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三桶油將“重組改革”解鎖新發展趨勢!

今日, 我們三大石油巨頭的2018年工作會議均已落幕。 從三家公司獲悉, 年度工作會議上除了常規的經營總結和工作部署外, 全面改革路線圖浮出水面, 整合重組和混改成為主要著力點。

各家公司負責人均著重強調了改革的重要性, 並宣稱將貫徹國家油氣體制改革部署, 推進機制改革和重組整合。

在深處“寒冬”的油氣行業2017年迎來了巨大的變革, 上游、中游將進一步放開, 將持續有資本進入, 在18年混改被寄予厚望, 民營油氣企業迎來發展機會。

在17年12月19日, 經批准, 中石油更名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 這意味著中石油的公司制改制已整體完成。

此前,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曾表示預計在年底前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工作。 隨著時間節點的臨近, 三桶油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而又遠在15年三桶油”集體換帥,

重組消息的風聲歷歷在目, “重組”已然成為三家石油公司提到改革裡面最醒目的單詞!

為什麼能源企業要進行重組?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 當前我國能源行業面臨著安全性、結構性過剩與不足、行業整體景氣度與效益不佳等問題, 企業重組的根源, 在很大程度上是當前我國能源行業高度分散與集中度嚴重偏低的產業發展現狀所導致的。 因此, 加快推進能源行業, 尤其是煤炭行業的兼併重組, 顯得十分迫切。

為什麼中國能源行業偏偏愛“企業重組”呢?

兼併重組後, 對能源行業健康發展會形成哪些利好?

通過兼併重組, 一方面可以優化資源配置, 提高資源開採利用率, 增加優質能源資源供應,

增強能源企業盈利能力, 促進能源企業高品質發展;

另一方面, 可以借助產業集中度的提升, 規範行業發展秩序, 增強行業創新能力, 提高行業國際競爭力。

而在國際商業競爭方面, 我們認為“塊頭”越大, 調動資源的能力越強, 核心競爭力越強。 未來的國際商業競爭, 認為有三個趨勢:

一、競爭將走向區域集團化;即世界將在未來二三十年, 形成3到4個大型區域國家經濟集團。 國家集團之內將主要是合作, 少有競爭;集團與集團之間, 既有合作也有競爭, 但總體競爭大過總體合作。 譬如, 歐盟就是一個已經成形的國家經濟集團, 並正向政治集團方向進化。

二、大型商業競爭將立足於國家平臺;即哪個國家有足夠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市場等資源平臺可供企業利用,

企業就能擁有在世界上更強大話語權和控制權。 可以預見, 未來小國將很難在重要領域贏得一席之地。

三、大型商業競爭將會是“塊頭”競爭;即, 哪個企業的“塊頭”越大, 誰就擁有更強大的商業競爭力, 就能調動更多世界的資源為我所用。

這三大趨勢, 決定了中國會加大內部企業的重組力度, 從而為擁有更強大的國際競爭力而努力。

央企全面進入公司制時代

17年以來, 國企公司制改制全面提速。 據悉, 目前中央企業集團層面公司制改制方案已全部批復完畢, 各省級國資委出資企業改制面達到95.8%。

此前,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國家電網、中國中車、中國航太科工集團等央企已經完成集團層面的公司制改制。

央企的公司制改制, 是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關鍵一步。 改革並不是簡單的換個牌子, 而是要切實轉換經營體制機制, 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

通過公司制改制, 實現出資人所有權和企業法人財產權的分離,國企將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公司,在市場競爭下激發企業內在活力。

目前來看,公司制改革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據資料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達23858.6億元,同比增長24.6%,國有企業收入和利潤持續較快增長,其中利潤增幅高於收入9.2個百分點。其中有色、鋼鐵、煤炭、石油石化等行業利潤同比增幅較大。

可以說,此輪大面積的公司制改制給一大批國企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除此之外,央企全面進入公司制時代,還意味著這一輪國企改革正向著縱深推進,為下一輪混改打下基礎。

混改將涉及石油人切身利益

目前三桶油進行的公司制改制,只是公司性質的變更,並沒有涉及到大多數人的切身利益。而在體制改革的背後,將是下一輪混改大潮的來臨,而這場改革也將真正對所有的石油人產生影響。

隨著聯通打響了電信領域混改第一槍後,石油天然氣、鐵路等領域混改也正躍躍欲試。據悉,近期杭溫鐵路將承擔混改試點任務,民營社會資本方占股51%,合作期為34年。這是繼複星等民企控股杭紹台高鐵項目後,第二條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鐵。

在石油天然氣領域,17年11月新成立的中國石油集團電能有限公司近期也宣稱申請納入試點單位。

此前,三桶油也已經進行了部分混改的試點工作。中石化銷售公司引入民間資本,油氣管網混改也在去年取得實質性進展,川氣東送管道公司增資引進中國人壽、國投交通兩家資本;中石油先後成立了中油資本、中油工程,中海油也在旗下安技油服開展混改試點工作。

可以看出,三桶油在嘗試通過小範圍、分版塊試點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隨著年底前公司制改制的完成,混改工作的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從目前已進行整體混改的國企來看,即將進行的混改將與公司發展和員工利益密切相關。

在目前進行混改的國企中,以引入社會投資和員工持股兩種手段最為重要。以聯通為例,混改後聯通先後引入了騰訊、蘇寧、滴滴、中國人壽、中國中車等不同的投資者,在提升移動業務發展效率、雲計算、物聯網、支付金融等方向進行合作,壯大公司發展的新動能。

而三桶油近年來也在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和物件,這可以被視為混改的探路之舉。

去年,中石油牽手阿裡巴巴,雙方在互聯網支付、電子加油卡、互聯網金融、聯合行銷等領域開展了多項合作。而今年,中石化也宣佈將與京東聯手打造3萬家智慧加油站,並在非油品類新業務上進行合作。

引入社會資本已成為混改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央企業引進了各類社會資本,二級子企業以下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超過50%並逐級提高。前兩批共19家央企混改試點中,通過混改將引入各類資本約3000億元。

除引入社會資本外,員工持股更是備受關注。據悉,聯通混改的員工持股名單將在年底和明年1月之間全部完成,隨著第三批31家混改試點單位的出爐,全國共有21個省市126家企業開展了員工持股試點。

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三桶油將有望告別傳統國企的發展思路,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此外,混改涉及到的企業機構壓減、人員調配,市場化環境下的競爭、考核機制等都將影響到石油人的切身利益。

2018年三桶油勵志改革

中石油改革之深化進程:

2018年,中石油的改革基調是“深化”二字。即為,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改革。

中石油集團董事長王宜林在年度工作會上表示,持續深化改革已進入“施工期”,推進實施的任務艱巨而繁重,要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不斷取得持續深化改革的新突破新進展。

具體而言,今年中石油要基本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和醫療、教育機構的社會化改革,試點推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加快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完善以公司章程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加快三項制度改革。

中石化改革之重組整合:

2018年,中石化的改革關注點在“重組”二字。有可能,會重組掉一些小公司,形成一個大的企業。

中石化集團總經理戴厚良在年度工作會上提出,要抓好頂層設計,研究完善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方案,保持改革措施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要推進體制改革,按照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要求,貫徹國家油氣體制改革部署,持續加強董事會建設,加快構建與公司規模和戰略發展相匹配的治理體系;要推進機制改革,落實企業經營自主權,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推進績效考評機制改革;

其中,中石化特別強調了要推進重組整合,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有序推進企業重組整合。

按照去年中期業績會上時任董事長王玉普透出的資訊,中石化銷售公司要力爭在去年年內上市,以實現進一步深化改革。除了銷售公司外,中石化還在地熱、管道等具體業務板塊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海油改革之重點轉型:

對於中海油來說,2018年改革的重點在轉型。轉型的目的是,華麗的變身,是從資源型的企業轉變成資本型企業。

中海油集團董事長楊華在上周舉行的年度工作會上表示,中海油要以改革和轉型為主線來謀劃公司未來發展,堅持以轉型引領改革、以改革推動轉型,實現公司在新時代的高品質發展,具體包括著力推進提質增效,打造具有成本和規模競爭優勢的上游業務板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整體抗風險能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等。

他表示,要推動改革力度再大一些,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改革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給,增強公司活力,給員工更大的信心。

實現出資人所有權和企業法人財產權的分離,國企將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公司,在市場競爭下激發企業內在活力。

目前來看,公司制改革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據資料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達23858.6億元,同比增長24.6%,國有企業收入和利潤持續較快增長,其中利潤增幅高於收入9.2個百分點。其中有色、鋼鐵、煤炭、石油石化等行業利潤同比增幅較大。

可以說,此輪大面積的公司制改制給一大批國企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除此之外,央企全面進入公司制時代,還意味著這一輪國企改革正向著縱深推進,為下一輪混改打下基礎。

混改將涉及石油人切身利益

目前三桶油進行的公司制改制,只是公司性質的變更,並沒有涉及到大多數人的切身利益。而在體制改革的背後,將是下一輪混改大潮的來臨,而這場改革也將真正對所有的石油人產生影響。

隨著聯通打響了電信領域混改第一槍後,石油天然氣、鐵路等領域混改也正躍躍欲試。據悉,近期杭溫鐵路將承擔混改試點任務,民營社會資本方占股51%,合作期為34年。這是繼複星等民企控股杭紹台高鐵項目後,第二條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鐵。

在石油天然氣領域,17年11月新成立的中國石油集團電能有限公司近期也宣稱申請納入試點單位。

此前,三桶油也已經進行了部分混改的試點工作。中石化銷售公司引入民間資本,油氣管網混改也在去年取得實質性進展,川氣東送管道公司增資引進中國人壽、國投交通兩家資本;中石油先後成立了中油資本、中油工程,中海油也在旗下安技油服開展混改試點工作。

可以看出,三桶油在嘗試通過小範圍、分版塊試點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隨著年底前公司制改制的完成,混改工作的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從目前已進行整體混改的國企來看,即將進行的混改將與公司發展和員工利益密切相關。

在目前進行混改的國企中,以引入社會投資和員工持股兩種手段最為重要。以聯通為例,混改後聯通先後引入了騰訊、蘇寧、滴滴、中國人壽、中國中車等不同的投資者,在提升移動業務發展效率、雲計算、物聯網、支付金融等方向進行合作,壯大公司發展的新動能。

而三桶油近年來也在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和物件,這可以被視為混改的探路之舉。

去年,中石油牽手阿裡巴巴,雙方在互聯網支付、電子加油卡、互聯網金融、聯合行銷等領域開展了多項合作。而今年,中石化也宣佈將與京東聯手打造3萬家智慧加油站,並在非油品類新業務上進行合作。

引入社會資本已成為混改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央企業引進了各類社會資本,二級子企業以下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超過50%並逐級提高。前兩批共19家央企混改試點中,通過混改將引入各類資本約3000億元。

除引入社會資本外,員工持股更是備受關注。據悉,聯通混改的員工持股名單將在年底和明年1月之間全部完成,隨著第三批31家混改試點單位的出爐,全國共有21個省市126家企業開展了員工持股試點。

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三桶油將有望告別傳統國企的發展思路,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此外,混改涉及到的企業機構壓減、人員調配,市場化環境下的競爭、考核機制等都將影響到石油人的切身利益。

2018年三桶油勵志改革

中石油改革之深化進程:

2018年,中石油的改革基調是“深化”二字。即為,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改革。

中石油集團董事長王宜林在年度工作會上表示,持續深化改革已進入“施工期”,推進實施的任務艱巨而繁重,要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不斷取得持續深化改革的新突破新進展。

具體而言,今年中石油要基本完成“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和醫療、教育機構的社會化改革,試點推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加快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完善以公司章程為核心的制度體系,加快三項制度改革。

中石化改革之重組整合:

2018年,中石化的改革關注點在“重組”二字。有可能,會重組掉一些小公司,形成一個大的企業。

中石化集團總經理戴厚良在年度工作會上提出,要抓好頂層設計,研究完善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方案,保持改革措施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要推進體制改革,按照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要求,貫徹國家油氣體制改革部署,持續加強董事會建設,加快構建與公司規模和戰略發展相匹配的治理體系;要推進機制改革,落實企業經營自主權,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推進績效考評機制改革;

其中,中石化特別強調了要推進重組整合,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有序推進企業重組整合。

按照去年中期業績會上時任董事長王玉普透出的資訊,中石化銷售公司要力爭在去年年內上市,以實現進一步深化改革。除了銷售公司外,中石化還在地熱、管道等具體業務板塊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海油改革之重點轉型:

對於中海油來說,2018年改革的重點在轉型。轉型的目的是,華麗的變身,是從資源型的企業轉變成資本型企業。

中海油集團董事長楊華在上周舉行的年度工作會上表示,中海油要以改革和轉型為主線來謀劃公司未來發展,堅持以轉型引領改革、以改革推動轉型,實現公司在新時代的高品質發展,具體包括著力推進提質增效,打造具有成本和規模競爭優勢的上游業務板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整體抗風險能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等。

他表示,要推動改革力度再大一些,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改革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給,增強公司活力,給員工更大的信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