 之物,堆積滿道,各處皆然。人家鋪肆,擇日撢掃房屋,謂之 掃房,整頓內外一切什物,買麻秸、栢枝、米麵、菜蔬,果 品、酒肉,雞魚,凡食用之物,置辦一新,以預過年。

沈太俟在《春明采風志》中對老北京年貨市場、備年景象也有記載。寫道:"琉璃、鐵絲、油彩、轉沙、碰絲、走馬,風箏、鞬毛、口琴、紙牌、拈圓棋、升官圖、江米人、太平鼓、響葫蘆、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買辦一切,謂之忙年。"

《畫的夢》:"年集就是新年之前的集市。趕年集和趕廟會,是童年時代最令人興奮的事。"孫老先生1913年生人,他的童年,在民國。這個時候就有照片了。

民國之前,正月初一就是元旦。民國政府建立,定了新曆1月1日為元旦。但是過了2000年春節的中國人不管這個,依舊年三十守歲,年初一磕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