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多組學大資料佇列研究為糖尿病精准營養干預奠基

目前, 肥胖、超重和糖尿病、高血壓的患病率在我國呈逐年增長趨勢。 其中, 糖尿病是當前威脅全球人類健康最重要的慢性疾病之一。 資料顯示, 2015年全球有4億多人患糖尿病, 我國有1.09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已對國民健康構成威脅, 而不合理膳食是造成糖尿病及相關疾病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雁日前分享了國際上關於精准營養的一些最新研究進展, 比如利用大資料收集餐後血糖, 並提供個性化膳食干預糖尿病。

該院林旭研究組利用中科院營養與代謝重點實驗室分析檢測平臺, 對3200多名參加“中國老齡人口營養健康狀況研究”的京滬城鄉居民的紅細胞膜脂肪酸進行了檢測, 在n-3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與代謝性疾病關聯研究方面獲得重要發現。

在紅細胞膜反式脂肪酸的研究中, 林旭研究組發現:中國中老年人群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較歐美人群低70%—80%;而且其主要的反式18:1脂肪酸與膳食乳製品攝入量顯著相關;隨著反式18:1脂肪酸的增加,

罹患代謝綜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風險相應降低;而反式18:2脂肪酸卻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膽固醇血症等血脂異常風險呈正相關。

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生活因素被認為與人們患代謝綜合征有很大關係。 而其中肥胖和2型糖尿病與多重遺傳變異相關, 人們的飲食、運動、精神問題、酒精攝入情況以及污染物也與2型糖尿病相關。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2016年在《細胞》雜誌上發表的研究顯示, 腸道微生物決定一個人的代謝表型。 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關係密切, 在新陳代謝中發揮關鍵作用,

每日提供10%的熱量, 分解維生素產生葉酸、維生素K, 影響藥物代謝和反應, 指揮免疫系統應答。 還有研究發現, 植物性飲食更有助於增加腸道微生物的活躍度。

《自然》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 吃同一餐的人在餐後血糖反應中呈高可變性。 通過精確預測血糖反應, 將飲食習慣、身體活動和腸道菌群等參數結合在一起制定干預方案, 可以成功降低餐後血糖。

林旭研究組使用移動設備收集營養資料, 其中膳食收集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及所消耗的主要食物成分。 通過對比800人(主要交叉驗證組)和100人(獨立驗證組)的餐後血糖反應資料, 針對收集到的不同個體飲食對餐後血糖反應的變化, 利用機器可以準確預測餐後血糖。

進而再對26位參與者進行個人定制膳食干預, 其中14人是專家提供個性化膳食干預, 12人基於機器預測提供個性化膳食干預。 結果顯示, 個性化膳食干預可以改善餐後血糖。

目前, 多組學大資料佇列研究主要在歐美國家應用, 處於起步階段。 由於中西方人群在遺傳背景、膳食結構和生活方式、代謝表型以及疾病易感性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我國亟須在大型流行病學佇列和干預研究的基礎上, 運用多組學的方法深入瞭解中國人群和亞洲人群的營養需求, 從而為我國開展個性化定制膳食方案以及制定精准營養干預方案提供循證依據。

據瞭解, 去年10月, 哈爾濱醫科大學教授李穎及其團隊成功篩選了餐後高血糖患者(IPD)的診斷標誌物,

發現了糖尿病營養干預新靶點, 據此提出營養干預措施, 建立了糖尿病防治的關鍵方法, 為今後實現精准化營養干預和個體營養治療奠定了新的認知基礎。 袁國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