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90後買房?”“呵,95後都置換了”

95後從2018年開始算起, 最大的已經到23歲了, 也就是開始進入社會成為勞動力了

換句話來說, 越來越多的95後未來會面對買房的問題

後臺問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對於我來說我也很想給他們一個買房說明書類似的實操手冊

但是這個客群本質上來說是非常特殊的一個客群, 他們個性和需求的釋放都有自己的邏輯, 你很難按照常規邏輯幫他們解釋

對於當下的90後或者95後, 他們到底是怎麼買房的, 我問了下身邊的朋友

案例一

“我畢業後最重要的功課, 就是談了一個本地女朋友。 ”

大家都知道, 我時不時的會和後臺的一些朋友聊天, 這位就是其中之一

前兩天他和我說了一些話我覺得挺有意思, 他說:大學畢業後他覺得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 就是談了一個本地的女朋友

當然, 對於我這個直男癌來說, 感情的事情我一向不太懂, 所以我也沒怎麼搭理,

但是後面他說的話卻引起了我的好奇

他說, 談了一個當地姑娘後, 他非常高頻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女方家和阿姨聊天。 但是聊的都這個地方以前多少錢現在多少錢, 以及女方家置換過幾次房子以及每次都什麼情況下買賣的

阿姨以為這個小夥在規劃他和女兒的未來, 每次都說的很詳細

就這麼一來二去, 他很快的就熟悉了過去10年上海的房地產發展軌跡是怎麼樣, 也熟悉了房價的趨勢

後來前陣子沒多久, 他就買了一套房子

我問他這樣的溝通有好處麼, 他說:當然有好處, 這些阿姨土著雖然不懂房子, 但是這麼多年在這個城市生活, 很多東西見識都見識多好幾次了。 買房可以不用考慮房地產知識, 但是必須要瞭解這個城市的歷史。

每棟房子都是城市的一部分, 買有價值的位置總歸沒錯的

最後他把房子買在了長寧, 房子雖然老, 但是地段卻真心好

後來我問他和女朋友怎麼樣了

他會我三個字:分手了

嗯, 95後的年輕人就是這麼坦然, 不論是買房還是談朋友

對於他來說:買房最重要的, 不需要懂房子只要懂城市就好

案例二

“我敢買房, 是因為我先賣的房子。 ”

大家還記得我們公司的小草莓麼, 就是那位96年的老家有6套房子的那位, 最近也買房了

買房的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老家有6套房子, 他賣了2套, 然後在上海買了一套

問他為什麼買房, 起初他告訴我並沒有很快買房的打算, 但是老家6套房子, 而自己在上海工作, 所以房子太多就想整理整理

是的, 他用的是整理整理這個詞

整理的過程就是賣掉2套

對於賣一樣東西來說, 當你想要賣的時候自然會希望賣一個合理的價格, 所以開始慢慢的研究房子的一些知識, 包括更加頻繁的來問我各種亂七八糟的問題

所以講真, 這段時間是小草莓房地產知識成長最快的時間, 我幾乎感覺他很快對房子有了感覺

後來因為機會合適就在上海買了一套房

當然你可能會問:外地的納稅年數不到不能買房啊, 為啥小草莓可以買

嗯, 這個就是人家在賣房的時候研究出來的套路,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所以人總是被環境推著走的, 當一切開始發生的時候才突然快速擁抱某一些事物, 很多之前莫名的恐懼會隨著市場的發生而最快程度消失

後來有一天, 我問小草莓你通過賣房學到什麼幫助你買房最有用

他就簡單的回復我兩個字:勇氣

案例三

“我買房子從來不想我要什麼, 而是想我買得起什麼”

這句話看上去有點喪, 但是卻是來自一個內心世界比前面那位更強大的90後, 少有的互聯網IT裡很愛穿潮牌的男生

對他來說, 他已經買下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 在上海, 在2016年的下半年, 他和我說他的置業邏輯非常簡單, 他盤了下手頭能夠的首付, 然後給我打了個電話, 問這點錢能夠買得起哪裡, 我問:你不具體說說你的需求?他說不需要直接和我說你覺得適合的就好

我後來和他說了一個浦東的項目, 他連去都沒去就打了定金過去, 一周後就去簽合同了

說實話這樣的買房人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當他買好房之後我特意過去和他聊了聊,到底是什麼心態

他很坦然的這麼和我說

我知道我這點錢肯定買不起很好的房子,說能買到特別合適的我覺得也是騙我的,所以對我來說先把買房這個動作做了就好。因為對我來說我未來肯定不會住在這裡,這套房子根本就不適合我

但是我為什麼要買房呢,因為我覺得我未來會越來越牛逼,而且我太忙了沒時間花錢,就把錢先放在房子裡

等大概5年後吧,我30歲了,我把現在的房子賣了,然後加上我手頭的錢,那時候我一定能夠買到一套巨牛逼的房子,因為那時候的我是巨牛逼的

現在我這麼屌絲,我也只能買一套屌絲房子,那麼既然房子是屌絲,我何必在乎這麼多呢,只要在上海,其他的都差不多了吧

看他說的那麼坦然,我很難想像他是一個曾經做出幾百萬決策的年輕人,90後年輕人的對於決策的態度很多時候超乎我們的想像

後來有一天,他突然發一段微信給我,我印象深刻:你在選房,房子其實也在選你,一切都是門當戶對

案例四

“關鍵不是房子,而是有房子之後你想幹什麼”

這一次我聊的是一個女生,93年的處女座,她在今年上半年買了一套自己的房子,二手房。

房子還不錯地段還可以,但是他買了之後把房子租了,然後自己再加500塊住在一個青年公寓裡面。這種生活模式好像越來越多在年輕人生活圈裡蔓延,我特別好奇找她喝了一個下午的咖啡。

她是這麼和我說的

說實話吧,現在的房子要想讓我們90後過上我們想要的生活其實挺難的,我們要空間我們要社群我們要通宵我們要隨性,這些感性的生活的狀態哪個樓盤哪個開發商可以為我們提供啊,都把這個寫在廣告裡最後拿出來的房子都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我壓根就對房子沒什麼興趣,甚至沒什麼好感,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定要出來租房子,說實話現在很多青年公寓不錯,畢竟燒過錢願意聊點情懷,現在我們住的很開心

但是為什麼我還是買房了呢,因為房子這個東西雖然我們不愛,但是確實很奇妙。

你說居然會有一樣東西可以借錢給你30年還貸的產品,這個福利好像只有房子才有吧,這個便宜不占就是吃虧

另外一個維度上來說,你也看出來我生活比較隨性,但是隨性不代表我不靠譜,我需要點東西拉住我一點,每個月還貸這種模式大概率上可以讓我變得滿靠譜的,不管怎麼浪,我後面每個月起碼得賺出千兒萬塊的錢給銀行啊。

我現在工作能加薪,其實就是每天重複寫PPT,做出酷炫的PPT就有人為你買單,重複是一個人牛逼的第一助推力,那你想想我以後每個月重複還錢,這應該也算一個不錯的技能,我也會越來越厲害吧

對於他來說,他買什麼房子,和住在哪裡,根本不是同一個問題。如果能想清楚這一點,很多問題就不是問題

案例五

“有的時候,認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一位朋友,在杭州工作,之前在上海,也確實因為生活成本太高選擇在杭州開啟第二段生活模式

在杭州工作的挺好,年紀不大也自己開始創業了,敢在杭州創業,本質上是因為這裡的用人成本比上海要低很多

當他為自己賺的第一桶金的時候,他買了兩樣東西,第一個是一個50平米的酒店式公寓,第二個是一輛重型摩托車

當他買了這兩樣東西的時候我非常的差異,我說你這兩樣東西的錢加在一起,可以買一套不錯的小房子啊,為什麼要委屈自己住酒店式公寓啊

他和我說

當他選擇逃離上海的時候,他就已經選擇認命,因為在上海工作這段時間,他已經意識到有些房子他永遠買不起,而買不起的房子很有可能是大多數

為了讓自己徹底的打消這個念頭,雖然有可能存點錢過幾年也能在杭州買房,但是他不願意等,因為確實不知道未來政策會如何變化

畢竟如今最金貴的不是房子,而是買房資格

所以他選擇認命,買一套酒店式公寓解決居住問題,然後再買一輛摩托車犒勞自己

我本來因為隨著年齡的成熟他會後悔,半年後我再問他感覺遺憾麼

他說:並沒有,買了酒店式公寓之後,他就徹底的不想房子的事情了,所以所有心思都放在事業上

如今創業的公司也融資成功了,估值翻了十倍,作為創始人的他來說,身家增速也快過房地產了

後來他打趣說到:我買了摩托車還能感受到轟隆隆的尾氣聲,但我買了房好像也沒人叫床給我聽

很顯然,這位買房的90後是和這個世界妥協了

萬幸的是,這般妥協讓他沒有年輕人的焦慮,反而多了一絲的從容

好了,以上就是這五個故事,這5位都買了房子,有的很有錢,有的很普通,有的甚至都沒有太多錢,雖然不同目的不同方式,但是最後也都買了房子,甚至95後都開始置換房子

當我聊了那麼多年輕人的時候,我發現

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比較簡單,自己有什麼以及自己想要什麼,都能夠很清晰的名了。對於買房這件事來說,越糾結也越買不了房

從我周圍的朋友來看,活力四射的他們,沒有把買房太當成一個壓力,更多的是當成一個目標。而從最後的結果來看,最後也都實現了買房目標

或許這就是很多年輕人應該有的態度

其實買房除了需要技巧需要知識,最關鍵的是心態,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定要邁過去的一個坎

是否買房,本質上和房價無關,和趨勢無關,而是和自己有關。

越成長你會越發現,這一輩子你會規劃很多東西,而房子是你幾乎繞不過去的一個點,如果是這樣的話,儘早的做決定都是相對比較好的選擇。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95後不相信指南,買房相信自己比較重要

別糾結太久,因為第一批00後也成年了。

一周後就去簽合同了

說實話這樣的買房人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當他買好房之後我特意過去和他聊了聊,到底是什麼心態

他很坦然的這麼和我說

我知道我這點錢肯定買不起很好的房子,說能買到特別合適的我覺得也是騙我的,所以對我來說先把買房這個動作做了就好。因為對我來說我未來肯定不會住在這裡,這套房子根本就不適合我

但是我為什麼要買房呢,因為我覺得我未來會越來越牛逼,而且我太忙了沒時間花錢,就把錢先放在房子裡

等大概5年後吧,我30歲了,我把現在的房子賣了,然後加上我手頭的錢,那時候我一定能夠買到一套巨牛逼的房子,因為那時候的我是巨牛逼的

現在我這麼屌絲,我也只能買一套屌絲房子,那麼既然房子是屌絲,我何必在乎這麼多呢,只要在上海,其他的都差不多了吧

看他說的那麼坦然,我很難想像他是一個曾經做出幾百萬決策的年輕人,90後年輕人的對於決策的態度很多時候超乎我們的想像

後來有一天,他突然發一段微信給我,我印象深刻:你在選房,房子其實也在選你,一切都是門當戶對

案例四

“關鍵不是房子,而是有房子之後你想幹什麼”

這一次我聊的是一個女生,93年的處女座,她在今年上半年買了一套自己的房子,二手房。

房子還不錯地段還可以,但是他買了之後把房子租了,然後自己再加500塊住在一個青年公寓裡面。這種生活模式好像越來越多在年輕人生活圈裡蔓延,我特別好奇找她喝了一個下午的咖啡。

她是這麼和我說的

說實話吧,現在的房子要想讓我們90後過上我們想要的生活其實挺難的,我們要空間我們要社群我們要通宵我們要隨性,這些感性的生活的狀態哪個樓盤哪個開發商可以為我們提供啊,都把這個寫在廣告裡最後拿出來的房子都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我壓根就對房子沒什麼興趣,甚至沒什麼好感,這也是為什麼我一定要出來租房子,說實話現在很多青年公寓不錯,畢竟燒過錢願意聊點情懷,現在我們住的很開心

但是為什麼我還是買房了呢,因為房子這個東西雖然我們不愛,但是確實很奇妙。

你說居然會有一樣東西可以借錢給你30年還貸的產品,這個福利好像只有房子才有吧,這個便宜不占就是吃虧

另外一個維度上來說,你也看出來我生活比較隨性,但是隨性不代表我不靠譜,我需要點東西拉住我一點,每個月還貸這種模式大概率上可以讓我變得滿靠譜的,不管怎麼浪,我後面每個月起碼得賺出千兒萬塊的錢給銀行啊。

我現在工作能加薪,其實就是每天重複寫PPT,做出酷炫的PPT就有人為你買單,重複是一個人牛逼的第一助推力,那你想想我以後每個月重複還錢,這應該也算一個不錯的技能,我也會越來越厲害吧

對於他來說,他買什麼房子,和住在哪裡,根本不是同一個問題。如果能想清楚這一點,很多問題就不是問題

案例五

“有的時候,認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一位朋友,在杭州工作,之前在上海,也確實因為生活成本太高選擇在杭州開啟第二段生活模式

在杭州工作的挺好,年紀不大也自己開始創業了,敢在杭州創業,本質上是因為這裡的用人成本比上海要低很多

當他為自己賺的第一桶金的時候,他買了兩樣東西,第一個是一個50平米的酒店式公寓,第二個是一輛重型摩托車

當他買了這兩樣東西的時候我非常的差異,我說你這兩樣東西的錢加在一起,可以買一套不錯的小房子啊,為什麼要委屈自己住酒店式公寓啊

他和我說

當他選擇逃離上海的時候,他就已經選擇認命,因為在上海工作這段時間,他已經意識到有些房子他永遠買不起,而買不起的房子很有可能是大多數

為了讓自己徹底的打消這個念頭,雖然有可能存點錢過幾年也能在杭州買房,但是他不願意等,因為確實不知道未來政策會如何變化

畢竟如今最金貴的不是房子,而是買房資格

所以他選擇認命,買一套酒店式公寓解決居住問題,然後再買一輛摩托車犒勞自己

我本來因為隨著年齡的成熟他會後悔,半年後我再問他感覺遺憾麼

他說:並沒有,買了酒店式公寓之後,他就徹底的不想房子的事情了,所以所有心思都放在事業上

如今創業的公司也融資成功了,估值翻了十倍,作為創始人的他來說,身家增速也快過房地產了

後來他打趣說到:我買了摩托車還能感受到轟隆隆的尾氣聲,但我買了房好像也沒人叫床給我聽

很顯然,這位買房的90後是和這個世界妥協了

萬幸的是,這般妥協讓他沒有年輕人的焦慮,反而多了一絲的從容

好了,以上就是這五個故事,這5位都買了房子,有的很有錢,有的很普通,有的甚至都沒有太多錢,雖然不同目的不同方式,但是最後也都買了房子,甚至95後都開始置換房子

當我聊了那麼多年輕人的時候,我發現

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比較簡單,自己有什麼以及自己想要什麼,都能夠很清晰的名了。對於買房這件事來說,越糾結也越買不了房

從我周圍的朋友來看,活力四射的他們,沒有把買房太當成一個壓力,更多的是當成一個目標。而從最後的結果來看,最後也都實現了買房目標

或許這就是很多年輕人應該有的態度

其實買房除了需要技巧需要知識,最關鍵的是心態,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定要邁過去的一個坎

是否買房,本質上和房價無關,和趨勢無關,而是和自己有關。

越成長你會越發現,這一輩子你會規劃很多東西,而房子是你幾乎繞不過去的一個點,如果是這樣的話,儘早的做決定都是相對比較好的選擇。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95後不相信指南,買房相信自己比較重要

別糾結太久,因為第一批00後也成年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