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茯苓治病有偏方~

茯苓是一味珍貴的中藥材, 茯苓這種食物大家應該聽得比較多, 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但是它的作用大家都瞭解嗎?茯苓治病有什麼偏方嗎?一起來瞭解下吧!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1、用於小便不利, 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濕, 而藥性平和, 利水而不傷正氣, 為利水滲濕要藥。 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症候, 不論偏於寒濕, 或偏於濕熱, 或屬於脾虛濕聚, 均可配合應用。 如偏於寒濕者, 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於濕熱者, 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 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 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2、用於脾虛泄瀉, 帶下茯苓既能健脾, 又能滲濕, 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 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 常與黨參、白術、山藥等配伍。 有可用為補肺脾, 治氣虛之輔佐藥。

3、用於痰飲咳嗽, 痰濕入絡, 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 又具健脾作用, 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 停聚化生痰飲之症, 具有治療作用。 可用半夏、陳皮同用, 也可配桂枝、白術同用。 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 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於心悸, 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 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 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5、抗癌。 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內停、濕熱壅結者。

茯苓怎麼吃

1、開胃湯:茯苓15克, 淮山藥12克, 穀麥芽各30克, 鮮、幹鴨胗各1個, 煮湯飲服。 治小兒消化不良, 不思飲食。

2、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

陳皮5克, 粳米適量, 煮粥食。 治小兒脾虛泄瀉, 小便不利。

3、茯苓薏米餅:茯苓、薏米、白麵粉各30克, 白糖適量, 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 蒸熟。 適合小兒食用, 有和脾胃之效。

4、茯苓陳皮薑汁茶:茯苓25克, 陳皮5克, 水煎, 飲服時加入生薑汁10滴。 有健脾和胃之效, 可治妊娠嘔吐。

5、茯苓栗子粥:茯苓15g, 栗子25g, 大棗10個, 粳米100g。 加水先煮栗子、大棗、粳米;茯苓研末, 待米半熟時徐徐加入, 攪勻, 煮至栗子熟透。 可加糖調味食。

本方用茯苓補脾利濕, 栗子補脾止瀉, 大棗益脾胃。 用於脾胃虛弱, 飲食減少, 便溏腹瀉。

6、茯苓麥冬粥:茯苓、麥冬各15克, 粟米100克。粟米加水煮粥;二藥水煎取濃汁,待米半熟時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聖惠方》。本方以茯苓寧心安神,麥冬養陰清心,粟米除煩熱。用於心陰不足,心胸煩熱,驚悸失眠,口乾舌燥。

7、茯苓餅:茯苓200克,人參10克,麵粉800克。二藥分別研為細末,加食鹽少許,同麵粉加水揉成麵團,做成約重100克的餅子若干,烙熟。每次食1個。

源於《重訂瑞竹堂經驗方》(原方稱“丹”,實為點心)。本方用茯苓、人參補氣益脾,以人參延緩衰老。用於補虛,抗衰延年。

8、茯苓酒:茯苓60克、大棗20枚、當歸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將上藥切碎裝瓦壇內,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搖一次,每日飲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氣血虛弱、陰陽兩虧所出現的腰酸、腿軟、體倦乏力、遺精陽痿、鬚髮早白、心悸失眠、食欲減退等均宜服用。

9、茯苓幹:用水浸泡,洗淨,潤後稍蒸,及時切取皮和塊或切厚片,曬乾。

10、朱茯苓:取茯苓塊以清水噴淋,稍悶潤,加朱砂細粉撒布均勻,反復翻動,使其外表粘滿朱砂粉末,然後晾乾,(每茯苓塊100斤,用朱砂粉30兩)。

11、茯苓膏: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先將白茯苓研為細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濾去水,再漂再曬,反復3次,再為細末,拌白蜜和勻,加熱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後裝瓶備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開水送服。常服用本品對老年性浮腫、肥胖症以及預防癌腫均有稗益。

茯苓的治病偏方

1、治楊梅瘡毒:土茯苓一兩或五錢,水酒濃煎服。(《滇南本草》)

2、治楊梅風十年二十年,筋骨風泡腫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錢,甘草三錢,黑鉛一斤,青藤三錢。將藥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錢。水煎服,白糖為引。(《江西草藥》)

4、治風濕骨痛,瘡瘍腫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豬肉燉爛,分數次連滓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風氣痛及風毒瘡癬:土茯苓(不犯鐵器)八兩。石臼內搗為細末,糯米一鬥,蒸熟,白酒藥造成醇酒用,酒與糟俱可食。(《萬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大毒瘡紅腫,未成即濫:土茯苓,為細末,好醋調敷。(《滇南本草》)

7、治瘰鬁潰爛:冷飯團,切片或為末,水煎服。或入粥內食之,須多食為妙。忌鐵器、發物。(《積德堂經驗方》)

8、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兩。水煎,當茶飲。(《江西草藥》)

9、治婦人紅崩、白帶:土茯苓,水煨,引用紅沙糖治紅崩,白沙糖治白帶。(《滇南本草》)

10、治小兒疳積面黃肌瘦,肚子大,煩躁愛哭,啼哭無聲,不想吃東西,大便失調,皮膚粗糙:土茯苓三錢,野棉花根三錢。研細末,加豬肝二兩與水燉服,或米湯沖服。(《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彙編》)

11、治癭瘤:土茯苓五錢,金鎖銀開、黃藥子各三錢,白毛藤五錢,烏蘞莓根、蒲公英各四錢,甘草。

粟米100克。粟米加水煮粥;二藥水煎取濃汁,待米半熟時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聖惠方》。本方以茯苓寧心安神,麥冬養陰清心,粟米除煩熱。用於心陰不足,心胸煩熱,驚悸失眠,口乾舌燥。

7、茯苓餅:茯苓200克,人參10克,麵粉800克。二藥分別研為細末,加食鹽少許,同麵粉加水揉成麵團,做成約重100克的餅子若干,烙熟。每次食1個。

源於《重訂瑞竹堂經驗方》(原方稱“丹”,實為點心)。本方用茯苓、人參補氣益脾,以人參延緩衰老。用於補虛,抗衰延年。

8、茯苓酒:茯苓60克、大棗20枚、當歸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將上藥切碎裝瓦壇內,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搖一次,每日飲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氣血虛弱、陰陽兩虧所出現的腰酸、腿軟、體倦乏力、遺精陽痿、鬚髮早白、心悸失眠、食欲減退等均宜服用。

9、茯苓幹:用水浸泡,洗淨,潤後稍蒸,及時切取皮和塊或切厚片,曬乾。

10、朱茯苓:取茯苓塊以清水噴淋,稍悶潤,加朱砂細粉撒布均勻,反復翻動,使其外表粘滿朱砂粉末,然後晾乾,(每茯苓塊100斤,用朱砂粉30兩)。

11、茯苓膏: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先將白茯苓研為細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濾去水,再漂再曬,反復3次,再為細末,拌白蜜和勻,加熱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後裝瓶備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開水送服。常服用本品對老年性浮腫、肥胖症以及預防癌腫均有稗益。

茯苓的治病偏方

1、治楊梅瘡毒:土茯苓一兩或五錢,水酒濃煎服。(《滇南本草》)

2、治楊梅風十年二十年,筋骨風泡腫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錢,甘草三錢,黑鉛一斤,青藤三錢。將藥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赤水玄珠》)

3、血淋:土茯苓、茶根各五錢。水煎服,白糖為引。(《江西草藥》)

4、治風濕骨痛,瘡瘍腫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豬肉燉爛,分數次連滓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風氣痛及風毒瘡癬:土茯苓(不犯鐵器)八兩。石臼內搗為細末,糯米一鬥,蒸熟,白酒藥造成醇酒用,酒與糟俱可食。(《萬氏家抄方》土茯苓酒)

6、治大毒瘡紅腫,未成即濫:土茯苓,為細末,好醋調敷。(《滇南本草》)

7、治瘰鬁潰爛:冷飯團,切片或為末,水煎服。或入粥內食之,須多食為妙。忌鐵器、發物。(《積德堂經驗方》)

8、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兩。水煎,當茶飲。(《江西草藥》)

9、治婦人紅崩、白帶:土茯苓,水煨,引用紅沙糖治紅崩,白沙糖治白帶。(《滇南本草》)

10、治小兒疳積面黃肌瘦,肚子大,煩躁愛哭,啼哭無聲,不想吃東西,大便失調,皮膚粗糙:土茯苓三錢,野棉花根三錢。研細末,加豬肝二兩與水燉服,或米湯沖服。(《草醫草藥簡便驗方彙編》)

11、治癭瘤:土茯苓五錢,金鎖銀開、黃藥子各三錢,白毛藤五錢,烏蘞莓根、蒲公英各四錢,甘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