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水溫會影響咖啡風味嗎?

網友提問:用以萃取咖啡的水, 水溫過高或過低是怎麼影響咖啡風味的?曾經試過品嘗一款咖啡, 咖啡是新開封的, 新鮮度是能保證的, 但是不知為何香味, 醇度, 酸度都幾乎感受不到, 初步猜測是水溫過高的原因, 但是不能夠確定, 關於水溫對咖啡風味的影響, 想知道得更詳細些。

這個問題並不是溫度能解決的, 但溫度也確實是影響中的一份子。

沒錯, 水的溫度影響了咖啡液的萃取好壞, 但好壞之所以會造成, 不能賴在水溫上, 要賴在沖泡者對咖啡不瞭解的頭上才是, 正所謂「會殺人的並非刀, 而是人」, 水只是個被利用的工具。

沖泡者最好能對咖啡本身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可透過自身經驗的積累或書中找資料), 依它的品種、產地會有風味上的差異, 依它的烘焙程度決定了風味的提升及保留, 再綜合上述二點, 再依它的磨豆粗細來決定二點:

“沖泡水溫”的高低以及“沖泡時間”長短

唯有這樣才可以真正解決咖啡萃取的問題!!

我再舉個例子來破除大家對溫度的迷思:“冰滴咖啡”是完全冷萃取的咖啡, 這種咖啡靠涼水長時間的浸泡在咖啡粉末裡, 同樣能達到萃取咖啡汁液的目的, 所以咱得到一個概念是, 水溫愈低, 浸泡時間愈長才能萃取到合理的咖啡汁液。

再從科學的角度來看, 烘焙好的咖啡豆在顯微鏡的放大下能看到是無數的纖維化小洞, 並在洞裡附著咖啡精華, 而在水的浸泡下, 精華和水混合被帶出。

而我曾經看過一個日本人的試驗報導, 它將咖啡豆磨到了極細的程度, 每個咖啡粉末都比小洞還要小(也就達到了沒有洞), 經過水的浸泡反而萃取的效果非常差,

所以一味追求粉末要細也不是最好的辦法, 而且太細碰到高溫容易焦化而發出焦味在咖啡中。

水溫、咖啡粗細、浸泡時間這三者相互之間的關係, 透過知識和經驗的積累, 才能達到最好的表現, 所以為什麼我們總會看到手沖咖啡師拿到咖啡後, 先會聞一聞、摸一摸了。

建議初學者掌握:

一、粗一點的豆子粉末, 浸泡時間可以長一些;反之則短。

二、水溫高, 則豆子磨粗一些, 浸泡時間短一點。

三、水溫低、豆子磨細一點, 浸泡時間長一點。

四、淺焙豆比深焙豆磨的細些, 風味佳也萃取多一點豆子的地域風味。

依我建議四點做, 豆子比較不容易焦、豆子本身的風味也容易突顯, 失敗率低一些。

即使向上面說, 低水溫不要低於75度;高水溫不要高於95度,

尤佳。

(PS:浸泡時間的控制, 在於水量的大小以及流出來的速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