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鋼集團2018揚帆開啟新征程:利潤總額要再翻番

中新網2月1日電 從中鋼集團官方獲悉, 在債轉股落地實施的第一年, 中鋼集團的經營業績全面向好, 2017年實現營收649.57億, 同比增長16%;實現盈利超3億元, 同比增長42%, 創出該集團近5年經營業績的最佳水準。

在工作會上, 中鋼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劉安棟給中鋼集團2018年設定了新的業績目標:“2018年集團經營利潤總額要力爭實現同比翻番, 並在此基礎上爭取保六爭十!”

債轉股助力業績提升

劉安棟在會上感慨上述成績的來之不易:“在經濟形勢複雜多變、集團處於債務重組執行期、業務調整任務艱巨的情況下,

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

劉安棟在報告中總結回顧了過去3年來, 中鋼集團克服重重困難, 圍繞債務重組、業務重組和管理變革三大重點推動中鋼改革脫困的艱難歷程。

2014年9月, 受大宗商品寒冬等多重因素影響, 中鋼集團陷入債務危機。 當年國慶後, 中鋼集團董事長徐思偉、總經理劉安棟等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牽頭對中鋼實施新一輪架構重組。 同時, 在銀監會、國資委等部門協調下, 由中國銀行牽頭成立了債委會, 與中鋼方面共同協商制定債務重組方案。 2016年12月, 中鋼集團與中國銀行等六大商業銀行在京簽署了債務重組協定, 對中鋼集團本息總額600多億元的債權進行整體重組。 “經過艱苦努力, 債務重組成功落地執行,

債務危機基本化解。 ”

在債務問題解決同時, 中鋼開啟了“二次創業”新征程, 圍繞礦產資源、工程技術、科技新材、裝備製造這四大主業佈局謀篇。 在大宗市場回暖, 國內經濟全面向好等有利環境下, 中鋼集團2017年的整體平穩向好, 實現了從解危脫困到變革新生的轉變, 實現了從求生存到謀發展的跨越。

2017年, 中鋼集團盈利面和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取得上述業績, 主要得益於中鋼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業務重組和轉型發展, 聚焦四大優勢產業優化資源配置。 礦產資源板塊企業堅持生產與價格聯動機制, 努力增產增效、挖潛增效、降本增效, 海外鉻礦資源企業加大資產重組, 搶抓市場機遇, 一舉扭虧並成為中鋼盈利大戶;工程技術企業堅持“雙50”戰略,

鞏固國內市場;裝備製造板塊企業瞄準高附加值產品市場, 加快轉型升級, 加大新型商業模式和戰略性總包推進力度, 行業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科技新材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 積極推進優勢業務資源重組, 有力增強了業務綜合實力和行業影響力。

在談到如何看待中鋼近年工作時, 中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徐思偉談到, “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 中鋼上下勠力同心, 迎難而上, 幹成了一些大事, 解決了一些難題, 積聚了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動力。 ”他同時指出, “中鋼變革發展雖然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但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需要付出更為艱苦、更為艱巨的努力去應對和破解。

2018新目標:利潤總額翻番並保六爭十

劉安棟在會上還宣佈了中鋼集團2018年的工作經營目標“2018年, 中鋼集團要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再翻番, 要努力把中鋼發展成為冶金工業及相關產業國際知名服務商。 ”劉安棟稱。

為了保證中鋼可以按時完成2018年工作經營目標, 領導班子明確分工, 重點抓好盤活存量、改革創新、党建、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工作和經營發展的“十件大事”。

對於中鋼未來發展, 徐思偉表示“中鋼作為最早“走出去”的國有企業之一, 在礦產資源、工程技術方面積聚了明顯的先發優勢和比較優勢, 作為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竟爭的重要力量, 堅持服務國家展戰略, 積極貫徹中鋼的發展戰略, 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加快形成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力爭使中鋼的鐵、鉻、螢石、軋輥等核心業務或產品做到國內第一、國際一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