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70後80後90後理財觀念到底有什麼不同?

70後、80後、90後

三個時代特性很濃郁的人群

除了生活年代的差異

更多的表現在了

生活觀念、工作方式、婚戀觀念......

而這其中最為典型便是理財觀念了

70、80、90後這三代人

在理財上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一塊來看一下

↓↓

工資的處理方式

當月工資到手, 70、80、90後分別會如何使用工資呢?

70後:“存起來”, 留下生活費, 剩下存銀行, 攢著!

80後:“一部分理財”, 留下生活費, 一部分存銀行, 剩下的用於投資理財。

90後:“花出去”, 蘋果X開售了, 攢錢換個新手機......

辦公室談錢

忙了半天工作, 中午休息時候, 嘮嘮家常, 如果談的錢的時候, 每個年代的人對於錢都是什麼樣的看法呢?

70後:“如何賺錢”, 最近銀行利息是上調了還是下降了?如何才能攢下更多的錢?那種投資方式更加穩健靠譜?

80後:“怎麼還錢”, 每月還多少房貸?這個月又有多少紅包炸彈?現在股市行情如何?

90後:“怎麼花錢”, 這個月又要交多少房租?還需要買新款手機、衣服、看電影......, 信用卡如何才能倒開、長額度?

花錢的態度

對於花錢, 雖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觀點, 但是如果按照大部分人群特徵來說的話, 70、80、90後的消費觀有著很大的差異。

70後:“能省就省”, 掙點錢不容易, 能省下來就省下來吧。

80後:“該花就花”, 雖然賺錢不易, 家裡欠的貸款也多, 但是該花的錢還是得花, 總不能讓日子過得太苦吧, 再說就算苦自己, 也不能苦孩子啊。

90後:“一定要花”, 賺錢當然是用來花的了, 要不然我們賺錢幹什麼?難道等到老了再來用?恐怕到時候我們想用都用不動了。

投資的風險偏好

隨著人們理財意識的提高, 投資理財也日漸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 那麼, 對於投資的風險偏好, 70、80、90後三代人是怎麼選擇的呢?

70後:“低風險”, 那些股票、期貨什麼的風險太大了, 還是求個安穩的好, 把錢存在銀行等利息、配置些穩利精選基金這樣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不也挺好嗎?

80後:“高風險”, 銀行存款、國債等投資的收益太低了, 就算把錢全投進去也賺不了幾個錢, 何況銀行也有風險。 說到底, 還是炒股比較划算, 雖然風險高了點, 但收益高啊, 再說有幾個炒股不是碰運氣的。

90後:“零風險”, 什麼投資?每月的工資都不夠生活開銷, 哪還有錢投資理財啊, 投資還是等以後漲工資了再說吧。

隨著社會的發展

生活環境在不斷的改變

生活環境變了就是變了

但是一個年代所塑造的

具有鮮活時代特點的人物觀念

卻成了那代人一輩子的特點

每個時代不同

因此觀念也沒有高低之分

都是珍貴的回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