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成泰燊:睡過大馬路 拿過國際表演獎

正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熱播的電視劇《琅琊榜2》中, 有位排名琅琊榜第一的高手——東海墨淄侯。 墨淄侯一出場就給大樑帶來了滿城風雨, 為了給妹妹——嫁給梁帝的淑妃報仇, 他手段狠辣, 將當年涉及淑妃難產而死的相關人等一一殺死, 還夜闖了長林王府。 這個登場就搶盡風頭的大反派的扮演者就是成泰燊。

成泰燊畢業于中戲導演系。 2001年首次出演電影《海鮮》就獲得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之後又因賈樟柯導演的《世界》、王小帥導演的《左右》、唐曉白導演的《愛的替身》接連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柏林電影節、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提名。

在還未正式成為演員之前, 成泰燊的夢想是當一名作家, 他酷愛陀思妥耶夫斯基, 熟讀莎士比亞和列夫·托爾斯泰。 數十年的閱讀習慣, 讓成泰燊在他的首部電影作品《海鮮》裡就展示出與眾不同的表演天賦。

儘管屢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榮譽, 但對國內觀眾而言, 成泰燊的名字卻像一道“選擇填空題”, 很難精准地給這個名字一個定位, 他在初期的文藝片中演過保安、小員警, 也演過革命者、政治家等主旋律人物, 還演過不少狠毒的黑幫老大。 比如對於同時看過電影《妖貓傳》《解憂雜貨店》、電視劇《琅琊榜2》的人, 大概很難第一時間發現成泰燊分別在其中扮演了哪個角色。

而首先要思考的, 不是他的角色, 是他的名字——“燊字的讀音”難住了不少人。 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 成泰燊告訴記者, 他本名“成太生”, 在主演賈樟柯電影《世界》期間, 有朋友覺得他名字筆劃太少, 不夠厚重, 建議他改成發音接近的成泰燊(shēn)。 “燊”有熾熱、茂盛的意味, 他很喜歡這個寓意, “改了之後筆劃多了, 感覺身上的責任也更大了。 ”

生活中的我是個害羞的人

成泰燊說, 自己生活中特別害羞, 喜歡躲起來, 不喜歡別人看到自己, 也不願意讓別人關注自己。 但是一上了舞臺, 那就不是自己了。

“因為生活中我不太愛說話, 不太愛表現, 更多是靜下來去讀書, 更偏重於探討自己內心的一些感受, 這就導致到了舞臺上進入人物的時候,

生活當中壓抑的、不能表達的, 在表演中很容易被釋放出來, 有一個彌補。 所以我覺得, 演戲的時候可能就是我休息的時候。 ”

1 文學少年, 誤入工廠煉鋼四年

成泰燊1971年出生於山西省交城縣。 從小就不是一個性格活潑、愛好文藝的孩子, 他喜歡把自己藏起來, 在人群背後觀察這個世界。 中學時, 他喜愛上了文學, 並在書中找到了自己的世界。 他喜歡讀書, 也曾經給文學雜誌投過稿, 卻石沉大海。

成泰燊本來想一直把書讀下去, 讀完高中讀大學, 沒想到高二那年, 他被家裡要求接父親在工廠的班, 進了煉鋼廠當了一名爐前工。 爐前工是煉鋼的第一線, 工作環境惡劣, 每天在幾千度高溫中, 穿著很厚的防高溫服, 掄大鐵錘。 在本應該最美好的18歲,

他每天揮汗如雨, 在工廠一干就是四年。

他也曾經跟父親抗爭過, 要考大學, 父親說你考不上怎麼辦?必須去接班。

煉鋼的那四年裡, 他天天在想, 要上大學, 到明媚的教室裡去。

他給自己報了各種藝術學習班, “就像現在家長給小孩報各種學習班的勁頭一樣。 ”舞蹈、素描、話劇, 上班之外成泰燊就紮在文化宮裡。 18歲之前在農村長大, 他沒有機會學, 18歲到太原上班, 來到了城市, 他開始吸收各種養分。

那段時間, 每天清晨4點, 他都會繞著太原清冷的街道跑步, 一跑就是三四十公里, 一直跑到8點去上班。 因為他少年時曾發現自己並無文學天賦, 可能一輩子也成不了文豪, 從而感到沮喪絕望, 當時想, 不如死了算了。 之後來到太原,

成泰燊靠跑馬拉松來磨煉意志。

他說, 年輕的時候總想找到一個出口, 想突圍, 想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世界。

2 沒想當演員, 考中戲是“策略”

四年後, 成泰燊辭了鋼廠的工作, 到北京考大學。 剛來北京的時候他住過地下室, 睡過立交橋, 拿兩塊報紙往地上一鋪就睡。

1993年, 成泰燊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導演混合本科班。 實際上, 他當時看不上演員這個職業, 覺得演員是靠臉吃飯, 但文學家可以創作人物, “可以塑造人的靈魂, 引導光明, 但我在這方面又缺少天賦, 考中戲是權宜之計。 ”

在成泰燊看來, 這是“有心栽花花不開, 無心插柳柳成蔭”, 他根本就不覺得自己會演戲, 也根本就沒想到自己能成為演員。

“只要能靠近文學, 我就開心, 就去努力。導演系畢竟離文學還近一點。”

考入中戲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隔壁文學系同學的宿舍裡,跟人家要來一份文學系書單。從此每天泡在圖書館。他還曾經跟同學一起去逛隆福寺的書店,沒錢買書,心想偷書不算偷,然後揣上幾本書就跑,被人家發現了追出來,一路扔了好幾本,只剩下一本《許三觀賣血記》。

雖然為了讀書,做過不少荒唐事,成泰燊說,也正因為自己喜歡讀書,喜歡文學作品中人性的細膩和複雜,才使得自己在日後做演員的時候,能夠更準確地把握人物。

3 演朱文導演處女作,拿大獎

中戲畢業後,成泰燊經歷過一段窮困潦倒的日子。無論是做演員還是導演,都沒人願意用新人。他在學校附近租了個6平方米的房子,幾百塊房租。沒飯吃了就去找同學,說能不能去你那玩一玩,實際上是想混一頓飯。“那個時候我也差不多30歲了。以前在煉鋼廠收入還可以,但大學畢業後反而連飯都吃不上了,也不敢跟家裡說。”

成泰燊曾經也想過做導演,但沒想到,主演的電影處女作《海鮮》讓他在演員這個行業獲得了認可。

合作前,他並不認識朱文,但作為一名文學青年,他很早就知道這位上世紀90年代青年作家的代表人物。2000年,朱文籌備導演處女作《海鮮》,找男演員,成泰燊送去了資料,“當時我覺得演不演都無所謂,朱文是我偶像,我是他粉絲,能跟他聊聊天就很高興了。”兩人一見面,成泰燊就跟朱文講俄羅斯文學,聊陀思妥耶夫斯基。朱文也喜歡這些,相談甚歡。過了三四天,劇組又打電話叫成泰燊再去一次,定下了他。

2001年,《海鮮》榮獲58屆威尼斯電影節當代電影單元特別獎,成泰燊也在該片中成功演繹了一名處在複雜人性糾結中的小員警,摘得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那個時候成泰燊見到了很多朱文的朋友,有詩人、作家,都對他的演技讚不絕口,這讓他有一種突然得到文學界認可的感覺,美得天天都睡不著。

朱文當時告訴成泰燊,“你將來會成為大演員”。

4 讀《金剛經》走出人生困境

2004年,成泰燊與他的山西老鄉賈樟柯合作,主演了電影《世界》。成泰燊在《世界》裡演的角色就叫“成太生”,身份依然是底層小人物:一個保安。憑藉本片,成泰燊提名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在外人看來,《海鮮》《世界》的接連獲獎,已經讓成泰燊坐穩演技派的實力男星位置,鮮花、掌聲、榮譽、名利都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然而,演完《世界》後的那段日子,卻成了成泰燊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時光。

除了少數圈內人對他的認可,成泰燊一無所有,還要經常應酬,陪導演喝酒、拉關係。常年不拍電視劇使得他在普通觀眾中知名度很低,在北京都買不起房。時至今日搜索成泰燊的相關新聞,“影帝買不起房”還是和他有關的熱門話題。

無論在精神還是物質上,他都感到和這個世界巨大的衝突,好像老天給了他一把打開新世界的鑰匙,他卻找不到大門。

2005年,成泰燊感覺“痛苦到了一個絕境”,解開他人生困局的依舊是一本書。朋友推薦他看《金剛經》,讓他醍醐灌頂,“看了後我痛哭流涕。原來自己較勁的還是自己,對成敗得失太在意。人的欲望總是想得到更多,但往往是不背包袱,往上走的速度才是最快的。”

於是,成泰燊把所有身上背負的框架都卸了下來,靜心禪修,不再想要一飛沖天,以最放鬆、平和的心態去演戲,也開始接演電視劇。

他說,《金剛經》讓自己身上的負能量清除了。

他曾經以為自己和這個世界無法和諧共處,因此總想衝破那些看不見的銅牆鐵壁,但最後發現,“問題是自己的,世界都沒有問題。”

5 演了電視劇,才被人“認識”

放下心中的負累之後,成泰燊的戲路反而一下打開了。

2006年,他在黃文利執導的抗日劇《狼毒花》中飾演中共地委書記甄一然。該劇播出後,成泰燊感受到了和此前演文藝片的不同“待遇”,他只要一出門,走到哪兒都是“甄書記”,生活中加個油、吃個飯,都會有人認出他來。

2008年,楊陽導演開拍電視劇《天地民心》,劇中男一號“祁雋藻”經歷四朝皇帝,為三位皇帝做過老師,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當時副導演就向楊陽推薦了成泰燊。“楊陽說演員是不錯,但他演的(員警《海鮮》、保安(《世界》)都是比較陰暗的人物,祁雋藻是個讀書人,高風亮節很純淨。”

後來劇組找了很久依然沒有合適的演員,楊陽就見了成泰燊。“我那個時候已經禪修了很久,心態完全(和演《海鮮》《世界》的時候)不一樣了。楊陽導演說你的眼睛很清亮放光,就你了。”

2017年,成泰燊又與吳子牛導演合作了央視開年大戲、康熙年間有著“天下廉吏第一”之稱的《于成龍》。

“我會覺得有時候老天讓我走一步,回頭退三步,就是倒回去讓你把偶然的東西補齊了,變成必然。”

在“慢慢將自己補齊”的過程中,成泰燊也主演了不少好電影。2007年,憑藉王小帥執導的電影《左右》提名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2008年,主演的電影《完美生活》入圍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2009年,出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導演(《鳥人》《荒野獵人》導演)的影片《美錯》,入圍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和第6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2012年,憑藉電影《愛的替身》提名第60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采寫/新京報首席記者 劉瑋 藝人供圖

就去努力。導演系畢竟離文學還近一點。”

考入中戲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隔壁文學系同學的宿舍裡,跟人家要來一份文學系書單。從此每天泡在圖書館。他還曾經跟同學一起去逛隆福寺的書店,沒錢買書,心想偷書不算偷,然後揣上幾本書就跑,被人家發現了追出來,一路扔了好幾本,只剩下一本《許三觀賣血記》。

雖然為了讀書,做過不少荒唐事,成泰燊說,也正因為自己喜歡讀書,喜歡文學作品中人性的細膩和複雜,才使得自己在日後做演員的時候,能夠更準確地把握人物。

3 演朱文導演處女作,拿大獎

中戲畢業後,成泰燊經歷過一段窮困潦倒的日子。無論是做演員還是導演,都沒人願意用新人。他在學校附近租了個6平方米的房子,幾百塊房租。沒飯吃了就去找同學,說能不能去你那玩一玩,實際上是想混一頓飯。“那個時候我也差不多30歲了。以前在煉鋼廠收入還可以,但大學畢業後反而連飯都吃不上了,也不敢跟家裡說。”

成泰燊曾經也想過做導演,但沒想到,主演的電影處女作《海鮮》讓他在演員這個行業獲得了認可。

合作前,他並不認識朱文,但作為一名文學青年,他很早就知道這位上世紀90年代青年作家的代表人物。2000年,朱文籌備導演處女作《海鮮》,找男演員,成泰燊送去了資料,“當時我覺得演不演都無所謂,朱文是我偶像,我是他粉絲,能跟他聊聊天就很高興了。”兩人一見面,成泰燊就跟朱文講俄羅斯文學,聊陀思妥耶夫斯基。朱文也喜歡這些,相談甚歡。過了三四天,劇組又打電話叫成泰燊再去一次,定下了他。

2001年,《海鮮》榮獲58屆威尼斯電影節當代電影單元特別獎,成泰燊也在該片中成功演繹了一名處在複雜人性糾結中的小員警,摘得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那個時候成泰燊見到了很多朱文的朋友,有詩人、作家,都對他的演技讚不絕口,這讓他有一種突然得到文學界認可的感覺,美得天天都睡不著。

朱文當時告訴成泰燊,“你將來會成為大演員”。

4 讀《金剛經》走出人生困境

2004年,成泰燊與他的山西老鄉賈樟柯合作,主演了電影《世界》。成泰燊在《世界》裡演的角色就叫“成太生”,身份依然是底層小人物:一個保安。憑藉本片,成泰燊提名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在外人看來,《海鮮》《世界》的接連獲獎,已經讓成泰燊坐穩演技派的實力男星位置,鮮花、掌聲、榮譽、名利都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然而,演完《世界》後的那段日子,卻成了成泰燊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時光。

除了少數圈內人對他的認可,成泰燊一無所有,還要經常應酬,陪導演喝酒、拉關係。常年不拍電視劇使得他在普通觀眾中知名度很低,在北京都買不起房。時至今日搜索成泰燊的相關新聞,“影帝買不起房”還是和他有關的熱門話題。

無論在精神還是物質上,他都感到和這個世界巨大的衝突,好像老天給了他一把打開新世界的鑰匙,他卻找不到大門。

2005年,成泰燊感覺“痛苦到了一個絕境”,解開他人生困局的依舊是一本書。朋友推薦他看《金剛經》,讓他醍醐灌頂,“看了後我痛哭流涕。原來自己較勁的還是自己,對成敗得失太在意。人的欲望總是想得到更多,但往往是不背包袱,往上走的速度才是最快的。”

於是,成泰燊把所有身上背負的框架都卸了下來,靜心禪修,不再想要一飛沖天,以最放鬆、平和的心態去演戲,也開始接演電視劇。

他說,《金剛經》讓自己身上的負能量清除了。

他曾經以為自己和這個世界無法和諧共處,因此總想衝破那些看不見的銅牆鐵壁,但最後發現,“問題是自己的,世界都沒有問題。”

5 演了電視劇,才被人“認識”

放下心中的負累之後,成泰燊的戲路反而一下打開了。

2006年,他在黃文利執導的抗日劇《狼毒花》中飾演中共地委書記甄一然。該劇播出後,成泰燊感受到了和此前演文藝片的不同“待遇”,他只要一出門,走到哪兒都是“甄書記”,生活中加個油、吃個飯,都會有人認出他來。

2008年,楊陽導演開拍電視劇《天地民心》,劇中男一號“祁雋藻”經歷四朝皇帝,為三位皇帝做過老師,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當時副導演就向楊陽推薦了成泰燊。“楊陽說演員是不錯,但他演的(員警《海鮮》、保安(《世界》)都是比較陰暗的人物,祁雋藻是個讀書人,高風亮節很純淨。”

後來劇組找了很久依然沒有合適的演員,楊陽就見了成泰燊。“我那個時候已經禪修了很久,心態完全(和演《海鮮》《世界》的時候)不一樣了。楊陽導演說你的眼睛很清亮放光,就你了。”

2017年,成泰燊又與吳子牛導演合作了央視開年大戲、康熙年間有著“天下廉吏第一”之稱的《于成龍》。

“我會覺得有時候老天讓我走一步,回頭退三步,就是倒回去讓你把偶然的東西補齊了,變成必然。”

在“慢慢將自己補齊”的過程中,成泰燊也主演了不少好電影。2007年,憑藉王小帥執導的電影《左右》提名第5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2008年,主演的電影《完美生活》入圍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2009年,出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導演(《鳥人》《荒野獵人》導演)的影片《美錯》,入圍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和第6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外語片;2012年,憑藉電影《愛的替身》提名第60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采寫/新京報首席記者 劉瑋 藝人供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