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業部發佈2018年種植業工作要點!力爭調減水稻面積1000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部署, 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緊扣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工作主線, 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 持續推進種植結構調整, 大力推進綠色發展, 加快種植業現代化步伐, 農業部制定了《2018年種植業工作要點》。

2018年種植業工作要點

重點任務

一是聚焦“一個重點”。 就是主攻品質效益。 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 推進品質興農、品牌強農, 加快標準化生產, 加強品質監管, 培育一批帶動力強的經營主體, 打造一批綠色產品生產基地, 創響一批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提升種植業品質效益。

二是堅持“兩條線”。 一、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 糧食產量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 確保口糧絕對安全。 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 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二、堅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 持續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 調優品種結構, 減少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拓展高效供給。

三是突出“三個強化”。 一、強化綠色引領。 深入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推進污染耕地修復治理, 加快節水農業發展, 促進生產生態系統迴圈連結。 二、強化創新驅動。 推進技術集成創新,實施綠色高質高效創建。 推進機制創新, 加快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 帶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三、強化基礎建設。 加快劃定“兩區”, 加強耕地品質建設,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提升耕地基礎地力。

一、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 強基固本守住安全底線

1

穩定口糧面積。 堅持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 完善糧食收儲政策, 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和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 加強政策宣傳, 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 積極發展優質稻米和強筋弱筋小麥, 力爭稻穀、小麥等口糧品種面積穩定在8億畝。

2

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 選擇資源條件較好、相對集中連片、生態環境良好、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的區域, 加快劃定9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2.38億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基本完成水稻和小麥生產功能區劃定,

確保將優質耕地穩定用於糧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生產。

3

加強耕地品質建設。 實施藏糧於地戰略。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守住耕地紅線。 會同國土部門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5.5億畝, 做好上圖入庫、建檔立冊。

4

強化集成創新引領。 實施藏糧於技戰略。 選擇325個重點縣開展整建制創建, 推進綠色高質高效創建。

5

推進科學防災減災。 加強災情監測預警, 密切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 研判拉尼娜現象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及早制定應對措施。

6

加強重大病蟲防控。 健全國家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預警網路, 突出智慧化、視覺化、數位化, 加快重大病蟲疫情田間監測網點、資訊化處理系統以及調度指揮平臺建設, 提高監測預警能力。

二、加力推進結構調整, 優化供給促進鄉村產業興旺

7

繼續調減無效供給。 根據市場需求變化, 適當調減水稻面積。 東北地區重點壓減寒地低產區粳稻面積, 長江流域重點壓減雙季稻產區秈稻面積, 力爭水稻面積調減1000萬畝以上。

8

增加綠色優質產品供給。 積極發展優質稻、強筋弱筋小麥、優質食用大豆、“雙低”油菜、高品質棉花、高產高糖甘蔗等, 因地制宜發展青貯玉米等優質飼草, 促進農牧結合, 構建糧經飼三元結構。

9

推進馬鈴薯主食開發。 篩選推廣優質專用品種, 建立生產基地, 為主食加工提供優質原料。 優化產品工藝, 完善主食產品配方及工藝流程, 降低生產成本, 逐步將馬鈴薯主食產品全粉配比提高到50%以上。

10

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推進種養結合, 以養帶種、以種促養, 將種植業作為畜禽糞汙的“消納池”, 促進地力培肥和環境友好。 推進產加銷結合, 依託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 大力發展訂單生產, 積極發展保鮮、貯藏、分級、包裝等采後處理、冷鏈物流, 支援主產區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

三、加力推進綠色發展, 改善環境促進鄉村生態宜居

11

持續推進化肥減量增效。 結合開展農業綠色發展行動, 深入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選擇一批重點縣(市)開展化肥減量增效示範, 加快技術集成創新, 探索有效服務機制, 在更高層次上推進化肥減量增效。

12

持續推進農藥減量增效。 深入開展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加力推進綠色防控減量, 建設一批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範基地、稻田綜合種養示範基地、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示範基地, 選擇150個縣開展果菜茶病蟲全程綠色防控試點,集成推廣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的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和服務機制,擴大綠色防控覆蓋範圍,力爭主要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

13

加快發展節水農業。結合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加快節水農業技術推廣。推進品種節水、結構節水、農藝節水、設施節水、機制節水。

14

推進果菜茶綠色發展。實施園藝產品提質增效工程,加快優良品種推廣,強化技術集成創新,推進設施裝備升級。推行適區適種,逐步形成品種互補、檔期不同、區域協調發展的生產佈局。

15

加強東北黑土地保護。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選擇一批重點縣(市)開展整建制推進試點,以耕地品質提升、水土資源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集成一套農機農藝配套、用地養地結合的技術模式,以點帶面、加快推廣。

16

擴大輪作休耕試點。擴大試點規模,輪作休耕試點面積擴大到2400萬畝。擴大試點範圍,增加東北寒地水稻低產區、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區等地區。

四、加力推進品質興農,提質增效促進農民生活富裕

17

推進標準化生產。結合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加快標準制修訂,在系統梳理現有標準基礎上,清理、廢止一批不適應綠色發展的標準,制修訂一批農藥殘留、技術規程、產品等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新制修訂農藥殘留標準1000項。

18

優化產地環境。加強退化耕地綜合治理,加強污染耕地修復治理。選擇一批設施蔬菜大縣大市,開展土壤改良治理試點,推廣輪作倒茬、深翻深耕、土壤消毒、增施有機肥等技術模式,緩解連作障礙,減輕土傳病害。

19

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繼續在蘋果、柑橘、設施蔬菜、茶葉優勢產區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適當擴大到節肥潛力大、經濟效益好的名特優新水果產區。

20

推進棉糖提質增效。加快劃定棉糖重要農產品保護區,開展棉糖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和棉花提質增效試點,提高品質效益,穩定棉糖生產。

21

加強品牌建設。結合開展中國農業品牌提升行動,促進品質興農、品牌強農。依託產業聯盟、行業協會及大型企業集團,在糧食主產區、果菜茶優勢產區創建地域特色突出、產品特性鮮明的區域公共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品質好、叫得響、佔有率高的知名大品牌。

22

強化品質安全監管。嚴格投入品使用監管,落實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推進農藥追溯體系建設,兩年內再禁止使用2種高毒農藥,剩餘10種5年內逐步禁止使用。

五、加力推進創新驅動,提升素質促進鄉風文明

23

加快培育新型主體。結合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加快培育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新型經營主體,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土地互換、土地入股等形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

24

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結合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開展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有機肥替代化肥、全程綠色防控試點等項目,培訓種植大戶、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技術骨幹,掌握技術要領,加強示範引導,提升科學種田整體水準。

25

推進組織方式創新。創新專案實施方式,鼓勵將政府補貼量化到小農戶、折股到合作社,支援合作社通過統一服務帶動小農戶應用先進品種技術,引導推動龍頭企業等與合作社、小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關係,帶動農民分享農業產業鏈增值收益。

六、加力推進法治建設,夯實基礎促進依法治農

26

貫徹《農藥管理條例》。開展《農藥管理條例》貫徹落實推進年活動。研究制定農藥產業政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品質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27

推動科學立法。會同國務院法制辦,推進《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出臺,及早制定配套規章。修訂《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完善疫情監測調查、阻截防控和種子種苗檢疫監管等各項制度,明確職責、嚴格監管。

28

規範行政審批。修訂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章程,完善評審規則,規範評審程式,建立保密、回避等評審制度。

29

推進科學執法。加強農藥、肥料等農資市場監管,開展農藥產品品質監督抽查和農藥生產經營主體專項檢查,依法嚴肅查處制售假劣農藥的違法行為。

選擇150個縣開展果菜茶病蟲全程綠色防控試點,集成推廣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的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和服務機制,擴大綠色防控覆蓋範圍,力爭主要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

13

加快發展節水農業。結合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加快節水農業技術推廣。推進品種節水、結構節水、農藝節水、設施節水、機制節水。

14

推進果菜茶綠色發展。實施園藝產品提質增效工程,加快優良品種推廣,強化技術集成創新,推進設施裝備升級。推行適區適種,逐步形成品種互補、檔期不同、區域協調發展的生產佈局。

15

加強東北黑土地保護。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選擇一批重點縣(市)開展整建制推進試點,以耕地品質提升、水土資源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集成一套農機農藝配套、用地養地結合的技術模式,以點帶面、加快推廣。

16

擴大輪作休耕試點。擴大試點規模,輪作休耕試點面積擴大到2400萬畝。擴大試點範圍,增加東北寒地水稻低產區、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區等地區。

四、加力推進品質興農,提質增效促進農民生活富裕

17

推進標準化生產。結合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加快標準制修訂,在系統梳理現有標準基礎上,清理、廢止一批不適應綠色發展的標準,制修訂一批農藥殘留、技術規程、產品等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新制修訂農藥殘留標準1000項。

18

優化產地環境。加強退化耕地綜合治理,加強污染耕地修復治理。選擇一批設施蔬菜大縣大市,開展土壤改良治理試點,推廣輪作倒茬、深翻深耕、土壤消毒、增施有機肥等技術模式,緩解連作障礙,減輕土傳病害。

19

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繼續在蘋果、柑橘、設施蔬菜、茶葉優勢產區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適當擴大到節肥潛力大、經濟效益好的名特優新水果產區。

20

推進棉糖提質增效。加快劃定棉糖重要農產品保護區,開展棉糖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和棉花提質增效試點,提高品質效益,穩定棉糖生產。

21

加強品牌建設。結合開展中國農業品牌提升行動,促進品質興農、品牌強農。依託產業聯盟、行業協會及大型企業集團,在糧食主產區、果菜茶優勢產區創建地域特色突出、產品特性鮮明的區域公共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品質好、叫得響、佔有率高的知名大品牌。

22

強化品質安全監管。嚴格投入品使用監管,落實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推進農藥追溯體系建設,兩年內再禁止使用2種高毒農藥,剩餘10種5年內逐步禁止使用。

五、加力推進創新驅動,提升素質促進鄉風文明

23

加快培育新型主體。結合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加快培育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新型經營主體,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土地互換、土地入股等形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

24

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結合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開展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有機肥替代化肥、全程綠色防控試點等項目,培訓種植大戶、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的技術骨幹,掌握技術要領,加強示範引導,提升科學種田整體水準。

25

推進組織方式創新。創新專案實施方式,鼓勵將政府補貼量化到小農戶、折股到合作社,支援合作社通過統一服務帶動小農戶應用先進品種技術,引導推動龍頭企業等與合作社、小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關係,帶動農民分享農業產業鏈增值收益。

六、加力推進法治建設,夯實基礎促進依法治農

26

貫徹《農藥管理條例》。開展《農藥管理條例》貫徹落實推進年活動。研究制定農藥產業政策,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品質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27

推動科學立法。會同國務院法制辦,推進《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出臺,及早制定配套規章。修訂《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完善疫情監測調查、阻截防控和種子種苗檢疫監管等各項制度,明確職責、嚴格監管。

28

規範行政審批。修訂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章程,完善評審規則,規範評審程式,建立保密、回避等評審制度。

29

推進科學執法。加強農藥、肥料等農資市場監管,開展農藥產品品質監督抽查和農藥生產經營主體專項檢查,依法嚴肅查處制售假劣農藥的違法行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