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裝修第2篇:結婚後我只哭過兩次,一次是婚禮,一次是裝修


不得不說, 裝修比婚姻更催人成長。

曾經的我太幼稚, 有著理工直男的天真, 相信方法論, 相信邏輯, 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現在,

我只信奉一門科學:水逆。

今天想分享一些裝修時的悲傷故事, 一些血淋淋的現實。 千萬不要被上一篇精心包裝的圖片欺騙了, 人前顯貴, 人後遭罪。 我們家之所以拍出來還行, 完全是因為我們把難看的地方藏起來罷了。

裝逼實在是太累了。

第一次裝修, 雖然小心謹慎, 但百密一疏, 還是犯了不少低級錯誤。

一個永遠插不進去的插座

一節漏在鏡子外面的燈線……只好用裝飾紙蓋住了

除了自己挖的坑, 還有一大堆計畫外的狀況在等著你。

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蒼天說你天真得像只豬。

一開始出現的意外還比較小 case,

在預期之內。

比如, 安裝櫃子的工人根本不看圖紙, 自帶 freestyle, 把櫃子的開門方向裝反了……

比如, 裝完浴室櫃, 原本通暢的下水道突然堵了。 疏通完才發現, 是做防水時不仔細, 塗料滴到下水道裡給堵了……

綠色的就是防水塗料

第一個真正讓我大開眼界的,

是宜家。

如果你在宜家買過窗簾就會發現, 原來宜家還有這麼複雜的東西。 軌道、托杆、彎頭、各種上牆件、幾千個顧客和兩個不太搭理人的服務員。

為了避免買錯件, 我在窗簾區仔細觀摩了十分鐘的介紹視頻, 看懂之後, 在小本子上畫了一個我家的尺寸, 和與之匹配的配件種類、個數。 找到服務員, 確認採購清單有沒有問題。 他看了之後, 打包票說沒問題。 我又找到另外一個工作人員再次確認之後, 才放心下單。

等宜家的安裝師傅上門才發現, 還是缺了東西。 我家窗簾面積大, 窗簾杆需要拼接, 拼接要用到一個很小的連接件, 而這個連接件, 每個窗簾杆裡只有兩個, 不夠用。 最絕的是, 這個零件不單賣。

安裝師傅比我還生氣, 說今天的活又幹不完了。 一邊責怪賣場的服務員不懂安裝, 一邊跟我提出解決方案:「這個窗簾杆我就不給你安裝了, 你把連接件留著, 然後拿窗簾杆去宜家售後, 就說買回來才發現裡面沒有連接件, 讓他們再給你多配兩個……」

安裝師傅把我的牆壁打壞了不說, 竟然還要我去騙自家的售後……沒想到連宜家這種中外馳名商標,也會讓你崩潰。

窗簾知識點

沒有什麼特別的建議,窗簾不要選宜家的就好,整個購物體驗非常差。

如果真的發生上述情況,直接電話宜家售後,如實告知即可。官方售後還算靠譜,免費寄來了新的配件

第二次崩潰,是在裝修即將完工之際,我家居然面臨著無法上網的可能。

「你們家的入戶光纖,怎麼沒有啊?」聯通寬頻的師傅來安裝網路,一下子把我問住了。

「弱電箱裡沒有入戶光纖嗎?」

「沒有啊。你看,這裡只有有線電視的入戶線,沒有入戶光纖。」

馬上叫來工長。

「入戶光纖怎麼不見了呀?」

「我也不知道啊,弱電箱裡面的線我可從來沒動過。」

完了,水電改造的時候,我光顧著檢查水路、電路排線,竟然漏了網。

只好叫來物業。

「我們家要牽入戶的網線進來,但是弱電箱裡沒有入戶光纖,怎麼辦啊?」

「我們物業沒辦法,這是開放商開發的。你要裝網路,得找寬頻的人來給你弄啊。」

又重新叫來聯通寬頻。

「這個不歸我們管,我們只負責從入戶的光纖,往路由器給你接線。」

說完就走了,錢都不想掙那種。

……

在這個踢皮球的鏈條裡,我和三方又各撕扯了幾次,終於陷入徹底的閉環。

去年的房客怎麼上的網?他們用的就是聯通寬頻啊。如果用的就是聯通寬頻,那入戶光纖去哪裡了呢?我甚至一度懷疑,因為裝修得罪了某個鄰居,把我家的網線從管井裡面扯走了。

這個時候,不得不說下照片存檔的重要性。

我翻到交接房時,匆匆拍下的老家照片。

原來我家光纖入戶的口,根本不在弱電箱,在這兒啊!

光纖直接入戶到電視牆了,也夠奇葩的。那裝修完這線去哪了呢?沒了,從牆上憑空消失了……

我反反復複對比照片,跟工長說,我的光纖應該是被你們封上了,他不信。於是我拿著照片,在牆壁上計算位置,畫了一個點,說:光纖就在這裡,你把它砸開,就是光纖。如果砸錯了算我的。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失而復得的光纖

從牆上鑿出光纖的那一刻,像是拿著尋寶圖挖到寶藏一樣幸福,終於有網了!

改佈局已經來不及了,於是我家從此多了一道醜陋的明裝線槽。

而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你永遠也不知道你的工長能做出什麼超越你想像力的事情。

後加的醜陋線槽

寬頻知識點

常規來說,入戶的光纖一般都在弱電箱處,可是在神州大地,不要迷信「常規」。

自己的家還是自己熟悉最好,就算物業來過,都很有可能對你家的戶型一問三不知。

不要吝嗇手機記憶體,能拍的地方多拍幾張留底,這些實錘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派上用場。

永遠不要奢望裝修的人比你更細心,永遠。

終於,在各種突發狀況的伴隨中,裝修結束了。但裝修結束,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就此高枕無憂。

搬家一個月後的某天清晨,我在睡夢中被急促的敲門聲吵醒。

「喂!我是樓下的!你們家客廳漏水了吧?我家房頂在滴水!!」門外陌生人的語氣很憤怒,但還是能感覺到有所克制。

迷迷糊糊的我有點懵。漏水不應該發在廚房和廁所嗎,怎麼會在客廳?難道是貓把哪裡的水打翻了?

我跑到客廳,困得睜不開眼,蹲下四處摸了摸,地板明明是幹的啊。

這下我有了底氣,便邀請鄰居進屋一起摸地板。他倒也沒推辭。

接下來的畫面就比較詭異了:一個衣衫不整的我,和一個陌生男子,一起蹲在客廳地板上,嚴肅地摸來摸去。

還好我家面積不大,鄰居象徵性摸了幾處,發現確實是幹的。有點疑惑,又有些失望地走了。

不到五分鐘他就折回來了。

「不對啊,我家就在你們樓下,不可能是別人家漏的水。不信你跟我去看看。」

我又睡眼惺忪地跟去樓下,看了看受災現場。

吸頂燈的燈罩裡確實積滿了水,一顆一顆往下滴。燈下接著臉盆,水半滿。旁邊的地墊上,坐著媽媽,抱著娃,娃眼巴巴望著盆裡濺起的水花,又轉頭望著我。

太尷尬了。人證物證齊全,搞得我剛才邀請他摸地板像是在做偽證。

怎麼辦,積極配合處理吧!我趕緊找到物業,一起回家排查。物業一開口就是老江湖,「客廳漏水,八成是暖氣問題」。把暖氣前的空氣淨化器挪開,果然,牆角已經濕透了,暖氣管一邊滲水,一邊冒著小氣泡。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一場大型心碎。

我叫來暖氣公司的師傅,敲了踢腳線,拆了地板,還鑿了幾釐米的混凝土才維修好。漏水原因是暖氣管老化,出現沙眼,在高溫高壓下開始滴水,順著混凝土層下方的暖氣管道外壁,滲到了樓下。

我能說什麼,我也很崩潰啊。

辛辛苦苦裝修的家,剛搬進去,就被拆成這副模樣。更冤枉的是,我不是沒有做準備。當初專門讓暖氣公司來更換了暖氣片、金屬管件,唯獨暖氣的管材,安裝師傅拆完才發現我家用的是普通塑膠管,不好換。

我想著去年房客住著也沒問題,心存僥倖就留了暖氣管沒換,安裝完打壓力測試也沒有任何異常。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萬幸的是,暖氣管的沙眼在牆角位置就發現了。要是沙眼在混凝土地下,那麼我得搬走、拆家、重新裝修、再搬回來了……

暖氣知識點

暖氣的管材,主要有 PPR管、 PERT管、鋁塑管、和普通塑膠管

普通塑膠管常見於老小區,無法熱熔,所以一旦出現問題,很難維修、替換部分管材

如果是老小區二手房,請一定把暖氣片、暖氣管材、管件全部翻新更換

故事到此結束,希望大家通過我的親身經歷,感受到一絲生活的無常。從今天起,多關心星座運勢,多瞭解黃道吉日。我現在最後悔的就是,沒有聽我媽的,挑一個好時辰搬家。

最後,分享一些我在裝修時,記下的一些切身體會吧(也就是業界俗稱的「乾貨」),希望能真正幫助到打算裝修的讀者。畢竟,在裝修這堂課上,再仔細也不算過分。

# 關於設計

改戶型,儘量不要有拐彎。拐彎就是浪費面積。

戶型圖不會畫也沒關係,物業那裡一般有設計院施工圖存檔。在這個基礎上自己再量一下尺寸,比較準確。

量完家裡尺寸,記得順手量一下電梯尺寸。一些大件傢俱(比如推拉門)很有可能進得了家門,進不了電梯。

燈線、插座的預留位置,多檢查兩遍也不為過。沒東西時看不出來問題,一擺上東西就發現漏洞了。

浴室櫃不要只考慮美觀,還要看看是否能放得下小廚寶。否則冬天洗手等熱水挺辛苦的。

# 關於施工

如果房子計畫住 10 年以上,那麼儘量把基礎設施都改了。水電氣暖,哪樣出問題都夠你崩潰一個禮拜。

水電改造的時候,牆角的 90 度彎管儘量貼牆,否則地面找平的時候會有很多不齊整的地方,踢腳線和地板都不好安裝。

馬桶移位器不是不能用,10cm 以下,搭配直沖式馬桶,問題都不大。超過 10cm,堵的風險就大了。

貼小磚人工貴,但是也沒必要把櫥櫃後面的隱蔽磚用大磚。不同的磚厚度不一樣,很有可能又多了一道找平費用,費力不討好。

可以買兩個落地大風扇放在工地。工人師傅幹活涼快,塗料混凝土幹得快,還兼具通風散味的功能。

就算有監理,也不能省心,你永遠無法預料,派給你的監理,是不是比你還業餘。

# 關於專案

不懂的東西,百度一下,知乎一下,好好住一下,基本就明白了。如果還不明白,別忘了還有萬能的淘寶客服。

不要聽信工人說「下次讓那個師傅順手給你處理下就好」。大哥不管二哥,如果這個師傅都不順手,下一個師傅怎麼可能順手給你處理。誰的工作就要求誰完成,心軟只會麻煩自己。

預估項目時間,一定要前緊後鬆。裝修不是你一個人能控制的,有時候一個政策出臺,你傢俱的工廠就要突然停產一個月。

裝修只能一個人做決定。如果你想象徵性參考一下對方意見,那麼把你 prefer 的選項,和一個更爛的選項擺在一起,就 OK 了。

# 關於預算

沒必要找裝修公司做拆除,家附近隨便找個廢品回收站就能免費拆除,拆下來的東西還能賣一部分。

水電改造,把所有的醜話說到前頭,預算必須做清楚,決算超過預算 10% 就是不合理。白紙黑字,落實到合同。

挑裝修公司不要光圖便宜,前期報價低,後期做增項,是個很普遍的現象了。

裝修公司跟很多主材公司有合作折扣,可以諮詢一下。

櫥櫃品牌也和洗碗機、煙灶廠商有合作,運氣好的話,比 618 雙11 還便宜。

預付的時候,一定不能一次性把款交齊。留著點尾款,撕逼了才有籌碼。

貴的項目,多比價沒錯。但幾百塊的東西,就別耽誤時間了。在條件允許範圍內買最貴的,省時間。

能花錢讓人做的,就別自己做。裝修很累人,不如省下精力,多掙點錢。

當然,最省錢的辦法,就是早幾年買房,或者,在掙錢的時間換房。

當然,如果你買了比特幣,上面的建議你都不用看。

竟然還要我去騙自家的售後……沒想到連宜家這種中外馳名商標,也會讓你崩潰。

窗簾知識點

沒有什麼特別的建議,窗簾不要選宜家的就好,整個購物體驗非常差。

如果真的發生上述情況,直接電話宜家售後,如實告知即可。官方售後還算靠譜,免費寄來了新的配件

第二次崩潰,是在裝修即將完工之際,我家居然面臨著無法上網的可能。

「你們家的入戶光纖,怎麼沒有啊?」聯通寬頻的師傅來安裝網路,一下子把我問住了。

「弱電箱裡沒有入戶光纖嗎?」

「沒有啊。你看,這裡只有有線電視的入戶線,沒有入戶光纖。」

馬上叫來工長。

「入戶光纖怎麼不見了呀?」

「我也不知道啊,弱電箱裡面的線我可從來沒動過。」

完了,水電改造的時候,我光顧著檢查水路、電路排線,竟然漏了網。

只好叫來物業。

「我們家要牽入戶的網線進來,但是弱電箱裡沒有入戶光纖,怎麼辦啊?」

「我們物業沒辦法,這是開放商開發的。你要裝網路,得找寬頻的人來給你弄啊。」

又重新叫來聯通寬頻。

「這個不歸我們管,我們只負責從入戶的光纖,往路由器給你接線。」

說完就走了,錢都不想掙那種。

……

在這個踢皮球的鏈條裡,我和三方又各撕扯了幾次,終於陷入徹底的閉環。

去年的房客怎麼上的網?他們用的就是聯通寬頻啊。如果用的就是聯通寬頻,那入戶光纖去哪裡了呢?我甚至一度懷疑,因為裝修得罪了某個鄰居,把我家的網線從管井裡面扯走了。

這個時候,不得不說下照片存檔的重要性。

我翻到交接房時,匆匆拍下的老家照片。

原來我家光纖入戶的口,根本不在弱電箱,在這兒啊!

光纖直接入戶到電視牆了,也夠奇葩的。那裝修完這線去哪了呢?沒了,從牆上憑空消失了……

我反反復複對比照片,跟工長說,我的光纖應該是被你們封上了,他不信。於是我拿著照片,在牆壁上計算位置,畫了一個點,說:光纖就在這裡,你把它砸開,就是光纖。如果砸錯了算我的。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失而復得的光纖

從牆上鑿出光纖的那一刻,像是拿著尋寶圖挖到寶藏一樣幸福,終於有網了!

改佈局已經來不及了,於是我家從此多了一道醜陋的明裝線槽。

而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你永遠也不知道你的工長能做出什麼超越你想像力的事情。

後加的醜陋線槽

寬頻知識點

常規來說,入戶的光纖一般都在弱電箱處,可是在神州大地,不要迷信「常規」。

自己的家還是自己熟悉最好,就算物業來過,都很有可能對你家的戶型一問三不知。

不要吝嗇手機記憶體,能拍的地方多拍幾張留底,這些實錘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派上用場。

永遠不要奢望裝修的人比你更細心,永遠。

終於,在各種突發狀況的伴隨中,裝修結束了。但裝修結束,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就此高枕無憂。

搬家一個月後的某天清晨,我在睡夢中被急促的敲門聲吵醒。

「喂!我是樓下的!你們家客廳漏水了吧?我家房頂在滴水!!」門外陌生人的語氣很憤怒,但還是能感覺到有所克制。

迷迷糊糊的我有點懵。漏水不應該發在廚房和廁所嗎,怎麼會在客廳?難道是貓把哪裡的水打翻了?

我跑到客廳,困得睜不開眼,蹲下四處摸了摸,地板明明是幹的啊。

這下我有了底氣,便邀請鄰居進屋一起摸地板。他倒也沒推辭。

接下來的畫面就比較詭異了:一個衣衫不整的我,和一個陌生男子,一起蹲在客廳地板上,嚴肅地摸來摸去。

還好我家面積不大,鄰居象徵性摸了幾處,發現確實是幹的。有點疑惑,又有些失望地走了。

不到五分鐘他就折回來了。

「不對啊,我家就在你們樓下,不可能是別人家漏的水。不信你跟我去看看。」

我又睡眼惺忪地跟去樓下,看了看受災現場。

吸頂燈的燈罩裡確實積滿了水,一顆一顆往下滴。燈下接著臉盆,水半滿。旁邊的地墊上,坐著媽媽,抱著娃,娃眼巴巴望著盆裡濺起的水花,又轉頭望著我。

太尷尬了。人證物證齊全,搞得我剛才邀請他摸地板像是在做偽證。

怎麼辦,積極配合處理吧!我趕緊找到物業,一起回家排查。物業一開口就是老江湖,「客廳漏水,八成是暖氣問題」。把暖氣前的空氣淨化器挪開,果然,牆角已經濕透了,暖氣管一邊滲水,一邊冒著小氣泡。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一場大型心碎。

我叫來暖氣公司的師傅,敲了踢腳線,拆了地板,還鑿了幾釐米的混凝土才維修好。漏水原因是暖氣管老化,出現沙眼,在高溫高壓下開始滴水,順著混凝土層下方的暖氣管道外壁,滲到了樓下。

我能說什麼,我也很崩潰啊。

辛辛苦苦裝修的家,剛搬進去,就被拆成這副模樣。更冤枉的是,我不是沒有做準備。當初專門讓暖氣公司來更換了暖氣片、金屬管件,唯獨暖氣的管材,安裝師傅拆完才發現我家用的是普通塑膠管,不好換。

我想著去年房客住著也沒問題,心存僥倖就留了暖氣管沒換,安裝完打壓力測試也沒有任何異常。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萬幸的是,暖氣管的沙眼在牆角位置就發現了。要是沙眼在混凝土地下,那麼我得搬走、拆家、重新裝修、再搬回來了……

暖氣知識點

暖氣的管材,主要有 PPR管、 PERT管、鋁塑管、和普通塑膠管

普通塑膠管常見於老小區,無法熱熔,所以一旦出現問題,很難維修、替換部分管材

如果是老小區二手房,請一定把暖氣片、暖氣管材、管件全部翻新更換

故事到此結束,希望大家通過我的親身經歷,感受到一絲生活的無常。從今天起,多關心星座運勢,多瞭解黃道吉日。我現在最後悔的就是,沒有聽我媽的,挑一個好時辰搬家。

最後,分享一些我在裝修時,記下的一些切身體會吧(也就是業界俗稱的「乾貨」),希望能真正幫助到打算裝修的讀者。畢竟,在裝修這堂課上,再仔細也不算過分。

# 關於設計

改戶型,儘量不要有拐彎。拐彎就是浪費面積。

戶型圖不會畫也沒關係,物業那裡一般有設計院施工圖存檔。在這個基礎上自己再量一下尺寸,比較準確。

量完家裡尺寸,記得順手量一下電梯尺寸。一些大件傢俱(比如推拉門)很有可能進得了家門,進不了電梯。

燈線、插座的預留位置,多檢查兩遍也不為過。沒東西時看不出來問題,一擺上東西就發現漏洞了。

浴室櫃不要只考慮美觀,還要看看是否能放得下小廚寶。否則冬天洗手等熱水挺辛苦的。

# 關於施工

如果房子計畫住 10 年以上,那麼儘量把基礎設施都改了。水電氣暖,哪樣出問題都夠你崩潰一個禮拜。

水電改造的時候,牆角的 90 度彎管儘量貼牆,否則地面找平的時候會有很多不齊整的地方,踢腳線和地板都不好安裝。

馬桶移位器不是不能用,10cm 以下,搭配直沖式馬桶,問題都不大。超過 10cm,堵的風險就大了。

貼小磚人工貴,但是也沒必要把櫥櫃後面的隱蔽磚用大磚。不同的磚厚度不一樣,很有可能又多了一道找平費用,費力不討好。

可以買兩個落地大風扇放在工地。工人師傅幹活涼快,塗料混凝土幹得快,還兼具通風散味的功能。

就算有監理,也不能省心,你永遠無法預料,派給你的監理,是不是比你還業餘。

# 關於專案

不懂的東西,百度一下,知乎一下,好好住一下,基本就明白了。如果還不明白,別忘了還有萬能的淘寶客服。

不要聽信工人說「下次讓那個師傅順手給你處理下就好」。大哥不管二哥,如果這個師傅都不順手,下一個師傅怎麼可能順手給你處理。誰的工作就要求誰完成,心軟只會麻煩自己。

預估項目時間,一定要前緊後鬆。裝修不是你一個人能控制的,有時候一個政策出臺,你傢俱的工廠就要突然停產一個月。

裝修只能一個人做決定。如果你想象徵性參考一下對方意見,那麼把你 prefer 的選項,和一個更爛的選項擺在一起,就 OK 了。

# 關於預算

沒必要找裝修公司做拆除,家附近隨便找個廢品回收站就能免費拆除,拆下來的東西還能賣一部分。

水電改造,把所有的醜話說到前頭,預算必須做清楚,決算超過預算 10% 就是不合理。白紙黑字,落實到合同。

挑裝修公司不要光圖便宜,前期報價低,後期做增項,是個很普遍的現象了。

裝修公司跟很多主材公司有合作折扣,可以諮詢一下。

櫥櫃品牌也和洗碗機、煙灶廠商有合作,運氣好的話,比 618 雙11 還便宜。

預付的時候,一定不能一次性把款交齊。留著點尾款,撕逼了才有籌碼。

貴的項目,多比價沒錯。但幾百塊的東西,就別耽誤時間了。在條件允許範圍內買最貴的,省時間。

能花錢讓人做的,就別自己做。裝修很累人,不如省下精力,多掙點錢。

當然,最省錢的辦法,就是早幾年買房,或者,在掙錢的時間換房。

當然,如果你買了比特幣,上面的建議你都不用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