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何日勝║勝游梅州——石寨土樓長壽鄉(遊記)

[前言] 石寨村, 位於“世界長壽鄉”——蕉嶺縣南磜鎮中東部, 四面高山環抱, 中部為河谷盆地。 有500年建村史, 以省級文物樹德樓、方樓等方土樓而聞名。

石寨村被評為廣東省古村落、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中國傳統村落、蕉嶺縣長壽村。

石寨土樓長壽鄉

圖文/何日勝

2014 年 11 月 1 日, 多雲。 早慕石寨土樓之盛名, 是日玩友四人, 至中國傳統村落石寨村, 參觀土樓群, 行走聖王山, 登臨青雲塔, 品嘗紅菇湯, 感受長壽村落。

石寨村, 位於廣東梅州市蕉嶺縣南磜鎮中東部, 離蕉嶺縣城 34 公里, S223 省道村西貫通而過。 石寨村地處閩粵邊界, 北鄰福建省武平縣象洞鄉, 東靠福建省上杭縣中都、下都鄉, 南接廣東省梅縣松源鎮。 村落大致呈南北走向, 為河谷盆地, 石寨河村中流淌, 村西有百畝良田, 四周群山圍護, 東為馬山, 南為聖王山。 石寨為石寨村核心區域, 呈橢圓形狀, 南北狹長, 東依馬山, 西及南面有石寨河環繞而過, 西邊有石寨大橋, 南邊有三拱古石橋。

石寨村有500年建村史, 現存有石寨郭氏宗祠、樹德樓、方樓、崇德樓、田子屋、華祝堂、儒林第等明清民居十余座, 尤以土樓聞名。 2002 年 7 月, 以方樓、樹德樓、郭氏宗祠為代表之石寨土樓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2 年 1 月, 石寨村被評為廣東省古村落;2012 年 5 月被評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2012 年 10 月被評為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2012 年 12月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三部門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3 年被評為蕉嶺縣長壽村。

我等得鎮幹部及村黨支部書記郭松安引領, 參觀石寨村。

從 S223 省道入石寨村門樓, 經石寨大橋, 至石寨村。 村口處辟有築台, 面積 100 餘平方米, 東邊立 3 米高牌牆, 石刻蕉嶺軍旅書法家丘仕坤所題“石寨長壽古村”, 北邊立有宣傳欄, 中部置四條條石供人閑坐。 我等圍坐于條石之上, 聽郭書記講起石寨故事。

我等沿村中巷道走進石寨。先至州司馬第。此州司馬第初為石寨郭氏經成公所建燕詒樓,1999 年冬由其裔孫集資修繕而成現狀。大門懸掛“州司馬第”匾額,此匾原立于清嘉慶辛未歲(1811 年),現為 2010 年冬複製。州司馬第為單層磚瓦結構,有上下兩堂,中間為天井。屋內上堂梁架粗實,木屏風及梁架飾件雕刻精美。堂聯“迎桂粵梓叔前後虔意念祖思源堪敬佩;喜石寨宗親內外相安睦族和鄰可慰□□”。

觀畢州司馬第, 沿阡陌屋巷, 北行300米至石寨郭氏宗祠。 宗祠位於石寨中部偏北,坐東偏北向西。祠前有池塘,塘前有始祖故居。宗祠為一堂一斗門樓四橫一圍龍結構,面闊 46.4 米,進深 55.6 米。右外側橫屋高二層,其他橫屋高一層。宗祠斗門向西北,兩邊圍牆曲折,狀如書卷,斗門聯“汾陽世弟;將相家聲”。

步入斗門,至外門坪。外門坪寬闊,達兩三百平方米,地面由數萬塊鵝卵石鋪設而成。外門坪東面為祖堂大門及圍牆。圍牆上懸掛“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石寨郭氏宗祠”“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石寨村”“廣東省古村落石寨村”“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最具田園風光村落石寨村”“蕉嶺縣長壽村”等牌匾,並鑲嵌有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立“然燈當碑”、“續捐燈當碑”及 2002 年立“重修祖祠記事”等碑刻。外門坪角落處則遺有石楣杆構件及“節孝”殘斷碑刻。其重修碑刻載曰:石寨郭氏始祖為郭仲一(田佑)公,生於福建上杭竹山(杭輩第十三代), 明朝正統十四年 (1449 年) 由閩遷粵開基石寨。 時至明正德十三年 (1518年)五月初六建石寨馬山祖祠,距今近 500 年歷史。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動工擴建,歷時兩年,康熙五十三年(1714 年)正月初六完工。建祠之時,村中尚有少許別姓人家,後別姓逐步搬離,石寨統歸郭氏宗族。郭姓人丁興旺,才俊輩出,舊時祖堂之上,掛滿各式功名牌匾,16 條石楣杆,分豎祖祠內及外斗方,顯赫一時。然功名牌匾及楣杆等諸多文物,惜于“文革”期間遭毀,僅遺部分石質殘件。1982 年宗祠得以再度重修轉火。2002 年被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宗祠大門聯“欲進堂前申愛敬;須從門外肅冠裳”。

我等入得大門,至宗祠內門坪。內門坪稍小,左右有圍牆,及東為祖堂。祖堂為一堂兩房磚瓦房建築。正堂內立有四根木柱,正堂與左右房間之間各立一根石柱及8根木柱, 柱間鑲置木板為牆。 祖堂正面置有祖龕, 安放郭氏祖宗牌位, 前置香案,奉有香爐。祖堂內各柱有聯。祖龕左右柱聯“祖德炳千秋念汾水拜相封王偉績豐功厚德光輝綿石寨;宗功昭萬代貽馬山枝繁葉茂族盛蕃衍詩書繼世接閩杭”。堂外柱聯 “如會同振振公族;承大祭抑抑威儀”。堂內牆柱自外及內聯分別為“臨在上質在旁明明赫赫;左為昭右為穆肅肅雍雍”“籩豆靜嘉工祝致告;祖考來格降福孔皆”“一時椒酒香浮盞;此日鹽梅味作羹”“犧牲姿盛是用孝享;諸父兄弟備言燕私”及“鞠躬如拜手稽首;升堂矣尊祖敬宗”。

觀畢郭氏宗祠,原道南行,參觀石寨土樓群。

土樓,亦稱客家土樓、福建土樓,多散佈在閩西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南靖、平和、華安、漳浦等地,與福建毗鄰之廣東省大埔縣大東鎮、蕉嶺縣南磜鎮等地亦有少量存在。客家土樓,存世尚有 8000 餘座,規模大,造型美,獨具特色。土樓多以種姓聚族而居,其建造特色與客家人遷徙史相關。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帶漢民,因戰亂、饑荒等原因被迫南遷,至南宋時,歷盡千年之久,輾轉萬里之遙,在閩粵贛三省邊區形成客家民系。每至一處,客家人聚族群居,團結同心,共度難關,構築起極具抵禦功能之城堡式住宅——土樓。

土樓以土作牆,形態呈圓形、半圓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圓形居多,稱之為圓樓或圓寨。一般圓樓直徑多為50米, 三四層樓之高, 百餘間住房,可住三四十戶人家, 容納兩三百人。大型圓樓直徑可達七八十米,高五六層,四五百間住房,可住七八百人。土樓以其單體式建築龐大而令人震驚,堪稱民居之最。2008 年 7 月,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蕉嶺縣誌(1992)》第 584-585 頁載,石寨土樓,建於明末。土樓,以泥土、沙石夯築成牆之土木結構樓房,建築材料為就地取材之山石、黃土、沙、石灰、杉木、瓦等。因石寨村東面之靠山,形態似馬,有馬必有馬槽,為留住寶馬,石寨祖先便將福建常見之圓形土樓改為方形土樓,以此祈福子代世代豐衣足食。石寨土樓群標誌性建築以舊土樓“方樓”及新土樓“樹德樓”為代表。

我等先行參觀新土樓“樹德樓”。

樹德樓,由郭氏十世祖茂亭公始建于明天啟二年(1622 年),有 390 餘年歷史,2006 年、2007年按原貌部分重修。樹德樓坐東北向西南,為三層方形土樓,面寬 25.6 米,進深 28.8 米,高 13.6 米,占地面積為738 平方米,建築面積為 2388 平方米。樓高三層,底層多為廚房、浴室,二、三層為住房及糧倉,共有 6 個廳 68 間房。至樹德樓主樓,其間須兜轉跨過五道門。門庭重重,層層緊扣,意取五福臨門。主樓前另建有依玉樓及議事廳,為樓內族人喜慶活動之場所,四周還建有外樓。樹德樓之構造,真可謂門外有門,樓外有樓,令人覺得庭院深深,深藏大院。樹德樓正門有門柱及門樓,為飄簷式結構,門額書“樹德樓”,門左側牆上掛有廣東省人民政府頒佈之“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匾額。大門以特大木料製成,門框及門閂厚約 20 釐米,門板厚達 10 餘釐米,並用鐵皮釘面。門框上方有一排護門孔,從二樓斜挖下來並嵌以竹木簡。倘有匪徒攻門,可往下打槍或灌注滾水,讓匪難以入門。相傳清同治年間(1862 - 1874 年),太平軍余部康王汪海洋率兵退至石寨村,曾在此樓固守。遇清軍來犯,太平軍則在二樓架起大鍋,邊煮開水,邊從竹木簡匯出“護門孔”,以禦清軍攻門。

跨入大門,至樹德樓下堂。下堂左右設直排木梯,為上下樓通道。下堂正面為木屏風,中間開門。我等跨過屏風門,至圍樓天井。站立於此,但見三層圍樓四面相接,圍成一方形天地,面積達數百平方米。上下三層各設走廊,內築瓦簷,外立屏風,均漆以紅色。抬首仰望,整座圍樓層次分明,朱灰相間,其幾何角線清晰,輪廓分明,高達 10 余米,氣勢雄偉。整座圍樓外牆厚達 1 米,向上逐層減薄,內圈及橫間結構局部用土築牆,多以木構架承重。樓外窗戶以花崗岩石條製成,形狀細長。樓面蓋瓦屋頂,木桁每條長達 7 米,大樑直徑達 40 餘釐米。樓東南端及西北端各附建有碉樓,亦稱“炮樓”“火角”,為方形柱狀建築物,突出于樓角 2 米左右。碉樓外牆開鑿長方形窗眼為槍眼,可由此射擊禦敵,亦可作瞭望樓,居高臨下,監守土樓四周動靜。

上得二、三樓去,但見走廊寬約 1 米。外側屏風充簷,屏風飾樣各異,有欄柵式、斜格樓、葵花式等。屏風中段開有窗扇,可開可合,靈活自如。屏風下裙腳相間兩三米處,開有小窗,方便放取瓦簷曬物,顯得科學實用。屏風均朱漆窗櫺,雕欄木砌,古色古香,至今風韻猶存。樓內中間原有水井一口,現已廢棄。

觀畢樹德樓,我等沿巷道,南行百余米,至郭氏無名方土樓。

該樓無名,當地俗稱方樓,由郭氏五世祖始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至明隆慶元年(1567 年)方建成,工期長達 45 年之久,亦是石寨年代最久遠之土樓。方樓坐東南朝西北,呈方形體,東、西角築碉樓,為通廊式三層兩碉樓結構。面寬 33.8 米,進深 26.3 米,高13.6 米,樓內每層有房 21 間,共有房

約 70 間。

方樓僅開一門,進門為門廳。周邊對稱佈置,圍成一個內院,在中軸線盡端為祖堂。樓之正面及右後角各架設有木樓梯。一層為廚房,二、三層為住房及倉庫,置有木質回廊,寬約 1 米,外側有木圍欄。外牆以田骨泥夯築,厚達 1 米,歷經近 500 年風吹雨蝕,依然固若金湯。方樓未做修繕, 比樹德樓顯得滄桑及淩亂。據悉,族人正在籌資修繕,不日亦可面貌如新。

石寨土樓建築結構使其具有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等特點,其核心特點乃是防禦性,具體包括防風、防震、防獸、防火、防盜、禦敵等功能。每座土樓旺時曾住近 20 戶,100 餘人,現仍居住近10 戶,30 餘人。

土樓人崇文重教。清代,土樓內出有舉人 1 人、秀才數人。而今,樓內考出大學生亦多,僅樹德樓郭宜漢一家就有 5 個大學生。此外,博士及高級職稱者多人。石寨土樓群歷經 300 至500 年不等,經風雨侵蝕,地震搖動,仍屹立於崇山峻嶺之中,顯其建築之堅固。此既體現客家先民之智慧,也成石寨旅遊之景點。

我等觀畢石寨土樓群,轉至“石寨印象”展館。館內有石寨歷史、民居、民俗及紅菇等簡介,並展出石寨客家農具及用具,充滿客家氣息。館內上堂置有茶案,可歇息煮茶,聽村中老者講起石寨故事。我等稍息品過茶後,續走古石橋,遊覽石寨寶山— 聖王山。

聖王山,地處石寨村南部,大致呈東西走向,石寨河由北至東流淌而過。聖王山有一片原始森林,植被甚好,風景如畫,生態迷人。石寨祖先為保住此山樹林,在郭氏祖祠牆上嵌立兩塊石碑予以訓誡。其中一塊立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有“山林風水攸關,務宜茂盛,無論眾山、私山不許砍伐……勒石示警”之句。此碑雖經近400 年歲月滄桑,部分字跡已是模糊不清,然其卻讓石寨子孫銘記祖訓,世代保護聖王山林木,終使聖王山成為森林公園。有條石結路沿山而築,穿越而上。沿此道經三孔古石橋,先後可至千年古榕、懷念亭、聖王壇、吉祥橋、南酸棗樹王、財神廟、文帝廟、青雲塔、青雲庵、紅軍路、古樹群等景點。

石寨與聖王山之間有一座石橋。 此橋建於民國十六年 (1927年) ,橋長55米, 寬1.8米,橋身以麻石建造,三孔,橫跨石寨河,1993 年由臺胞郭增林出資改造。

我等走過三孔古石橋,先至石寨水口公園。此中有一棵古榕樹——迎客榕。因此地為石寨水口,按石寨開基時間推算,此樹齡應有五六百年。此榕樹高約 20 米,冠幅約 50 米,枝繁葉茂。古榕樹幹需四五人合抱,出地面後分成三條枝幹,大小相差無幾,各需兩人合抱。三根枝幹之中,一根枝幹直立而上,一根向北傾 50 度角斜斜生長,一根向北平地伸出 10 余米後再上生長。一樹分枝長成,形態各異,甚是奇特。樹下築台,側置一石,上刻“迎客榕” , 平伸枝幹之上掛 “鵲橋相會”匾。樹下置椅三張、閑石數塊,供人歇息納涼。水口公園一側有樹伯公,結壇奉香。公園四處安置健身器械。

我等從水口公園沿道東行百米,至懷念亭。懷念亭乃石寨旅台鄉賢郭友粦、郭槐勝於 2000 年捐資興建,為長廊結構。亭長 10.2 米,寬 4 米,高 5 米。亭中懸掛清咸豐元年(1851 年)立“福照生民”匾額,亭外柱聯“懷聖王護國佑民恩深德厚;念鄉里山明水秀人傑地靈” 。亭內置有長條板凳及閑椅,成村民閑坐之所。

我等從懷念亭沿道東行不足百米,至聖王壇。聖王壇建于一塊巨大石岩之下,壇宮依岩而建,前立兩根石柱,琉璃瓦作棟。壇宮內立聖王坐像,前設香案,置有香爐。壇宮門額貼“聖王壇”匾額,門聯“聖威遙臨風調雨順;王靈降監物阜民康”。 左右兩石柱有聯,因年代久遠, 個中刻字有些模糊, 柱聯 “民心何以恬愉;神道居然斥堠”。嚮導郭書記向我等說起聖王之傳說。傳說聖王姓郭,原名郭乾,又名郭洪福。幼時父母雙亡,孤苦伶仃,長年為本村一個財主家放羊。某年,財主請來風水師相風水,吃住其家。 財主向來吝嗇, 待風水師亦是如此。 反倒郭乾對其甚是友好,照顧周詳,深得風水師稱讚。某日,財主一反常態,破例宰羊招待風水師。吃肉之後,風水師從郭乾口中得知此羊乃掉進糞坑淹死之羊,頗為生氣,便決定將相好風水之地轉送給郭乾,並面授機宜,要郭乾在指定時辰將父母屍骨移至羊欄下穴地,屆時將天氣突變,會有群蜂追逐,只管起身奔走,其間會遇見“頭戴銅笠麻”“牛騎人”及“魚上樹”三件怪事。郭乾聽後承領,回家與叔父按指定時刻將父母屍骨移至穴地。果如風水師所言, 當即雷雨交加, 群蜂起舞, 直追郭乾, 郭乾只得起身往外奔跑。奔跑途中,遇見送葬隊伍,因下大雨,和尚便將銅鑼蓋在頭上,此乃為風水師所言之“頭戴銅笠麻”。續跑,又遇放牛娃,因下大雨,躲至牛身下避雨,乃為“牛騎人”之景象。再跑,至一村口河邊,見一垂釣老翁,釣竿一起,魚被甩至樹枝之上,為“魚上樹”之景象。風水師預言三件怪事,一一應驗。最後,郭乾跑至一塊大石板上坐著,便成了仙,成為人間解除疾苦之神醫。後人為此,尊郭乾為“聖王”,並建“聖王壇”參拜。

我等聽罷聖王傳說,拜別聖王壇,沿道登聖王山。此山岩石遍佈,形態各異,植被茂盛,古木參天,風光秀麗。山上有條石結小路,迂回曲折通往上。前幾年為搞旅遊開發,集得資金,鋪築成水泥臺階登山路,路口豎立景點指示牌,方便村民及遊人。行走其間,賞石賞景,休閒怡人。

我等過古祥橋,再上行百米,至南酸棗樹王景點。此樹長於山崖之上,樹幹直徑約 1 米,幹高 10 余米,分多枝生長。此樹高二三十米,樹齡數百年,為當地最大南酸棗樹。據郭書記介紹,1960年代村中大樹有 20 餘棵,後賣給潮汕人做船木。其中有一棵直徑 3 米大樹,砍樹達一個月之久。

我等觀畢樹王,沿道爬山數百米,至財神宮。此宮為單層單廳建築, 琉璃瓦面。廟內立財神像,前置香案,設爐奉香。廟正堂聯“掌全民福澤;通天下財源”,廟門牆柱聯“正當生財莫作邪門歪道事;有方積聚須從勤儉下功夫”。聯語既祈望人們財運亨通,又告誡人們應生財守道。

再上行百米,至文帝廟。文帝廟建築規模比財神宮要大許多。文帝廟為單層一廳兩間廟堂建築,有兩米圍牆。前有大門樓,內外有門坪,四周置有五六張雙人石座。大門門額鑲嵌 “文帝廟” 匾額,門聯“秋風入座文材達;桂月臨門翰墨香”,堂聯“位麗魁垣岸塔朝輝開大化;星羅鬥極馬山拱照顯奇才”。正堂內建有神像長台,台上端坐文曲星坐像,台前置有香案,奉有香爐,四方讀書之人常來此奉香,尊師許願。石寨村素有崇文重教之傳統,當地流傳“賣穀賣豬,供子讀書”之說法。村中先後設有私塾智仁學堂、景程軒學堂、敦仁樓私塾、老實堂私塾、梁下私塾、小德草廬私塾、狗打坑學堂等,以教習三字經、 增廣賢文、 四書五經為主。 舊時各房父老均指定有 “學田” 及 “學穀”,以獎勵優秀學子。故石寨村習書之風濃厚,文才輩出。

從文帝廟南行百米至青雲塔。

青雲塔,位於石寨之南、石寨河水口處,為客家村落中常見之水口建塔,具聚財鎮刹之用。青雲塔,又稱石寨石塔,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塔呈平面八角形,七層仿樓閣式磚室塔結構。塔高 28 米,沙灰牆,牆厚 98 釐米,底邊每邊長 2.6 米,塔頂有葫蘆形塔刹。塔腔內為折上式,架築有木樓梯上落。此塔建築形制獨具一格,全塔無屋簷,外觀塔身不見分層痕跡,為客家地區少見之密簷塔。此塔峭壁削立,青雲直上,氣沖九霄,故名青雲塔。據縣誌載,蕉嶺縣境內有古塔四座,分別為始建于清嘉慶年間之文福鎮路亭古塔、廣福鎮廣福古塔、南磜鎮石寨青雲塔以及清道光年間藍坊鎮高思水口塔。

中國式古塔,就其功能但凡有四:一具寺廟功能,作為祭祀之用;二用作風水聚財;三為鎮妖壓邪;四為與山水搭配飾以風景。青雲塔,位於石寨之南、石寨河水口處,為客家村落中常見之水口建塔,具聚財鎮刹之用。1985 年 2 月公佈為蕉嶺縣文物保護單位。塔下有郭思樂所撰《青雲塔賦》碑刻,計 441 字。塔門有聯“青雲路接高升客;寶塔門迎上進人”。我等扶梯而上,登 74級木梯,至七層之上。置身塔頂,極目北望,石寨全村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觀畢青雲塔, 依道南行200米,至青雲庵。 此庵坐西南向東北, 上下兩堂, 左右橫屋,為單層磚瓦結構。 中部上下堂天面黃色琉璃瓦面, 作棟飛簷。 庵大門門額懸掛篆書 “青雲庵” 匾額, 庵門聯“青天夜晚神明在;雲鵬霧外佛法高” 。 庵處密林深山, 清靜安寧。此間庵主外出未歸,大門緊鎖,我等未入庵內參觀,僅在庵外觀個大體。續沿路繞至庵右側,再行數百米,步入紅軍路。

紅軍路,原為舊時梅縣通往福建幹道之一,由石塊鋪設,寬約一米。據史載,民國十八年(1929 年)10 月 13 日,紅四軍接到中共福建省委 6 日致閩西特委、紅四軍前委指示信,要求朱德、毛澤東所率紅四軍“全部即到東江遊擊,向潮梅發展”。因此,紅四軍前委決定留第四縱隊在閩西堅持鬥爭,軍部則率第一、第二、第三縱隊開向廣東東江地區作戰。

據《蕉嶺縣誌(1992)》第 16 頁大事記載:23 日,朱德率紅四軍第一、二、三縱隊 6000余人由梅縣松源進入蕉嶺南 磜。途經石寨聖王山,為免驚擾群眾,部隊露宿于聖王山上一條三公里長之石砌古道上。石寨群眾聞訊,以客家人淳樸熱情待客,煮好“紅菇粥”,讓朱德及戰士們充饑。從此,此路命名為紅軍路,石寨“紅菇粥”稱為“紅軍粥”。

我等沿紅軍路西行,至古樹群風景區。聖王山植被多樣,物種豐富。據統計,聖王山有 1024 種原始植物,珍貴物種達 27 種。聖王山古樹參天,有良好之原始山林風貌,今已成為蕉嶺縣北磜學校生物園。每個學期,學校均會組織學生來此開展教學實踐活動。聖王山多有米椎樹及石櫟樹,土壤及氣候適宜,且故產紅菇。《本草綱目》載曰“紅菇味清、性溫、開胃、止瀉、解毒、滋補、常服之益壽也”。紅菇有脾肝補血、健胃強腎之功效,有“南方紅參”之稱。石寨紅菇為蕉嶺公認之好品種,流傳“蕉嶺紅菇最出名,最靚紅菇在石寨”。據郭書記介紹,石寨紅菇每年只有兩季:一是農曆五六月,二為中秋節前後,每季採摘期僅 20 天左右。紅菇生性特別,不同山頭、不同方位生長紅菇,其顏色、重要及形狀均有細微差別,採摘老手一眼即可識別山頭及方位,神秘至極。

石寨紅菇最經典食用為紅菇燉土雞,做法亦有講究。先將土雞燉好,後將浸泡紅菇入湯,續火 8 至 10 分鐘即可。此法可使湯色清紅,味醇鮮美。紅菇乃大自然賜予石寨人之寶,市場供不應求,每市斤可賣至 700 元之高價。僅采菇收入,石寨全村全年便有六七十萬元之多。

蕉嶺山水兼備,水土富硒,人多長壽。2014 年5 月,蕉嶺縣被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授予“世界長壽鄉”稱號。據悉,世界自然醫學會此前先後確認高加索地區、巴基斯坦之罕薩、 厄瓜多爾之比爾卡班巴、廣西巴馬、江蘇如皋、新疆和田為世界長壽鄉。蕉嶺縣為該機構認定的第七個“世界長壽鄉”,亦是中國第四個“世界長壽鄉”。

據《長壽福地蕉嶺探秘》載,石寨村目前在冊人口 2380 人,其中 90 歲以上老壽星9 人、占比 0.38%,80 ~ 89 歲老壽星 92 人、占比 3.87%,60 ~79 歲村民 347 人、占比 14.58%;60 歲以上村民共448 人、占比18.82%,80 歲以上高齡老人占 60 歲以上人口之 29.11%,指標均遠超長壽之鄉 14% 之認證標準。行走石寨村,處處可見耄耋老者,或拄杖於街巷之間閒庭信步,或倚坐于土樓牆角竹椅之上與老夥伴說著家常。

我等沿紅軍路西行千米,又至石寨大橋,過橋複至村口。沿石寨河岸南行四五百米,至“土樓人家”旅館,品食石寨美食,夜宿其中。

石寨靜處山中,山水兼備,人文厚重,獨具特色。邑人郭國忠曾作《石寨賦》,計 1294 字,概其全貌。賦曰:

石寨土樓古塔,青山綠水白雲。紫氣清風玉露,小溪古樹山村。背靠馬東崎,神馬傲天;前臨石溪河,玉帶環腰。左依鷂子頂,雄鷹護衛 , 右恃黃草崠,猛虎把關。村前寶塔,名冠青雲。建于嘉慶,逾三百春。塔高九丈,浮屠七級。氣衝霄漢,逐日追星。寶塔雄踞,貫通天地。堅毅陽剛,日月綿長。登高仰俯,追遠慎終。文風長盛,俊彥風流。村中土樓,客家奇屋。始建於明,曆五百年。其間方樓,樓高三層。牆厚三尺,房間六十。樓內置井,樓頂“瞭望”。聚族而居,形同“古堡”。防匪防盜,防風防火。彰顯智慧,建築瑰寶。山以石為脊樑,巍峨而陽剛;林以寨為靈魂,秀麗而蒼茫。四縣交會,六鄉為鄰。千山擁翠,三水合一。五百年村寨,修仁積德,崇祖睦鄰;二千余村民,耕讀傳家, 繼往開來。 靈山秀水, 物產富饒。 蕉嶺首富, 遠近聞名。天厚一方兮, 氣象萬千。 山巒逶迤兮, 峰嶺迴旋。 得山得水, 山水親和。 德運綿長,雄聲遠播。雞公石,傳頌錢糧大監時來運轉、苦盡甘來遠古故事;馬東崎,話說天堂神馬嚮往自由、戀駐人間一段傳奇。人間仙境,出俗超塵。山川靈秀,物產珍奇。雉雞鷓鴣喜鵲白鶴飛翔于藍天,野豬黃猄山羊雲豹奔逐於綠林;水鱉河鰻紅鯉白鯰戲浪於溪流;香菇木耳紅菇靈芝遍佈于山嶺。 終年常綠, 上蒼恩賜。 四季果香, 人勤春長。地無肥瘦,勞則有收。山有珍寶,勤則可獲。山歌傳情,白雲寄意。稚童戲水,老翁鬥棋。珍禽和鳴,天籟神曲。瑞獸嬉戲,伊甸畫圖。靈山秀水,方外之境。悠然清靜,勝似桃園。民風循古兮,忠厚淳樸。溫恭謙讓兮,慈悲善良。毓德垂後,勵志揚名。憐貧惜弱,濟困扶危。尊師重教,崇文習藝,書聲共松濤共鳴;志向遠大,奮發圖強,希望與彩霞同飛。牌坊一座,昭顯賢德母儀、貞節孝悌;楣杆十六,旌表科舉功名、豐功偉績。石鐧國樂社,繼承中原古韻,享譽粵東北;長鳳漢劇團,繁榮城鄉文化,風靡三十年。敬老尊長, 孝悌綿久。 獎教獎學, 文風盛長。 秉中原遺風, 民以耕讀持家,忠孝修身,光宗耀祖;樹客家新氣,人崇刻苦耐勞,開拓創業,遺業涵濡。地靈人傑兮,英才輩出。仁人志士兮,憂國憂民。郭鼎英從戎新四軍,投身民族戰爭;郭孟蘭報讀黃埔校,捐軀殺倭戰場。 郭建康、 郭玉如, 投身共產事業, 捨身成仁,烈士英魂千古揚。村農會、村民兵,尋求翻身解放,志士仁人後人景仰。遊擊根據地,送糧送鹽送子弟;革命老蘇區,遺芳遺烈遺英名。喜看改革開放,雄鷹展翅高翔。矯男健勇展身手,家國中興圖富強。俊彥有為,考取重點中學、名牌大學,深山飛出金鳳凰;群賢輩出,榮獲醫學博士、教壇先鋒,山村代有好兒郎。今日石寨兮,政通人和。綠色崛起兮,環境友好。靠山吃山,造林種果耕讀漁樵是祖傳玉律;愛山護山,綜合開發產供銷服為當代金科。興辦三八林場,婦女民兵排,聲名在外;興建小水電站,村委辦實業,得益其中。架橋修路,建設農民新村;尊老助學,造福千秋萬代。 廠場聳立于山間田野, 商賈雲集于深山老林。 別墅與土樓共排列,相得益彰;旅遊與耕種同開發,優勢互補。城市與農村牽手,工業農業牧業業業興旺;激情與理想同飛,金山銀山寶山山山輝煌。物流通暢,城鄉無界限;網路互聯,資訊全球通。改革開放,天馬奮蹄。綠色崛起,神鷂展翅。碧水青山凝瑞氣,人和政善自騰飛。

【參考路線】從蕉嶺縣城出發,沿S223省道南行34公里,見石寨村門樓即至。免門票。

選自何日勝著《勝游梅州-蕉嶺篇》

【作者簡介】何日勝,廣東興寧人,嘉應學院教授,省級教學名師。出版財會教材10部、《勝游梅州》紀實性遊記叢書(全套8本)中的6本。

我等沿村中巷道走進石寨。先至州司馬第。此州司馬第初為石寨郭氏經成公所建燕詒樓,1999 年冬由其裔孫集資修繕而成現狀。大門懸掛“州司馬第”匾額,此匾原立于清嘉慶辛未歲(1811 年),現為 2010 年冬複製。州司馬第為單層磚瓦結構,有上下兩堂,中間為天井。屋內上堂梁架粗實,木屏風及梁架飾件雕刻精美。堂聯“迎桂粵梓叔前後虔意念祖思源堪敬佩;喜石寨宗親內外相安睦族和鄰可慰□□”。

觀畢州司馬第, 沿阡陌屋巷, 北行300米至石寨郭氏宗祠。 宗祠位於石寨中部偏北,坐東偏北向西。祠前有池塘,塘前有始祖故居。宗祠為一堂一斗門樓四橫一圍龍結構,面闊 46.4 米,進深 55.6 米。右外側橫屋高二層,其他橫屋高一層。宗祠斗門向西北,兩邊圍牆曲折,狀如書卷,斗門聯“汾陽世弟;將相家聲”。

步入斗門,至外門坪。外門坪寬闊,達兩三百平方米,地面由數萬塊鵝卵石鋪設而成。外門坪東面為祖堂大門及圍牆。圍牆上懸掛“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石寨郭氏宗祠”“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石寨村”“廣東省古村落石寨村”“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最具田園風光村落石寨村”“蕉嶺縣長壽村”等牌匾,並鑲嵌有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立“然燈當碑”、“續捐燈當碑”及 2002 年立“重修祖祠記事”等碑刻。外門坪角落處則遺有石楣杆構件及“節孝”殘斷碑刻。其重修碑刻載曰:石寨郭氏始祖為郭仲一(田佑)公,生於福建上杭竹山(杭輩第十三代), 明朝正統十四年 (1449 年) 由閩遷粵開基石寨。 時至明正德十三年 (1518年)五月初六建石寨馬山祖祠,距今近 500 年歷史。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動工擴建,歷時兩年,康熙五十三年(1714 年)正月初六完工。建祠之時,村中尚有少許別姓人家,後別姓逐步搬離,石寨統歸郭氏宗族。郭姓人丁興旺,才俊輩出,舊時祖堂之上,掛滿各式功名牌匾,16 條石楣杆,分豎祖祠內及外斗方,顯赫一時。然功名牌匾及楣杆等諸多文物,惜于“文革”期間遭毀,僅遺部分石質殘件。1982 年宗祠得以再度重修轉火。2002 年被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宗祠大門聯“欲進堂前申愛敬;須從門外肅冠裳”。

我等入得大門,至宗祠內門坪。內門坪稍小,左右有圍牆,及東為祖堂。祖堂為一堂兩房磚瓦房建築。正堂內立有四根木柱,正堂與左右房間之間各立一根石柱及8根木柱, 柱間鑲置木板為牆。 祖堂正面置有祖龕, 安放郭氏祖宗牌位, 前置香案,奉有香爐。祖堂內各柱有聯。祖龕左右柱聯“祖德炳千秋念汾水拜相封王偉績豐功厚德光輝綿石寨;宗功昭萬代貽馬山枝繁葉茂族盛蕃衍詩書繼世接閩杭”。堂外柱聯 “如會同振振公族;承大祭抑抑威儀”。堂內牆柱自外及內聯分別為“臨在上質在旁明明赫赫;左為昭右為穆肅肅雍雍”“籩豆靜嘉工祝致告;祖考來格降福孔皆”“一時椒酒香浮盞;此日鹽梅味作羹”“犧牲姿盛是用孝享;諸父兄弟備言燕私”及“鞠躬如拜手稽首;升堂矣尊祖敬宗”。

觀畢郭氏宗祠,原道南行,參觀石寨土樓群。

土樓,亦稱客家土樓、福建土樓,多散佈在閩西永定、武平、上杭及閩西南南靖、平和、華安、漳浦等地,與福建毗鄰之廣東省大埔縣大東鎮、蕉嶺縣南磜鎮等地亦有少量存在。客家土樓,存世尚有 8000 餘座,規模大,造型美,獨具特色。土樓多以種姓聚族而居,其建造特色與客家人遷徙史相關。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帶漢民,因戰亂、饑荒等原因被迫南遷,至南宋時,歷盡千年之久,輾轉萬里之遙,在閩粵贛三省邊區形成客家民系。每至一處,客家人聚族群居,團結同心,共度難關,構築起極具抵禦功能之城堡式住宅——土樓。

土樓以土作牆,形態呈圓形、半圓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圓形居多,稱之為圓樓或圓寨。一般圓樓直徑多為50米, 三四層樓之高, 百餘間住房,可住三四十戶人家, 容納兩三百人。大型圓樓直徑可達七八十米,高五六層,四五百間住房,可住七八百人。土樓以其單體式建築龐大而令人震驚,堪稱民居之最。2008 年 7 月,福建土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蕉嶺縣誌(1992)》第 584-585 頁載,石寨土樓,建於明末。土樓,以泥土、沙石夯築成牆之土木結構樓房,建築材料為就地取材之山石、黃土、沙、石灰、杉木、瓦等。因石寨村東面之靠山,形態似馬,有馬必有馬槽,為留住寶馬,石寨祖先便將福建常見之圓形土樓改為方形土樓,以此祈福子代世代豐衣足食。石寨土樓群標誌性建築以舊土樓“方樓”及新土樓“樹德樓”為代表。

我等先行參觀新土樓“樹德樓”。

樹德樓,由郭氏十世祖茂亭公始建于明天啟二年(1622 年),有 390 餘年歷史,2006 年、2007年按原貌部分重修。樹德樓坐東北向西南,為三層方形土樓,面寬 25.6 米,進深 28.8 米,高 13.6 米,占地面積為738 平方米,建築面積為 2388 平方米。樓高三層,底層多為廚房、浴室,二、三層為住房及糧倉,共有 6 個廳 68 間房。至樹德樓主樓,其間須兜轉跨過五道門。門庭重重,層層緊扣,意取五福臨門。主樓前另建有依玉樓及議事廳,為樓內族人喜慶活動之場所,四周還建有外樓。樹德樓之構造,真可謂門外有門,樓外有樓,令人覺得庭院深深,深藏大院。樹德樓正門有門柱及門樓,為飄簷式結構,門額書“樹德樓”,門左側牆上掛有廣東省人民政府頒佈之“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匾額。大門以特大木料製成,門框及門閂厚約 20 釐米,門板厚達 10 餘釐米,並用鐵皮釘面。門框上方有一排護門孔,從二樓斜挖下來並嵌以竹木簡。倘有匪徒攻門,可往下打槍或灌注滾水,讓匪難以入門。相傳清同治年間(1862 - 1874 年),太平軍余部康王汪海洋率兵退至石寨村,曾在此樓固守。遇清軍來犯,太平軍則在二樓架起大鍋,邊煮開水,邊從竹木簡匯出“護門孔”,以禦清軍攻門。

跨入大門,至樹德樓下堂。下堂左右設直排木梯,為上下樓通道。下堂正面為木屏風,中間開門。我等跨過屏風門,至圍樓天井。站立於此,但見三層圍樓四面相接,圍成一方形天地,面積達數百平方米。上下三層各設走廊,內築瓦簷,外立屏風,均漆以紅色。抬首仰望,整座圍樓層次分明,朱灰相間,其幾何角線清晰,輪廓分明,高達 10 余米,氣勢雄偉。整座圍樓外牆厚達 1 米,向上逐層減薄,內圈及橫間結構局部用土築牆,多以木構架承重。樓外窗戶以花崗岩石條製成,形狀細長。樓面蓋瓦屋頂,木桁每條長達 7 米,大樑直徑達 40 餘釐米。樓東南端及西北端各附建有碉樓,亦稱“炮樓”“火角”,為方形柱狀建築物,突出于樓角 2 米左右。碉樓外牆開鑿長方形窗眼為槍眼,可由此射擊禦敵,亦可作瞭望樓,居高臨下,監守土樓四周動靜。

上得二、三樓去,但見走廊寬約 1 米。外側屏風充簷,屏風飾樣各異,有欄柵式、斜格樓、葵花式等。屏風中段開有窗扇,可開可合,靈活自如。屏風下裙腳相間兩三米處,開有小窗,方便放取瓦簷曬物,顯得科學實用。屏風均朱漆窗櫺,雕欄木砌,古色古香,至今風韻猶存。樓內中間原有水井一口,現已廢棄。

觀畢樹德樓,我等沿巷道,南行百余米,至郭氏無名方土樓。

該樓無名,當地俗稱方樓,由郭氏五世祖始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至明隆慶元年(1567 年)方建成,工期長達 45 年之久,亦是石寨年代最久遠之土樓。方樓坐東南朝西北,呈方形體,東、西角築碉樓,為通廊式三層兩碉樓結構。面寬 33.8 米,進深 26.3 米,高13.6 米,樓內每層有房 21 間,共有房

約 70 間。

方樓僅開一門,進門為門廳。周邊對稱佈置,圍成一個內院,在中軸線盡端為祖堂。樓之正面及右後角各架設有木樓梯。一層為廚房,二、三層為住房及倉庫,置有木質回廊,寬約 1 米,外側有木圍欄。外牆以田骨泥夯築,厚達 1 米,歷經近 500 年風吹雨蝕,依然固若金湯。方樓未做修繕, 比樹德樓顯得滄桑及淩亂。據悉,族人正在籌資修繕,不日亦可面貌如新。

石寨土樓建築結構使其具有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等特點,其核心特點乃是防禦性,具體包括防風、防震、防獸、防火、防盜、禦敵等功能。每座土樓旺時曾住近 20 戶,100 餘人,現仍居住近10 戶,30 餘人。

土樓人崇文重教。清代,土樓內出有舉人 1 人、秀才數人。而今,樓內考出大學生亦多,僅樹德樓郭宜漢一家就有 5 個大學生。此外,博士及高級職稱者多人。石寨土樓群歷經 300 至500 年不等,經風雨侵蝕,地震搖動,仍屹立於崇山峻嶺之中,顯其建築之堅固。此既體現客家先民之智慧,也成石寨旅遊之景點。

我等觀畢石寨土樓群,轉至“石寨印象”展館。館內有石寨歷史、民居、民俗及紅菇等簡介,並展出石寨客家農具及用具,充滿客家氣息。館內上堂置有茶案,可歇息煮茶,聽村中老者講起石寨故事。我等稍息品過茶後,續走古石橋,遊覽石寨寶山— 聖王山。

聖王山,地處石寨村南部,大致呈東西走向,石寨河由北至東流淌而過。聖王山有一片原始森林,植被甚好,風景如畫,生態迷人。石寨祖先為保住此山樹林,在郭氏祖祠牆上嵌立兩塊石碑予以訓誡。其中一塊立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有“山林風水攸關,務宜茂盛,無論眾山、私山不許砍伐……勒石示警”之句。此碑雖經近400 年歲月滄桑,部分字跡已是模糊不清,然其卻讓石寨子孫銘記祖訓,世代保護聖王山林木,終使聖王山成為森林公園。有條石結路沿山而築,穿越而上。沿此道經三孔古石橋,先後可至千年古榕、懷念亭、聖王壇、吉祥橋、南酸棗樹王、財神廟、文帝廟、青雲塔、青雲庵、紅軍路、古樹群等景點。

石寨與聖王山之間有一座石橋。 此橋建於民國十六年 (1927年) ,橋長55米, 寬1.8米,橋身以麻石建造,三孔,橫跨石寨河,1993 年由臺胞郭增林出資改造。

我等走過三孔古石橋,先至石寨水口公園。此中有一棵古榕樹——迎客榕。因此地為石寨水口,按石寨開基時間推算,此樹齡應有五六百年。此榕樹高約 20 米,冠幅約 50 米,枝繁葉茂。古榕樹幹需四五人合抱,出地面後分成三條枝幹,大小相差無幾,各需兩人合抱。三根枝幹之中,一根枝幹直立而上,一根向北傾 50 度角斜斜生長,一根向北平地伸出 10 余米後再上生長。一樹分枝長成,形態各異,甚是奇特。樹下築台,側置一石,上刻“迎客榕” , 平伸枝幹之上掛 “鵲橋相會”匾。樹下置椅三張、閑石數塊,供人歇息納涼。水口公園一側有樹伯公,結壇奉香。公園四處安置健身器械。

我等從水口公園沿道東行百米,至懷念亭。懷念亭乃石寨旅台鄉賢郭友粦、郭槐勝於 2000 年捐資興建,為長廊結構。亭長 10.2 米,寬 4 米,高 5 米。亭中懸掛清咸豐元年(1851 年)立“福照生民”匾額,亭外柱聯“懷聖王護國佑民恩深德厚;念鄉里山明水秀人傑地靈” 。亭內置有長條板凳及閑椅,成村民閑坐之所。

我等從懷念亭沿道東行不足百米,至聖王壇。聖王壇建于一塊巨大石岩之下,壇宮依岩而建,前立兩根石柱,琉璃瓦作棟。壇宮內立聖王坐像,前設香案,置有香爐。壇宮門額貼“聖王壇”匾額,門聯“聖威遙臨風調雨順;王靈降監物阜民康”。 左右兩石柱有聯,因年代久遠, 個中刻字有些模糊, 柱聯 “民心何以恬愉;神道居然斥堠”。嚮導郭書記向我等說起聖王之傳說。傳說聖王姓郭,原名郭乾,又名郭洪福。幼時父母雙亡,孤苦伶仃,長年為本村一個財主家放羊。某年,財主請來風水師相風水,吃住其家。 財主向來吝嗇, 待風水師亦是如此。 反倒郭乾對其甚是友好,照顧周詳,深得風水師稱讚。某日,財主一反常態,破例宰羊招待風水師。吃肉之後,風水師從郭乾口中得知此羊乃掉進糞坑淹死之羊,頗為生氣,便決定將相好風水之地轉送給郭乾,並面授機宜,要郭乾在指定時辰將父母屍骨移至羊欄下穴地,屆時將天氣突變,會有群蜂追逐,只管起身奔走,其間會遇見“頭戴銅笠麻”“牛騎人”及“魚上樹”三件怪事。郭乾聽後承領,回家與叔父按指定時刻將父母屍骨移至穴地。果如風水師所言, 當即雷雨交加, 群蜂起舞, 直追郭乾, 郭乾只得起身往外奔跑。奔跑途中,遇見送葬隊伍,因下大雨,和尚便將銅鑼蓋在頭上,此乃為風水師所言之“頭戴銅笠麻”。續跑,又遇放牛娃,因下大雨,躲至牛身下避雨,乃為“牛騎人”之景象。再跑,至一村口河邊,見一垂釣老翁,釣竿一起,魚被甩至樹枝之上,為“魚上樹”之景象。風水師預言三件怪事,一一應驗。最後,郭乾跑至一塊大石板上坐著,便成了仙,成為人間解除疾苦之神醫。後人為此,尊郭乾為“聖王”,並建“聖王壇”參拜。

我等聽罷聖王傳說,拜別聖王壇,沿道登聖王山。此山岩石遍佈,形態各異,植被茂盛,古木參天,風光秀麗。山上有條石結小路,迂回曲折通往上。前幾年為搞旅遊開發,集得資金,鋪築成水泥臺階登山路,路口豎立景點指示牌,方便村民及遊人。行走其間,賞石賞景,休閒怡人。

我等過古祥橋,再上行百米,至南酸棗樹王景點。此樹長於山崖之上,樹幹直徑約 1 米,幹高 10 余米,分多枝生長。此樹高二三十米,樹齡數百年,為當地最大南酸棗樹。據郭書記介紹,1960年代村中大樹有 20 餘棵,後賣給潮汕人做船木。其中有一棵直徑 3 米大樹,砍樹達一個月之久。

我等觀畢樹王,沿道爬山數百米,至財神宮。此宮為單層單廳建築, 琉璃瓦面。廟內立財神像,前置香案,設爐奉香。廟正堂聯“掌全民福澤;通天下財源”,廟門牆柱聯“正當生財莫作邪門歪道事;有方積聚須從勤儉下功夫”。聯語既祈望人們財運亨通,又告誡人們應生財守道。

再上行百米,至文帝廟。文帝廟建築規模比財神宮要大許多。文帝廟為單層一廳兩間廟堂建築,有兩米圍牆。前有大門樓,內外有門坪,四周置有五六張雙人石座。大門門額鑲嵌 “文帝廟” 匾額,門聯“秋風入座文材達;桂月臨門翰墨香”,堂聯“位麗魁垣岸塔朝輝開大化;星羅鬥極馬山拱照顯奇才”。正堂內建有神像長台,台上端坐文曲星坐像,台前置有香案,奉有香爐,四方讀書之人常來此奉香,尊師許願。石寨村素有崇文重教之傳統,當地流傳“賣穀賣豬,供子讀書”之說法。村中先後設有私塾智仁學堂、景程軒學堂、敦仁樓私塾、老實堂私塾、梁下私塾、小德草廬私塾、狗打坑學堂等,以教習三字經、 增廣賢文、 四書五經為主。 舊時各房父老均指定有 “學田” 及 “學穀”,以獎勵優秀學子。故石寨村習書之風濃厚,文才輩出。

從文帝廟南行百米至青雲塔。

青雲塔,位於石寨之南、石寨河水口處,為客家村落中常見之水口建塔,具聚財鎮刹之用。青雲塔,又稱石寨石塔,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塔呈平面八角形,七層仿樓閣式磚室塔結構。塔高 28 米,沙灰牆,牆厚 98 釐米,底邊每邊長 2.6 米,塔頂有葫蘆形塔刹。塔腔內為折上式,架築有木樓梯上落。此塔建築形制獨具一格,全塔無屋簷,外觀塔身不見分層痕跡,為客家地區少見之密簷塔。此塔峭壁削立,青雲直上,氣沖九霄,故名青雲塔。據縣誌載,蕉嶺縣境內有古塔四座,分別為始建于清嘉慶年間之文福鎮路亭古塔、廣福鎮廣福古塔、南磜鎮石寨青雲塔以及清道光年間藍坊鎮高思水口塔。

中國式古塔,就其功能但凡有四:一具寺廟功能,作為祭祀之用;二用作風水聚財;三為鎮妖壓邪;四為與山水搭配飾以風景。青雲塔,位於石寨之南、石寨河水口處,為客家村落中常見之水口建塔,具聚財鎮刹之用。1985 年 2 月公佈為蕉嶺縣文物保護單位。塔下有郭思樂所撰《青雲塔賦》碑刻,計 441 字。塔門有聯“青雲路接高升客;寶塔門迎上進人”。我等扶梯而上,登 74級木梯,至七層之上。置身塔頂,極目北望,石寨全村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觀畢青雲塔, 依道南行200米,至青雲庵。 此庵坐西南向東北, 上下兩堂, 左右橫屋,為單層磚瓦結構。 中部上下堂天面黃色琉璃瓦面, 作棟飛簷。 庵大門門額懸掛篆書 “青雲庵” 匾額, 庵門聯“青天夜晚神明在;雲鵬霧外佛法高” 。 庵處密林深山, 清靜安寧。此間庵主外出未歸,大門緊鎖,我等未入庵內參觀,僅在庵外觀個大體。續沿路繞至庵右側,再行數百米,步入紅軍路。

紅軍路,原為舊時梅縣通往福建幹道之一,由石塊鋪設,寬約一米。據史載,民國十八年(1929 年)10 月 13 日,紅四軍接到中共福建省委 6 日致閩西特委、紅四軍前委指示信,要求朱德、毛澤東所率紅四軍“全部即到東江遊擊,向潮梅發展”。因此,紅四軍前委決定留第四縱隊在閩西堅持鬥爭,軍部則率第一、第二、第三縱隊開向廣東東江地區作戰。

據《蕉嶺縣誌(1992)》第 16 頁大事記載:23 日,朱德率紅四軍第一、二、三縱隊 6000余人由梅縣松源進入蕉嶺南 磜。途經石寨聖王山,為免驚擾群眾,部隊露宿于聖王山上一條三公里長之石砌古道上。石寨群眾聞訊,以客家人淳樸熱情待客,煮好“紅菇粥”,讓朱德及戰士們充饑。從此,此路命名為紅軍路,石寨“紅菇粥”稱為“紅軍粥”。

我等沿紅軍路西行,至古樹群風景區。聖王山植被多樣,物種豐富。據統計,聖王山有 1024 種原始植物,珍貴物種達 27 種。聖王山古樹參天,有良好之原始山林風貌,今已成為蕉嶺縣北磜學校生物園。每個學期,學校均會組織學生來此開展教學實踐活動。聖王山多有米椎樹及石櫟樹,土壤及氣候適宜,且故產紅菇。《本草綱目》載曰“紅菇味清、性溫、開胃、止瀉、解毒、滋補、常服之益壽也”。紅菇有脾肝補血、健胃強腎之功效,有“南方紅參”之稱。石寨紅菇為蕉嶺公認之好品種,流傳“蕉嶺紅菇最出名,最靚紅菇在石寨”。據郭書記介紹,石寨紅菇每年只有兩季:一是農曆五六月,二為中秋節前後,每季採摘期僅 20 天左右。紅菇生性特別,不同山頭、不同方位生長紅菇,其顏色、重要及形狀均有細微差別,採摘老手一眼即可識別山頭及方位,神秘至極。

石寨紅菇最經典食用為紅菇燉土雞,做法亦有講究。先將土雞燉好,後將浸泡紅菇入湯,續火 8 至 10 分鐘即可。此法可使湯色清紅,味醇鮮美。紅菇乃大自然賜予石寨人之寶,市場供不應求,每市斤可賣至 700 元之高價。僅采菇收入,石寨全村全年便有六七十萬元之多。

蕉嶺山水兼備,水土富硒,人多長壽。2014 年5 月,蕉嶺縣被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證委員會授予“世界長壽鄉”稱號。據悉,世界自然醫學會此前先後確認高加索地區、巴基斯坦之罕薩、 厄瓜多爾之比爾卡班巴、廣西巴馬、江蘇如皋、新疆和田為世界長壽鄉。蕉嶺縣為該機構認定的第七個“世界長壽鄉”,亦是中國第四個“世界長壽鄉”。

據《長壽福地蕉嶺探秘》載,石寨村目前在冊人口 2380 人,其中 90 歲以上老壽星9 人、占比 0.38%,80 ~ 89 歲老壽星 92 人、占比 3.87%,60 ~79 歲村民 347 人、占比 14.58%;60 歲以上村民共448 人、占比18.82%,80 歲以上高齡老人占 60 歲以上人口之 29.11%,指標均遠超長壽之鄉 14% 之認證標準。行走石寨村,處處可見耄耋老者,或拄杖於街巷之間閒庭信步,或倚坐于土樓牆角竹椅之上與老夥伴說著家常。

我等沿紅軍路西行千米,又至石寨大橋,過橋複至村口。沿石寨河岸南行四五百米,至“土樓人家”旅館,品食石寨美食,夜宿其中。

石寨靜處山中,山水兼備,人文厚重,獨具特色。邑人郭國忠曾作《石寨賦》,計 1294 字,概其全貌。賦曰:

石寨土樓古塔,青山綠水白雲。紫氣清風玉露,小溪古樹山村。背靠馬東崎,神馬傲天;前臨石溪河,玉帶環腰。左依鷂子頂,雄鷹護衛 , 右恃黃草崠,猛虎把關。村前寶塔,名冠青雲。建于嘉慶,逾三百春。塔高九丈,浮屠七級。氣衝霄漢,逐日追星。寶塔雄踞,貫通天地。堅毅陽剛,日月綿長。登高仰俯,追遠慎終。文風長盛,俊彥風流。村中土樓,客家奇屋。始建於明,曆五百年。其間方樓,樓高三層。牆厚三尺,房間六十。樓內置井,樓頂“瞭望”。聚族而居,形同“古堡”。防匪防盜,防風防火。彰顯智慧,建築瑰寶。山以石為脊樑,巍峨而陽剛;林以寨為靈魂,秀麗而蒼茫。四縣交會,六鄉為鄰。千山擁翠,三水合一。五百年村寨,修仁積德,崇祖睦鄰;二千余村民,耕讀傳家, 繼往開來。 靈山秀水, 物產富饒。 蕉嶺首富, 遠近聞名。天厚一方兮, 氣象萬千。 山巒逶迤兮, 峰嶺迴旋。 得山得水, 山水親和。 德運綿長,雄聲遠播。雞公石,傳頌錢糧大監時來運轉、苦盡甘來遠古故事;馬東崎,話說天堂神馬嚮往自由、戀駐人間一段傳奇。人間仙境,出俗超塵。山川靈秀,物產珍奇。雉雞鷓鴣喜鵲白鶴飛翔于藍天,野豬黃猄山羊雲豹奔逐於綠林;水鱉河鰻紅鯉白鯰戲浪於溪流;香菇木耳紅菇靈芝遍佈于山嶺。 終年常綠, 上蒼恩賜。 四季果香, 人勤春長。地無肥瘦,勞則有收。山有珍寶,勤則可獲。山歌傳情,白雲寄意。稚童戲水,老翁鬥棋。珍禽和鳴,天籟神曲。瑞獸嬉戲,伊甸畫圖。靈山秀水,方外之境。悠然清靜,勝似桃園。民風循古兮,忠厚淳樸。溫恭謙讓兮,慈悲善良。毓德垂後,勵志揚名。憐貧惜弱,濟困扶危。尊師重教,崇文習藝,書聲共松濤共鳴;志向遠大,奮發圖強,希望與彩霞同飛。牌坊一座,昭顯賢德母儀、貞節孝悌;楣杆十六,旌表科舉功名、豐功偉績。石鐧國樂社,繼承中原古韻,享譽粵東北;長鳳漢劇團,繁榮城鄉文化,風靡三十年。敬老尊長, 孝悌綿久。 獎教獎學, 文風盛長。 秉中原遺風, 民以耕讀持家,忠孝修身,光宗耀祖;樹客家新氣,人崇刻苦耐勞,開拓創業,遺業涵濡。地靈人傑兮,英才輩出。仁人志士兮,憂國憂民。郭鼎英從戎新四軍,投身民族戰爭;郭孟蘭報讀黃埔校,捐軀殺倭戰場。 郭建康、 郭玉如, 投身共產事業, 捨身成仁,烈士英魂千古揚。村農會、村民兵,尋求翻身解放,志士仁人後人景仰。遊擊根據地,送糧送鹽送子弟;革命老蘇區,遺芳遺烈遺英名。喜看改革開放,雄鷹展翅高翔。矯男健勇展身手,家國中興圖富強。俊彥有為,考取重點中學、名牌大學,深山飛出金鳳凰;群賢輩出,榮獲醫學博士、教壇先鋒,山村代有好兒郎。今日石寨兮,政通人和。綠色崛起兮,環境友好。靠山吃山,造林種果耕讀漁樵是祖傳玉律;愛山護山,綜合開發產供銷服為當代金科。興辦三八林場,婦女民兵排,聲名在外;興建小水電站,村委辦實業,得益其中。架橋修路,建設農民新村;尊老助學,造福千秋萬代。 廠場聳立于山間田野, 商賈雲集于深山老林。 別墅與土樓共排列,相得益彰;旅遊與耕種同開發,優勢互補。城市與農村牽手,工業農業牧業業業興旺;激情與理想同飛,金山銀山寶山山山輝煌。物流通暢,城鄉無界限;網路互聯,資訊全球通。改革開放,天馬奮蹄。綠色崛起,神鷂展翅。碧水青山凝瑞氣,人和政善自騰飛。

【參考路線】從蕉嶺縣城出發,沿S223省道南行34公里,見石寨村門樓即至。免門票。

選自何日勝著《勝游梅州-蕉嶺篇》

【作者簡介】何日勝,廣東興寧人,嘉應學院教授,省級教學名師。出版財會教材10部、《勝游梅州》紀實性遊記叢書(全套8本)中的6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