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這些年,我們錯過的愛和理解

01

我忙裡偷閒, 冬天的深夜窩在沙發上, 熬夜看完了這部日劇——《35歲的高中生》。

本來是蔫同學在追女神--米倉涼子的劇。 新搜到的這部, 劇情似乎不怎麼合他胃口, 我自己倒先著迷了。

35歲的高中生--馬場亞矢子, 帶著媽媽的遺願, 重新開始了她當年未完成的高中生活。 一個又一個的同學在她的幫助下, 拋下了假面具, 終於有勇氣直面自己的內心, 活出了青春本來的樣子。 而她也在一次次的事件後, 能和過去的自己和解了。 編劇實在是感悟生活的高手, 劇情緊湊、充滿緊張感之餘, 又讓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淚眼朦朧。

長穀川裡奈, 讓人一眼就心動的美少女, 在荒謬的學校排名中處於3軍的她, 因為沒有朋友, 經常孤身一人, 連午飯都是躲進廁所裡, 坐在馬桶上吃的。 在廁所吃便當的事情突然被傳出後, 受到了同學的嘲笑和欺負, 她因此稱病拒絕去學校。

馬場和小泉老師去家裡探望,

看到她手腕上一條條的傷疤才得知, 她一直都深陷痛苦之中。 她認為是自己中考失利, 導致了父母經常爭吵。 因為不在乎她, 即使考試失利也沒有責備過她。 聽到他們又一次提到離婚, 她把責任都歸咎於自己, 一次次割腕自責。

第二天, 好不容易帶著勇氣上學的裡奈, 再一次受到同學的欺負時, 一個人躲在廁所, 看見牆上讓她消失的話, 又要割腕時, 馬場砸開了廁所的門, 告訴她就算再痛苦, 不說出來誰都理解不了。 硬是拉著她回到了家。

當她當著父母的面拿起刀子要割腕時, 父親奪下她手裡的刀, 打了她一巴掌, 告訴她對於他們來說, 裡奈才是最重要的。 父親抱住她, 又說他們早知道裡奈割腕的事情,

他們以為這是對他們經常爭吵的指責, 因此才想著要是離婚了, 就能讓裡奈停止割腕的行為。

一家三口抱在一起大哭的場景讓我眼淚忍都忍不住。 這場哭聲終於摧毀了幾年來搭建的誤會的高牆, 至此方見真心。

02

山下愛, 活潑開朗的青春少女, 一直和1軍女子小團體混跡在一起, 甘當跑腿小妹也無謂。 當被1軍團體逼迫去偷竊被抓時, 趕來的父親二話不說就沖著她一巴掌, 根本不聽她解釋。 還要第二天帶著她在全班面前做檢討。

身為教育者的父親, 習慣于安排一切, 從來不關心女兒的感受, 不允許女兒挑釁自己的權威, 在乎的只是自身的顏面。 第二天的班會上, 馬場拿著寫著救命的小紙條出現, 告訴山下的父親孩子受到了欺負,

當父親質問是誰時, 馬場指向他。 馬場說, 是父親一貫的態度造成的, 就算受了欺負也不能告訴誰, 不然只會更慘。 而受欺負的人只能騙自己是自願被玩弄罷了, 以此強顏歡笑, 製造笑點活躍氣氛, 就像小丑一樣, 騙自己周圍的人都很需要自己。

山下的父親以為他是最理解女兒的, 卻沒想正是自己簡單粗暴的方法才逼得女兒如此痛苦。

所謂的理解, 從來就不是自以為是。

03

妹妹上高中時曾經很困惑。 對於媽媽, 她是有很多想法的。

彼時的媽媽每天困于一堆家務中, 永遠沒有幹完的時候。 她最大的奢求不過是能多歇歇, 看看電視就好。 而此時的妹妹她對於媽媽的期待是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能出去轉轉, 不要總是困在家中, 守著一方小天地樂樂呵呵。 她想要媽媽和這個世界不脫節。

看到媽媽每天依舊圍著一堆雜事打轉, 她有些不開心, 覺得一番心意白費了。 跑來跟我說, 我想了想告訴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對於媽媽那個年齡來說, 顛覆過去重新開展一片新天地, 會受很多事情所限,不如就讓她按自己的想法來生活。想看電視就看電視,不想做飯就去外面吃。按她希望的生活,而不是我們臆想出的路子來指導她。

與其嫌棄媽媽沒有成長,不如帶著她一起感受新生活的模樣。她纏身于家務之中時,幫她多做一點,她的閒置時間才會多出一些來。當她遇到新事物搞不清楚狀況時,幫她去打聽,用她能聽得懂的意思告訴她,總好過一味地指責她的腳步太慢。

04

我想起電影《小森林》。女主市子是一位很用心對待生活的女孩。願意浸泡在時光裡,慢慢地做出屬於自己的味道。對於媽媽曾經做過的飯菜,她都一一研究復原了出來,可只有炒青菜時,總是不如媽媽炒出來的味道好。她一直不明白問題出在哪一個環節,明明看上去都一樣。直到有天突然發現青菜杆的中間有條莖,去掉後,再做菜,竟然就是尋找已久的媽媽的味道。

她突然記起以前媽媽做菜時,她覺得就是很簡單的一道菜,根本沒有什麼難度,不屑一顧,指責媽媽每天做的菜都一樣。現在才明白在看似一樣的背後,卻滿是媽媽獨一無二的耐心和愛心。

05

在我單身時,最懼怕的話題是一堆人聚在一起,開始討論自家孩子。我無話可說,沒有發言權,打心底裡覺得尷尬,只能傻傻聽著,時不時附和一二。在我心底,我是很排斥這種場合的。直到我有了寶寶,這才明白每個媽媽都是帶著一份愛在訴說,希望能分享其中的快樂。

在我們沒有切身經歷過,沒有足夠寬廣的思路去體會去感知時,我們所謂理解都是膚淺的,是自以為是。就像做了母親,才知當年父母養育我們的辛苦一樣,不需要再講多少大道理,那份辛苦已盡收心裡,悉數明瞭。

所謂理解,是能放下心中的芥蒂,把自己拉入到對方的情境中去思考。沒有高人一等,沒有大道理,只有和他感同身受的喜悅或痛苦,體恤那些不為人知的小心思。

所謂理解,是跳脫出固有的驅殼,能過得更自在。

所謂理解,也是為了以後想起來,讓自己的遺憾更少一些。

會受很多事情所限,不如就讓她按自己的想法來生活。想看電視就看電視,不想做飯就去外面吃。按她希望的生活,而不是我們臆想出的路子來指導她。

與其嫌棄媽媽沒有成長,不如帶著她一起感受新生活的模樣。她纏身于家務之中時,幫她多做一點,她的閒置時間才會多出一些來。當她遇到新事物搞不清楚狀況時,幫她去打聽,用她能聽得懂的意思告訴她,總好過一味地指責她的腳步太慢。

04

我想起電影《小森林》。女主市子是一位很用心對待生活的女孩。願意浸泡在時光裡,慢慢地做出屬於自己的味道。對於媽媽曾經做過的飯菜,她都一一研究復原了出來,可只有炒青菜時,總是不如媽媽炒出來的味道好。她一直不明白問題出在哪一個環節,明明看上去都一樣。直到有天突然發現青菜杆的中間有條莖,去掉後,再做菜,竟然就是尋找已久的媽媽的味道。

她突然記起以前媽媽做菜時,她覺得就是很簡單的一道菜,根本沒有什麼難度,不屑一顧,指責媽媽每天做的菜都一樣。現在才明白在看似一樣的背後,卻滿是媽媽獨一無二的耐心和愛心。

05

在我單身時,最懼怕的話題是一堆人聚在一起,開始討論自家孩子。我無話可說,沒有發言權,打心底裡覺得尷尬,只能傻傻聽著,時不時附和一二。在我心底,我是很排斥這種場合的。直到我有了寶寶,這才明白每個媽媽都是帶著一份愛在訴說,希望能分享其中的快樂。

在我們沒有切身經歷過,沒有足夠寬廣的思路去體會去感知時,我們所謂理解都是膚淺的,是自以為是。就像做了母親,才知當年父母養育我們的辛苦一樣,不需要再講多少大道理,那份辛苦已盡收心裡,悉數明瞭。

所謂理解,是能放下心中的芥蒂,把自己拉入到對方的情境中去思考。沒有高人一等,沒有大道理,只有和他感同身受的喜悅或痛苦,體恤那些不為人知的小心思。

所謂理解,是跳脫出固有的驅殼,能過得更自在。

所謂理解,也是為了以後想起來,讓自己的遺憾更少一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