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山西長治鐵禮花:傳承千年的紅火年味

鐵花從高處倒懸墜落, 圓形、扇形的鐵花像火山噴發, 又像飛流直下的瀑布, 火樹銀花, 照亮夜空, 散落在地上時就像潑金撒銀,

場面壯觀。 受訪者供圖

“鐵禮花是上黨地區春節期間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 流傳至今已有千年。 ”1日, 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蔭城鎮工農莊村村支書王布蘭告訴記者, 每年快到春節時, 村子裡的匠人就會為大家進行打鐵花表演。

打鐵花時, 匠人們把砸碎的生鐵裝入鍋中,

拉起風箱將鐵熔化成沸騰的鐵汁, 打花者從鍋中用勺舀出鐵水, 倒在木板上, 快速跑出數十步, 將鐵水向上拋起, 在鐵水還沒有落地時用木板對準鐵水猛擊。 受訪者供圖

長治縣素有“鐵府之鄉”的美稱, 蔭城鎮又被當地人稱為“千年鐵府”。 據史料記載,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 蔭城就有了簡易的鐵器製作業。 當地冶鐵業到清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鼎盛, 當時以蔭城鎮為中心的上百個村莊, 幾乎村村有鐵爐, 戶戶有鐵鋪, 人人會打鐵。

王布蘭介紹, 鐵禮花起源於蔭城鎮, 每逢年節, 人們燃放煙花慶祝, 鐵匠們從打鐵四濺的火花中得到靈感, 發明了鐵禮花, 後來鐵禮花逐漸成為上党地區傳統社火活動之一, 並隨著人口流動散播到全國其他地區。

清朝詩人張晉曾在《鐵花行》中寫道:“烘爐入夜熔並鐵, 飛焰照山光明來。 ”打鐵花時, 匠人們把砸碎的生鐵裝入鍋中, 拉起風箱將鐵熔化成沸騰的鐵汁, 打花者從鍋中用勺舀出鐵水, 倒在木板上, 快速跑出數十步, 將鐵水向上拋起,

在鐵水還沒有落地時用木板對準鐵水猛擊。 鐵花從高處倒懸墜落, 圓形、扇形的鐵花像火山噴發, 又像飛流直下的瀑布, 火樹銀花, 照亮夜空, 散落在地上時就像潑金撒銀, 場面壯觀。

工農莊村有400餘戶, 他們祖祖輩輩都以打鐵、翻砂為生。 如今, 這些鐵匠的後代開始在全國各地表演鐵禮花為生。 王雪根是鐵禮花技藝的傳承人, 71歲的他依然堅持打鐵花表演。 “我們村從事打鐵花的團隊就有三個, 一直在外邊演出, 近一點的有襄垣縣、武鄉縣, 遠一點還到過新疆、三門峽、杭州。 ”王雪根自豪地說, “說不定大家在哪個旅遊區看到的鐵禮花就是我們村的人在表演。 ”

鐵禮花起源於蔭城鎮, 每逢年節, 人們燃放煙花慶祝, 鐵匠們從打鐵四濺的火花中得到靈感, 發明了鐵禮花, 後來鐵禮花逐漸成為上党地區傳統社火活動之一, 並隨著人口流動散播到全國其他地區。 受訪者供圖

“鐵禮花是我們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古老技藝, 過去村裡的老老小小都會打鐵花。 我們要通過鐵禮花表演把這項技藝保護好, 把它發揚光大。”王布蘭如是說。

把它發揚光大。”王布蘭如是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