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建水紫陶傳統技藝解讀

雲南建水自古便是人傑地靈之地, 自唐以降, 築城於茲, 雄鎮滇南, 已逾千載。 漢文化與邊地少數民族文化的碰撞, 使得建水紫陶在窯開遍地的中華大地獨樹一幟。

歷經宋、元、明、清, 千年光陰中——瓶、爐、甌、盂、罐、缽、壺、汽鍋、煙斗……儒、釋、道的精微甚深藉由建水紫陶這個載體, 留下的不僅是斯文在茲, 上善人家, 更有著古典中國之美的具象與彰顯, 隨著一件件的器物沉澱於日常。

陶之初, 是為土石, 土石為堅, 得水而柔, 曲成萬物, 造化之心也。 清人朱琰著《陶說》言道“土細, 料細, 工夫細, 則無麤糙汙滓之患。 ”為絕粗糙汙滓, 建水紫陶燒制技藝自成一脈, 【淘泥十二錬】, 【成型七十二技】, 【冶陶二十四法】, 共計一百零八道工序被譽為業內最複雜的制陶技藝, 一代代口傳心授, 使得建水紫陶窯火不息, 傳承至今。

【淘泥十二錬】

十二地支源於天象, 是上古時代先民們通過對自然界長期觀察所積累的經驗, 用於紀時、紀月, 與天干相合則以六十為週期用以紀日、紀年。 道家成說之後, 地支便被納入《易經》八卦體系, 十二地支配以五行, 打開了古人們探索世界的另一種方式。

【勘、采、甄、研、配、浸、濯、澄、瀝、曝、練、藏】—— 此為建水紫陶最為古老的“淘泥十二錬”之法,

暗合十二地支之說, 十二道工序, 十二個時辰, 十二個月份。 建水紫陶那細緻無砂, 膩如肌理的膏泥, 便是在這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的勞作中孕育而生。

探礦鑒土為“勘”, 掘土集料為“采”, 擇優去劣為“甄”, 碎塊磨細為“研”, 陶土調和為“配”, 攪拌融水為“浸”, 過篩淘洗為“濯”, 沉澱砂礫為“澄”, 漿泥脫水為“瀝”, 晾曬蒸騰為“曝”, 排氣除空為“練”, 窖藏去燥為“腐”。

其中“配”之一錬, 與五行相生相剋之理相應, 乃建水紫陶泥料調配之不傳之秘。 經此十二錬, 藏腐經年, 方可制器, 此為建水紫陶泥中精料也。

【成型七十二技】

《考工記》有雲:“ 天有時, 地有氣, 材有美, 工有巧, 合此四者, 然後可以為良。 ”仗得臨安厚土, 陶泥優沃, 然良材美質, 巧工襄助方得良器。 以建水陶泥制器成型, 無七十二技, 不成器矣。

建水紫陶制器工序繁複, 所含技藝甚廣, 細究下來又何止七十二技!蓋因古人篤信五行之說, 天有五行, 金木水火土, “一歲三百六十日, 五行各主七十二日也, 化生長育, 一歲之功, 萬物莫敢不成。 ”七十二技所呈現的不僅是手工技藝,

更是一種文化活動的表徵, 折射出陶事與百姓生活的休戚相關, 也正因這份休戚相關, 才使得這些技藝得以承繼至今。

新泥性躁, 入窯易裂, 難成器也, 不若經年藏腐老泥, 沉斂、溫潤, 厚積薄發。 制器, 從膏泥取出的那一刻開始。

醒泥 —— 【踩煉、 捶打、揉撚】

這是耗時耗力的過程, 每一寸膏泥都必須經過足夠的擠壓才能將積藏的氣體排出, 並進一步平衡水分, 若是膏泥不夠緊實, 濕度不均, 燒制後的陶器表面就會出現氣孔, 甚至變型、開裂。

拉坯 —— 【定樣 定尺 上泥 打窩 起泥 打水 初塑 准高 整型 取坯 晾坯】

每一位拉坯的匠人都對將要經手的器型、尺寸了然於心, 輪盤上泥, 一系列的技法只為完成第一次藝術造型, 將平面的線條轉化為立體。

粗修 —— 【沾水 拍正 修底 度量 修型 打線 線刮 光坯 修口】

器型初定之後,需要通過粗修的一系列技法完成第二次藝術造型。

裝飾 —— 【打稿、 勾、寫、繪、意、描、鏨】

濕坯裝飾,是建水紫陶獨特的裝飾手法,打稿定樣之後,於器坯上運用各種進行書畫創作。使得陶器藝術性的表達呈現出各家多樣化的形式。

刻填 —— 【沁坯 劃線 鏤刻 單刀 雙刀 針刺 剔泥 修潤 配彩 浸潤 調勻 填泥 充壓 保濕 排氣 刮坯 回濕 捂坯 刮面 陰乾】

刻填工藝,俗稱“陰刻陽填”,此處所講的“陰陽”並無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高深,有的只是最為淺易的表達,將陰刻挖去的部分以彩泥填充盈實,如此,陰陽合一。作為建水紫陶特有的裝飾風格,運用技法繁複,且需反復填泥、回濕、修刮,著實不易。

精修 —— 【修線 磨面 呈圖 推光 裡修 琢壁 】

精修,被稱作第三次藝術造型,去除有礙觀瞻之處,通過技法著重對器型的線條,裝飾圖案予以修整、打磨。

塑型 —— 【塑 拍 流 把 鈕 鑽 調 粘 接 校】

塑型,用於無需拉坯,手工成型的器皿,如壺、汽鍋之類。通過技法塑型,粘接整合為器。

器檢 —— 【檢坯 微修 候幹 精檢 整口 幹修】

膏泥較高的水分含量決定了在不斷製作的過程中,器坯本身隨時在發生著變化,收縮、變形、鼓泡…… 需要一遍又一遍的檢視與修正,耗時良久。

然而歷經七十二技的器坯,並不能馬上入窯燒制,需經漫長的等待以達“中正平和”之境,方才得以入窯。中正,自是指器坯型正無缺,平和,意味著器坯達到穩定狀態,不會因為幹濕不均而導致燒制時的撕裂和變形。

【冶陶二十四法】

產陶之地,以陶來四方商販,工匠,“借此食者甚眾,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黍稌。”以陶為營生的工匠、商販,也如靠天吃飯的農人關注天氣與糧食一般,關注著窯火與陶器。農人以節氣指導農事,工匠也自有其法以事生產。臨安的制陶工匠,便將冶陶工序與二十四節氣相合,創“冶陶二十四法”指導陶窯燒制。因緣和合,萬物相生,如果說節氣所解讀的是自然的語言,那麼冶陶二十四序所破解的便是烈火的密碼。

【採伐 備柴 甄坯 刻底 支釘 入匣 祭窯 裝窯 封門 點火 預熱 升溫 中溫 側投 高溫 停火 封膛 冷卻 敬神 啟門 出窯 去釘 清洗 甄器】

柴窯所用,非活木不取,林場採伐之後便直送窯區,規制尺寸,人工劈鋸,劈好的木柴並不能馬上使用,需得經過三到六個月的暴曬方能入窯為薪。

歷經層層工序的器坯,卻並不全都擁有入窯浴火的資格,還需通過精心甄選,確保每一隻都近乎無暇。甄選出的器坯會在底部刻上名號,年份,以做標識。而後將手工搓制的泥釘黏於器坯底部,以作固定,如此放入匣缽中的器坯才能保持平穩。

祭窯源于古時窯口祭風火神的習俗,祈求火神庇佑,一切順利。祭神之後才能拆開窯門。

裝窯,就是將裝有器坯的匝缽送入窯內。看似簡單,卻是傳統柴窯燒制技藝中最主要的環節,窯位排列,直接關係到窯內作品燒制的成敗,一般窯師若無十幾二十年燒窯經驗的總結,是碼不好窯的。這也正是陶瓷工藝最核心的技術所在,古代官窯皆如是。

待所有匣缽皆按窯師要求入窯完成後,以磚塊將窯門封死。檢視之後,清理窯區,閒雜人等回避,方能點火。低溫預熱,需小火晝夜添薪至第二日。氣溫、濕度等等外在條件,都會對柴燒龍窯產生影響。倘若遇上低溫陰雨,將會對接下來的升溫造成一定困難,古時節氣所指導的不僅是農事,陶事亦然。第三日進入中溫燒制階段,投柴頻率開始加快,投柴頻率控制著窯火溫度,這一階段最需要的就是保持平穩。經過前三日蓄熱,第四日開始高溫燒制,投柴的數量和頻率越來越大,窯內火光變得愈加灼眼,窯師開始指揮所有窯工運柴、投柴,火窗側投尤為重要。何時停火決定這滿窯作品的成敗,窯師的壓力可想而知,需要豐富的經驗,更要有敏銳的直覺,窯師宣佈停火之後,窯工會清理好窯區,將窯膛封好。此時的窯爐需要三天左右的時間來釋放熱量,逐步冷卻。

三日後,敬神啟門,拆除窯磚之後,窯工將匣缽逐個搬出,匣缽在高溫燒結後容易粘在一起,必須用巧力敲開,確保匝缽和作品萬無一失。出窯的作品底部都會帶著支釘,有的因高溫和作品黏在一起。這個環節必須萬分小心,稍不留神就可能使作品底部出現破損,所以必須認真、專注,運用技巧。由於高溫,灰塵也會緊緊附著在作品表面,需要耐心清洗,打磨,才能將灰塵去除。

《荀子·禮記》有雲:“天地和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黃帝內經》素問一篇有雲“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古人認為萬事萬物,皆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冶陶工事不外如是。

碗、甌、碟、盞之類,屬陰,七日成器,壺、瓶、罐之類,屬陽,八日成器。調陰陽、順四時、序五行,燒制所耗時長,因器而異。

最後,清理好的作品合於一處,分級定品,劣去存精。

古老的曆法不僅指導著先民們的生產生活,同時也引領著他們的精神世界,今人只覺古老神秘,遙不可及,可其實那些原本的玄奧晦澀,早已在不經意間化繁為簡,融於生活,融于傳統,融于文化。

【淘泥十二錬】、【成型七十二技】、【冶陶二十四法】,由膏泥到器坯再到成器,一百零八道工序,律秩嚴謹,環環相扣,這份最為完整的傳統制陶工藝流程,正是建水紫陶器韻神魂之所在。

技藝整理:田波 田靜

文字編輯:納孟迪

文獻參考:

《易經》

《周禮·考工記》

《道德經》老子

《荀子》

《皇帝內經》

《孔子家語五帝篇》(魏)王肅注

《陶說》清 朱琰

《伏羲考》聞一多

粗修 —— 【沾水 拍正 修底 度量 修型 打線 線刮 光坯 修口】

器型初定之後,需要通過粗修的一系列技法完成第二次藝術造型。

裝飾 —— 【打稿、 勾、寫、繪、意、描、鏨】

濕坯裝飾,是建水紫陶獨特的裝飾手法,打稿定樣之後,於器坯上運用各種進行書畫創作。使得陶器藝術性的表達呈現出各家多樣化的形式。

刻填 —— 【沁坯 劃線 鏤刻 單刀 雙刀 針刺 剔泥 修潤 配彩 浸潤 調勻 填泥 充壓 保濕 排氣 刮坯 回濕 捂坯 刮面 陰乾】

刻填工藝,俗稱“陰刻陽填”,此處所講的“陰陽”並無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高深,有的只是最為淺易的表達,將陰刻挖去的部分以彩泥填充盈實,如此,陰陽合一。作為建水紫陶特有的裝飾風格,運用技法繁複,且需反復填泥、回濕、修刮,著實不易。

精修 —— 【修線 磨面 呈圖 推光 裡修 琢壁 】

精修,被稱作第三次藝術造型,去除有礙觀瞻之處,通過技法著重對器型的線條,裝飾圖案予以修整、打磨。

塑型 —— 【塑 拍 流 把 鈕 鑽 調 粘 接 校】

塑型,用於無需拉坯,手工成型的器皿,如壺、汽鍋之類。通過技法塑型,粘接整合為器。

器檢 —— 【檢坯 微修 候幹 精檢 整口 幹修】

膏泥較高的水分含量決定了在不斷製作的過程中,器坯本身隨時在發生著變化,收縮、變形、鼓泡…… 需要一遍又一遍的檢視與修正,耗時良久。

然而歷經七十二技的器坯,並不能馬上入窯燒制,需經漫長的等待以達“中正平和”之境,方才得以入窯。中正,自是指器坯型正無缺,平和,意味著器坯達到穩定狀態,不會因為幹濕不均而導致燒制時的撕裂和變形。

【冶陶二十四法】

產陶之地,以陶來四方商販,工匠,“借此食者甚眾,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黍稌。”以陶為營生的工匠、商販,也如靠天吃飯的農人關注天氣與糧食一般,關注著窯火與陶器。農人以節氣指導農事,工匠也自有其法以事生產。臨安的制陶工匠,便將冶陶工序與二十四節氣相合,創“冶陶二十四法”指導陶窯燒制。因緣和合,萬物相生,如果說節氣所解讀的是自然的語言,那麼冶陶二十四序所破解的便是烈火的密碼。

【採伐 備柴 甄坯 刻底 支釘 入匣 祭窯 裝窯 封門 點火 預熱 升溫 中溫 側投 高溫 停火 封膛 冷卻 敬神 啟門 出窯 去釘 清洗 甄器】

柴窯所用,非活木不取,林場採伐之後便直送窯區,規制尺寸,人工劈鋸,劈好的木柴並不能馬上使用,需得經過三到六個月的暴曬方能入窯為薪。

歷經層層工序的器坯,卻並不全都擁有入窯浴火的資格,還需通過精心甄選,確保每一隻都近乎無暇。甄選出的器坯會在底部刻上名號,年份,以做標識。而後將手工搓制的泥釘黏於器坯底部,以作固定,如此放入匣缽中的器坯才能保持平穩。

祭窯源于古時窯口祭風火神的習俗,祈求火神庇佑,一切順利。祭神之後才能拆開窯門。

裝窯,就是將裝有器坯的匝缽送入窯內。看似簡單,卻是傳統柴窯燒制技藝中最主要的環節,窯位排列,直接關係到窯內作品燒制的成敗,一般窯師若無十幾二十年燒窯經驗的總結,是碼不好窯的。這也正是陶瓷工藝最核心的技術所在,古代官窯皆如是。

待所有匣缽皆按窯師要求入窯完成後,以磚塊將窯門封死。檢視之後,清理窯區,閒雜人等回避,方能點火。低溫預熱,需小火晝夜添薪至第二日。氣溫、濕度等等外在條件,都會對柴燒龍窯產生影響。倘若遇上低溫陰雨,將會對接下來的升溫造成一定困難,古時節氣所指導的不僅是農事,陶事亦然。第三日進入中溫燒制階段,投柴頻率開始加快,投柴頻率控制著窯火溫度,這一階段最需要的就是保持平穩。經過前三日蓄熱,第四日開始高溫燒制,投柴的數量和頻率越來越大,窯內火光變得愈加灼眼,窯師開始指揮所有窯工運柴、投柴,火窗側投尤為重要。何時停火決定這滿窯作品的成敗,窯師的壓力可想而知,需要豐富的經驗,更要有敏銳的直覺,窯師宣佈停火之後,窯工會清理好窯區,將窯膛封好。此時的窯爐需要三天左右的時間來釋放熱量,逐步冷卻。

三日後,敬神啟門,拆除窯磚之後,窯工將匣缽逐個搬出,匣缽在高溫燒結後容易粘在一起,必須用巧力敲開,確保匝缽和作品萬無一失。出窯的作品底部都會帶著支釘,有的因高溫和作品黏在一起。這個環節必須萬分小心,稍不留神就可能使作品底部出現破損,所以必須認真、專注,運用技巧。由於高溫,灰塵也會緊緊附著在作品表面,需要耐心清洗,打磨,才能將灰塵去除。

《荀子·禮記》有雲:“天地和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黃帝內經》素問一篇有雲“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古人認為萬事萬物,皆以奉天地、順五行為本,冶陶工事不外如是。

碗、甌、碟、盞之類,屬陰,七日成器,壺、瓶、罐之類,屬陽,八日成器。調陰陽、順四時、序五行,燒制所耗時長,因器而異。

最後,清理好的作品合於一處,分級定品,劣去存精。

古老的曆法不僅指導著先民們的生產生活,同時也引領著他們的精神世界,今人只覺古老神秘,遙不可及,可其實那些原本的玄奧晦澀,早已在不經意間化繁為簡,融於生活,融于傳統,融于文化。

【淘泥十二錬】、【成型七十二技】、【冶陶二十四法】,由膏泥到器坯再到成器,一百零八道工序,律秩嚴謹,環環相扣,這份最為完整的傳統制陶工藝流程,正是建水紫陶器韻神魂之所在。

技藝整理:田波 田靜

文字編輯:納孟迪

文獻參考:

《易經》

《周禮·考工記》

《道德經》老子

《荀子》

《皇帝內經》

《孔子家語五帝篇》(魏)王肅注

《陶說》清 朱琰

《伏羲考》聞一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