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北京7300套共有產權住房已入市 未來5年50萬套租賃房在路上

“北京未來5年內將建設50萬套租賃房, 主要通過集體建設用地安排。 同時, 北京市今年計畫分配公租房1.5萬套, 同時竣工1.1萬套。 ”日前, 在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 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鄒勁松透露。

北京市人大會議於1月24至30日召開。 期間, 房地產領域的新動向受到了媒體和輿論的關注。

66個租賃住房項目有望入市

鄒勁松介紹, 2017年北京完成了超過200公頃、39個項目的集體建設用地供地工作,

目前各項目正在進行規劃設計方案的編制和前期開工手續的辦理, 將根據申請人的需要設計不同的戶型,

要求全裝修成品交房, 拎包入住。 進度最快的預計能在上半年內實現開工, 力爭今年實現上市銷售。 同時, 市住建委正聯合相關國有銀行研究針對集體土地租賃房的投融資產品, 也將儘快發佈。

此外, 企業支援的專案也在加速入市。 由市場開發企業自持的27個專案、約143萬平方米的租賃房, 也將力爭於今年內全面開工, 並儘早投入使用。

租賃住房的主要物件和供給方式也得到進一步明確。 鄒勁松指出, 租賃住房主要滿足三類人群的居住需求。 一是職住平衡需要, 滿足租賃房周邊就業人群的居住需要;二是滿足各區公租房備案家庭的居住需要, 允許備案家庭按照市場價去承租房屋, 再由政府發放租金補貼,

或者由各區住房機構躉租房源, 再按照公租房房源分配給備案家庭;三是滿足生產運行服務人員的居住需求, 每個專案都將配建一定比例的集體宿舍, 用於解決房屋周邊城市生產運行服務人員的宿舍需求, 讓他們能安全、有尊嚴的居住, 具體配建比例將由各區自行確定。

7300套共有產權住房開放申購

除了租賃房以外, 去年已經完成供地的270萬平方米共有產權住房, 2018年內將全部開工, 力爭全面上市銷售。

在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主辦的“市民對話一把手”欄目最近一期中, 北京市住建委主任徐賤雲指出, 北京共有產權住房是北京市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措施, 是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 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政策的具體安排。

到目前為止, 北京市已經啟動了8個專案共7300套共有產權住房的網上申購工作。

記者梳理發現, 除了去年完成搖號的朝陽區錦都家園項目、順義區金成雅苑二期項目, 以及開放申購的平谷區城建·棠樂項目、延慶區天潤·和麗嘉苑項目和海澱區中鐵碧桂園項目外, 近日昌平區又一口氣供應了綠海家園、中駿四季家園和翡萃家園三個由自住型商品房轉化而來的共有產權住房項目, 面積約為29萬平方米, 有3325左右套房源, 單價在18000到35000元之間。

徐賤雲表示, 從2017年開始的今後五年一共要供應25萬套共有產權住房。 通過共有產權住房的建設, 提供更多老百姓可承受的住房, 同時提高共有產權住房的建設品質,

滿足老百姓的需要, 穩定市場預期。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華夏時報》記者指出, 從表述來講, 租賃住房會積極進行改革, 是住房制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 有助於後續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 這種發展對引導企業適當增加租賃投資有積極作用。 而從集體建設用地上獲取租賃房源是一項具有顛覆性的改革和創新, 集體土地過去不是城市住房建設用地的主要來源, 但以後將為租賃市場很多供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