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藏品驚豔丹佛藝術博物館 旅美華人功不可沒

丹佛華人何蘊女士收藏的漢代陶器珍品。 (中國僑網 資料圖)

中國僑網2月1日電 2018年新年伊始, 美國丹佛藝術博物館推出了名為《連通亞洲》的大型專題藝術展。

這個展覽是由丹佛藝術博物館亞洲部主任焦天龍博士策劃推出。 他是丹佛藝術博物館首位來自中國的亞洲部主任。

丹佛藝術博物館亞洲部的藏品十分豐富, 是中西部收藏亞洲藝術品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 這次以《連通亞洲》為主題的藝術展, 精選館內收藏品, 展現出亞洲藝術發展的藝術線索:在上世紀之前的一千多年中, 亞洲各國之間的文化、技術和貿易等各方面的相互交流和溝通;其中“絲綢之路”也留下了重要的歷史軌跡, 對於藝術的風格、創作靈感、跨文化之間的相互溝通和借鑒, 在陸路和海路兩條線上都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聯通亞洲》藝術專題展在丹佛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 (中國僑網 資料圖)

這次展覽的很多展品都是第一次展出, 其中有科羅拉多州當地人收藏的一幅大尺寸的17世紀日本人製作的中國明朝手繪地圖;有從中國南海打撈出來的明朝商船上的中國瓷器;還有價值連城的明朝著名畫家仇英一幅4米長卷,

圖中描繪了10個外國代表團唐盛時期來中國訪問的人物與景象;書法作品中有明朝的著名書法家文征明的4尺中堂;大書家董其昌臨宋朝米芾的冊頁墨蹟。 另外, 還有印度教的四大佛像;伊朗等國的宗教文化飾物;日本300多年前的書畫作品等。 展覽顯現了亞洲燦爛藝術的歷史大格局。

洛杉磯中華書法協會理事會成員日前應邀參觀展覽, 焦天龍主任向成員們介紹了這次展覽的主題思想, 也特別指出, 這個展覽也是對當前“一帶一路”倡議的呼應和實物介紹, 證明絲綢之路在歷史上就對世界文明和人類藝術有重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17世紀由日本人手繪的中國明朝地圖。 (中國僑網 資料圖)

海外華人觀眾在參觀了這個展覽後向記者談到,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藝術對周圍國家影響深遠。 例如, 展品中的日本山水畫和書法作品都是自唐朝以來模仿學習中國書畫的風格和技巧。 同時, 從展品中又體現了歷史的另一面, 即中國文化展現的是海納百川, 開放包容的人文精神:一件唐朝的陶器人物雕像作品呈現了兩位元婦女騎著馬打西式馬球的生動姿態;乾隆時期的一件瓷器的圖案和風格明顯有來自伊斯蘭國家的藝術影響。

從展覽中可以體悟到, 人類各族各國文明發展總是互學互鑒的。

丹佛華人社區多年來在海外傳播中華文化, 讓中國藝術進入主流社會的藝術殿堂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這次展廳中央有一個大漢朝的陶器實物, 就是本地著名收藏家何蘊女士收藏的。 洛杉磯中華書法協會會長屠新時的多件書法作品也兩次被丹佛藝術博物館收藏, 展出的時間長達十多年。 去年5月, 他在博物館作了“漢字書法——不僅僅是視覺藝術”的英文講演, 讓美國朋友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國書法藝術。 2017年2月,書法協會還和當地孔子學院一起,成功舉辦首屆丹佛漢字國際書法展,100多件書法作品和20多個國家地區藝術家作品參展,也為科羅拉多州多元文化對話傳播寫下華麗的一頁。

明朝著名大畫家仇英的人物風景四尺長卷。(中國僑網 資料圖)

據悉,當地華人社團春節期間還將在芝加哥總領館的支持幫助下,在丹佛藝術大劇院舞臺上推出一台“歡樂春節·中華風 嶺南韻”藝術表演專場。

2017年2月,書法協會還和當地孔子學院一起,成功舉辦首屆丹佛漢字國際書法展,100多件書法作品和20多個國家地區藝術家作品參展,也為科羅拉多州多元文化對話傳播寫下華麗的一頁。

明朝著名大畫家仇英的人物風景四尺長卷。(中國僑網 資料圖)

據悉,當地華人社團春節期間還將在芝加哥總領館的支持幫助下,在丹佛藝術大劇院舞臺上推出一台“歡樂春節·中華風 嶺南韻”藝術表演專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