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本周18部新片紮堆送死,這年是不想好好過了!

01

本周共有18部新片陸續上映, 以週五起片的最多, 即便是《南極之戀》和《馬戲之王》提檔半天和一天, 週五也有10部同一天起片;與之同時,

本周光進口批片就有6部, 這麼多中小成本電影紮堆兒送死, 也算是春節檔來臨前的“至暗時刻”, 這年是真的不想好好過了。

本周片單如下:

坦率地講, 看到這麼多新片上映, 對於市場而言, 本應該是好事一件, 至少觀眾的選擇機會多了, 事實上, 如此眾多的電影紮堆上映, 基本9成以上屬於找死。 因為, 真正值得推薦, 抑或排片占比較高的並沒有幾部。 絕大多數要麼是一日游, 要麼連一日游的機會都沒有, 實在搞不明白, 這些連一日游的機會都沒有的電影, 為啥還要花宣發費拼命擠進春節檔來臨前的“至暗時刻”呢?為啥就不能換個檔期給自己一次生的機會呢?

先說6部進口批片。 它們分別是來自美國的歌舞電影《馬戲之王》、恐怖喜劇片《忌日快樂》、喜劇動畫片《小馬寶莉大電影》;來自俄羅斯的科幻電影《莫斯科陷落》;來自日本的《浪矢解憂雜貨店》和來自西班牙的動畫片《狗狗的瘋狂假期》等;光動畫片就4部,

和兒童有關的電影共6部。

《馬戲之王》算是進口片裡的扛鼎之作了, 該片的製作費用也不低了, 8400萬美元, 北美票房1.28億美元, 全球票房2.59億美元;該片確實是一部不錯的歌舞片, 但, 國內的票房還是看淡的。 因為這類歌舞片在北美是有市場的, 比如2017年北美的票房冠軍就是一部歌舞片《美女與野獸》, 但對於內地觀眾而言, 雖然《美女與野獸》以及《愛樂之城》在內地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 前者5.9億, 後者2.47億, 但, 該片的這個檔期或許沒有機會支撐該片的高票房了。

《忌日快樂》也是一部口碑和票房都不錯的北美恐怖小片, 這樣的類型片能在內地上映已經是個好的開始了。 但是, 或許一開始也都沒有想到能引進, 所以, 該片曾現在內地的視頻網站上進行了付費點播, 其內地票房恐將不會有多少驚喜了。

至於《浪矢解憂雜貨店》,雖然是原版引進的批片,但就市場而言,這類電影很難在內地電影市場贏得較高票房收入,一方面是改編版本已經在內地上映過了,票房表現也是一般般,口碑更是差強人意,再就是電影本身的故事在內地並沒有什麼群眾基礎。

國產片方面,體量稍微像樣一點的就只有一部《南極之戀》,該片的票房走勢和其口碑息息相關。從預排片上了來看,該片有望日排片第一,其次是《馬戲之王》,《浪矢解憂雜貨店》市場占比第三。其他新片的排片占比將均在5%以下,甚至多數新片排片占比不足1%。

而老片方面,《神秘巨星》憑藉良好的口碑,將繼續保持10%以上的排片占比,而《移動迷宮3》則因為口碑太差,排片占比大幅下跌至7%左右。

這部週五票房預售第一的《壞爸爸》,這票房買的,你就呵呵了。不做過多點評。

通過最近一段時間的市場觀察不難看出,但凡票房好的電影,都因為其內容與觀眾產生了一定的情感共鳴,繼而贏得了市場的尊重和觀眾的認可,而一些所謂的進口大片,特別是特效大片,包括中外合拍電影,只是靠所謂的科幻、動作、冒險,而不是以情動人,基本都被市場無情地拋棄了。

本周的18部新片也將面臨市場的如此考驗,只要是無法從情感角度打動觀眾的電影,即便首日靠卡司和製作贏得一定優勢的排片占比,次日也會因為其上座率等問題而遭遇排片大跌,《移動迷宮3》等就是如此。

另外,從發行的角度出發,如果是小片,與其紮堆不如選擇調檔,寧可跟著大片後面擠一點排片空間,也不要和一堆小片紮堆上映。或許對於某些片方而言他們覺得在小片當中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邏輯,因為小片太多,市場很難大熱,即便是有一定的排片占比其票房也少得可憐,反而是在被大片帶熱的市場裡,即便排片占比少一些,其票房反而會因為市場大盤整體上漲而多分一杯羹。

只不過,很多小片的片方面對大片的時候往往有著天生的懼怕,反而在小片雲集時有著盲目的自信,可對於殘酷的市場而言,大盤上不去,小片只能白白送死。

這一周,這種送死的小片不在少數。

至於《浪矢解憂雜貨店》,雖然是原版引進的批片,但就市場而言,這類電影很難在內地電影市場贏得較高票房收入,一方面是改編版本已經在內地上映過了,票房表現也是一般般,口碑更是差強人意,再就是電影本身的故事在內地並沒有什麼群眾基礎。

國產片方面,體量稍微像樣一點的就只有一部《南極之戀》,該片的票房走勢和其口碑息息相關。從預排片上了來看,該片有望日排片第一,其次是《馬戲之王》,《浪矢解憂雜貨店》市場占比第三。其他新片的排片占比將均在5%以下,甚至多數新片排片占比不足1%。

而老片方面,《神秘巨星》憑藉良好的口碑,將繼續保持10%以上的排片占比,而《移動迷宮3》則因為口碑太差,排片占比大幅下跌至7%左右。

這部週五票房預售第一的《壞爸爸》,這票房買的,你就呵呵了。不做過多點評。

通過最近一段時間的市場觀察不難看出,但凡票房好的電影,都因為其內容與觀眾產生了一定的情感共鳴,繼而贏得了市場的尊重和觀眾的認可,而一些所謂的進口大片,特別是特效大片,包括中外合拍電影,只是靠所謂的科幻、動作、冒險,而不是以情動人,基本都被市場無情地拋棄了。

本周的18部新片也將面臨市場的如此考驗,只要是無法從情感角度打動觀眾的電影,即便首日靠卡司和製作贏得一定優勢的排片占比,次日也會因為其上座率等問題而遭遇排片大跌,《移動迷宮3》等就是如此。

另外,從發行的角度出發,如果是小片,與其紮堆不如選擇調檔,寧可跟著大片後面擠一點排片空間,也不要和一堆小片紮堆上映。或許對於某些片方而言他們覺得在小片當中有可能殺出一條血路,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邏輯,因為小片太多,市場很難大熱,即便是有一定的排片占比其票房也少得可憐,反而是在被大片帶熱的市場裡,即便排片占比少一些,其票房反而會因為市場大盤整體上漲而多分一杯羹。

只不過,很多小片的片方面對大片的時候往往有著天生的懼怕,反而在小片雲集時有著盲目的自信,可對於殘酷的市場而言,大盤上不去,小片只能白白送死。

這一周,這種送死的小片不在少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