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生長發育道路上的3個重要階段,缺一不可!

寶寶的生長發育遵循一定的規律。 所謂“6個月會坐”、“9個月會爬”、“12個月會走” 是與寶寶的骨骼、肌肉發育情況密切相關的。

脊椎承受人全身的重量。

在坐下和行走時, 為保持身體平衡, 脊柱會自然呈現3個彎曲。 對寶寶來說, 這3個彎曲出現在1歲半以前, 但一直要到6~7歲時, 寶寶的脊柱彎曲才會徹底固定下來。 所以, 父母要結合身體發育的不同階段為寶寶安排合適的運動, 千萬不能揠苗助長。

第1個彎曲

1歲以前, 是寶寶脊柱發展最迅速的時期。 新生兒的脊柱非常柔軟, 幾乎完全是直的。 從出生後第3個月起, 寶寶開始出現抬頭等動作, 從而使肌肉得到強化, 脊柱也開始形成第1個彎曲—頸椎前凸。

因此, 抱3個月大寶寶的時候就不必緊緊護著他的頭部了!但在彎曲尚未完全形成前, 父母一定要為寶寶做好完整的支撐, 以免發生意外。

照顧寶寶時……

寶寶出生後, 就可以協助他做俯趴練習, 有利於頸椎前凸的形成。 俯趴練習就是我們常說的抬頭練習, 對寶寶頸背部肌肉發育很有好處, 為寶寶日後的坐、爬、站、走等大運動發育打下基礎。 通過練習我們發現, 俯趴訓練越多, 寶寶的大運動發育越早。 但也要注意, 如果寶寶不喜歡俯趴練習,

或者練煩了的時候, 就不要強迫他再繼續練。 俯趴練習最好安排在兩次餵奶之間, 等寶寶吃完奶、不吐了再開始。

豎抱也可以練習頸背部肌肉。 寶寶到了3個月左右, 隨著視覺能力的增強, 想要看到更多的周圍事物, 因此開始不喜歡總是被橫著抱或總是趴著。 此時, 你可以多將寶寶豎著抱起來, 同樣有利於頸椎前凸形成和頸背部肌肉的發育。 如果你擔心寶寶的頸部不能穩穩地將脖子立起來, 那麼抱寶寶時可以使用嬰兒背巾, 讓寶寶背靠在你的胸前, 或者豎著抱寶寶時用手扶住寶寶的頭頸。

第2個彎曲

寶寶6個月後, 脊柱將形成第2個彎曲—胸椎後凸。 此時, 寶寶可以不用任何支撐就能單獨坐著。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

6個月以前的寶寶, 如果沒有良好的支撐, 不要讓他單獨坐。 因為這時寶寶的胸椎可能還沒有完全強化, 強迫寶寶提前形成彎曲, 容易讓寶寶養成前傾的習慣, 日後還可能會造成駝背, 影響寶寶的儀態。

照顧寶寶時……

寶寶學會坐的時間早晚與骨骼發育關係不大,

但和頸背部肌肉發育有關係。 很多人認為, 寶寶能坐起來是因為頸椎和脊椎夠結實,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頸背部肌肉支撐住骨骼, 寶寶才能坐穩。 因此, 寶寶學坐的前提是做好俯趴練習。

寶寶學坐要從拉坐開始。 所謂拉坐就是大人拉著寶寶坐起來, 大人的手使勁, 讓寶寶體驗背部使勁的感覺。 將寶寶拉起來後, 大人不用鬆手, 要讓寶寶自己找坐的平衡感, 或者短暫鬆手, 同時大人的手將寶寶包圍, 隨時扶住要傾倒的寶寶。 拉坐每天練習2~3次就可以, 剛開始坐起來時, 寶寶的頭可能會前傾或左右晃動, 不用擔心, 此時頸部肌肉已經很結實能撐住頭部。 另外, 拉坐時不要用突然而發的猛力, 否則可能會導致寶寶脫臼。

不建議用枕頭堆住寶寶。即使寶寶靠著這些枕頭坐起來,也不是真正的學坐,因為這不能幫他掌握坐的平衡感。

第3個彎曲

1歲前後,寶寶學習走路時,脊柱形成第3個彎曲—腰椎前凸。寶寶的生長發育遵循一定的規律。所謂“6個月會坐”、“9個月會爬”、“12個月會走”,是與他的骨骼、肌肉發育情況密切相關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這一階段過早地讓寶寶學走路,由於他的下肢、腰背部的骨骼、肌肉發育尚不完善,無法有效支撐其身體的重量,容易形成“X”型、或“O”型腿,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疲勞性骨折。

照顧寶寶時……

寶寶主動要求站或走時,再開始幫他練習,但父母只提供安全保護,不提供站、走幫助。也就是說讓寶寶自己去摸索如何扶著東西站起來、扶著桌子走、不扶著任何東西邁出第一步。走路需要很好的平衡感,還要學會讓全身的肌肉配合使用,這都需要寶寶自己摸索。因此,我不建議父母扶著寶寶站、走。很多寶寶在七八個月時,喜歡站在大人腿上蹬腿,這種行為可以鼓勵,但這不是寶寶要學走的信號,所以不能在此時扶著寶寶走路。

不建議讓寶寶坐在學步車裡學走。寶寶坐在學步車裡雖然可以到處“走”,但坐著走路和真正的走路是不一樣的。這種“走”既沒有讓腰椎和腿部肌肉得到鍛煉,更不能幫寶寶掌握走的平衡感,因此我不建議讓寶寶坐在學步車裡學走。

即使寶寶會站、走,也要讓他多練習爬。很多寶寶學會站、走後,視野變得更開闊,就不喜歡爬了,此時,父母應該付出更多的耐心,陪著寶寶一起爬,讓他的爬行時間更長一些。

推動寶寶發育進步的方式是練習,但同時,練習要符合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讓寶寶在出生後的每個階段都能得到精心照顧。父母們,開始行動吧!

擴展閱讀:

七八個月的寶寶這樣吃,促進生長發育,還能聰明又顏值高!

10個產房故事,從未見過的人間冷暖,感動無數人

孕期吃這些,就能生一個漂亮寶寶!別說我沒告訴你

請不要把孩子的玩具送人!希望廣大父母都謹記!

點擊【瞭解更多】你想要的全都有

▼▼▼

不建議用枕頭堆住寶寶。即使寶寶靠著這些枕頭坐起來,也不是真正的學坐,因為這不能幫他掌握坐的平衡感。

第3個彎曲

1歲前後,寶寶學習走路時,脊柱形成第3個彎曲—腰椎前凸。寶寶的生長發育遵循一定的規律。所謂“6個月會坐”、“9個月會爬”、“12個月會走”,是與他的骨骼、肌肉發育情況密切相關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這一階段過早地讓寶寶學走路,由於他的下肢、腰背部的骨骼、肌肉發育尚不完善,無法有效支撐其身體的重量,容易形成“X”型、或“O”型腿,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疲勞性骨折。

照顧寶寶時……

寶寶主動要求站或走時,再開始幫他練習,但父母只提供安全保護,不提供站、走幫助。也就是說讓寶寶自己去摸索如何扶著東西站起來、扶著桌子走、不扶著任何東西邁出第一步。走路需要很好的平衡感,還要學會讓全身的肌肉配合使用,這都需要寶寶自己摸索。因此,我不建議父母扶著寶寶站、走。很多寶寶在七八個月時,喜歡站在大人腿上蹬腿,這種行為可以鼓勵,但這不是寶寶要學走的信號,所以不能在此時扶著寶寶走路。

不建議讓寶寶坐在學步車裡學走。寶寶坐在學步車裡雖然可以到處“走”,但坐著走路和真正的走路是不一樣的。這種“走”既沒有讓腰椎和腿部肌肉得到鍛煉,更不能幫寶寶掌握走的平衡感,因此我不建議讓寶寶坐在學步車裡學走。

即使寶寶會站、走,也要讓他多練習爬。很多寶寶學會站、走後,視野變得更開闊,就不喜歡爬了,此時,父母應該付出更多的耐心,陪著寶寶一起爬,讓他的爬行時間更長一些。

推動寶寶發育進步的方式是練習,但同時,練習要符合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讓寶寶在出生後的每個階段都能得到精心照顧。父母們,開始行動吧!

擴展閱讀:

七八個月的寶寶這樣吃,促進生長發育,還能聰明又顏值高!

10個產房故事,從未見過的人間冷暖,感動無數人

孕期吃這些,就能生一個漂亮寶寶!別說我沒告訴你

請不要把孩子的玩具送人!希望廣大父母都謹記!

點擊【瞭解更多】你想要的全都有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