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重大利好!政府定調2018年調控主旋律:預示樓市將有何種變化?

2018年的第一個月快要過去了, 各地政府對於房地產的調控政策逐漸明晰。 據瞭解, 安徽、甘肅、四川、內蒙古、海南、上海、廣州、南京等省市的政府部門, 紛紛在公開場合做出“房住不炒”、“堅持調控”等表態, 長春、深圳發文加碼調控。 與此同時, 從安徽、海南、南京等省市“兩會”上傳出的消息看, 增加土地供應、優化供應結構, 將是各地2018年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工作重點。 其中, 加大租賃市場供地力度、多管道籌措租賃房源, 則將成為“重中之重”。

隨後, 1月23日, 北京市住建委聯合北京銀監部門開展了專項執法, 對多個房地產經紀機構進行檢查,

嚴查變相加杠杆、首付貸等違法違規行為。 兩部門同時強調, 今年北京市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堅定調控決心不變、力度不減, 繼續強化各項調控政策措施和保持房價穩定。

分析人士指出, 隨著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改革方向確立, 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在2018年明顯加速, 反映在土地市場, 就是各地政府的土地供應節奏和結構, 都將迎來明顯的變化。

而這些, 構成了2018年各地房地產政策的“主旋律”。

1、多地定調“房住不炒”

在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堅定有力的定位指導下, 今年圍繞打擊炒房者的各種政策一個接一個,

為的就是把炒房者趕出市場, 讓市場更加規範, 還市場一片清淨, 最終滿足大家的住房安居夢。

“成交量過大、價格上漲過快的市縣, 要適時出臺更加嚴格的調控措施;堅決遏制各類投機投資炒作行為, 穩定市場預期, 防止大起大落。 ”針對海南樓市近期的升溫苗頭, 海南省住建廳廳長霍巨燃做出如上表態。

按照霍巨燃的表態, 海南將“嚴格執行商品住宅價格備案管理, 加快推進二手房交易、房屋租賃合同網簽備案, 構建完整的房地產市場監管體系。 繼續開展專項整治, 嚴厲打擊房地產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嚴禁限制阻撓或變相拒絕繳存職工使用公積金貸款購房。 ”

此外, 安徽省住建廳廳長張天培在該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表示,

強化部門協調聯動, 壓實市縣政府調控主體責任, 堅持分類調控、一城一策, 並多方式推進非住宅商品房去庫存。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1月9日在官網發佈“全省住建工作會議確定今年住建十項重點工作”。 對江西各設區市實行穩控目標管理,

特別是對進入70個大中城市的南昌市、贛州市、九江市三市嚴格執行現有調控政策。 房價上漲壓力過大的市縣, 要儘快出臺相應的限購限貸政策。

福建省住建廳廳長林瑞良也在本月中旬表示, 2018年福建省將穩控福州、廈門商品房房價, 保持福州周邊的長樂、閩侯和廈門周邊的泉州、漳州房價環比不上漲。

上海市市長應勇在上海市兩會期間表示:“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不動搖、不放鬆”。 廣州副市長馬文田也在近期強調,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保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

此外, 甘肅、四川、內蒙古等省份、自治區也在近期針對房地產調控政策發聲, “房住不炒”、“分類調控”、“不動搖”等成為頻率最高的關鍵字。

幾乎在同一時間, 相關部委也對樓市調控進行表態。 從1月13日至1月22日, 銀監會、住建部、國土部、發改委先後以發文或回應的方式, 提及房地產市場, 並在融資管理、政策解讀、土地供應、制度建設等方面分別發聲。

這些發聲某種程度上回應了年初部分城市放鬆樓市調控而引發的“鬆綁論”。

住建部相關負責人就表示,蘭州市“鬆綁”住房限購措施,合肥市取消住房限價措施,成都等地借人才落戶政策“放鬆”調控等報導屬誤讀,中國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毫不動搖。

分析人士指出,“房住不炒”仍將是未來數年的主要政策思路。雖然部分城市仍有進一步微調和細化的可能,但抑制投機的“紅線”難以突破。這不僅是維持樓市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基本要求,同時也在為長效機制的出臺創造穩定的市場環境。

2、住房租賃成地產業下一個風口,加大租賃市場勢在必行

2017年以來,一系列針對租賃市場的政策帶來的影響持續加深,住房租賃市場成為地產行業下一個風口已經成為業內外的共識。其中,被視作樓市政策風向標的北京,相關表述尤其值得關注。

從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獲悉,2018年北京市將完善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完成1200公頃住宅供地,擴大住房供給,穩定市場預期。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北京2018年將推進已供地290萬平方米共有產權住房和600萬平方米商品住房的建設,並將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5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2.36萬戶。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北京新建商品房價格連續15個月環比不增長,二手房價格指數連續8個月回落,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

北京市代市長陳吉甯表示,北京2018年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市場,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管理,落實承租人穩定居住和享受公共服務的各項保障政策。

此外,北京還將建立各區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機制,嚴格落實拆建比、拆占比。2018年,全市城鄉建設用地年度減量將在30平方公里以上,並將適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推動職住平衡。

除北京之外,近期各地方政府的表態中,保障租賃住房用地供給無疑是重中之重。

1月22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安徽省長李國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18年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因城施策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盤活存量住房,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實行公租房實物配租和租賃補貼並舉,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加快實現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等納入保障範圍,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8.18萬套,基本建成23.75萬套,完成1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

1月21日,在南京市會議上,領導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今年將進一步加大租賃住房建設及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優化土地供給結構,保證租賃房供地占住房供地比例達到30%以上。同時,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籌集租賃房源100萬平方米。

對此,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表示,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與需求相結合。不同發展狀況和不同住房需求的地方,其租賃用地和租賃市場發展政策,要區別看待。對於北京、上海等人口淨流入地區,要通過建立長租滿足住房需求。而對於海南、雲南這樣的旅遊地區,租賃市場的發展要將長租與短租相結合,租賃用地的供應要更多考慮旅遊地產發展帶來的短租需求。

打破地產週期論“雖然各地的表態內容並不一致,但總體來看,‘房住不炒’的大邏輯並沒有改變,所以調控政策基本沒有鬆動的可能。”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向記者表示,“2018年樓市政策的總基調並未改變。”

他還強調,從調控手段上看,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原則也沒有動搖。“地方政府雖被賦予調控樓市的許可權,但同時也強化了其對於穩定市場的責任。”

房地產調控政策難以再現2014年的全面寬鬆,但是房價調控目標的變化、分類調控對精細化管理的需求和長效機制的建立會帶來地方政策的修正空間。

新城控股副總裁歐陽捷1月22日在“第四屆房地產價值峰會”上說,由於“房住不炒”寫入了十九大報告,因此未來五年樓市政策都很難有鬆動。

按照他的觀點,未來五年間,我國將構建新的住房制度,並出臺長效機制。在此期間,“調控就是控制和調整,既不穿透上限,又不突破下限,在這個區間內保持相對平穩健康發展。”

這是我國房地產調控中常見的“以時間換空間”。歐陽捷指出,過去的地產“週期論”可能不再成立,未來的長效機制會保證市場的相對平穩。

與此同時,構建租購並舉住房制度逐步建立,並成為今年各地樓市政策的一個共性。多數受訪者認為,未來住房制度和長效機制其它方面的內容也將逐漸落地。

但考慮到2017年末房地產市場的翹尾表現,以及部分城市房價漲幅擴大的現象,短期的調控壓力仍然存在,其方式和力度,也將隨著市場出現的新變化而改變。

嚴躍進認為,由於2017年預售證管控嚴格,以及市場需求被大量抑制,一線城市的房價仍有反彈的動力;長沙、貴陽、太原、福州等一些非核心的省會城市,房價同樣具有上漲的動力。這些城市未來可能會遭遇調控政策的“重點關照”。

歐陽捷指出,最近兩年三、四線城市的成交量大幅增長,但依然沒有使其土地供應大幅反彈。這就意味著,建立在政策刺激下的需求,未來是不可持續的。這些城市的調控方向,在於通過棚戶區改造和去庫存進程,來阻止房地產投資的下滑。

3、“國家隊”房東入場:五年不漲租金,租房也算學區

在國家鼓勵住房租賃的政策支持下,各地政府搭建的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陸續上線。近日,上海發佈了首個國企租賃住房品牌,這也是上海租賃市場上的第一支“國家隊”。同時,包括成都在內的全國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12個城市,也在近期陸續上線國有租賃平臺。

資料顯示,未來3-5年間,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杭州等熱點城市將有3成以上是租賃用地。這意味著,租賃住宅市場將是未來房地產市場不可回避的“風口”。面對租賃大時代的來臨,國有房源上市一方面可以緩解租賃房源需求增加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穩定整體的租金價格。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企並不適合充當租賃住房的主體。不可否認,從數量上看,目前“國家隊”在住房租賃市場上很難成為主力軍。但是,在租房時代裡,通過有國資背景的“國家隊”來提供租賃住房,不僅在房屋品質和管理上能進一步規範租賃市場,對租房人的權益也會更有保證。可以說,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起到示範效應和規範市場的作用,才是國有租賃房源最大的意義。

住建部相關負責人就表示,蘭州市“鬆綁”住房限購措施,合肥市取消住房限價措施,成都等地借人才落戶政策“放鬆”調控等報導屬誤讀,中國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毫不動搖。

分析人士指出,“房住不炒”仍將是未來數年的主要政策思路。雖然部分城市仍有進一步微調和細化的可能,但抑制投機的“紅線”難以突破。這不僅是維持樓市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基本要求,同時也在為長效機制的出臺創造穩定的市場環境。

2、住房租賃成地產業下一個風口,加大租賃市場勢在必行

2017年以來,一系列針對租賃市場的政策帶來的影響持續加深,住房租賃市場成為地產行業下一個風口已經成為業內外的共識。其中,被視作樓市政策風向標的北京,相關表述尤其值得關注。

從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獲悉,2018年北京市將完善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完成1200公頃住宅供地,擴大住房供給,穩定市場預期。

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北京2018年將推進已供地290萬平方米共有產權住房和600萬平方米商品住房的建設,並將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5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2.36萬戶。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底,北京新建商品房價格連續15個月環比不增長,二手房價格指數連續8個月回落,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

北京市代市長陳吉甯表示,北京2018年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市場,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管理,落實承租人穩定居住和享受公共服務的各項保障政策。

此外,北京還將建立各區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機制,嚴格落實拆建比、拆占比。2018年,全市城鄉建設用地年度減量將在30平方公里以上,並將適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推動職住平衡。

除北京之外,近期各地方政府的表態中,保障租賃住房用地供給無疑是重中之重。

1月22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安徽省長李國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18年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因城施策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盤活存量住房,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實行公租房實物配租和租賃補貼並舉,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加快實現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等納入保障範圍,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8.18萬套,基本建成23.75萬套,完成1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

1月21日,在南京市會議上,領導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今年將進一步加大租賃住房建設及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優化土地供給結構,保證租賃房供地占住房供地比例達到30%以上。同時,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籌集租賃房源100萬平方米。

對此,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表示,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與需求相結合。不同發展狀況和不同住房需求的地方,其租賃用地和租賃市場發展政策,要區別看待。對於北京、上海等人口淨流入地區,要通過建立長租滿足住房需求。而對於海南、雲南這樣的旅遊地區,租賃市場的發展要將長租與短租相結合,租賃用地的供應要更多考慮旅遊地產發展帶來的短租需求。

打破地產週期論“雖然各地的表態內容並不一致,但總體來看,‘房住不炒’的大邏輯並沒有改變,所以調控政策基本沒有鬆動的可能。”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向記者表示,“2018年樓市政策的總基調並未改變。”

他還強調,從調控手段上看,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原則也沒有動搖。“地方政府雖被賦予調控樓市的許可權,但同時也強化了其對於穩定市場的責任。”

房地產調控政策難以再現2014年的全面寬鬆,但是房價調控目標的變化、分類調控對精細化管理的需求和長效機制的建立會帶來地方政策的修正空間。

新城控股副總裁歐陽捷1月22日在“第四屆房地產價值峰會”上說,由於“房住不炒”寫入了十九大報告,因此未來五年樓市政策都很難有鬆動。

按照他的觀點,未來五年間,我國將構建新的住房制度,並出臺長效機制。在此期間,“調控就是控制和調整,既不穿透上限,又不突破下限,在這個區間內保持相對平穩健康發展。”

這是我國房地產調控中常見的“以時間換空間”。歐陽捷指出,過去的地產“週期論”可能不再成立,未來的長效機制會保證市場的相對平穩。

與此同時,構建租購並舉住房制度逐步建立,並成為今年各地樓市政策的一個共性。多數受訪者認為,未來住房制度和長效機制其它方面的內容也將逐漸落地。

但考慮到2017年末房地產市場的翹尾表現,以及部分城市房價漲幅擴大的現象,短期的調控壓力仍然存在,其方式和力度,也將隨著市場出現的新變化而改變。

嚴躍進認為,由於2017年預售證管控嚴格,以及市場需求被大量抑制,一線城市的房價仍有反彈的動力;長沙、貴陽、太原、福州等一些非核心的省會城市,房價同樣具有上漲的動力。這些城市未來可能會遭遇調控政策的“重點關照”。

歐陽捷指出,最近兩年三、四線城市的成交量大幅增長,但依然沒有使其土地供應大幅反彈。這就意味著,建立在政策刺激下的需求,未來是不可持續的。這些城市的調控方向,在於通過棚戶區改造和去庫存進程,來阻止房地產投資的下滑。

3、“國家隊”房東入場:五年不漲租金,租房也算學區

在國家鼓勵住房租賃的政策支持下,各地政府搭建的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陸續上線。近日,上海發佈了首個國企租賃住房品牌,這也是上海租賃市場上的第一支“國家隊”。同時,包括成都在內的全國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12個城市,也在近期陸續上線國有租賃平臺。

資料顯示,未來3-5年間,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杭州等熱點城市將有3成以上是租賃用地。這意味著,租賃住宅市場將是未來房地產市場不可回避的“風口”。面對租賃大時代的來臨,國有房源上市一方面可以緩解租賃房源需求增加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穩定整體的租金價格。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企並不適合充當租賃住房的主體。不可否認,從數量上看,目前“國家隊”在住房租賃市場上很難成為主力軍。但是,在租房時代裡,通過有國資背景的“國家隊”來提供租賃住房,不僅在房屋品質和管理上能進一步規範租賃市場,對租房人的權益也會更有保證。可以說,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起到示範效應和規範市場的作用,才是國有租賃房源最大的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