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這家曾涉控制權之爭的公司10名高管提出辭職,如今又不辭了……

A股華平股份本月初公告,公司董事長、部分董事、監事和高管共10人集體提出辭職,但近日再次公告,表示10人撤銷辭職申請。

記者注意到,源于股東熊模昌提出新增的股東大會臨時提案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之爭,因此取消了2018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

同時華平股份公佈的2017年業績預告顯示,盈利2476萬至4596.89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5%至65%。

公告截圖

據記者瞭解,華平股份作為一家視訊產品與應用提供商,近年來主要以音視頻通訊技術為核心,在各領域的行業實現視覺化應用業務,並且同時對線上教育領域進行了投資。

其中,查閱華平股份2017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線上教育業務的營業收入為6,226,101.73元,其營業成本為2,400,228.74,毛利率達到61.45%。

但2017年12月4日華平股份曾停牌,對外表示正在籌畫公司股權轉讓事項。 隨後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擬通過協議轉讓及委託表決權的方式,轉讓公司控制權。

權益變動完成後,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匯科技投資(深圳)有限公司。

由此,智匯科技將直接持股14.13%股份,並可支配18.90%股份對應的表決權,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 並且原控股人劉曉丹、劉海蘭在本次協議轉讓後,在華平股份持股比例為0,即倆人完全退出華平股份。

隨後,華平股份10名核心人員提出辭職申請,包括非獨立董事4人、獨立董事3人、監事3人。

但10人辭職申請提出後不久,就再次提出撤銷。

緣由華平股份持股超過 3%的股東熊模昌提交的《臨時提案》,要求增加臨時提案以審議熊模昌先生提名的四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三名獨立董事候選人以及兩名監事候選人。

對此,公司董事會認為,熊模昌提出新增的股東大會臨時提案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權之爭,不利於公司的穩定和發展,同時取消2018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顯示,董事會上,董事熊模昌對議案投反對票,理由包括董事會召開召集程式違法。 但經與其他董事確認,除熊模昌以外的其他董事,對董事會的召開召集程式均無異議。

另外,對於2017年度較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減少,華平股份表示,原因是上年度處置長期股權投資實現的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數約為4207萬元。 同時,2017年度非經常性損益專案對淨利潤的影響數約為595萬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