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確實比劉伯溫厲害,但差距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如今, 宣傳媒體手段的發達, 書籍也好, 影視也罷, 讓人們對歷史人物有了更多瞭解機會與途徑。 有好事者曾將中國古代歷史中的三大謀臣張良、諸葛亮、劉伯溫進行比較, 討論誰是中國歷史最聰明的人。 儘管有些無趣, 卻也並不無聊。 畢竟, 歷史人物在人們的爭論中, 能夠加深認識、全面瞭解。 這對古代歷史學習、文化傳統弘揚不無益處。

筆者今天談論這個話題, 也是想通過對諸葛亮與劉伯溫二人同為著名謀臣, 卻存在諸多不同, 做些粗淺探討, 以利各位對歷史文化的理解起到些微幫助作用。

一般來說, 人們在談論古代著名謀士, 大多都第一時間想到諸葛亮。 提及諸葛亮, 幾乎是家喻戶曉, 盡人皆知。 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 字孔明, 號臥龍(也作伏龍), 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 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

死後追諡忠武侯。 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 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 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的尊崇, 成為後世忠臣的楷模, 智慧的化身。

而劉伯溫的基本情況, 不少人卻知之甚少。 這裡有必要簡介一下: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 諡曰文成, 漢族, 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 故時人稱他劉青田, 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 人們又稱他劉誠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 諡文成, 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 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 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

因而馳名天下, 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學史上, 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按說, 二人相隔一千多年, 不好對他們進行比較, 但作為歷史愛好者還是希望通過這類比較, 找到各自的同異, 便於瞭解和認識他們的特點特質。 故筆者今天也算是趕回“時髦”吧。

諸葛亮之所以名氣比劉伯溫大的幾大原因:

一是諸葛亮成名早, 拔得頭籌, 自然名聲顯赫。 早在西元207年冬至208年春,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 又通過《隆中對》《出師表》大展宏圖, 特別是“赤壁大戰”建功立業, 名聲高漲。 何況, 諸葛孔明生活在三國時代, 那是一個群雄四起的浪漫時代, 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曹操、有“煮酒論英雄”所指的劉備、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有“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的周瑜、有“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還有小喬、貂蟬等等……這一干才子佳人、文韜武略, 那人那事, 不是劉伯溫後來環境可以比擬的。

而劉伯溫是1360年(至正二十年), 才被朱元璋請至應天(今南京)任謀臣, 雖同樣展現了他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 卻已經落後于諸葛亮千餘年了。

二是諸葛亮被炒作, 宣傳效應, 自然一“名”驚人。 一部成書于明朝的《三國演義》, 把諸葛亮炒作的無所不能。 可以說, 無論是三國還是諸葛亮本人, 都得益于羅貫中的深厚筆力。 僅以諸葛亮而言, 比如“借東風”史實並無記載、是羅貫中幫諸葛亮借的;“草船借箭”是羅貫中幫諸葛亮嫁接了孫權的大作;“空城計”也是羅貫中幫諸葛亮想的(歷史上街亭之役, 魏方主帥是張郃, 而非司馬懿, 孔明根本無法以“空城計”嚇退遠在數千里之外的司馬懿)……而劉伯溫只知道埋頭苦幹, 不懂得需要輿論造勢的千般好處, 焉能不被諸葛亮比下去?

三是諸葛亮遇明主,劉備器重,自然名正言順。諸葛亮出山后劉備是器重萬分,劉備快駕崩時又“白帝城托孤”輔佐劉禪,由於劉禪“不爭氣”,蜀國進入了“諸葛亮時代”,孔明只能忙裡又忙外、又當爹又當媽,離了他根本“不行”。而劉伯溫卻是“舉大旗”之前於元政府幹過二十幾年的官吏,儘管不得志不滿意,但終究是當過舊吏,是因為無法施展抱負才跟了朱元璋,加上朱元璋奪得江山待天下穩定之後,就漸漸疏遠劉伯溫,促使他萌生退意,告老還鄉。

我們說完了諸葛亮之所以比劉伯溫名氣大的主要原因,再繼續探討二人的成就與結局。筆者私以為,在這些方面,劉伯溫遠勝於諸葛亮許多。

其一,從功業大小看,據史料分析,諸葛亮的成就主要體現在:提出三分天下的政治構想;治蜀;劉備死後,穩定了蜀漢的局面;平定南中;對魏國的軍事壓力等方面。劉伯溫的主要功績是:幫助國主朱元璋廢小明王而自立;協助朱元璋制訂“征討大計”;在重大戰役中,或運籌帷幄,或親臨前線指揮戰鬥;洪武開國前取得重大勝利,能及時提醒朱元璋“居安思危”;明朝建立後,劉基馬上奏立《軍衛法》,提出“寬以待民與嚴懲貪吏”的主張,肅綱紀,整吏治,嚴懲貪枉;六十一歲告老還鄉,勸朱元璋“霜雪之後,必有陽春,今國威已立,宜少濟以寬大。” 僅從這些介紹看出,諸葛亮只是維持了幾十年的三分天下,而劉伯溫卻幫助朱元璋統一天下坐穩江山,二者論功業不是一個層面。

其二,從人生結局看,據史料透露,諸葛亮在《隆中對》想得挺好,先三分再統一,然而事與願違,“大意失荊州”、“夷陵之敗”、“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五出祁山”、“五丈原”的事實,加上自己後來為了事業,“鞠躬盡瘁”直到生命終結的現實,展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功虧一簣境況;而劉基就大不一樣,他能“立言”、“立功”、“立德”,幫朱元璋拿下了天下又可以明保其身,全身而退。據說,劉伯溫後代世世受封,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可見其睿智程度顯然比諸葛亮更高一籌。

綜上所述,劉伯溫儘管沒有諸葛亮名氣大、名聲響,但他絕不是諸葛亮的“影子”,絕不是遜於諸葛亮的傑出大謀士大功臣。

焉能不被諸葛亮比下去?

三是諸葛亮遇明主,劉備器重,自然名正言順。諸葛亮出山后劉備是器重萬分,劉備快駕崩時又“白帝城托孤”輔佐劉禪,由於劉禪“不爭氣”,蜀國進入了“諸葛亮時代”,孔明只能忙裡又忙外、又當爹又當媽,離了他根本“不行”。而劉伯溫卻是“舉大旗”之前於元政府幹過二十幾年的官吏,儘管不得志不滿意,但終究是當過舊吏,是因為無法施展抱負才跟了朱元璋,加上朱元璋奪得江山待天下穩定之後,就漸漸疏遠劉伯溫,促使他萌生退意,告老還鄉。

我們說完了諸葛亮之所以比劉伯溫名氣大的主要原因,再繼續探討二人的成就與結局。筆者私以為,在這些方面,劉伯溫遠勝於諸葛亮許多。

其一,從功業大小看,據史料分析,諸葛亮的成就主要體現在:提出三分天下的政治構想;治蜀;劉備死後,穩定了蜀漢的局面;平定南中;對魏國的軍事壓力等方面。劉伯溫的主要功績是:幫助國主朱元璋廢小明王而自立;協助朱元璋制訂“征討大計”;在重大戰役中,或運籌帷幄,或親臨前線指揮戰鬥;洪武開國前取得重大勝利,能及時提醒朱元璋“居安思危”;明朝建立後,劉基馬上奏立《軍衛法》,提出“寬以待民與嚴懲貪吏”的主張,肅綱紀,整吏治,嚴懲貪枉;六十一歲告老還鄉,勸朱元璋“霜雪之後,必有陽春,今國威已立,宜少濟以寬大。” 僅從這些介紹看出,諸葛亮只是維持了幾十年的三分天下,而劉伯溫卻幫助朱元璋統一天下坐穩江山,二者論功業不是一個層面。

其二,從人生結局看,據史料透露,諸葛亮在《隆中對》想得挺好,先三分再統一,然而事與願違,“大意失荊州”、“夷陵之敗”、“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五出祁山”、“五丈原”的事實,加上自己後來為了事業,“鞠躬盡瘁”直到生命終結的現實,展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功虧一簣境況;而劉基就大不一樣,他能“立言”、“立功”、“立德”,幫朱元璋拿下了天下又可以明保其身,全身而退。據說,劉伯溫後代世世受封,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可見其睿智程度顯然比諸葛亮更高一籌。

綜上所述,劉伯溫儘管沒有諸葛亮名氣大、名聲響,但他絕不是諸葛亮的“影子”,絕不是遜於諸葛亮的傑出大謀士大功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