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們常聽到的《說文解字》,是怎樣一本奇書?

相信每個中國人從小到大都用過漢語字典, 哪怕現在大家可能很少翻閱紙質版了, 作為手機app或者線上字典, 這種工具書從來不曾淡出我們的生活。

可是你知道嗎?距離我國首部字典《說文解字》的誕生到今天, 已經將近一千九百年了。 而它所創立的部首檢字法, 我們現在還在應用。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書和它的作者——被尊稱為“字聖”的許慎。

許慎字叔重(zhòng), 是東漢人, 出生在汝水之濱一個叫“萬歲裡”的地方, 對應到今天的行政區劃就是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姬石鄉許莊。

許慎性格淳樸篤實, 年輕時候就博覽典籍, 是個有學問的小夥子。 年長後他步入仕途, 做過太守的助理, 得到過對上忠實重義、對下恭敬寬仁的美名。

隨後他被舉為孝廉, 入京任太尉南閣祭酒, 奉召在東觀(朝廷貯藏典籍、修書著述的場所)校勘書籍, 被當時的人稱為“五經無雙許叔重”,

意思是說當時的人在五經的研究上已經沒有能超過許慎的了。

據考證說, 許慎正是在入京之後才開始草創《說文解字》, 也許正是在東觀工作給了許慎接觸大量經學典籍和大批經學大師的機緣, 他在這裡結識了共同校書的馬融等人, 並且得以師從賈逵, 學習古文。

那個時候的古文指的是什麼呢?

這就不能不提到漢代的“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之爭。 在漢代, 研究儒家經典的學者們可以分為今文經學派和古文經學派, 在治學方法和經典取捨等方面, 他們各有師承, 存在門戶之爭。

今文經學指的是用當時通用的隸書記錄的口耳相傳的經學文本。 古文經學則是用先秦六國文字書寫的、在牆壁裡或者地下保存然後發掘出來的文本。

今文古文原本只是書寫文字的不同, 發展到後來卻形成了兩個不同的學術派別。 西漢時期, 今文經學佔據正統地位, 而到了東漢, 古文經學自西漢末年興起以來, 進入全盛。

在今文古文之爭中, 許慎所持的就是古文經學的立場。 在古文經學家眼裡, 研究文字含義是解讀五經的基礎。 因為今文經學家們經常曲解經文, 所以從根本上打倒他們是最好的戰略。 《說文解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因此許慎作《說文解字》採用小篆序列字頭, 而非當時通行於世的隸書, 正是因為古文經學家們已經認識到小篆保存了古文字的圖畫性, 更能反映當時的造字意圖, 有利於分析字形、理解字意。 相比之下, 隸變之後的文字結構與原始文字已經相去甚遠。

舉個例子:“衣”

左邊的是小篆, 右邊的為隸書, 對比一下, 是不是左邊的更像漢服呢?

所以說, 《說文解字》雖是主要作為一部語言學、文字學上的著作流傳於世, 但許慎的寫作目的卻是通過對文字的分析解說, 來闡釋五經的意義、服務當時的政治。

這部書許慎歷時十七年才完成初稿, 在東觀曾經教授小黃門(泛指宦官)孟生、李喜等人, 但是直到又經過了22年的不斷增善, 才最終定稿, 由兒子許沖獻與當時的漢安帝。 那時許慎已經病重, 雖然又被任命為洨縣縣長, 但卻因病未能赴任。 不久之後, 許慎就在家中病故了。

除了《說文解字》之外, 許慎還曾作《五經異義》、《淮南鴻烈解詁》等著作, 但都已經失傳,

只有清人輯本。

《說文解字》收錄正字9353個, 此外還有重文(就是異體字)1163個, 並且把這九千餘漢字整理分列於540個部首之下。 不過經過兩千年的流傳, 原文中的各項字數和今本是有出入的。

這些數字是個什麼概念呢?

新華字典(紙質版)有多少字呢?也不過一萬多而已。

我國教育部2011年定的脫盲標準是掌握950個漢字。 常用漢字的數量雖然眾說紛紜, 不過範圍也在2000到3500字不等。 基本上就是說, 掌握三千左右漢字就可以讀書看報了。

說文解字對文字的解釋是怎樣的呢?小編選了個例子給大家看看。

羋,羊鳴也,從羊,象氣上出。與牟同意。綿婢切。

月,闕也。大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從月。魚厥切。

什麼意思?聽小編細細道來。

“羋”這個字,在小篆中是下圖中左邊的樣子,意思是羊鳴叫的聲音。“從羊”,說明它屬於540個部首中的“羊”部。“象氣上出”,比較下圖中右邊這個“羊”字可以看出,“羋”與“羊”的區別就在於中間這道豎,就好像羊的氣息上出的樣子。“與牟同意”,“牟”的本意是牛鳴,羊鳴、牛鳴都是動物的叫聲(而且“牟”的解釋也是“厶”像牛的聲音氣息從口中出一樣)。“綿婢切”是指“羋”這個字的發音是用“綿”的聲母加上“婢”的韻母組合起來。

按照小編的方式,讀者們可以自己試著解讀一下這個“月”字。不過和“羋”不同的是,“月”這個就是部首之一,“凡月之屬皆從月”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在書裡字條們看上去是這樣的,紅色的字頭就是小篆。這是嶽麓書院出版的注音版《說文解字》,所以字頭上還帶有拼音。

《說文解字》標誌了我國文字學的建立,並且在音韻學、訓詁學、詞彙學上都具有重大的價值(喬智慧 2007)。此外它還是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之作(陸宗達 1981)。文獻語言學研究的物件是周秦的書面語言,研究的內容是文字、聲音、訓詁,又被稱為“文字聲音訓詁之學”。去年11月底,首屆文獻語言學國際學術論壇在京舉行,《文獻語言學》創刊,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

許慎這位經學大師在流傳下來的史書中記載甚少,曾經的“五經無雙”早已經被人忘卻,不過憑著一部《說文解字》,他在語言學上的成就足以令他名垂千古。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羋,羊鳴也,從羊,象氣上出。與牟同意。綿婢切。

月,闕也。大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從月。魚厥切。

什麼意思?聽小編細細道來。

“羋”這個字,在小篆中是下圖中左邊的樣子,意思是羊鳴叫的聲音。“從羊”,說明它屬於540個部首中的“羊”部。“象氣上出”,比較下圖中右邊這個“羊”字可以看出,“羋”與“羊”的區別就在於中間這道豎,就好像羊的氣息上出的樣子。“與牟同意”,“牟”的本意是牛鳴,羊鳴、牛鳴都是動物的叫聲(而且“牟”的解釋也是“厶”像牛的聲音氣息從口中出一樣)。“綿婢切”是指“羋”這個字的發音是用“綿”的聲母加上“婢”的韻母組合起來。

按照小編的方式,讀者們可以自己試著解讀一下這個“月”字。不過和“羋”不同的是,“月”這個就是部首之一,“凡月之屬皆從月”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在書裡字條們看上去是這樣的,紅色的字頭就是小篆。這是嶽麓書院出版的注音版《說文解字》,所以字頭上還帶有拼音。

《說文解字》標誌了我國文字學的建立,並且在音韻學、訓詁學、詞彙學上都具有重大的價值(喬智慧 2007)。此外它還是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之作(陸宗達 1981)。文獻語言學研究的物件是周秦的書面語言,研究的內容是文字、聲音、訓詁,又被稱為“文字聲音訓詁之學”。去年11月底,首屆文獻語言學國際學術論壇在京舉行,《文獻語言學》創刊,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

許慎這位經學大師在流傳下來的史書中記載甚少,曾經的“五經無雙”早已經被人忘卻,不過憑著一部《說文解字》,他在語言學上的成就足以令他名垂千古。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