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巴曙松:中央銀行家在那個時代的縮影

✎小編語:他曾任美聯儲主席, 任期跨越6屆美國總統。 他被人譽為“美元總體”, 也被人稱為“機會主義者”。 謗滿天下, 譽滿天下,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 重讀此書, 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時代, 瞭解格林斯潘。

2006年1月31日, 格林斯潘最後一次主持美聯儲例行決策會議後, 低調謝幕, 結束了長達18年的美聯儲主席任期。

在格林斯潘卸任前不久, 我正好有機會到美聯儲交流, 會議結束之後, 美聯儲的工作人員帶我們經過一個不大的會議室, 介紹說, 這間會議室就是美聯儲討論貨幣政策的會議室。 走進去轉轉, 看到一張不大的會議室中間一張長條形桌子, 周圍擺滿了凳子, 每張凳子背後都釘有一個小銅牌, 上面寫著參會委員的名字。 當時, 格林斯潘在全球金融界風頭正勁, 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是如此, 他們介紹說, 不少媒體都配有專門研究格林斯潘發言的專門的研究員,

試圖從他含糊搖擺的演講中尋找金融政策的蛛絲馬跡。

格林斯潘的巨大影響力, 實際上來自於他就任的18年中, 美國經濟持續繁榮, 雖然其間出現過小規模的經濟衰退, 但90年代的低失業率和低通脹長期並存, 菲力浦斯曲線等傳統經濟理論似乎短期內失效,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被視為是在當時的經濟環境下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當時的美聯儲主席, 格林斯潘以其具有鮮明個人風格的政策手段和晦澀的語言風格風靡一時, 並受到華爾街的追捧和西方很多經濟學家如貨幣學派代表人物Milton Friedman、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院長及布希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任主席Glenn Hubbard、英格蘭銀行前任行長Mervyn King等的推崇, 被視為世紀更迭時期華盛頓乃至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金融經濟人物之一。

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 隨之而來的席捲全球的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 將已經卸任的格林斯潘再次推到風口浪尖。 部分學者將美國近十幾年來所先後遭遇的科技股泡沫、次貸危機等現象, 直接歸因於格林斯潘長期低利率的貨幣政策和決策失誤。

從經濟理論發展趨勢看, 上世紀80年代經濟學界一致認為在有效市場前提下, 美聯儲對貨幣數量控制的效用遞減, 需要改變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 以順應金融自由化。 而在實際操作中, 正是格林斯潘將這種共識轉變為實踐, 他不僅繼承了前任主席Paul Volcker的反通脹理念, 作為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信奉者, 反對政府過渡干預經濟,

主張利用調控利率來抑制通貨膨脹, 維護貨幣穩定。 這也恰恰體現了貨幣學派和新古典學派的理論核心, 即不受政府干預的經濟波動是最優的, 市場的自我矯正是有效的。 這一時期, 美國的政府調控活動明顯弱化, 管制放鬆, 經濟靈活性加強, 金融衍生品如CDS、CDO等發展迅速。 同時, 消費者信心增強, 推動股票和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上漲。 由於資本市場的一系列創新顯著加大了金融杠杆, 埋下了危機的隱患。 當然, 次貸危機的爆發是多種因素所致, 但缺乏監管的金融自由化顯然已無法佔據經濟主導地位, 加強和改善金融市場監管成為Ben Bernanke後危機時代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看, 雖然美國經濟總量占比下降,

但是經濟金融的全球化又加強了美國的經濟影響力, 美元成為國際金融體系中舉足輕重的儲備貨幣之一。 有研究表明, 格林斯潘正是順應了全球化趨勢, 在國內經濟增長刺激的通脹壓力和全球化引發的通縮壓力之間尋求均衡, 保持兩者良性互動。 同時, 經歷著IT技術革命的美國, 利用技術優勢, 將全球資源大量集聚, 反過來也促進了全球化的深入發展。 但是, 與經濟高速增長相伴而生的結構性問題逐漸突顯, 巨額貿易逆差和財政赤字增加, 新興市場崛起, 國際資本流動逆轉的衝擊, 市場調節功能弱化, 國際影響力日益減弱, 美聯儲在世界經濟中的斡旋能力受到制約, 貨幣政策面臨挑戰。

所謂謗滿天下, 譽滿天下, 作為美聯儲前任主席,面對房地產泡沫和經濟危機,格林斯潘無法推卸責任,自然也會受到廣泛的批評。另一方面,其在任期間美聯儲為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繁榮提供了適宜的貨幣政策環境,格林斯潘同樣也受到了廣泛的讚譽。

如何評價格林斯潘作為中央銀行家的功過得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書原英文版作者Frederick Sheehan對格林斯潘進行批判式刻畫,讓讀者從一個批評性的側面瞭解其生活歷程和政策觀點,有助於我們正確客觀地評價一位在金融歷史上有影響力的中央銀行家。

為將本書中文版的翻譯品質提升,據瞭解,譯者樊智強多次與原著作者溝通,認真準備,較好地將原著的觀點和語言呈現給讀者,應當說是付出了比較艱苦的努力的。

是為序。(完)

(本文系巴曙松教授為弗雷德里克・希恩先生著作、樊智強先生譯著的《權力掮客:玩轉華盛頓和華爾街的格林斯潘》所作序言,原標題為《中央銀行家在那個時代的縮影:格林斯潘》,該書已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作為美聯儲前任主席,面對房地產泡沫和經濟危機,格林斯潘無法推卸責任,自然也會受到廣泛的批評。另一方面,其在任期間美聯儲為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繁榮提供了適宜的貨幣政策環境,格林斯潘同樣也受到了廣泛的讚譽。

如何評價格林斯潘作為中央銀行家的功過得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書原英文版作者Frederick Sheehan對格林斯潘進行批判式刻畫,讓讀者從一個批評性的側面瞭解其生活歷程和政策觀點,有助於我們正確客觀地評價一位在金融歷史上有影響力的中央銀行家。

為將本書中文版的翻譯品質提升,據瞭解,譯者樊智強多次與原著作者溝通,認真準備,較好地將原著的觀點和語言呈現給讀者,應當說是付出了比較艱苦的努力的。

是為序。(完)

(本文系巴曙松教授為弗雷德里克・希恩先生著作、樊智強先生譯著的《權力掮客:玩轉華盛頓和華爾街的格林斯潘》所作序言,原標題為《中央銀行家在那個時代的縮影:格林斯潘》,該書已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